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服药提醒监控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67416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8]图14是图10中A-A截面图;
[0039]图15是图14中c处放大图;
[0040]图14是图10中A-A截面图;
[0041]图16是图10中B-B截面图;
[0042]图17是图16中d处放大图;
[0043]图18是图10中X-X截面图;
[0044]图19是图18中e处放大图;
[0045]图20是图10中Q-Q横截面;
[0046]图21是图20中f处电子解锁过程放大图;
[0047]图2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供药装置在底座上角度可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案技术。
[0049]一、一种智能服药提醒监控装置
[0050]如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智能服药提醒监控装置9包括壳体1、CPU控制器2,通讯模块3、扬声器4、信息显示输入装置5、摄像头6、供药装置7、电源8,所述的CPU控制器2,通讯模块3安放在壳体I内,所述的扬声器4、信息显示输入装置5、摄像头6、供药装置7安装在壳体I上,所述的通讯模块3、扬声器4、信息显示输入装置5、摄像头6、供药装置7、电源8与CPU控制器2相连接。
[0051]所述的CPU控制器2为基于Andro系列平台的ARM处理器控制系统,安装有分药应用软件程序,通过特定的后台服务器的网站可以根据医生的处方信息对该智能服药提醒监控装置9的CPU控制器2进行远程设置(如什么时间提醒患者服药等),到了设定的服药时间,该智能服药提醒监控装置9会以声音或显示等方式提醒患者服药,确认患者身份以后药品会掉出,供患者取用(这个动作以下简称为“取药”)。如果超过设定的时间段后,患者仍然没有取药,该设备会通过预定方式(如打电话,发短信)或向后台网站发送信息的方式通知事先设定的看护人。
[0052]所述的CPU控制器2也可以存储所有提醒、操作、患者是否按时用药等记录,并在网络连通的时候上传到特定的后台服务器的网站,还可以同时上传设备的实时工作状态信息,包括电池电量,该智能服药提醒监控装置9是否正在使用外接电源,WiFi的信号强度,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强度等信息。如果该智能服药提醒监控装置9处于异常工作状态,如重启,被强行开盖,电量过低等,CPU控制器2也会向特定的后台网站告警。
[0053]如图2所示,所述的通讯模块3可以为无线通讯模块,包括WIFI模块、2G/3G/4G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模块,主要用于智能服药提醒监控装置9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联网,也可以通过WIFI模块、2G/3G/4G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模块通信模块拔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的形式用来联系患者、医生、护士、看护人员等。
[0054]当然,所述的通讯模块3也可以采用以太网通讯模块和以太网络接口,主要用于智能服药提醒监控装置9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联网。
[0055]如图2、图4所示,所述的信息显示输入装置5安装在壳体I上,为现在常用的触摸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屏和触摸屏光线感器,显示屏和触摸屏光线感器CPU控制器2连接。通过触摸显示模组,患者可以跟医生、护士、看护人互动,进行回访或问卷调查等,也可以显示相关药物的图片,用药指导和演示视频等媒体内容。当然信息显示输入装置5也可采用传统的显示和输入方式,如显示器、按键输入方式。
[0056]如图4、图3所不,壳体I包括前、后壳体11、12、翻盖13,后壳体12设有一凹腔121,翻盖13转动设置在后壳体12上,扣置在凹腔开口 122处。
