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6697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
【背景技术】
[0002]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成为晚期退行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外科治疗方式之一。由于术后延长制动时间和肌肉锻炼并不能纠正软组织的失衡,软组织的平衡完全取决于手术本身。因此,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是及其关键的一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内外侧平衡的主要依靠主刀医生的经验用双手来评估,而合适有效的辅助工具是手术的重要保证。
[0003]普通的撑开器只是单侧工作,主要作用是暴露手术区域,便于术者进行操作,但是无法同时比较两侧间距。而高级的工具比如带有压力测试部件的间距测试仪,成本高,不便于临床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该撑开器可测膝关节内外侧软组织平衡。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包括钳状主体和撑开端。所述的撑开端设置在钳状主体远端,包括股骨侧部件和胫骨侧部件;股骨侧部件包括U型撑板和轴承样装置,U型撑板分为内、外两侧(内、外两侧对称)对应TKA术中截骨后股骨远端的内外髁;U型撑板根部有一轴承样装置,U型撑板内、外两侧可沿轴承样装置旋转;胫骨侧部件为与胫骨平台截骨面形状相近的长方形撑板。
[0007]所述的股骨侧部件和胫骨侧部件的U型撑板和长方形撑板为金属板,撑板边角圆滑,可以避免损伤截骨面。
[0008]所述的轴承样装置上有刻度,对应假体屈曲时梯形间隙的股骨外旋角度,用以显示股骨截骨所需的外旋角度。假体外旋角度一般分两种,一种截骨后屈曲间隙平行,另一种屈曲间隙为梯形,所以轴承样装置上的刻度分两种,一个是零度,一个是外旋三度。
[0009]所述的钳状主体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铰接两个手柄的销轴、两根压簧、两个螺钉和调节定位装置,两根压簧互相压紧用螺钉分别固定在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上;调节定位装置可以确定撑开器撑开高度,以确定TKA术中关节间隙。
[0010]所述的调节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凹槽的铰接台、通过铰轴与铰接台铰接的齿形定位条,齿形定位条上设置有齿条,第二手柄末端通过齿条固定。
[0011]所述的铰接台与第一手柄是一体式结构。
[0012]所述的齿形定位条背面有刻度,可显示撑开器撑开端距离,即截骨后膝关节伸直或屈曲间隙数值。
[0013]所述的股骨侧部件和胫骨侧部件分别设置在第二手柄和第一手柄的远端。
[0014]在撑开过程中股骨侧部件和胫骨侧部件两侧撑板平面保持平行,由于股骨侧部件根部有一轴承样装置,使得股骨侧部件的U型撑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旋转,那么如果内外侧不平衡,撑开器撑开的过程中股骨侧会出现旋转,紧的一侧间距会较小;当松解完成,内外侧平衡以后,内外侧就会间距相等,这样可以直观的让进行评估(如果需要屈曲间隙为梯形,则根据轴承样装置确定)。
[00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的股骨侧部件为U型撑板,分为内、外两侧,且股骨侧部件根部有一轴承样装置,便于术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可以直观的评估膝关节内外侧是否平衡;齿形定位条和轴承样装置上添加了刻度可以让术者准确的控制TKA术中关节间隙和假体屈曲时梯形间隙的股骨外旋角度。
[001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同时比较股骨侧和胫骨侧两侧间距,保证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内外侧平衡,便于临床推广。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股骨侧部件示意图;
[0020]图3是胫骨侧部件示意图;
[0021]图4是调节定位装置底部示意图;
[0022]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第一手柄,2、第二手柄,3、销轴,4、股骨侧部件,4-1、U型撑板内(外)侧,4-2、U型撑板外(内)侧,4-3、轴承样装置,5、胫骨侧部件,6、调节定位装置,7、压簧,8、螺钉,9、铰接台,10、铰轴,11、齿形定位条,12、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应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包括钳状主体和撑开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
