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真空吸尘器中使用的灰尘收集设备,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该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用于通过执行数个步骤,从吸入真空吸尘器中的空气中离心地分离和去除污物。
背景技术:
通常,真空吸尘器包括吸气刷,用于从正被清洁的表面吸入含有污物的空气;灰尘收集设备,用于从通过吸气刷吸入的空气中分离出污物颗粒;吸风电机,用作产生吸力的驱动源。传统的灰尘收集设备主要使用灰尘过滤器,其需要经常更换从而在更换过程中引起用户不满。因此,近年来,可以非永久性地使用而不需要灰尘过滤器的旋风灰尘收集设备被使用得越来越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从吸入的空气中离心地分离出污物颗粒,并且收集所述污物颗粒。
但是,所述旋风灰尘收集设备的一个问题是它不能够完全地分离出细小的污物颗粒。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通过两个步骤来分离细小的污物颗粒以提高灰尘收集效率的旋风灰尘收集设备。由相同的受让人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2003-62520号和第2003-63211号公开了这样一种旋风灰尘收集设备。
图1和图2显示了上述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图1是所述旋风灰尘收集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表示所述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在装配状态下的截面图。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包括旋风器单元11,具有第一旋风器20和多个第二旋风器30,第一旋风器20和第二旋风器30都设置在壳体12中;盖单元40,与旋风器单元11的顶部连接,并且具有进气/出气盖41和旋风盖42;污物容器50,与旋风器单元11的底部连接。多个第二旋风器30被布置在第一旋风器20的外部。
壳体12的下端敞开,除了空气出口23和第二旋风器30的第二空气入口32之外,壳体12的上端封闭。吸气管13被设置在壳体12的上侧部分,用于将周围的空气吸入第一旋风器20中。吸气管13穿过壳体12并且到达第一旋风器20的室外壁21。第一空气入口22形成在室外壁21中,用于与吸气管13流动地相通。
现在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的操作。空气通过吸气管13和第一空气入口22被吸入第一旋风器20中,从而形成旋涡。在空气中包含的相对大的污物颗粒被离心地分离出并且被收集在污物容器50中。被清洁过的空气经过格栅构件25,从空气出口23流出,由进气/出气盖41引导,然后通过第二空气入口32流动到第二旋风器30中。在第二旋风器30中的空气按照与在第一旋风器20中形成旋涡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形成旋涡,从而细小的污物颗粒被离心地分离出并且被收集在灰尘容器50中。被清洁过的空气上升并且通过旋风盖42的排气管43被排放到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的外部。由于具有上述构造的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具有沿着第一旋风器20的外周布置的多个第二旋风器30,所以灰尘收集的效率大大提高。
但是,如上所述,周围的空气必须从室外壁21的上侧部分流入第一旋风器20以形成旋涡。因此,第一空气入口22和与第一空气入口22流动相通的吸气管13的位置受到限制。即,壳体12和室外壁21之间的吸气管13穿过的预定区域并不提供用于布置第二旋风器30的空间。这样,影响灰尘收集效率的第二旋风器30的数量减少,并且第二旋风器30和盖单元40的进气/出气盖41不对称。因此,不能达到最理想的灰尘收集效率,而且所述旋风灰尘收集设备的设计也受到限制。
另外,由于上述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在理论上不能达到完全分离出非常细小的污物颗粒的操作,所以需要能够完全去除非常细小的污物颗粒的装置。
发明内容
提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增加第二旋风器的数量从而提高灰尘收集效率。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该设备在第二旋风器的布置方面不受限制,并且还根据真空吸尘器和旋风灰尘收集设备的构造改变第二旋风器的布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种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能够分离出未被第二旋风器分离的非常细小的污物颗粒。