[0057]如图2、图5、图6、图9、如图10、图20、图21所示,所述的翻盖13与后壳体12铰连接,在后壳体12上设置有电子锁14,翻盖13上设有卡槽131,电子锁14与CPU控制器2连接,CPU控制器2指令电子锁14的工作,电子锁14的锁舌141伸入或退出卡槽131,防止后盖13被强行打开。
[0058]如图10、图18、图19、图2所示,所述的翻盖13上安装有磁铁15,后壳体上安装有干簧管151,干簧管151位置与磁铁15对应,干簧管151与CPU控制器2相连接,当翻盖13被强行打开时,磁铁15远离干簧管151,干簧管151检测到磁通量的变化,CPU控制器2通过扬声器4发出警报。
[0059]如图3?图6、图9所示,所述的供药装置7,包括药盘71、转动装置72、小仓门73,所述的药盘71、转动装置72安装在后壳体12的凹腔121内,所述的转动装置72带动药盘71转动;所述的药盘71整体呈圆盘状,在药盘上设置至少一个格子711,格子711以药盘71的中心为轴呈辐射形布满在药盘71上,一个格子711用来盛放医生给患者开的一次所服的药;所述的小仓门73安装在翻盖13上,在翻盖13上开设有窗口 132,窗口 132的大小与格子711相对应,小仓门73用于打开或关闭窗口 132用于格子711与外间相通或阻隔。
[0060]如图9、图2所示,所述的供药装置7还包括小仓门驱动马达731,所述的小仓门驱动马达731通过驱动模块74与CPU控制器2相连接,小仓门驱动马达731与小仓门73之间通过螺纹螺杆732传动,CPU控制器2指令小仓门驱动马达731正转或反转带动在小仓门73在翻盖13上来回滑动,从而打开或关闭窗口 132。
[0061]如图4、图6、图8、图2所示,所述的转动装置72包括马达721、传动装置722、支架底座723、支架盖724,马达721通过驱动模块74与CPU控制器2相连接,传动装置装置722为齿轮组传动装置,马达721与传动装置722固定在支架底座723上,支架盖724罩置在支架底座723上,支架盖724上设有开口 725,一传动齿轮7220传从开口 725处伸出。
[0062]如图2、图4?图8、图10、图14?图17所示,所述的转动装置72还包括光敏接收管726、红外发射管727 ;所述的光敏接收管726、红外发射管727两者隔开一定距离并相对设置在感应电路板728上,感应电路板728固定在支架底座724上,光敏接收管726、红外发射管727与CPU控制器2相连接;所述的药盘71底部设有环形凹腔712,在环形凹腔712的底部表面713周边设有一圈齿条714,还设有相互间隔的一圈挡光筋715,挡光筋715数量与药盘71的格子711数量相同;所述的支架盖724上表面设有一环形凹槽729,环形凹槽729在光敏接收管726、红外发射管727相对处设有一切口 7291 ;所述的药盘71通过环形凹腔712套置在支架盖724上,从开口 725处伸出传动齿轮7220与环形凹腔712的底部表面713周边的齿条714啮合,环形凹腔712的底部表面713的挡光筋715位于环形凹槽729内;所述的CPU控制器2指令马达721转动,通过齿轮组传动装置722带动药盘71转动,当挡光筋715还没转动到光敏接收管726、红外发射管727之间时,即挡光筋715还没转动到环形凹槽729切口 729中时,红外发射管727发出的红外线还能从环形凹槽729切口729和相邻的两条挡光筋715之间的间隙中穿过,光敏接收管726能够接受到红外发射管727发出的红外线,CPU控制器2不发出马达721停止转动指令,此时药盘71继续转动,直到一条挡光筋715转动到光敏接收管726、红外发射管727之间时,红外发射管727发出的红外线被挡光筋715遮住,光敏接收管726不能接受到红外线,CPU控制器2指令马达721停止转动,此时药盘71转动一格。
[0063]如图5?图9、图11?图12、图2所示,所述的转动装置72还包括红外光敏一体管720,红外光敏一体管720设置支架底座723上,支架盖724设有供红外光敏一体管720的红外光线透出的透光孔7241 ;所述的翻盖13设有一通孔133,位于支架底座723的透光孔7231上方;所述的药盘71上开设有一小孔716,与翻盖13的通孔133和支架底座723的透光孔7241在同一轴线上,当药盘71通过环形凹腔712最初套置在支架盖724上后,红外光敏一体管720发出的红外线被环形凹腔712的底部表面713挡住,CPU控制器2发出马达721转动指令,直至药盘71的小孔716转动到红外光敏一体管720的上方与翻盖13的通孔133相通时,红外光敏一体管720发出的红外线穿过支架盖724的透光孔7241、药盘71的小孔716和翻盖13的通孔133,红外光敏一体管7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