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05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吸尘器,特别涉及扩大了储存异物的空间,并且提高 了异物集尘性能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真空吸尘器是利用电机产生的吸力强制吸入外部的空气,并利 用过滤部件收集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异物,来清洁室内环境的家用电器。
同时,真空吸尘器的集尘单元中,具有过滤出异物的过滤机构包括强 制过滤所通过的空气中的异物的多孔型过滤单元和利用空气旋风流动中的 离心力收集异物的旋风式集尘单元。最近,无需更换且可以连续使用的旋 风式的集尘单元正被广泛的应用。
所述旋风式集尘单元中包含在形成旋风空气流时分离出异物的异物分 离腔和用于储存所述异物分离间分离出的异物的异物储存腔。而且,所述 异物分离腔分为用于储存体积较大的异物的第1异物储存腔和用于储存细
小的粉尘的第2异物分离腔。通过这种结构,在异物分离腔中分离出的异 物将继续堆积在异物分离腔的内部。
但是,在所述异物分离腔中收集的异物在没有及时清理,会妨碍空气 的流动,不仅会降低吸尘器的集尘效率,而且还会影响美观。实质上,由 于堆积在异物储存腔内部的异物量少但体积过大,因而具有要求用户需要 经常清空异物储存腔的缺点。用于收集体积较大的异物的异物储存腔需要 增加清空内部的频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大储存体积较大的异
物的空间,并提高异物分离性能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增大相同容积的异物储存腔内部可以收集的 异物的量,由此减少用于清空异物储存腔的频率,从而可以提高真空吸尘 器的使用方便性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
为了达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 主体结构,其中该结构包括通过1次旋风流动收集异物的第1集尘部; 在第1集尘部内设置有空气流入后使其产生2次旋风流动的多个小旋风部; 设置在所述第l集尘部的外侧,通过2次旋风流动收集异物的第2集尘部;
设置在所述第2集尘部的外侧,流入第1集尘部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流
入的第3集尘部;在所述小旋风部的外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通气 孔。
在第1集尘部内设有使流入所述第1集尘部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流
入所述第3集尘部的导向孔。
流入所述第3集尘部的空气中的部分空气通过所述通气孔流入所述小 旋风部。
所述第3集尘部的下侧设有将流入所述第3集尘部的空气排出到第1 集尘部内部的空气排出孔。
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空气排出孔的周围。 在所述通气孔上设有过滤微小的灰尘的网。
所述网设置在所述小旋风部的外周面或内周面或在所述通气孔的内周
面之一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效果是通过在集尘主体的外侧设置可以收集体积较大的异物 的集尘部,由此可以扩大异物收集空间。而且,体积较大的异物分离在两 个结构中进行,由此可以提高各个集尘部的异物分离性能。即,流入的空 气以及异物中的一部分分别流入两个结构中,由此相对的减少了各个集尘
部内部的空气以及异物的量,从而提高了分离性能。并且,提高了所收集 的异物的积层密度,增大了可以收集的异物的量,减少了用户清空内部的 周期,增大了用户的方便性。


图1是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2是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的机身中分离出集尘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3是本发明的集尘单元的分解立体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集尘主体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5是本发明的排气引导部的下部立体图6是本发明的集尘单元的剖视图。
图中
100:机身 200:集尘单元
250:集尘主体 256:导向孔
257:空气排出孔 258:通气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使用过程或动作过程加以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指
导思想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同行业的技术人员在相同的范围之内可以容易
提出其他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在本发明的真空吸
尘器的机身中分离出集尘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由图1和图2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真空吸尘器包括机身100;连接在
