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食物加工机的机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12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型食物加工机的机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食物加工机的机体,尤指一种机体中设置马达及传动装置,而将传动装置设置在食物加工机的机体中,可达到节省空间及方便使用者操作的目的。
背景技术
通常食物或食品加工机泛指食物处理机及榨汁机,其具有两种型式,一种类型是只具有搅拌打汁或切削功能的单用途的食物加工机,另一种类型则具有共同的机体,可分别于机体上设置搅切装置或打汁装置,针对加工处理不同的食物而进行更换使用,如台湾申请案第83208287号“食物处理机”,即为此一具有共同的机体而可更换装设搅切装置或打汁装置去加工处理不同的食物。
配合参看现有技术的图5及图6所示,该食物处理机由共同的机体50和搅切装置60与打汁装置70组成。共同的机体中设置马达,并于机体50顶端设置转接盘51与马达轴心衔接可同步激活旋转,如欲进行食物搅切,则在机体50上方设置搅切装置60,搅切装置60的本体61的底端设置传动装置62,传动装置62中设置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并于底端设置连轴器而可与转接盘51面上的凸齿结合连动,传动装置62的主轴63上可依需求设置各种刀具65,而可将所欲搅切的食物置入本体61,并套设上盖64于本体61上进行食物搅切作业如图3所示。如欲进行食物打汁,则在机体50上设置打汁装置70,打汁装置的本体71的底端下侧设置传动装置72,传动装置72于共同机体50的转接盘51上的凸齿结合连动,以进行打汁作业。
由此可见,上述搅切装置60及打汁装置70共同使用机体50,而搅切装置60及打汁装置70的本体61、71底端都设置有相应的传动装置62、72,当使用者进行搅切或打汁的食物加工时,均以传动装置为切换点,进行换置搅切装置或打汁装置。这在使用中造成搅切装置和打汁装置组合后的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并且,在完成打汁作业或搅切加工时,倒出本体61或71内的食物或汁液,还要连同传动装置62或72一并提起,换上换下,这不仅使操作上的重量增加,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而且在操作中传动装置与转接盘的组合与分离的不停交替,势必造成对产品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解决上述传统型食物加工机的问题,乃设计出一种“改良型食物加工机的机体结构”,该机体结构中设置马达与传动装置,其特征是,传动装置位于食物加工机的机体当中,可达到节省空间占用,且让搅切装置及打汁装置重量减轻,达到便于操作的实用功效。
为达成上述目的的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型食物加工机的机体结构」,其食物加工机的机体中设置马达,并于马达上方设置传动装置,马达轴心与传动装置衔接可带动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具有齿轮箱,齿轮箱底端设置于机体中的马达定子上方,齿轮箱内壁面设置内环齿,并于齿轮箱中设置与内环齿啮合的数行星齿轮,数行星齿轮中设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设置在机体中的马达的马达轴心上,各行星齿轮以齿轮轴插设,齿轮轴顶端设置转盘,转盘中设置轴心,轴心可穿出机体顶端,打汁装置和搅切装置可分别设置与该轴心之上,由于打汁装置和搅切装置的底端不再带有传动装置,所以该设计,能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并且可大幅的减轻打汁装置及搅切装置的重量,而能方便使用者利用打汁装置或搅切装置的操作使用,以及,当马达运转时,行星齿轮的传动,可带动上方食物搅切装置或榨汁装置,以及可将马达转速降低,并提高传动扭力,进而达到安全性及高效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代表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于机体中的马达及传动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上方设置搅切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上方设置打汁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图5为传统型同一机体的食物加工机与搅切装置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传统型同一机体的食物加工机与打汁装置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传动装置10齿轮箱12穿孔 13内环齿14行星齿轮 15齿轮轴16齿轮轴 161固定孔162固定孔17轴心18主动齿轮 20齿轮箱盖21穿孔 30马达31马达定子 32马达支架33穿孔 34马达轴心40机体 41扣板42搅切装置 43座体44扣结部 45打汁装置46定位座50现有技术机体 51转接盘60搅切装置 61搅切装置本体62传动装置 63主轴64上盖 65刀具70现有技术打汁装置71打汁装置本体72打汁装置的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食物加工机的机体40中设置马达30及传动装置1。