通过提供一种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来实现上述方面,该设备包括灰尘收集壳,具有形成在其底部并突出预定长度的吸气管,周围空气通过该吸气管被吸入,所述灰尘收集壳用于收集从吸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的污物颗粒;第一旋风器,被设置在灰尘收集壳中,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下部的第一入口以与吸气管流动相通,第一旋风器用于导向通过第一入口吸入的空气然后离心地分离出污物颗粒;多个第二旋风器,按照预定间隔布置在第一旋风器的外部,并且被设置在灰尘收集壳中,用于从从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中离心地分离出细小的污物颗粒;盖单元,设置在灰尘收集壳之上,用于将从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引导至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对在第二旋风器中分离出污物颗粒的空气再次过滤和向外排放经过清洁的空气。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第一旋风器包括第一室外壁,形成第一旋风室,在第一旋风室中,污物颗粒从吸入的空气中被离心地分离;连接管,被设置在第一室外壁中,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下端的所述第一入口,连接管沿着第一室外壁的高度方向形成,以使得通过第一入口吸入的空气沿着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空气导向件,连续地形成,具有预定的长度,并且沿着第一室外壁的内表面其高度逐渐减小,该空气导向件用于导向通过连接管排放的空气使得在第一旋风室中产生旋涡;空气出口,用于向外排放在第一旋风室中分离出污物颗粒的空气。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第一入口和空气出口同轴。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第一入口的直径小于空气出口的直径。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第一旋风器的第一室外壁、连接管和空气导向件互相一体地形成。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所述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连接管之上的分隔导向件,用于将从连接管排放的空气向空气导向件引导而不与通过空气出口排放的空气混合。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第一旋风器还包括旋风器壳,所述旋风器壳从第一室外壁的外周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并且具有用于将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插入其中的插入孔。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第二旋风器的每个包括第二室外壁,形成第二旋风室以从从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中分离出细小的污物颗粒;第二入口,允许从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流入第二旋风室。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所述盖单元包括进气/出气盖,具有用于将从第一旋风器的空气出口排放的空气引导至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各个第二入口的空气导向通道和空气排放导向通道,并且所述空气排放导向通道的一部分插入到第二旋风室中以将第二旋风室中的空气向外排放;旋风盖,用于盖住进气/出气盖,并且使从多个空气排放导向通道排放的空气聚集,并将所述空气向外排放;过滤器构件,被设置在进气/出气盖和旋风盖之间的空气运动通道中,用于过滤通过旋风盖排放的空气。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所述旋风盖包括圆筒形旋风盖体,具有预定高度;至少一个盖入口,通过进气/出气盖的空气排放导向通道排放的空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盖入口被吸入;盖出口,向外排放吸入的空气,并且所述过滤器构件插入旋风盖体中并且被设置在盖入口和盖出口之间的空气运动通道中。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旋风盖体的上端敞开,并且所述旋风盖还包括与旋风盖体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的盖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盖入口形成在旋风盖体的底部的中心,而盖出口形成在旋风盖体的侧壁上,并且,通过盖入口流入的空气上升、与盖板碰撞、下降、经过过滤器构件、然后通过盖出口排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旋风盖包括旋风盖体;多个盖入口,围绕旋风盖体的周围布置以与进气/出气盖的空气排放导向通道对应;盖出口,向外排放吸入的空气,所述过滤器构件并不盖住盖入口,从而空气排放导向通道通过所述盖入口被暴露到外部。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盖出口设置在盖板的一侧,通过盖入口流入的空气上升、与盖板碰撞、分散、下降、经过过滤器构件然后通过盖出口被排放。
