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3815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包括引流罐结构部分和全自动控制部分,所述全自动控制部分包括主控板、微型负压泵、开关、负压指示灯和电池模块;微型负压泵的抽气嘴伸入罐体,与罐体内部相连通;主控板上设置有一个微控制器和两个气压传感器,两个气压传感器均与微控制器相连,其中一个气压传感器伸入引流罐体内,用于感应罐内的负压,另一个气压传感器位于设备舱内,用于感应大气压,微控制器与微型负压泵相连,微控制器通过读取两个气压传感器所检测气压信号的差值来确定额定负压范围;负压指示灯设置在上盖的顶端,且负压指示灯与主控板上的微控制器相连;所述开关连接电路板的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整个全自动控制部分的总开关。
【专利说明】
一种全自动负压弓I流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负压引流器,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作为如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维护期的引流使用的负压引流器,是一次性预置负压的引流器,在使用过程中负压会减小,引流效果就会差一些,影响病人的术后恢复。公开号为20260551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本实用新型是在此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包括引流罐结构部分和全自动控制部分,
[0006]所述引流罐结构部分包括一引流罐体,引流罐体的上口通过连接部密封连接设备舱,设备舱上口有密封上盖,在设备舱底面和上盖之间有长法兰管,长法兰管上口连接清液接头,清液接头连接引流管,且在长法兰管上口内设置有引流单向阀;在设备舱底面上有连接引流罐体和设备舱的抽气口,上盖的侧面还设置有与设备舱内部相连通的排气孔;
[0007]所述全自动控制部分包括主控板、微型负压栗、开关、负压指示灯和电池模块;微型负压栗的抽气嘴伸入引流罐体,与引流罐体内部相连通;主控板上设置有一个微控制器和两个气压传感器,两个气压传感器均与微控制器相连,其中一个气压传感器伸入引流罐体内,用于感应罐内的负压,另一个气压传感器位于设备舱内,用于感应大气压,微控制器与微型负压栗相连,微控制器通过读取两个气压传感器所检测气压信号的差值来确定额定负压范围;负压指示灯设置在上盖的顶端,且负压指示灯与主控板上的微控制器相连;所述开关连接电路板的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整个全自动控制部分的总开关。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控板上还设置有一个防溢流作用的继电器。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微控制器型号为STM8S103F;两个气压传感器的型号均为BMP180 ο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气压传感器分为第一气压传感器和第二气压传感器,其中,第一气压传感器的SDA引脚和SCL引脚分别连接STM8S103F的PB4引脚和PB5引脚,第二气压传感器的SDA引脚和SCL引脚分别连接STM8S103F的PBl引脚和PB2引脚。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负压指示灯的两极分别连接3V电压端和STM8S103F的PD3引脚。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3]相比公开号为202605513U的实用新型专利,本实用新型电子结构大为简化,其主要包括主控板、微型负压栗、开关和负压指示灯;微型负压栗的抽气嘴伸入罐体,与罐体内部相连通,通过微型负压栗的抽气嘴抽取罐内的气体,以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主控板上设置有一个微控制器和两个气压传感器(第一气压传感器和第二气压传感器),第一气压传感器和第二气压传感器均与微控制器相连,其中,第一气压传感器伸入引流罐体内,用于感应罐内的负压,第二气压传感器位于设备舱内,用于感应大气压(设备舱通过排气孔与外界大气连通,所以设备舱内压力可视为等于外界大气压),微控制器还与微型负压栗相连,微控制器通过读取两个气压传感器所检测气压信号的差值来确定额定负压范围,从而控制微型负压栗的开关状态;负压指示灯设置在上盖的顶端,且负压指示灯与主控板上的微控制器相连,当负压低于额定负压时,微控制器控制负压指示灯点亮,以提示负压不足;主控板上有一个继电器,其为防溢流装置,当引流液进入罐内,继电器接触液体发生触电,自动关闭电源,防止罐满后继续工作,以至液体溢出。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控制器的电路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气压传感器的电路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气压传感器的电路图。
