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9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般吸尘器领域吸尘器的辅助用具中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特别是涉及一种堆积在使用旋流器过滤方式及过滤器的同时,防止过滤罩壳的下部的灰尘等异物接近过滤器、并可容易地清除异物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separafing circularplate and dirt and dust collecting using the same for vacuumcleaner)。
背景技术
真空吸尘器,是由利用吸尘器本体所产生的吸力将包含异物的空气吸入本体,并在本体内将异物过滤后再将清洁的空气排出本体外部的结构所构成。
为了实现这样的功能,真空吸尘器本体内部设置有产生吸力的驱动马达及驱动风扇。并且,为了过滤吸入的空气而装设有过滤装置,但是,现有传统的过滤装置是使用纸制的滤纸袋。该过滤袋通常只允许空气通过,而如灰尘这样的异物则可积攒在滤纸袋的内部。
但是,由于这样,该滤纸袋若积攒了灰尘等异物,往往是和异物一同被废弃,从而导致材料的浪费,特别是其存在有随着内部灰尘的积攒而使其过滤效果下降的致命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缺点,业界则开发出了旋流方式的过滤罩壳,该旋流方式的过滤罩壳是在罩壳的内部引入包含有异物的空气时,使其内部形成螺旋流的结构。
下面以图示为基础对上述现有的过滤罩壳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可适用的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结构立体示意图,该真空吸尘器本体10,其一侧镶嵌有可以流方式进行一次过滤及二次过滤的过滤器构成的过滤罩壳。进而,如果驱动吸尘器,则通过吸入喷嘴1吸入的包含异物的空气即通过连接在本体10吸入口5的连接软管4及延长管2进入真空吸尘器本体的内部。通过使用者握持操作部3推拉轮子7旋转动作,则使本体10可随着在地面移动并进行清扫。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是现有的过滤罩壳6的结构示意图及纵剖面图。如图所示,通过上述过滤罩壳6的入口部6i进入内部的空气在过滤罩壳6内形成螺旋流,在该螺旋流中相对重的异物以其自重向下方掉落,此种方式称为旋流方式的过滤。
上述的过滤罩壳6的内部设置有一对分离板6b、6b’,分离板6b’的一侧外缘形成设有引导孔6c,实际上,是在上述引导孔6c与过滤罩壳6的内侧面之间形成设有一定的缝隙,并且上述过滤罩壳6的内部还形成设有由上述分离板6b、6b’分隔的下部过滤空间部6d和上部过滤空间部6u。并且上述的引导孔6c,实际上是在过滤罩壳6的内部形成的供螺旋流中包含的重的异物向下方掉落并堆积在上述下部过滤空间部6d的通路。
如上所述,通过旋流方式进行的一次过滤,使其中重的异物被滤掉后的空气进入过滤器(图中省略),并通过设置于过滤器的上部的出口(图中省略)由形成于本体10一侧的排气部8排到外部。
上述的过滤器是设置于开关过滤罩壳6的开放的上层的盖子(图中省略)的下部。上述的过滤罩壳6,具有通过旋流方式的一次过滤将相对重的异物过滤、而通过上述过滤器的二次过滤而使细小的灰尘可以被完全过滤的优点。
通过以上所述的过滤过程可知,如果进行过滤的过滤罩壳6内的异物积累到一定的份量以上,就需要将异物清空。
上述清空异物时,使用者抓住形成于过滤罩壳6一侧的把手6a一拉就可取出过滤罩壳6,从取出的过滤罩壳6上去掉盖子(图中省略),将过滤罩壳6倒过来,一对分离板6b、6b’便会以旋转轴h1、h2为基准旋转而位于上部过滤空间部6u。这时,将堆积在下部过滤空间部6d的异物向下方倒出,即可由过滤罩壳6中清空异物。
但是,上述现有的过滤罩壳6存在有以下问题因为以上述的旋转轴h1、h2为基准向上侧旋转的分离板6b、6b’是位于过滤罩壳6中的较小位置,所以会出现倒出的异物挂在分离板6b、6b’的问题。如果在清空异物的过程中该异物挂在分离板上,则使用者就需用手进行清理,从而存在有清理麻烦,且在卫生上也不理想的缺陷。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仍存在有诸多缺陷,而丞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是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结构中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使其具有可将堆积在下部过滤空间的异物有效的向外倒出的功效。