优选地但不是必要地,过滤器构件由多孔材料制成。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清楚和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表示传统的旋风灰尘收集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表示图3的第一旋风器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图3的第二旋风器的透视图;图6是表示图3的进气/出气盖的透视图;图7是图3的旋风盖被局部切除的视图;图8是在装配状态下图3的透视图;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的盖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表示在装配状态下图9的盖单元的透视图,其中,盖板上被切除了一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
参照图3,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0包括灰尘收集壳200;第一旋风器300,设置在灰尘收集壳200中;多个第二旋风器400,设置在灰尘收集壳200中,并且围绕第一旋风器300的外周按照一定间隔布置;盖单元500,设置在灰尘收集壳200的顶部。在第一阶段中,第一旋风器300离心地分离出在从外部吸入的空气中包含的相对大的污物颗粒,在第二阶段中,第二旋风器400分离出在从第一旋风器300排放出的空气中包含的细小的污物颗粒。灰尘收集壳200收集在第一旋风器300和第二旋风器400中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污物颗粒。盖单元500引导从第一旋风器300排放的空气运动到第二旋风器400,并且过滤在第二旋风器400中分离出的空气,并将经过过滤的空气排放到外部。
参照图3和图8,灰尘收集壳200呈圆筒形状,其上端敞开,除了布置吸气管210的部分之外,灰尘收集壳200的下端封闭。灰尘收集壳200形成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0的外型。吸气管210从灰尘收集壳210的底部竖直地突出预定长度,从而允许周围的空气流入灰尘收集壳200中。隔离件220被设置在灰尘收集壳200中,从而隔离件220的一端与灰尘收集壳200的内表面接触。隔离件220将灰尘收集壳200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灰尘收集部分230和第二灰尘收集部分240。第一灰尘收集部分230用于收集在第一旋风器300中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污物颗粒,第二灰尘收集部分240用于收集在第二旋风器400中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污物颗粒。隔离件220的一部分与第一旋风器300的第一室外壁320连接。
参照图4和图8,第一旋风器300包括第一室外壁320,形成第一旋风室310;连接管330,设置在第一室外壁320的内侧;空气导向件340,在第一室外壁320内侧形成;空气出口350,将来自第一旋风室310的空气排放到外部;格栅构件370。
像灰尘收集壳200一样,第一室外壁320基本上呈圆筒形状。第一室外壁320的下部敞开,上部通过空气出口350和连接管330敞开。当第二旋风器400和第一旋风器300互相连接时,连接管330的上端被分隔导向件405封闭。空气在第一旋风室310中形成旋涡,从而污物从空气中被分离出。
连接管330被设置在第一室外壁320中,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下端的第一入口360。第一入口360与灰尘收集壳200的吸气管210流动相通。连接管330在第一室外壁320的高度方向上呈竖直状态,从而沿着竖直方向引导通过吸气管210吸入的空气。连接管330除了其上端之外,具有与第一入口360相同的圆形截面。
空气导向件340呈螺旋形构造,其高度沿着第一室外壁320的内表面逐渐减小。因此,通过第一入口360和连接管330上升至第一室外壁320的上部的空气被空气导向件340导向,所述空气在下降的同时形成旋涡,并且流入第一旋风室310中。为了方便制造过程和用户的操作,第一室外壁320、连接管330和空气导向件340可互相一体地形成。
空气出口350用于排放在第一旋风室310中分离出污物的空气。空气出口350的直径小于第一室外壁320的直径。另外,空气出口350的直径大于在连接管330的下端形成的第一入口360的直径。空气出口350和第一入口360互相同轴。第一室外壁320与空气出口350和第一入口360同轴。
旋风器壳380围绕第一室外壁320的外周设置。旋风器壳380设置有用于插入多个第二旋风器400的旋风器插入孔381。当第一旋风器300和第二旋风器400在灰尘收集壳200中互相连接时,多个第二旋风器400插入到旋风器插入孔381中,从而旋风器壳380包围每个第二旋风器400的上部的一部分。
参照图3和图8,格栅构件370防止在第一旋风室310中分离出的相对大的污物颗粒通过空气出口350排放。格栅构件370包括格栅体371和连接到格栅体371的下端的裙部372,格栅体371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多个通孔。格栅体371呈圆筒形状并且具有敞开的上端。格栅体371的下端封闭并且裙部372从格栅体371的下端的圆周延伸。裙部372防止在灰尘收集壳200的第一灰尘收集部分230中收集的污物颗粒回流。
