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式拉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693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式拉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在将窗帘面料(窗料)拉长为平板状的情况下,以能够沿着悬挂导轨(hanger rail)移动的方式下垂支撑的滑动式拉帘(slide screen)。
背景技术
滑动式拉帘在悬挂导轨内部移动的多个动轮(runner)上,分别在悬挂导轨宽度方向上间隔以规定间隔的来下垂支撑各个载体(carrier),各个平板状窗帘面料分别从该载体处下垂得到支撑。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多张窗帘面料被呈平板状下垂支撑的状态下,可能会发生沿着悬挂导轨错拉操作的可能。这种滑动式拉帘,已在日本特开2001-314312或者实公平1-31758中公开。
上述滑动式拉帘,在沿着悬挂导轨拉出窗帘面料时,把持前端窗帘面料的端部将其拉出的话,后续的窗帘面料也被依次拉出。
另外,在将窗帘面料收入到悬挂导轨一侧的情况下,把持前端窗帘面料的端部使其移动的话,后续的窗帘面料也被一起收纳。
在上述这种滑动式拉帘中,为了将窗帘面料安装到载体(窗帘安装台)上,首先将载体安装到以能够在悬挂导轨上移动的方式支撑的动轮上,再通过表面固定器等将窗帘面料的上端部安装到载体上。
在进行这样的安装操作时,如果载体是与悬挂导轨的宽度方向相互接近得到支撑的话,向除位于最前部的载体以外的后方载体上的窗帘面料的安装作业将会变得很烦琐。
另外,为了能够容易地将窗帘面料安装到各个载体上,对各个载体的间隔位置予以完全的确保,这样就增大了各个窗帘面料之间的间隔,这会产生在间隙处漏光,同时也有悬挂导轨大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必增大窗帘面料间隔,就能够容易地将窗帘面料安装到载体上的滑动式拉帘。
发明的内容本发明的滑动式拉帘,它通过动轮使多个载体以能够沿着悬挂导轨移动的方式被支撑着,从各载体上下垂支撑各张平板状的窗帘面料,通过使最前端的窗帘面料沿着悬挂导轨移动,将窗帘面料沿着悬挂导轨依次拉出,或者将其收纳入悬挂导轨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载体是相对于动轮在悬挂导轨的宽度方向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着的。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形式中,动轮支撑有相对于本体能够旋转的垂挂部件,并在垂挂部件上安装载体。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形式中,载体通过一对动轮支撑,并且支撑着2个载体能够沿着共同的悬挂导轨追随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形式中,窗帘面料安装在各个载体的前面。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形式中,窗帘面料通过表面固定器安装于载体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形式中,窗帘面料在构成两端打开结构的同时,在全关闭时在悬挂导轨中央位置、在该悬挂导轨的宽度方向上重合;在分别下垂支撑着重合于悬挂导轨中央位置的窗帘面料的载体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用于引导该载体和其他载体一起在垂直方向上被下垂支撑的载体导轨。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形式中,载体导轨相对载体的移动方向倾斜,悬挂导轨的中央具备有使相对的两个载体在悬挂导轨宽度方向上分离的导轨面。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实施形态1下滑动式拉帘的主视图。
图2是滑动式拉帘的侧视图。
图3是动轮和载体的安装位置说明图。
图4是动轮的立体图。
图5是窗帘面料安装操作的说明示意图。
图6是实施形态2下滑动式拉帘的主视图。
图7是实施形态2下动轮和载体的安装位置说明图。
图8的(a)~(c)是载体导轨的说明示意图。
图9的(a)、(b)是滑动式拉帘作用的说明示意图。