本发明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是由可使空气由切线方向进入的上部形成的入口部、在内延一侧设置形成的连接部、以及具有嵌入于上述连接部的可转动的分离板的过滤罩壳所构成;上述的分离板设置于过滤罩壳的连接部,并将上述的过滤罩壳分隔成上部过滤空间部及下部过滤空间部,为了连通上部过滤空间部和下部过滤空间部而在其外缘一侧形成设有引导孔,该分离板包括可旋转的安装设置于连接部的嵌入孔的转动槽和以上述转动槽为基准向两侧外缘各自分别向下的倾斜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中所述的引导孔设置形成于倾斜部的一侧。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中所述的分离板设置为以连接部为基准可相互转动,而挂在过滤罩壳内侧面的一部分不能向下方转动,而只能向上方转动的结构所构成。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中所述的倾斜部设置为为了可在圆筒形的过滤罩壳的内壁相接触,而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中所述的连接部的两侧形成设有嵌入孔,在分离板的转动槽上对应上述的嵌入孔而形成设有连接凸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过滤罩壳由可使空气由切线方向进入的在上部形成的入口部、在内延一侧形成设有嵌入孔的连接部、以及具有嵌入于上述连接部的可转动的分离板所构成;而上述分离板是由组装于过滤罩壳的连接部、将过滤罩壳分隔成上部过滤空间部及下部过滤空间部、形成于外缘一侧的为连通上部过滤空间部和下部过滤空间部的引导孔、形成设有可转动的安装于上述嵌入孔的连接凸起的转动槽、以及以上述转动槽为基准各自向两侧外缘向下的倾斜部所构成;因为盖着下部过滤空间部的分离板的上面部分可以与过滤罩壳的内壁相接触,所以可最大限度的开放下部过滤空间部,而可有效地清空异物。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特殊结构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分离板以上述过滤罩壳的内延一侧设置形成的连接部为基准转动,盖着下部空间部的分离板的上面部可与过滤罩壳的内壁接触,因此可最大限度的开放下部空间部,从而可有效地清空异物。借由上述结构,本发明具有可将过滤罩壳的下部过滤空间部内过滤的异物非常容易清空的优点。另外,因为安装分离板时只需设置一个分离板就可以,所以具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功效。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发明可适用的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过滤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过滤罩壳的纵向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过滤罩壳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过滤罩壳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分离板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10 ……本体 1 ……吸入喷嘴2 ……延长管 3 ……操作部4 ……连接软管 5 ……吸入口6 ……过滤罩壳 6a ……把手6b ……分离板 6b’… 分离板6c ……引导孔 6d ……下部过滤空间部6i ……入口部 6u ……上部过滤空间部
7 ……动作轮子 h1 ……旋转轴h2 ……旋转轴 20 ……过滤罩壳21 ……把手 22 ……连接部22a ……嵌入孔 24 ……分离板24a ……倾斜部 24b ……引导孔24c ……连接凸起 24d ……转动槽26 ……下部过滤空间部 28 ……上部过滤空间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4、图5所示,图4是本发明的过滤罩壳20去掉盖子(图中省略)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过滤罩壳20纵向剖面示意图。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结构主要包括过滤罩壳20内延设置形成具有嵌入孔22a的连接部22,在其外壁一侧形成设有可容易抓住过滤壳罩20的把手21。并且,嵌设入上述的连接部22的分离板24将过滤罩壳20分隔成下部过滤空间部26和上部过滤空间部28。上述的下部过滤空间部26是过滤大部分异物的空间部,上部的过滤空间部28是利用镶嵌在开关上层开放状过滤罩壳20的盖子(图中省略)上的过滤器(图中省略)分离微细的异物和空气的空间部。