所述机身的吸入侧的吸入管路50。而且,在所述机身IOO的内部设置有电 机(图未示)以及集尘单元200,由此在过滤掉空气中的异物之后将干净的
空气送出到外部。
所述吸入管路50是利用机身IOO的吸力吸入空气以及异物的管路。而
且,所述吸入管路50包括利用强烈的空气气流吸入外部的包含异物的空 气的吸嘴10;从所述吸嘴10延伸,根据用户的使用状态可以调整长度的延
长管20;设置在所述延长管20的端部,便于用户握住的把手30。并且, 在所述把手30的前方部分设置了便于用户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部34。
所述吸入管路50还包括在所述把手30向后进一步延伸,根据用户 的位置可以移动的波纹管40;在所述波纹管40的端部与机身连接的连接器 44;设置在延长管20或者吸嘴IO的规定位置上,在不使用真空吸尘器时, 可以固定延长管20的延长管挂钩60。
所述连接器44同时进行将操作部34输入的用户操作信号传递给所述 机身100的连接端子的功能和使吸入的空气流入机身100内部的功能。为 此,在所述连接器44的端部上设置了多个电气连接端(图未示)。
同时,所述机身IOO中,集尘单元200布置在上下方向上。而且,在所 述机身100上塌陷形成了用于收容所述集尘单元200的集尘单元收容部 130。所述机身单元收容部130的形状与所述集尘单元相对应。
所述集尘单元200具有从通过吸入管路50流入的异物中分离收集异物 的功能。并且,从所述集尘单元200排出的空气经过所述机身100内部形 成的规定的通道和电机向机身IOO后方排出。
在所述机身100前端上部具备了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器44的连接部110, 在所述机身100的后方两侧具备了使机身100可以在地面上灵活移动的轮 子120。
下面,对于集尘单元200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3是本发明的集尘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集尘主体 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排气引导部的下部立体图。
参照图3至图5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集尘单元200没有使用海面等的
多孔型过滤器,而是利用旋风流动来过滤异物。而且,所述旋风流动可以 在相互分离的两个结构中分别进行,由此可以收集空气中的细小的粉尘。
本发明提供的集尘单元200包括从吸入的包含异物的空气中过滤掉 异物的集尘主体250;用于封闭所述集尘主体250的上部的上部盖210;用
于选择性的封闭所述集尘主体250的下部的下部盖230。
在所述上部盖210的下侧设置了用于排出过滤后的空气的排气引导部 220,而在所述集尘主体250的中心部位上设置了 1次过滤从外部吸入的空 气的过滤部件290。
在所述集尘主体250上设置了上下延伸的多个壁,包括在最内侧形 成的内壁262;在所述内壁262的外侧形成的中间壁264;在所述中间壁264 的外侧形成的外壁266;在外壁266延伸而成的辅助壁268。
所述内壁262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中间壁264的内部空间形成了第1 集尘部272;在所述中间壁264和外壁266之间形成了第2集尘部274,在 所述外壁266的规定部分和所述辅助壁268之间形成了第3集尘部276。即,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集尘主体250上形成了三个集尘部272、 274、 276。
所述第1集尘部272是在所述集尘主体250内部产生的旋风流动中, 通过第1旋风流动收集体积较大的异物的空间,第2集尘部274是利用第2 旋风流动收集微小的异物的空间。而且,第3集尘部276是收集从第1集 尘部272流入的异物的空间。所述集尘部的数量以及使用目的根据集尘主 体250的形态会有所不同。
在所述集尘主体250的一侧上形成了引入外部的空气的吸入引导结构 252。所述吸入引导结构252与内壁262连接,相贯穿后处于所述内壁262 的外周面的切线方向。因此,通过吸入引导结构252流入的空气流入集尘 主体250的内部之后,沿着所述内壁262的内周面旋转,形成第1旋风气 流,由此利用这种第1旋风气流来分离出异物。
与所述吸入引导结构252朝向相对的位置上形成了将流入所述第1集
尘部272的一部分空气引导至第3集尘部276的导向孔256。而且,所述导 向孔256贯穿设置在所述内壁262,中间壁264,以及外壁266上,使流入 第1集尘部272的空气中的部分空气流入所述第3集尘部276的内部。艮P, 流入所述吸入引导结构252的空气中的部分空气沿着所述内壁262流动, 在第1集尘部272的内部旋转,另一部分空气直线流动,在第3集尘部276 的内部流动。
所述导向孔256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采用可以使包含异物的 空气流畅地流入所述第3集尘部276内部的形状。
流入所述第3集尘部276内部的空气通过空气排出孔257排出,所述 空气排出孔257设置在所述外壁266和中间壁264上,使所述第3集尘部 276排出的空气流入所述第1集尘部272的内部。在这里,所述空气排出孔 257可以根据第3集尘部276的大小设置多个。
由此,通过所述空气排出孔257可以排出流入所述第3集尘部276的 空气,并可以防止空气以及异物逆流到所述导向孔256。而且,所述空气排 出孔257为了从第3集尘部276的内侧依次收集异物,优选设置在第3集 尘部276的内侧。