图10的(a)、(b)是滑动式拉帘作用的说明示意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以下,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实施形态1)以下,参照附图,对具体化后的本发明实施形态1予以说明。
图1中所示的滑动式拉帘,4张窗帘面料1a~1d被下垂支持并能够沿着悬挂导轨2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悬挂导轨2由前导轨3a和后导轨3b构成,在前导轨3a上设置有支撑窗帘面料1a下垂的2个动轮4a、4b,支撑窗帘面料1b下垂的2个动轮4c、4d。
在后导轨3b上设置有下垂支撑窗帘面料1c的2个动轮4e、4f,下垂支撑窗帘面料1d的2个动轮4g、4h。动轮4a~4h是,在本体(主体)8两侧设有车轮7的双柱型动轮。
动轮4a~4h的本体8由悬挂导轨2的下方露出。如图4所示,在上述本体8下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轴承部9,支承于该轴承部9之间的支轴10,支撑有垂挂部件11,该垂挂部件11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即在悬挂导轨2的宽度方向上旋转。
在垂挂部件11的中央部形成有安装孔12,而且,由动轮4a、4b的本体8支撑的垂挂部件11的安装孔12上安装有载体5a,由动轮4c、4d的本体8支撑的垂挂部件11的安装孔12上安装有载体5b。
在由动轮4e、4f的本体8支撑的垂挂部件11的安装孔12上安装有载体5c,在由动轮4g、4h的本体8支撑的垂挂部件11的安装孔12上安装有载体5d。载体5a~5d为同一宽度。
然后,通过表面固定器13,在各个载体5a~5d的前面上贴附有窗帘面料1a~1d。
如图3所示,动轮4b是相对于载体5a而言安装在内侧的1个动轮,动轮4c是相对于载体5b而言安装在内侧的1个动轮。另外,动轮4f是相对于载体5c而言安装在内侧的1个动轮,动轮4g是相对于载体5d而言安装在内侧的1个动轮。
在前导轨3a内,动轮4c被设置在动轮4a、4b之间。另外,在后导轨3b内,动轮4g被设置在动轮4e、4f之间。
在载体5b的后端(图3中的左端),设置有宽度与动轮宽度基本相同,面向载体5c突出的制动块6a。制动块6a是相对于载体5b而言形成在内侧的1个动轮。
在载体5c的前端端部和后端,设置有宽度与动轮基本相同,且面向载体5b突出、并与制动块6a相嵌合的制动块6b、6c。在该制动块6b、6c之间,突出有制动块6a。由此,制动块6a仅仅在制动块6b、6c之间相对于制动块6b、6c进行移动。
接着,就上述构成的滑动式拉帘的操作动作进行说明。
图1是沿着悬挂导轨2拉出各个窗帘面料1a~1d直至全闭状态的状态示意图。
在该状态下,如图3所示,动轮4b、4c相接(相接触),制动块6a、6b相接,动轮4f、4g相接。
该状态下,使窗帘面料1a向收起方向,即图1中的左方移动的话,载体5a向同一方向移动,接着在悬挂导轨2内动轮4a与动轮4c相接。
自上述状态始,使窗帘面料1a进而向同一方向移动的话,载体5a、5b呈一体(一同)进行移动,窗帘面料1b与窗帘面料1a一起向同一方向移动。
使窗帘面料1a再向同一方向移动的话,不久制动块6a与制动块6c就会相接。
在该状态下,使窗帘面料1b再向同一方向移动的话,载体5a~5c呈一体状态进行移动,窗帘面料1b、1c与窗帘面料1a一起向同一方向移动。然后,载体5a~5d在悬挂导轨2的一侧端部呈重合状态,窗帘面料1a~1d被收纳入悬挂导轨2的一侧端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另外,在拉出窗帘面料1a~1d的情况下,向右方拉出窗帘面料1a的话,载体5a进行移动,首先动轮4b与动轮4c相接,动轮4b、4c呈一体进行移动,载体5b向同一方向移动。
使窗帘面料1a进而向同一方向移动的话,制动块6a就会与制动块6b相接,载体5c与载体5b一起移动。
使窗帘面料1a再向同一方向移动的话,如图3所示,成为动轮4f与4g相接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在组装上述滑动式拉帘时,通过垂挂部件11将安装有载体5a~5d的动轮4a~4h插入到前导轨3a和后导轨3b上。
然后,通过表面固定器13将窗帘面料1a~1d安装到各个载体5a~5d上。
此时,可以首先将窗帘面料1d安装到载体5d上,再按载体5c、5b、5a的顺序安装窗帘面料1c~1a。例如,在将窗帘面料1b安装到载体5b上时,如图5所示,使载体5a向前方旋转的话,能够容易地将窗帘面料1b安装到载体5b上。
即使在载体5c、5d上安装有窗帘面料1c、1d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位于前方位置的载体向前方旋转。
由上述构成的滑动式拉帘,能够获得下列效果。