[0026]钳状主体包括第一手柄1、第二手柄2、铰接两个手柄的销轴3、压簧7、螺钉8和调节定位装置6。两根压簧7互相压紧用螺钉8分别固定在第一手柄I和第二手柄2上。所述的调节定位装置6包括设置凹槽的铰接台9、通过铰轴10与铰接台9铰接的齿形定位条11,齿形定位条11上设置有齿条12,第二手柄2末端通过齿条12固定。其中,铰接台9与第一手柄I是一体式结构;齿形定位条11背面有刻度,可显示撑开器撑开端距离,即截骨后膝关节伸直或屈曲间隙数值。
[0027]撑开端设置在钳状主体远端,包括股骨侧部件4和胫骨侧部件5 ;股骨侧部件4和胫骨侧部件5分别设置在第二手柄2和第一手柄I的远端。股骨侧部件4包括U型撑板和轴承样装置4-3,U型撑板分为内(外)侧4-1、外(内)侧4-2 (内外两侧对称)对应TKA术中截骨后股骨远端的内外髁;U型撑板根部有一轴承样装置4-3,U型撑板内、外两侧4-1和4-2可沿轴承样装置4-3旋转;轴承样装置4-3上有刻度,对应假体屈曲时梯形间隙的股骨外旋角度,用以显示股骨截骨所需的外旋角度,所述的刻度为零度或外旋三度。胫骨侧部件5为与胫骨平台截骨面形状相近的长方形撑板。股骨侧部件4和胫骨侧部件5的U型撑板和长方形撑板为金属板,撑板边角圆滑,可以避免损伤截骨面。
[0028]在撑开过程中股骨侧部件4和胫骨侧部件5两侧撑板平面保持平行,由于股骨侧部件4根部有一轴承样装置4-3,使得股骨侧部件4的U型撑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如果内外侧不平衡,撑开器撑开的过程中股骨侧会出现旋转,紧的一侧间距会小;当松解完成,内外侧平衡以后,内外侧就会间距相等,这样可以直观的让进行评估(如果需要屈曲间隙为梯形,则根据轴承样装置确定)。
【主权项】
1.一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钳状主体和撑开端;所述的撑开端设置在钳状主体远端,包括股骨侧部件和胫骨侧部件;所述的股骨侧部件包括U型撑板和轴承样装置;所述的U型撑板根部有一轴承样装置;所述的胫骨侧部件为长方形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股骨侧部件和胫骨侧部件的U型撑板和长方形撑板为金属板,撑板边角圆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样装置上有刻度,用以显示股骨截骨所需的外旋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度为零度或外旋三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状主体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铰接两个手柄的销轴、两根压簧、两个螺钉和调节定位装置,两根压簧互相压紧用螺钉分别固定在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凹槽的铰接台、通过铰轴与铰接台铰接的齿形定位条,齿形定位条上设置有齿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台与第一手柄是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形定位条背面有刻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股骨侧部件和胫骨侧部件分别设置在第二手柄和第一手柄的远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撑开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可测膝关节内外侧软组织平衡,包括钳状主体和撑开端;撑开端设置在钳状主体远端,包括股骨侧部件和胫骨侧部件。股骨侧部件包括U型撑板和轴承样装置;U型撑板分为内、外两侧对应TKA术中截骨后股骨远端的内外髁;U型撑板根部有一轴承样装置,轴承样装置上有刻度,对应假体屈曲时梯形间隙的股骨外旋角度;U型撑板内、外两侧可沿轴承样装置旋转。胫骨侧部件为与胫骨平台截骨面形状相近的长方形撑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同时比较股骨侧和胫骨侧两侧间距,保证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内外侧平衡,便于临床推广。
【IPC分类】A61F2-46, A61B17-02
【公开号】CN204274530
【申请号】CN201420678879
【发明人】付奇伟
【申请人】付奇伟, 钱齐荣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