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9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般吸尘器领域吸尘器的辅助器具中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防止被搅拌器上旋转着的刷子刷出的地面或地毯上的脏物进入驱动搅拌器旋转的电机及旋转轴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的真空吸尘器,大致可以分为盒(canister)形、便携(handle)形、杖(stick)形或柱(upright)形等。
其中,柱形的真空吸尘器,其包括以下几部分由产生吸力的电机及驱动风扇构成的驱动部和位于上述驱动部上方过滤空间部的本体;传送上述本体产生的吸力的吸入软管;以及通过上述吸入软管输送的吸力将地面混有灰尘等脏物的空气吸进的吸入喷嘴等。上述结构的特征为,吸入喷嘴的底部形成设有带有将附着在地毯毛上的脏物刷出的刷子的搅拌器。
如上结构的柱形真空吸尘器,主要是通过吸入喷嘴将吸入的混有脏物的空气经吸入软管引入到位于驱动部上方的过滤空间部。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现有传统的吸入喷嘴的结构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是下盖被卸状态下现有传统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内部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传统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重点部位即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水平剖面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上述的吸入喷嘴10与待扫的地面或地毯接触时吸进的混有脏物的空气可以引入到吸入软管,而装设在本体内18的电机(图中未示)上的旋转轴M1为稍突出位于吸入喷嘴10内部。上述的吸入喷嘴10的前方被隔板13隔开形成设有吸入空间部15,该吸入空间部15内设有带有刷出脏物的螺旋方向形成的刷子12a的搅拌器12。上述搅拌器12的两端形成设有镶嵌轴12c,该镶嵌轴12c嵌设在分别形成于一对支持片14上的镶嵌孔14a内旋转。传动带B可连接形成于搅拌器12一端的连接轴12b和电机上的旋转轴M1,且通过上述的传动带B将电机产生的旋转力传送到搅拌器12上。上述的连接轴12b位于搅拌器12的延长部位,并可随旋转轴M1的旋转连带着作旋转运动。因此,随着上述电机的运转,驱动风扇(图中未示)和搅拌器12同时旋转。
请参阅图3所示,是现有传统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下盖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的下盖11,其是由可使搅拌器12形成突出开口状的吸入部11a和位于吸入喷嘴10内设置的传动带B下方的闭锁部11b所组成。
上述的搅拌器12,其旋转运动如上所述,而可将地面或地毯上的脏物刷出,并使其飞散。这时,在驱动风扇的作用下,经吸入软管16传送到吸入喷嘴10的吸力将混有飞散脏物的空气吸进。即,为了彻底吸进脏物,上述的搅拌器12起着刷出地面或地毯脏物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上述搅拌器12刷出脏物的过程中,会发生飞散的脏物溅到闭锁部11b内的问题。而由于内置连接旋转轴M1和连接轴12b来传送电机动力的传动带B的空间部10a位于其中,从而使脏物将堆积存在电机的旋转轴M1上,这将妨碍传动带B的运转,不言而喻,其最终会造成导致阻碍搅拌器12旋转的不良结果。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仍存在有诸多缺陷,丞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使其具有可以防止在搅拌器的作用下飞散的沙子等脏物积聚在吸入喷嘴内部的功效。
本发明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其结构由本体外壳和下盖两部分构成,其中上述的本体外壳,其包括位于由隔板分隔形成的吸入空间部,并可旋转运动的搅拌器;在内装有产生吸力的电机上突出一部分而设置成形的旋转轴;以及将上述旋转轴产生的动力传送到搅拌器的传动带所构成;上述的下盖,其包括连接设置在上述本体外壳的底部,且底面呈开口状的吸入部;位于上述吸入部的后方呈水平方向突出而设置形成的防吸入槛;以及在上述防吸入槛的下侧设置形成的开口状引导槽所构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其中所述的防吸入槛设置为呈水平方向的突出形状。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其中所述的吸入槛设置成前端倾斜向上突出的形状。