所述空气排出孔257设置在所述第3集尘部276的下侧,使排出的空 气流入所述第1集尘部272的下侧。由此,干涉在所述第1集尘部272的 下侧产生的气流,可以抑制收集在第1集尘部272内部的异物的分散。
在所述空气排出孔257的上侧形成了排出一部分所述第3集尘部276 的空气的多个通气孔258。并且,所述通气孔258不是设置在所有的小旋风 部280上,为了在第3集尘部276的内部以此收集,设置在位于所述空气 排出孔257上侧的小旋风部280上。由此,所述通气孔258排出的少量的 空气将流入所述小旋风部280的内部。g卩,所述流入所述第3集尘部276
的空气通过所述排出孔257排出的过程中,残留于上侧的空气通过所述通
气孔258流入所述小旋风部280的内部。
在所述通气孔258上设置了用于过滤微小的灰尘的网259,所述网259 还可以设置在所述通气孔258的内部或者所述小旋风部280的内周面或者
外周面上。
利用所述通气孔258排出少量的空气,从而防止了异物的飞散,使异 物整齐的堆积在所述第3集尘部276的内侧。即,在相同的容积内可以收 集更多量的异物。
通过图4可以更加明确了解所述导向孔256和空气排出孔257。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可以收集体积较大的异物的第3集尘部276,由此 可以扩大异物储存空间。
将异物分别收集在两个结构中,由此提高了各个集尘部的异物分离性 能。即,所流入的空气以及异物中的一部分将流入所述第3集尘部276的 内部,由此相对减少了第1集尘部272内部存在的空气以及异物的量。其 结果,在所述第1集尘部272中可以形成流畅的旋风流动。而且,由于第3 集尘部276中不会受到旋风流动的影响,因此减少了异物的飞散,从内侧 以此收集异物,提高了异物储藏空间的利用率。
在所述集尘主体250的上侧设置了用于产生第2旋风流动的多个小旋 风部280;中心部位上形成了在第1集尘部272内部流动的空气流入的流入 口 254。在所述流入口 254上结合设置了将第1集尘部272流入的空气进行 1次过滤的过滤部件290。
所述小旋风部280包括具有圆筒形结构的圆筒部282;延伸设置在所 述圆筒部282的下端上,具有圆锥形结构的圆锥部284。 g卩,所述小旋风部 280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而且,所述圆筒部282突出形成于所述集尘 主体250的上方,所述圆锥部284突出形成于所述集尘主体250的内侧。
在这里,所述圆锥部284与所述中间壁264形成一体。由此,通过所述第2 旋风流动分离出的微小的粉尘将沿着所述中间壁264流畅的流下来。
由于所述中间壁264与所述圆锥部284形成一体,在所述中间壁264 上相隔一定的间距形成了具有一定的曲率的弯曲部265。由此,由所述弯曲 部265干涉了流入第2集尘部274空气产生的气流,防止了异物的飞散, 引导了异物的流动。
所述过滤部件290为了利用旋风气流彻底的分离出异物而形成圆锥形 结构。而且,在所述过滤部件290的外周面上形成了多个贯通孔292。所述 贯通孔292抑制体积较大的异物的流入,只允许微小的异物和空气向内部 流动。
在所述集尘主体250的上侧设置了所述排气引导部220。而且,在所述 排气引导部220的上部面上形成了用于排出在小旋风部280内部流动的空 气的多个输出孔222和将空气引导至所述输出孔222内部的输出引导管 224。而且,在所述排气引导部220的外周面上设置了用于与所述上部盖210 结合的多个固定凸起226。
所述输出引导管224具有圆筒形的结构,突出形成于所述输出孔222 的下方。而且,所述输出引导管224分别插入设置在所述小旋风部280的 圆筒部282的内部。由此,所述输出引导管224使过滤后的空气贯穿所述 排气引导部220后排出。
而且,在所述排气引导部220的上侧结合了可以装卸的下端开放的上部 盖210。而且,在所述上部盖210的上侧设置了可以使用户握住的把手212。
由此,用户在握住所述手柄212的状态下,可以方便的将所述集尘单元 200从机身IOO分离出来。而且,在所述上部盖210的后方形成了使通过所 述集尘单元200的空气排出到集尘单元200的外部的输出口 (参照图6中 的214)。
同时,在所述集尘主体250的下部利用铰链设置了构成所述集尘部272, 274, 276的底部的下部盖230。而且,所述下部盖230同时封闭所述多个 集尘部272、 274、 276,并且可以配备防止集尘部272、 274、 276内部的异 物泄漏的密封垫。
下面,对于如上的组成的集尘单元200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集尘单元的剖视图。参照图6可知,真空吸尘器100 连接电源之后,由设置在机身100内部的电机产生吸力,包含异物的外部 空气将通过吸嘴IO流入到内部。而且,所述吸入的空气通过所述吸入引导 结构252流入集尘单元200的内部。
通过所述吸入引导结构252流入的空气首先流入所述第1集尘单元272 的内部。这时,所流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沿着所述内壁262的内周面 旋转,由此产生第1旋风气流。而且另一部分空气通过所述导向孔256流 入第3集尘部276的内部。
并且,空气在第1集尘部272的内部进行旋风流动时,异物被所述过 滤部件290过滤之后,将落到第1集尘部272的下方。然后,干净的空气 通过过滤部件290的贯通孔292和流入口 254排出到上侧。然后,流入到 第3集尘部276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排出孔257排出至所述第1集尘部272 的内部。这时,流入所述第3集尘部276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排出孔257 排出到所述第1集尘部272。这时,所述第3集尘部276的空气中的一部分 空气通过所述通气孔258流入所述小旋风部280的内部。