参照图5和图8,第二旋风器400沿着板形支撑体401的周围按照一定间隔布置,在板形支撑体401的中心形成有开口。当第二旋风器400插入灰尘收集壳200中时,第二旋风器400围绕第一旋风器300的第一室外壁320的外周布置。
分隔导向件405被设置在支撑体401之下,并且具有与第一旋风器300的连接管330的上端对应的形状。分隔导向件405使连接管330的上部封闭从而防止通过连接管330排放的空气与通过空气出口350排放的空气混合。另外,分隔导向件405将通过连接管330吸入的空气引导至空气导向件340。分隔导向件405呈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圆弧形,并且引导通过连接管330吸入的空气运动至空气导向件340而不损失压力。虽然在该实施例中,分隔导向件405形成在设置了第二旋风器400的支撑体401的下方,但是不应该将其理解为限定性的。分隔导向件405可与连接管330的上端一体地形成。
第二旋风器400的每个包括用于形成第二旋风室410的第二室外壁420和第二入口430。第二室外壁420呈截头圆锥形,其直径向下端逐渐变小。第二室外壁420两端敞开。包含未在第一旋风器300中分离出的细小污物颗粒的空气在第二旋风室410中下降,形成旋涡,从而在空气中包含的细小污物颗粒被离心地分离出并且通过第二室外壁420的下端排放。第二入口430形成在第二室外壁420的敞开的上端,用于将从第一旋风器300中排放的空气引导至第二旋风室410。在第二旋风室410中被离心地分离出污物的空气通过进气/出气盖510的空气排放导向通道513排放。
如图中所示,不管第二旋风器400的数量多少及其排列如何,第二旋风器400都根据第一旋风器300的构造沿着第一旋风器300的外周均匀地布置。更具体地讲,在图1所示的传统的旋风灰尘收集设备中,第二旋风器30不允许形成在设置了吸气管13的特定区域60上。但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中,用于吸入周围空气的吸气管210被设置在灰尘收集壳200的底部,并且用于使空气流入第一旋风器300的连接到吸气管210的第一入口360设置在第一室外壁320的内侧。因此,可布置多个第二旋风器400而不限制它们的数量或者它们的排列,这大大提高了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0的灰尘收集效率。
为了在第一旋风器300中形成旋涡,空气必须从第一室外壁320的上侧部流入。为此,连接管330引导空气从第一旋风器300的下部运动到其上部,并且分隔导向件405和空气导向件340将通过连接管330排放的空气引导至第一室外壁320的侧部以形成旋涡。因此,由于含有污物的空气可有效地利用初始的旋转空间,从而当所述空气流入第一旋风器300时,其能够按照恒定的离心力迅速地旋转,防止压力损失并且保持恒定的吸力。
再参照图3,盖单元500包括进气/出气盖510、布置在所述进气/出气盖510上方的旋风盖520、过滤器构件530和密封构件540。
参照图6和图8,进气/出气盖510将从第一旋风器300排放出的空气引导至各个第二旋风器400。进气/出气盖510包括具有预定高度的板形进气/出气盖体511、空气导向通道512和空气排放导向通道513。空气导向通道512关于进气/出气盖体511的中心沿着径向布置。空气导向通道512使第一旋风器300的空气出口350与第二旋风器400的第二入口430流通。空气排放导向通道513沿着竖直方向形成并且具有预定高度。在第二旋风器400的第二旋风室410中离心地分离出细小污物颗粒的空气上升并且通过空气排放导向通道513排放。当进气/出气盖510与第二旋风器400连接时,空气排放导向通道513的每个的一部分插入到第二旋风器400的每个中。
参照图7和图8,旋风盖520盖住进气/出气盖510,并且包括旋风盖体521、盖入口522、盖出口523和盖板524。为了简明起见,图7显示了图3的过滤器构件530的一部分。旋风盖体521呈具有预定高度的圆筒形状,并且具有形成在其底部中心的盖入口522,用于将通过排放导向通道513从第二旋风器400中排放的空气汇聚到一起并且吸取所述空气。旋风盖体521具有形成在其侧部的用于排放空气的盖出口523。在该实施例中,盖入口522形成在旋风盖体521的底部中心而盖出口523形成在旋风盖体521的侧部。但是,这不应该理解成限制性的。盖板524与旋风盖体521的上端连接。通过盖入口522吸入的空气上升,与盖板524碰撞,然后分散并下降。下降的空气经过过滤器构件530并且通过盖出口523被排放到外部。
进气/出气盖510和旋风盖520可互相一体地形成,或者可分离地形成。
过滤器构件530插入到旋风盖体521中,并且被布置在盖入口522和盖出口523之间的空气运动通道中。过滤器构件530在位置上高于盖出口523。通过盖入口522吸取上来的空气下降通过过滤器构件530并且通过盖出口523排放到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0的外部。因此,由于在第二旋风器400中未被离心地分离出的非常细小的污物颗粒被过滤器构件530过滤,所以所述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0可提高灰尘收集效率。为了过滤掉所述非常细小的污物颗粒,所述过滤器构件530由例如海绵的多孔材料制成。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构件530被布置在旋风盖520的盖入口522和盖出口523之间,但是这不应该被理解成限制性的。在另一实施例中,过滤器构件530被设置在进气/出气盖510和旋风盖520之间。过滤器构件530用于过滤从第二旋风器400排放的空气中包含的非常细小的污物颗粒,所以,即使过滤器构件530被设置在进气/出气盖510和旋风盖520之间的空气运动通道中,也能够达到与该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再参照图3,密封构件540包括与第二旋风器400的第二入口430对应地穿透形成的通孔541。密封构件540的通孔541调整第二旋风器400的第二入口430的各截面以确定进入第二旋风器400的旋涡的流量,并且设置最优化的旋涡流量使得在第二旋风器400中更加平稳地执行离心式分离。