[0020]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负压指示灯的电路图。
[0021]其中:1.引流罐体,2.设备舱,3.连接部,4.上盖,5.开关,6.引流接头,7.水止,8.引流管,9.清液接头,10.长法兰管,11.引流单向阀,12.抽气口,13.微型负压栗,14.主控板,15.电池模块,16.负压指不灯,17.排气孔,a.第一气压传感器,b.第二气压传感器,c.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3]—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包括引流罐结构部分和全自动控制部分,
[0024]引流罐结构部分包括一引流罐体I,引流罐体I的上口通过连接部3密封连接上部的设备舱2,设备舱2上口有密封上盖4,在设备舱2底面和上盖4之间有长法兰管10,长法兰管上口连接清液接头9,清液接头9连接引流管8,且在长法兰管上口内设置有引流单向阀11;在设备舱2底面上有连接引流罐体I和设备舱2的抽气口 12,上盖4的侧面还设置有与设备舱2内部相连通的排气孔17;
[0025]全自动控制部分包括主控板14、微型负压栗13、电池模块15、开关5和负压指示灯16;微型负压栗13的抽气嘴伸入罐体I,与罐体内部相连通,通过微型负压栗的抽气嘴抽取罐内的气体,以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主控板上设置有一个微控制器和两个气压传感器(第一气压传感器a和第二气压传感器b),第一气压传感器a和第二气压传感器b均与微控制器相连,其中,第一气压传感器a伸入弓I流罐体I内,用于感应罐内的负压,第二气压传感器b位于设备舱2内,用于感应大气压(设备舱2通过排气孔17与外界大气连通,所以设备舱2内压力可视为等于外界大气压),微控制器还与微型负压栗13相连,微控制器通过读取两个气压传感器所检测气压信号的差值来确定额定负压范围,从而控制微型负压栗13的开关状态;负压指示灯16设置在上盖4的顶端,且负压指示灯16与主控板上的微控制器相连,当负压低于额定负压时,微控制器控制负压指示灯点亮,以提示负压不足;主控板14上有一个继电器C,其为防溢流装置,当引流液进入罐内,继电器c接触液体发生触电,自动关闭电源,防止罐满后继续工作,以至液体溢出;所述开关5连接电路板的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整个全自动控制部分的总开关。
[0026]下面结合附图4-7说明全自动控制部分的主控板14的电路连接关系:
[0027]参见附图4微控制器型号为STM8S103F;第一气压传感器a和第二气压传感器b的型号均为BMP180,参见附图5,第一气压传感器a的SDA引脚和SCL引脚分别连接STM8S103F的PB4引脚和PB5引脚,参见附图6,第二气压传感器b的SDA引脚和SCL引脚分别连接STM8S103F的PBl引脚和PB2引脚;参见附图7,负压指示灯的两极分别连接3V电压端和STM8S103F的TO3引脚。
[00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包括引流罐结构部分和全自动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罐结构部分包括一引流罐体,引流罐体的上口通过连接部密封连接设备舱,设备舱上口有密封上盖,在设备舱底面和上盖之间有长法兰管,长法兰管上口连接清液接头,清液接头连接引流管,且在长法兰管上口内设置有引流单向阀;在设备舱底面上有连接引流罐体和设备舱的抽气口,上盖的侧面还设置有与设备舱内部相连通的排气孔; 所述全自动控制部分包括主控板、微型负压栗、开关、负压指示灯和电池模块;微型负压栗的抽气嘴伸入引流罐体,与引流罐体内部相连通;主控板上设置有一个微控制器和两个气压传感器,两个气压传感器均与微控制器相连,其中一个气压传感器伸入弓I流罐体内,另一个气压传感器位于设备舱内,微控制器还与微型负压栗相连;所述负压指示灯设置在上盖的顶端,负压指示灯与主控板上的微控制器相连;所述开关连接电路板的微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主控板上还设置有一个防溢流作用的继电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器型号为STM8S103F;两个气压传感器的型号均为BMP180。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气压传感器分为第一气压传感器和第二气压传感器,其中,第一气压传感器的SDA引脚和SCL引脚分别连接STM8S103F的PB4引脚和PB5引脚,第二气压传感器的SDA引脚和SCL引脚分别连接STM8S103F的PBl引脚和PB2引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负压指示灯的两极分别连接3V电压端和STM8S103F的Η)3引脚。
【文档编号】A61M1/00GK205626579SQ20162027160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发明人】于强
【申请人】天津怡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