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47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承锅体的支架,特别是一种有效提高热效率的节能锅架。
背景技术
由于锅体与火焰的热传递一般以对流传热为主,火焰与锅底接触面积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空气与燃料混合就越均匀,燃烧就越充分,锅体得到的热量就越多。然而,现有的锅底大多数都为连续的曲面或平面,燃烧的热火焰很快就跑出锅底,锅体能得到的热量只占燃烧火焰中很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散失在空气中,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节能的节能锅架,这样的锅架能保证燃料得到充分燃烧的同时,迫使火焰与锅底充分接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节能锅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由耐热材料围绕而成、围绕的圈数为一个以上,圈与圈之间形成火焰流通的通道,通道的进口位于支架的底端,出口为耐热材料上部表面冲出的缺口或/和形成于最外圈与其相邻圈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架的每一圈由各自独立的一块耐热材料围绕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架由同一铁块围成螺旋状而成。
其中,所述每一圈的耐热材料上部表面都设有让火焰流通的缺口,圈与圈之间的缺口沿径向交错分布;所述支架的最外层固定有支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的最外圈的上部表面只冲有一个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由耐热材料围绕而成、围绕的圈数为一个以上,圈与圈之间形成火焰流通的通道,通道的进口,出口为耐热材料上部表面冲出的缺口或/和形成于最外圈与其相邻圈之间;只要把本实用新型罩在灶头上,然后把锅放在支架上,火焰经过通道才与锅底相接触,空气与燃料在通道内充分混合,保证燃料的彻底燃烧;而且本实用新型还能有效地延长火焰与锅底的接触时间,让火焰与锅底充分接触,增加火焰与锅底的热交换,提高热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仰视图;图3是
图1的A处放大图;图4是图2的B-B视图;图5是图2的局部剖视图;
图6
图1使用状态参考图;图7是
图1仰视图的另外一种方式;图8是图7的C-C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局部展开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节能锅架,包括支架1,支架1由耐热材料围成螺旋状而成、围绕的圈数为一个以上,每一圈由各自独立的一块耐热材料围绕而成,所述的耐热材料为铁、铝或导热性能比较好的铜等;圈与圈之间形成火焰流通的通道11,通道11的进口2位于支架1的底端,出口3为耐热材料上部表面冲出的缺口8。只要把本实用新型罩在灶头上,然后把锅放在支架1上,火焰经过通道11才与锅底相接触,空气与燃料在通道11内充分混合,保证燃料的彻底燃烧;而且本实用新型还能有效地延长火焰与锅底的接触时间,让火焰与锅底充分接触,增加火焰与锅底的热交换,提高热效率。
若是围绕的圈数为两圈以上,圈与圈之间则由耐热的弹性钢丝6连接,弹性钢丝6在自然状态下处于绷紧状态;而且每一圈的耐火材料的宽度相同(如图5所示)。所述的锅放在支架1上时由于锅体的重力作用,所述支架1往下凸(如图6)的同时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得支架1的每一圈都能够紧贴锅底,迫使火焰与锅底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另外,弹性钢丝6的一端与最外层耐火材料活动连接、并且安装有弹簧13,弹簧13用于调节弹性钢丝6产生的涨力。
参照图3,为了保证弹性钢丝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所述支架的每一圈之间还连接有调节杆9,所述调节杆9由若干节圆管11组成,每节圆管11互相铰接在一起,其中,所述支架1的每一圈卡在圆管11的环形凹槽12中,圆管11可相对每一圈的耐火材料转动。
参照图4,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一圈的耐火材料上部表面都设有让火焰流通的缺口8,同一圈的相邻缺口8之间为挡块7;圈与圈之间的缺口8沿径向交错分布。火焰从支架1底端进入通道11内,然后经过缺口8流出;从缺口8流出的火焰绕开外圈的挡块7又从两侧的缺口流出,灶头上的火焰如此通过支架1流出支架1、进入空气中,这种结构锅架保证燃料充分燃烧的同时能阻止火焰与最短的路径跑出锅底,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1的最外层固定有支脚10,支脚10的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调节,其结构可采用现有的螺杆与螺母配合或其它现有技术。
参照
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架1由同一耐热材料围成螺旋状而成,所述火焰经过螺旋通道11后从最外圈4与其相邻圈5之间形成的火焰出口3流出。当然,所述耐火材料的上部表面也可以冲出多个缺口8。
参照
图11,为了使所述支架1更加紧贴锅底,本实用新型的支架1的内圈高于外圈,整个支架1整体上呈现往上凸的形状,所述锅体放在支架上1时,所述支架1就往下凸,以此适合不同的锅底。
参照图7、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1的最外圈4只开有一个让火焰流通的出口3;炒菜的时候,只要把锅铲放在远离火焰出口3的锅边时,锅铲的把手端就不会轻易地被加热而产生烫手的现象。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变劣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支架1的每一圈由多块耐火材料制造而成等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环保节能的优点,只要罩在煤气灶的灶头上就可使用,推广比较容易,符合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转变的时代要求。
权利要求1.节能锅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由耐热材料围绕而成、围绕的圈数为一个以上,圈与圈之间形成火焰流通的通道(11),通道(11)的进口(2)位于支架(1)的底端,出口(3)为耐热材料上部表面冲出的缺口(8)或/和形成于最外圈(4)与其相邻圈(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每一圈由各自独立的一块耐热材料围绕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由同一耐热材料围成螺旋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节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内圈高于外圈,整体上呈往上凸起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锅架,其特征在于圈与圈之间由耐热弹性钢丝(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锅架,其特征在于圈与圈之间还连接有调节杆(9),调节杆(9)可相对每一圈耐热材料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节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圈耐热材料上部表面都设有让火焰流通的缺口(8),圈与圈之间的缺口(8)沿径向交错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外圈(4)的上部表面只冲有一个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节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最外层固定有支脚(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锅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由耐热材料围绕而成、围绕的圈数为一个以上,圈与圈之间形成火焰流通的通道,通道的进口位于支架的底端,出口为耐热材料上部表面冲出的缺口或/和形成于最外圈与其相邻圈之间;只要把本实用新型罩在灶头上,然后把锅放在支架上,火焰经过通道才与锅底相接触,空气与燃料在通道内充分混合,保证燃料的彻底燃烧;而且本实用新型还能有效地延长火焰与锅底的接触时间,让火焰与锅底充分接触,增加火焰与锅底的热交换,提高热效率。
文档编号A47J36/34GK2812798SQ20052005733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4日
发明者梁勇 申请人:梁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