下面,具体说明安装在上述过滤罩壳20的分离板24的结构。在上述的分离板24的外缘一侧形成设有连通下部过滤空间部26和上部过滤空间部28的引导孔24b;并且,其在一侧对应过滤罩壳20的内延一侧形成的连接部22的形状而形成设有转动槽24d,在该转动槽24d的两侧相对的各自分别设有连接凸起24c。上述的连接突起24c各自分别插设入连接部22两侧设置的嵌入孔22a内。上述的分离板24被过滤罩壳20的内侧壁的连接部22所支撑不能向下方转动,而维持在水平状态。进而,如将上述的过滤罩壳20倒过来,上述的分离板24将转动打开,实际上存在于下部过滤空间部26的灰尘等异物将被向外倒出。为了使上述的分离板24在以连接部22为基准转动的过程中,在不受圆筒形过滤罩壳20内壁的影响下可以圆滑地转动,将分离板24的形状作成如图6所示的结构。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的分离板24的断面结构的示意图,即表示出,上述分离板24的形状是设置为以上述转动槽24d为基准,向分离板24的两侧外缘以一定的角度α向下形成设有倾斜部24a。
请参阅图4、图5所示,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包含有分离板24的过滤罩壳20的工作运转情形。
首先,请结合参阅图2所示,将真空吸尘器开始驱动,通过过滤罩壳20的入口部6i使包含异物的空气进入,该进入的空气在上述过滤罩壳20的内部形成螺旋流而在其内部旋转。在上述过程中,相对荷重大的异物由于自重而向下方掉落,该掉落的异物物质通过上述的引导孔24b掉入设置形成于下方的下部过滤空间部26。
并且,通过过滤罩壳20的入口部进入的空气中,经过一次过滤的空气由位于上部过滤空间部28的过滤器(图中省略)的外部进入其内部,从而将相对微细的异物被过滤。并且,通过上述过滤器的空气从设置于盖子的中心的出口排出过滤罩壳20。
对于以上所述的过程来说,因为堆积在过滤罩壳20下部的下部过滤空间部26的异物达到一定量以上时,其过滤效果就会降低,所以适当的时候应当清空异物是理所当然的。
为了将上述的下部过滤空间部26内的异物清空,使用者可以握持住把手21,将过滤罩壳20从吸尘器的本体10上取下。并且,将上述过滤罩壳20上侧关着的盖子(图中省略)打开,将贴在盖子底部的过滤器表面的微细的灰尘掸掉或进行清洗。并且,堆积在过滤罩壳20的下部过滤空间部26及上部过滤空间部28中的异物,则通过将过滤罩壳20倒过来提着,并向下倒出而清除。这时,分隔上述下部过滤空间部26和上部过滤空间部28的分离板24以连接部22为基准向上部过滤空间部26转动,而与过滤罩壳20内壁接触,从而将下部过滤空间部26完全打开。这就是为使分离板24,可以与形成螺旋流使空气流动的旋流方式的过滤容易地进行而制成圆筒形的过滤罩壳20内壁相接触而设置为作出倾斜部24a的原因。如此,在下部过滤空间部26中堆积的异物则可以毫无障碍地向下方倒出。
在如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基本技术构思范畴内,对本行业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作出其他多种结构变形是当然的。
以上所述,仅是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可使空气由切线方向进入的上部形成的入口部、在内延一侧设置形成的连接部、以及具有嵌入于上述连接部的可转动的分离板的过滤罩壳所构成;上述的分离板设置于过滤罩壳的连接部,并将上述的过滤罩壳分隔成上部过滤空间部及下部过滤空间部,为了连通上部过滤空间部和下部过滤空间部而在其外缘一侧形成设有引导孔,该分离板包括可旋转的安装设置于连接部的嵌入孔的转动槽和以上述转动槽为基准向两侧外缘各自分别向下的倾斜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引导孔设置形成于倾斜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分离板设置为以连接部为基准可相互转动,而挂在过滤罩壳内侧面的一部分不能向下方转动,而只能向上方转动的结构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倾斜部设置为为了可在圆筒形的过滤罩壳的内壁相接触,而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接部的两侧形成设有嵌入孔,在分离板的转动槽上对应上述的嵌入孔而形成设有连接凸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真空吸尘器的过滤罩壳用分离板及过滤罩壳,其包括使空气进入的入口部(6i)、在内延一侧形成设有嵌入孔(22a)的连接部(22)、以及具有嵌入连接部(22)的分离板(24)所构成的过滤罩壳(20);和组装于过滤罩壳(20)的连接部(22)、将过滤罩壳(20)分隔成上部过滤空间部(28)及下部过滤空间部(26)、且形成于外缘一侧的为连通上部过滤空间部(28)和下部过滤空间部(26)的引导孔(24b)、设有可转动安装于嵌入孔(22a)的连接凸起(24c)的转动槽(24d)、以及以转动槽(24d)为基准向两侧外缘倾斜向下的倾斜部(24a)所构成的分离板(24)。因为盖着下部过滤空间部的分离板(24)的上面部分可与过滤罩壳内壁相接触,可最大限度地开放下部过滤空间部,而可有效的清空异物。
文档编号A47L9/10GK1465327SQ0212119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1日
发明者金成根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