配合参看图2,其中,所述的传动装置1具有齿轮箱10,齿轮箱10的底板上设置穿孔,齿轮箱10内面下半段设置内环齿13,内环齿13所圈设的区间中设置数个行星齿轮14,各行星齿轮14以齿轮轴15插设,于齿轮轴15顶端设置转盘16,转盘16中心及周缘设置固定孔161、162,周缘的固定孔162可供齿轮轴15顶端穿设定位,中心的固定孔161中插设轴心17,此一转盘16置入齿轮箱10中,可随着行星齿轮14绕行内环齿13而同时转动。
一齿轮箱盖20中间设置穿孔21可供轴心17穿过枢设,齿轮箱盖20可固设于齿轮箱10顶端,使传动装置1形成一盒体状。
所述的传动装置1设置于食物加工机的机体40内部的马达30上方,该马达30的马达定子31的顶端设置马达支架32,而可将齿轮箱10底端锁固、焊固或粘结在马达支架32上,该马达支架32中设置穿孔33,可供马达30的马达轴心34向上穿出,而在齿轮箱10中设置主动齿轮18位于各行星齿轮14中心而与之啮合,马达轴心34由齿轮箱10的穿孔12穿入及插入主动齿轮18的孔中。
本实用新型将传动装置1设置在食物加工机的机体40中,可将齿轮箱盖20锁固定位在机体40顶端下侧位置,而马达30马达定子31底端则可设置一马达支架32及固设于机体40的底板上。
所述的传动装置1,于马达30激活旋转时,马达轴心34可以带动主动齿轮18旋转,使各个行星齿轮14环绕在内环齿13中加以转动,而行星齿轮14旋转则可带动各齿轮轴15推动转盘16加以转动,该转盘16旋转,则带动轴心17同步旋转,而轴心17穿出机体40顶端,则可接设搅切装置或打汁装置的刀具,进行食物的搅切或打汁处理作业。
配合参看图3、图4,其中,图3显示的机体40周面设置数扣板41可作为搅切装置42组接定位,于座体43上缘形成扣结部44,当座体43组接在机体40上方,可令搅切装置42的刀具与轴心17接合,并以扣板41扣持在座体43扣结部44加以定位,而在机体40上方设置打汁装置,则如图4所示,在机体40顶端设置定位座46,定位座46中设置具断线缺口的快拆螺纹,使打汁装置45底端相对的快拆螺纹可插入定位座46中,并旋转一角度快速定位,使打汁装置45的刀具与轴心17接合一起。
由于齿轮箱10中设置行星齿轮14,藉由行星齿轮14传送动力,可将马达30转速降低及提高扭力,进而达到安全性及高效能的实用功效。
因此,经由上述结构特征、组装及操作上的详细说明,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特点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食物加工机的机体,其食物加工机的机体中设置马达,马达上方设置可连动的传动装置,其传动装置设于机体中,可达到节省空间的功效,并且,传动装置设于机体中,而非设置在打汁装置或搅切装置底端,可大幅减轻打汁装置及搅切装置的重量,而让使用者能更轻力及方便的操作使用,以及齿轮箱中设置行星齿轮,可降低马达转速并提高传动扭力,进而达到安全性及高效能的实用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良型食物加工机的机体,具有产业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符合新型专利要件,依法俱文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型食物加工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于食物加工机的机体中设置马达,马达上方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具有齿轮箱,齿轮箱底端设置于马达的马达定子上方,齿轮箱内壁面设置内环齿,并于齿轮箱中设置与内环齿啮合的数行星齿轮,数行星齿轮中设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设置在机体中的马达轴心上,各行星齿轮以齿轮轴插设,齿轮轴顶端设置转盘,转盘中设置轴心,轴心可穿出机体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食物加工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齿轮箱上方设置齿轮箱盖,齿轮箱盖中设置穿孔,齿轮箱盖固设于机体的顶端下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食物加工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齿轮箱设置于机体的马达定子上方,以一马达支架固设于马达定子上,马达支架中设置穿孔可供马达轴心穿出,齿轮箱与马达支架可固结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食物加工机的机体,其于食物加工机的机体中设置马达,马达上方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具有齿轮箱,齿轮箱底端设置于马达定子上方,齿轮箱内壁面设置内环齿,并于齿轮箱中设置与内环齿啮合的数行星齿轮,可传动旋转动力至上方转盘,其将传动装置设于食物加工机的机体中,可节省空间占用,及减轻搅切装置及打汁装置重量,而能方便使用者操作食物处理作业,并且,当马达运转时,行星齿轮的传动,可带动上方食物处理装置或榨汁装置,以及可将马达转速降低,并提高传动扭力,进而达到安全性及高效能。
文档编号A47J19/00GK2609459SQ0320348
公开日2004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6日
发明者黄清吉 申请人:峻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