(1)动轮4a~4d支撑着载体5a~5d能够向前后方向旋转。由此,当在位于后方的载体5b~5d上安装窗帘面料1b~1d时,通过使位于前方的载体5a~5c向前方旋转,就能够容易地将窗帘面料1b~1d安装到载体5b~5d上。
(2)因为不必增大载体5a~5d的间隔距离,所以能够防止悬挂导轨2的大型化。
(实施形态2)以下,参照附图对具体化了的本发明实施形态2进行说明。
另外,实施形态2是能够将实施形态1中的滑动式拉帘收纳在悬挂导轨的两端或者能够由悬挂导轨的两端向中央拉出而垂下支撑的装置。因此,与实施形态1相同的地方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6是表示实施形态2下的滑动式拉帘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的概略图。滑动式拉帘设有6张窗帘面料21a~21f,通过对操作钩19、20的操作,窗帘面料21a~21f以能够沿着悬挂导轨22进行移动的状态被垂吊(以下垂的状态来紧固支撑)。
如图7所示,悬挂导轨22由前导轨23a和后导轨23b构成。在前导轨23a内部设有用于垂吊窗帘面料21a的2个动轮24a、24b、用于垂吊窗帘面料21d的2个动轮25a、25b、和用于垂吊窗帘面料21e的2个动轮26a、26b。
在后导轨23b内部设有用于垂吊窗帘面料21b的2个动轮27a、27b、垂吊窗帘面料21c的2个动轮28a、28b、和垂吊窗帘面料21f的2个动轮29a、29b。这些动轮24a、24b~29a、29b以能够沿着悬挂导轨22移动的状态被支撑着。
在动轮24a、24b上安装有载体30,在动轮25a、25b上安装有载体31,在动轮26a、26b上安装有载体32。另外,在动轮27a、27b上安装有载体33,在动轮28a、28b上安装有载体34,在动轮29a、29b上安装有载体35。
载体30~35通过被安装到各动轮24a、24b~29a、29b上,与实施形态1的情况相同,也能够以在悬挂导轨22的宽度方向上旋转状态被支撑着。
在载体30和载体31中,与操作钩19、20相嵌合的杆钩19a、20a以一体的状态安装。操作钩19、20的操作通过杆钩19a、20a得到传递,从而使载体30和载体31向打开方向或者关闭方向移动。
窗帘面料21a~21f的上端部通过表面固定器贴附于各个载体30~35的前面。
动轮25a、25b是相对于载体31分别安装在内侧的1个动轮,动轮26a是相对于载体32安装在内侧的1个动轮。另外,动轮27a是相对于载体33安装在内侧的1个动轮,动轮28b是相对于载体34安装在内侧的1个动轮。
在前导轨23a的内部,动轮26a设置在动轮25a、25b之间。另外,在后导轨23b的内部,动轮27a设置在动轮28a、28b之间。
在载体30的前端(图7中的右端)安装有对两个载体30、31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的载体导轨36,以保证在滑动式拉帘进行关闭操作时,能够使从悬挂导轨两端向中央靠近的两个载体30、31上所贴附的两张窗帘面料21a、21d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冲突。
图8(a)~图8(c)所示的分别是各个载体导轨的主视图、侧视图、平面剖面图。
载体导轨36具有导轨面37和安装孔38,导轨面37为锥形的斜面,其设置是在安装到载体30时以与载体30~35的移动方向相对倾斜来设置的。导轨面37的端部形成有顶部36a,顶部36a在安装载体导轨36时突出至载体31侧。
导轨面37的形成是越接近前端(图8(a)和图8(c)中的右端),载体导轨36在高度方向(图8(c)中的上下方向)的厚度越是减薄,另外,在顶部36a的后方侧越是接近后端,厚度越是减薄。
在导轨面37的略中央位置,形成有与载体导轨36的后面平行延伸的安装孔38。通过将螺丝贯插在安装孔38中,将载体导轨36安装到载体30的前端。
在载体30的后端(图7中的左端),设置有宽度与动轮基本相同的面向载体33突出的制动块39,制动块39是相对载体30形成在内侧的1个动轮。另外,在载体32的后端(图7中的右端),设置有宽度与动轮基本相同的面向载体35突出的制动块40,制动块40是相对载体32形成在内侧的1个动轮。
在载体33的前端端部和后端,设置有宽度与动轮基本相同、面向载体30突出、并与制动块39相嵌合的制动块41a、41b。在制动块41a、41b之间,突出有制动块39。由此,制动块39仅仅在制动块41a、41b之间相对于制动块41a、41b进行相对移动。
另外,在载体35的前端端部和后端,设置有宽度与动轮基本相同、面向载体32突出、并与制动块40相嵌合的制动块42a、42b。在制动块42a、42b之间,突出有制动块40。由此,制动块40仅仅在制动块42a、42b之间相对于制动块42a、42b进行相对移动。
接着,参照图6、图7、图9(a)、图9(b)、图10(a)及图10(b),对上述构成的滑动式拉帘的开闭动作进行说明。