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其中所述的引导槽设置为位于距离地面具有一定间隔之上的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其由本体外壳和下盖两部分构成,即其包括位于由隔板分隔形成的吸入空间部,并可旋转运动的搅拌器和在内装有产生吸力的电机上突出一部分成形的旋转轴,以及将上述旋转轴产生的动力传送到搅拌器的传动带的本体外壳;和包括连接在上述本体外壳的底部,底面呈开口状的吸入部和在上述吸入部的后方水平方向突出形成的防吸入槛,以及在上述防吸入槛的下侧形成的开口状引导槽的下盖。借由上述结构,搅拌器随电机旋转轴旋转,可以防止在搅拌器作用下飞散的沙子等脏物积聚在吸入喷嘴内部,使脏物无法接近运转搅拌器的传动带及旋转轴,从而可使打扫过程更顺利;并且,因为吸入喷嘴内部无脏物堆积,可以防止细菌在喷嘴内部繁殖,而能提供更为卫生清洁的优良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在搅拌器随电机的旋转轴旋转,而将地毯或地面上的沙子等脏物吸入的过程中,可防止将脏物溅到旋转轴上的问题发生,具有可以防止在搅拌器的作用下飞散的沙子等脏物积聚在吸入喷嘴内部的功效,而可将吸入喷嘴内堆积脏物的问题防范于未然,从而使打扫过程更加顺利,且能够提供更为卫生清洁的优良功效。其不论是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下盖被卸下状态现有传统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内部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传统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重点部位的部分结构剖面图。
图3是现有传统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的下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的结构纵向剖面图。
10 ……吸入喷嘴 10a ……空间部11 ……下盖 11a ……吸入部11b ……闭锁部12 ……搅拌器12a ……刷子 12b ……连接轴12c ……镶嵌轴13 ……隔板14 ……支持片14a ……镶嵌孔15 ……吸入空间部16 ……吸入软管18 ……本体 20 ……吸入喷嘴21 ……下盖 21a ……吸入部21c ……引导槽21d ……防吸入槛22 ……搅拌器(agitator) 22a ……刷子23 ……隔板 23a ……通过孔24 ……本体外壳 25 ……吸入空间部26 ……空间部B ……传动带B1 ……传动带M1 ……旋转轴M2 ……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4、图5所示,图4是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的下盖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的结构纵向剖面图。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20,其电机(图中未示)上的旋转轴M2为稍微突出位于吸入喷嘴20的本体外壳24内部,而该吸入喷嘴20的本体外壳24前部被隔板23隔开而形成吸入空间部25,该吸入空间部25内设置有可旋转的搅拌器22。本发明吸入喷嘴20上述的结构与现有传统的吸入喷嘴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现将装设在真空吸尘器本体内的电机(图中未示)的功能及动作具体说明如下。上述的电机在基本上通过吸入喷嘴20提供将脏物引入到设在本体18内的过滤空间部(图中未示)的吸力的同时,被称为电机主轴(shaft)的旋转轴M2也向搅拌器22提供旋转动力,使其可以彻底将脏物吸进。而向上述搅拌器22提供旋转动力,显而易见,这一传动过程是由连接设置在旋转轴M2上的传动带B1来完成的。
如上述,通过传动带B1接受旋转轴M2产生的旋转力,带动搅拌器22旋转,该旋转的搅拌器22的外延表面形成设有如现有传统技术中所说明的可螺旋方向刷出脏物的多个刷子22a。当上述的搅拌器22随电机的运转而旋转时,形成设置于旋转着的搅拌器22外延的多个刷子22a则将地面或地毯毛上的脏物刷出,并使其飞散。
因为将脏物刷出的上述刷子22a在旋转时是突出于吸入喷嘴20下盖21上的开口状吸入部21a,毫无疑问,其可刷及到地毯毛缝的最深处,也可与地面彻底相接触,从而可以完全的将积存在地面或地毯上的脏物彻底刷出,并飞散起来。
并且,该飞散的脏物通过上述吸入部21a引入到吸入喷嘴20的吸入空间部25,且再通过连设在上述吸入空间部25另一侧的吸入软管16(参照图1中的吸入软管16)将脏物引入到装设在本体内部的过滤空间部,如此整个清扫过程完结。
上述的吸入空间部25是由设置在吸入喷嘴20本体外壳24内部的隔板23隔开成形,而该隔板23上形成设有可连接吸入软管16的吸入软管连接孔(图中未示),以及与内置连接旋转轴M2和搅拌器22连接轴上、且传送电机动力的传动带B1的空间部26相贯通的通过孔23a。
