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循环坐垫的坐便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79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循环坐垫的坐便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洁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有电机及循环坐垫的坐便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坐便圈,由坐便圈和坐便盖组成。它虽然有一定的舒适性和防臭作用。但在使用时,卫生状况极差。到目前为止,在市场上尚未见到,既舒适、美观又卫生效果好的坐便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卫生效果好、舒适美观的坐便圈。
本实用新型自动循环坐垫的坐便盖,包括坐便盖、坐便圈和坐垫。所述坐便盖设置有空腔,在空腔内设置有微电机、卷轴、圆筒坐垫、转轴和开口槽。所述坐便圈设置有转轴和线槽。述坐垫设置有绲边。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1.简单、易于制作。
2.成本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3.使用安全、可靠、卫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I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图1中,自动循环坐垫的坐便盖主要由坐便盖1,坐便圈2和坐垫组成。所述坐便盖设置有空腔,在空腔内设置有微电机3、卷轴4、圆筒坐垫5、转轴6和开口槽7。所述微电机3与卷轴4相连。所述圆筒坐垫5卷在转轴6上。所述开口槽7设置在坐便盖1与坐便圈2的连结轴8的两端。
所述坐便圈设置有转轴9和线槽10。所述转轴9设置在坐便盖1与坐便圈2的连结轴8的两端。所述线槽10设置在坐便圈的内、外两侧,呈U型。
在图2中,所述线槽10设置为上窄下宽呈凸型。所述圆筒坐垫5设置有绲边11。所述绲边设置在坐垫的两侧。所述圆筒坐垫5由纤维材料或塑料薄膜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循环坐垫的坐便盖,包括坐便盖、坐便圈和坐垫,其主要特征是,所述坐便盖设置有空腔,在空腔内设置有微电机、卷轴、圆筒坐垫、转轴和开口槽。所述坐便圈设置有转轴和线槽。所述微电机与卷轴相连。所述圆筒坐垫卷在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坐垫的坐便盖,其特征是,所述开口槽设置在坐便盖与坐便圈连结轴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坐垫的坐便盖,其特征是,所述坐便圈上的转轴设置在坐便盖与坐便圈连结轴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坐垫的坐便盖,其特征是,所述线槽设置在坐便圈的内、外两侧,呈U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坐垫的坐便盖,其特征是,所述线槽设置为上窄、下宽,呈凸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坐垫的坐便盖,其特征是,所述圆筒坐垫置有绲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绲边,其特征是,所述绲边设置在坐垫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坐垫的坐便盖,所述圆筒坐垫由纤维材料或塑料薄膜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循环坐垫的坐便盖,包括坐便盖、坐便圈和坐垫。其主要特征是坐便盖设置有空腔,在空腔内有微电机、卷轴、圆筒坐垫、转轴和开口槽。坐便圈有转轴和线槽,圆筒坐垫有绲边,圆筒坐垫卷在转轴上,它从开口槽引出至坐便圈上的线槽,再到坐便盖上的卷轴上。使用时,微电机转动,带动卷轴旋转,于是使用过的坐垫卷在卷轴上,未使用过的坐垫进入到坐便圈上,从而能有效防止交叉污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卫生、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7K13/18GK2617294SQ0324304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日
发明者孟祥龙 申请人:孟祥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