在滑动式拉帘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如图7所示,动轮27a、28b相接,制动块39、41b相接、动轮24b、25a相接,动轮25b、26a相接,制动块40、42a相接。
进行打开滑动式拉帘的动作时,在由滑动式拉帘完全关闭状态向收起窗帘面料21a、21d的方向,即贴附有窗帘面料21a的载体30向图6中的左侧方向移动,贴附有窗帘面料21d的载体31向图6中的右侧方向移动。
载体30向图6和图7中的左方移动的话,悬挂导轨22内的制动块39与制动块41a相接。
由这种状态,使载体30进而向同一方向移动的话,载体30和载体33呈一体移动,窗帘面料21b与窗帘面料21a一起向同一方向移动。而且,载体30、33、34在悬挂导轨22的左端部位置处,在悬挂导轨22的宽度方向上重合,窗帘面料21a~21c被收纳入悬挂导轨22的左端部。
另一方面,载体31向图6和图7中的右侧移动的话,在悬挂导轨22内动轮25b与动轮26b相接。
由这种状态,使载体31进而向同一方向移动的话,载体31和载体32呈一体移动,窗帘面料21e与窗帘面料21d一起向同一方向移动。而且,载体31、32、35在悬挂导轨22的右端部位置处,在悬挂导轨22的宽度方向上重合,窗帘面料21d~21f被收纳入悬挂导轨22的右端部。
另外,拉出窗帘面料21a~21f,在滑动式拉帘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下,可以使操作钩19向右方,使操作钩20向左方,即两个操作钩19、20面向悬挂导轨22的中央部进行操作。
详细地说,通过将载体30和窗帘面料21a拉向右方,制动块39与制动块41b相接,载体30和载体33一起向右方移动。
在这种状态下,进而使载体30向同一方向移动的话,如图7所示,动轮27a与28b相接,这种状态即为完全关闭状态。
另一方面,载体31通过向左方拉出载体31和窗帘面料21d,动轮25b与动轮26a相接,载体31和载体35一起向左方移动。
在这种状态下,进而使载体31向同一方向移动的话,如图7所示,在动轮25a与24b相接的同时,制动块40与制动块42a相接,在这种状态下滑动式拉帘成为完全关闭状态。
在此,就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前的载体30上所贴附的窗帘面料21a、和贴附在载体31上的窗帘面料21d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因为载体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支轴10(参照图4)上,所以如图9(a)所示,在载体30和载体31相互分离时,进行关闭滑动式拉帘的动作,载体31伴随着该操作以支轴10为中心进行摇动。图10(a)是表示载体31的下端在载体30侧摇动状态的示意图。此时,载体30和载体31的下端分别与悬挂导轨22的宽度方向接近,贴附在两个载体30、31上的窗帘面料21a、21b也在悬挂导轨22的宽度方向上相互接近。
由图9(a)所示的状态,进而进行滑动式拉帘的关闭动作的话,由于载体导轨36的顶部36a突出向载体31侧,所以载体31的前端与载体导轨36的导轨面37相接。然后,载体31的前端越过顶部36a,从而能够沿着导轨面37在悬挂导轨22宽度方向上离开载体30。
图10(b)是表示载体31的前端沿着导轨面37移动的状态说明图,因为上端被安装在支轴10上,所以载体31接受到由导轨面37在悬挂导轨22宽度方向、使其离开载体30方向的力,仅使下端在悬挂导轨22的宽度方向移动。通过使两个载体30、31的下端相互分离,载体30、31和贴附在载体30、31上的窗帘面料21a、21d一起受到垂直方向的垂下支撑。
然后,进行载体31的前端越过顶部36a,直至动轮24b和动轮25a到达相接位置(参照图7和图9(b))的关闭动作,滑动式拉帘成为完全关闭状态。
如上所述构成的滑动式拉帘具有实施形态1所记载作用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获得下列效果。
(1)在关闭滑动式拉帘时,通过使载体31沿着载体36的导轨面37移动,两个载体30、31和贴附在两个载体30、31上的窗帘面料21a、21d一起受到垂直方向的垂下支撑。由此,窗帘面料21a、21b相互分离,能够抑制在关闭滑动式拉帘时窗帘面料21a、21b端部之间的相互冲突,能够顺利地进行关闭滑动式拉帘的动作。
(2)在关闭滑动式拉帘时,即使窗帘面料21a、21b下方的端部发生冲突,也能够使位于两个载体30、31附近的窗帘面料21a、21b在悬挂导轨22宽度方向上分离。因此,位于两个载体30、31附近的窗帘面料21a、21b的端部不会发生冲突,能够在悬挂导轨22的宽度方向上确实地对窗帘面料21a、21b进行重合。由此,在窗帘面料21a、21b的下方,即使位于窗帘面料21a、21b的端部发生冲突,也能够使位于下方的两个窗帘面料21a、21b随着位于两个载体30、31附近的窗帘面料21a、21b,容易地进行重合。于是,能够顺利地对滑动式拉帘进行关闭动作。上述实施形态还能够进行下列变化。例如,也可以使垂挂部件与载体一体化。另外,也可以任意设定悬挂导轨的数量。