由此,异物在所述第3集尘部276的内侧依次被收集,而由于提高了 所收集的异物的积层密度,因而可以在所述第3集尘部276的内部收集更 多量的异物。在这里,通过所述空气排出孔257排出到所述第1集尘部272 的空气将干扰在第1集尘部272的下侧产生的气流。其结果,抑制了在所 述第1集尘部272内部的异物的飞散。
而且,所述第1集尘部273以及第3集尘部276分别收集了体积比较大 的异物,由此提高了各个集尘部272、 276的异物分离功能。
然后,通过所述流入口 254向上流动的微小的异物将流入所述小旋风部 280的内部。然后,流入所述小旋风部280内部的空气和异物将沿着小旋风 部280的内表面以螺旋型移动并下降。这时,由于所述小旋风部280的直 径向下逐渐减小,因此沿着所述小旋风部280的内周面移动并下降的空气 和异物的速度将逐渐增加。
而且,当空气和异物沿着所述小旋风部280的内周面移动并下降时,在 所述小旋风部280的中心部位上将形成上升气流。由此,沿着所述小旋风 部280的内周面以螺旋型移动并下降的空气中的异物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 用,将落到小旋风部280的下方,由此堆积到所述第2集尘部274的内部。 这时,落到所述第2集尘部274的灰尘在所述弯曲部265的引导下落到下 方。
经过上述的过程,与异物完全分离的净化了的空气通过所述输出引导 管224向上流动,流入所述上部盖210的内部。
然后,流入所述上部盖210内部的空气通过输出口 214向后排出,而 输出口 214排出的空气在所述机身100内部沿着规定的路径流动之后,排 出到机身IOO的外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其特征是该结构包括通过1次旋风流动收集异物的第1集尘部(272);在第1集尘部(272)内设置有空气流入后使其产生2次旋风流动的多个小旋风部(280);设置在所述第1集尘部的外侧,通过2次旋风流动收集异物的第2集尘部(274) 设置在所述第2集尘部(274)的外侧,流入第1集尘部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流入的第3集尘部(276);在所述小旋风部(280)的外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通气孔(258)。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其特征是在 第1集尘部(272)内设有使流入所述第1集尘部(272)的空气中的一部 分空气流入所述第3集尘部(276)的导向孔(256)。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其特征是流 入所述第3集尘部(276)的空气中的部分空气通过所述通气孔(258)流 入所述小旋风部(280)。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其特征是所 述第3集尘部(276)的下侧设有将流入所述第3集尘部(276)的空气排 出到第l集尘部(272)内部的空气排出孔(257)。
5、 根据权利要求l、 4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其特征是 所述通气孔(258)设置在所述空气排出孔(257)的周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其特征是在 所述通气孔(258)上设有过滤微小的灰尘的网(259)。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其特征是所 述网(259)设置在所述小旋风部(280)的外周面或内周面或在所述通气 孔(258)的内周面之一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该结构包括通过1次旋风流动收集异物的第1集尘部;在第1集尘部内设置有空气流入后使其产生2次旋风流动的多个小旋风部;设置在所述第1集尘部的外侧,通过2次旋风流动收集异物的第2集尘部;设置在所述第2集尘部的外侧,流入第1集尘部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流入的第3集尘部;在所述小旋风部的外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通气孔。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集尘主体的外侧设置可以收集体积较大的异物的集尘部,由此可以扩大异物收集空间。对于体积较大的异物分离在两个结构中进行,由此可以提高各个集尘部的异物分离性能。提高了所收集的异物的积层密度,增大了可以收集的异物的量,减少了用户清空内部的周期,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文档编号A47L9/16GK101108109SQ20061001484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9日
发明者刘铭植, 朴宰容, 梁海锡, 秋宗寿, 高武铉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