下面说明与上述本体外壳24底部结合设置的下盖21的具体结构。该下盖21包括可以使搅拌器22上的刷子22a突出一部分的开口状吸入部21a、设置位于上述吸入部21a的后方呈水平方向突出设置成形的防吸入槛21d、以及在上述防吸入槛21d的下侧开口部形成的引导槽21c等三部分所组成,且上述的引导槽21c可设计成距离地面具有一定距离的位置。
以下将如上述结构构成的本发明的吸入喷嘴20的运作全过程详细说明如后。
首先,清扫开始时,随着电机(图中未示)的运转,通过位于本体外壳24下方的下盖21上的吸入部21a吸入空气。而随着电机的运作,旋转轴M2旋转,经连接在上述旋转轴M2上的传动带B1的传动作用,带动搅拌器22也随着转动。此时,形成设置于上述搅拌器22外延上的刷子22a也随着搅拌器22转动,且呈突出于下盖21上开口的吸入部21a而旋转。从而,上述搅拌器22的刷子22a将积存在地面或地毯上的脏物刷散,使其可被引入到吸入空间部25。而吸进上述吸入空间部25的大部分脏物,将通过吸入软管16引入到装于本体内的过滤空间部。
又,上述的吸入软管16设置位于吸入空间部25的一侧,且通过隔板23上的通过孔23a导入到内置有传动带B1的空间部26。而吸进上述空间部26的沙子等脏物在碰到防吸入槛21d后则向下掉落,这样,掉落向下的脏物将通过引导槽21c而排向吸入喷嘴20的外部,即地面。此时,为了能够使脏物经引导槽21c彻底排出,有必要将地面和引导槽21c相隔开,以使它们无法接触。
通过上述的引导槽21c排出到地面的脏物,可在使用者将吸入喷嘴20前后推移的打扫过程中经吸入部21a再次吸进。从以上可以清楚看出,脏物将不会积存在吸入喷嘴20内的空间部26,而是在撞到防吸入槛21d的底部后,又通过引导槽21c而排向外部。
根据以上结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构思为,在利用形成设置于借助电机产生的动力转动的搅拌器22外延上的刷子22a的旋转,将地面或地毯毛上的脏物刷散的过程中,为了防止通过上述通过孔23a溅入空间部26的脏物积存在吸入喷嘴20的内部,而在下盖21上设置有防吸入槛21d和引导槽21c。
在以上本发明基本技术构思范畴内,对于具备本行业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来说,当然会有很多变形的可能。举例来说,对于上述的防吸入槛21d的形状来说,也还有很多其他变形结构设计的可能。虽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里,上述的防吸入槛21d是设置形成水平状,但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将上述防吸入槛21d的前端设计为向上倾斜,而使其设置成为倾斜状也是可行的。即,通过形成诸如这样的防吸入槛21d,借由它的阻挡作用使脏物无法接近电机的旋转轴M2,进而可以使搅拌器22在无阻碍的状态下运作,从而能够使打扫过程更为顺利地进行。
以上所述,仅是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其特征在于其结构由本体外壳和下盖两部分构成,其中上述的本体外壳,其包括位于由隔板分隔形成的吸入空间部,并可旋转运动的搅拌器;在内装有产生吸力的电机上突出一部分而设置成形的旋转轴;以及将上述旋转轴产生的动力传送到搅拌器的传动带所构成;上述的下盖,其包括连接设置在上述本体外壳的底部,且底面呈开口状的吸入部;位于上述吸入部的后方呈水平方向突出而设置形成的防吸入槛;以及在上述防吸入槛的下侧设置形成的开口状引导槽所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防吸入槛设置为呈水平方向的突出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吸入槛设置成前端倾斜向上突出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引导槽设置为位于距离地面具有一定间隔之上的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喷嘴,由本体外壳(24)和下盖(21)组成,本体外壳(24)包括位于由隔板(23)分隔成的吸入空间部(25)并可旋转运动的搅拌器(22);在产生吸力的电机上突出一部分成形的旋转轴(M2),以及将旋转轴动力传送到搅拌器的传动带(B1)构成;上述下盖(21)包括连接在本体外壳底部的吸入部(21a)、在吸入部后方水平方向突出的防吸入槛(21d),以及在防吸入槛下侧设置形成的开口状的引导槽(21c)所构成。搅拌器(22)随电机旋转轴(M2)旋转,可防止在搅拌器(22)作用下飞散的沙子等脏物积聚在吸入喷嘴内部,使脏物无法接近运转搅拌器的传动带(B1)及旋转轴(M2),而可使打扫过程更顺利;且因为吸入喷嘴内部无脏物堆积,可以防止细菌在喷嘴内部繁殖,而能提供更为卫生清洁的功效。
文档编号A47L9/04GK1465326SQ0212119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1日
发明者金成根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