进而,虽然载体导轨是仅仅安装在两端打开(双开)结构的滑动式拉帘的任意一侧,但是也可以将其安装在贴附有悬挂导轨中央位置重合的窗帘面料的载体的两侧。
另外,载体还可以使用电动滑动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不必增大窗帘面料的间隔距离,就可以容易地安装窗帘面料的滑动式拉帘。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能够使用于在将窗帘面料拉长为平板状的状态下,能够沿着悬挂导轨移动的下垂支撑用滑动式拉帘。
权利要求
1.一种滑动式拉帘,它通过动轮使多个载体以能够沿着悬挂导轨移动的方式被支撑着,从各载体上下垂支撑各张平板状的窗帘面料,通过使最前端的窗帘面料沿着悬挂导轨移动,将窗帘面料沿着悬挂导轨依次拉出,或者将其收纳入悬挂导轨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载体是相对于动轮在悬挂导轨的宽度方向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着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拉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动轮支撑有相对于本体能够旋转的垂挂部件,并在垂挂部件上安装载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动式拉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载体通过一对动轮支撑,并且支撑着2个载体能够沿着共同的悬挂导轨追随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动式拉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窗帘面料安装于各个载体的前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动式拉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窗帘面料通过表面固定器安装于上述载体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动式拉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窗帘面料在构成两端打开结构的同时,在全关闭时在上述悬挂导轨中央位置、在该悬挂导轨的宽度方向上重合;在分别下垂支撑着上述重合于悬挂导轨中央位置的窗帘面料的上述载体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用于引导该载体和其他载体一起在垂直方向上被下垂支撑的载体导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动式拉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载体导轨相对上述载体的移动方向倾斜,上述悬挂导轨的中央具备有使相对的两个载体在上述悬挂导轨宽度方向上分离的导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必增大窗帘面料间隔,就能够容易地将窗帘面料安装到载体上的滑动式拉帘。它通过动轮(4a)~(4h)使多个载体(5a)~(5d)以能够沿着悬挂导轨(2)移动的方式被支撑着,从各载体(5a)~(5d)上下垂支撑各张平板状的窗帘面料(1a)~(1d),通过使最前端的窗帘面料(1a)沿着悬挂导轨(2)移动,将窗帘面料(1a)~(1d)沿着悬挂导轨(2)依次拉出,或者将其收纳入悬挂导轨(2)的一侧;其中载体(5a)~(5d)是相对于动轮(4a)~(4h)在悬挂导轨(2)的宽度方向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着的。
文档编号A47H5/02GK1725967SQ200380106118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6日
发明者阿保晴也, 中村元 申请人:立川百叶窗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