参照图8,将描述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0的操作。
含有污物的空气通过灰尘收集壳200的吸气管210、第一入口360和连接管330上升到第一旋风器300的上部。通过连接管330排放的空气通过分隔导向件405被引导至空气导向件340。被空气导向件340引导的空气向下运动至第一旋风室310,形成旋涡使得相对大的污物颗粒被离心地分离出来、掉落并被收集在灰尘收集壳200的第一灰尘收集部分230中。分离出大污物颗粒的空气再次上升,经过格栅构件370的格栅体371然后通过空气出口350排放。此时,尺寸比格栅体370的通孔的尺寸大的污物颗粒不流入格栅体371而被过滤。
通过空气出口350上升的空气与进气/出气盖体511碰撞,接着分散,再经过空气导向通道512然后通过第二旋风器400的第二入口430进入第二旋风室410。空气由于空气导向通道512的结构而形成旋涡,使得细小的污物颗粒被离心地分离。即,空气下降形成旋涡从而离心地分离出未在第一旋风器300中被离心地分离出的细小的污物颗粒,所述细小的污物颗粒落下然后被收集在灰尘收集壳200的第二灰尘收集部分240中。
在被分离出细小的污物颗粒之后,空气通过各空气排放导向通道513被排放然后聚集。所述聚集的空气流入旋风盖体521的盖入口522中。所述空气上升、与盖板524碰撞、分散、下降并且经过过滤器构件530。在经过过滤器构件530之后的清洁过的空气通过盖出口523被排放到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0的外部。盖板523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真空吸尘器的用于提供驱动力的驱动电机(未示出)。
虽然没有示出,但是例如立式真空吸尘器或者罐式真空吸尘器的各种类型的真空吸尘器可选择性地使用上述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0。
图9和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盖单元600的视图。更具体地讲,图9是盖单元600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显示装配有盖单元600的旋风灰尘收集设备的透视图,其显示了盖板的一部分以更加具体地解释盖单元600的操作。
参照图9,该单元600包括进气/出气盖610、旋风盖620和过滤器构件630。由于进气/出气盖610与在先前实施例中的进气/出气盖具有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功能,所以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旋风盖620盖住进气/出气盖610并且包括旋风盖体621、盖入口622、和具有盖出口623的盖板624。
旋风盖体621基本上呈圆筒形状并且具有预定高度。盖入口622沿着旋风盖体621的周围布置以与进气/出气盖610的空气排放导向通道613对应。因此,如果盖板624从旋风盖体621分离,则空气排放导向通道613通过盖入口622暴露到外部。通过空气排放导向通道613从各第二旋风器400(见图8)排放的空气通过盖入口622沿着竖直方向上升。
过滤器构件630被安装在过滤器支撑件625上,过滤器支撑件625被支撑在旋风盖体621的支撑肋626上。与先前实施例相同,过滤器构件630被设置在旋风盖620的盖入口622和盖出口623之间的空气运动通道中,并且用作从空气中过滤出非常细小的污物颗粒。过滤器构件630被设计为不盖住盖入口622,从而空气排放导向通道613通过盖入口622被暴露到外部。如图9所示,过滤器构件630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切口部分632。形成在盖板624上的导向管627(见图10)被插入到切口部分632中。
盖板624可拆卸地与旋风盖体621的上端连接,并且具有导向管627。导向管627呈管状形状,除了形成在其下端的盖出口623之外,其底部敞开,并且该导向管627被插入过滤器构件630的切口部分632中。即,当盖板624与旋风盖体621连接时,导向管627插入到切口部分632中以穿过过滤器构件630。
参照图10,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盖单元600的操作。为了简明起见,图10表示切除了一部分的盖板624。
从多个空气排放导向通道613排放的空气沿着如箭头‘A’所示的竖直方向向上运动,并通过盖入口622(见图8和图9)流入。上升的空气与盖板624碰撞,沿着箭头‘B’的方向向下运动并穿过过滤器构件630。由于导向管627被插入到过滤器构件630的切口部分632中,所以空气并不进入切口部分632而经过过滤器构件630。经过过滤器构件630的空气如箭头‘C’所示向中心聚集、通过切口部分632上升、如箭头‘D’所示经过盖出口623然后被排放到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用户通过简单地将盖板624从盖单元600分离来容易地清洁或者修理过滤器构件630。另外,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0具有以下优点。如果盖板624从旋风盖体621分离,则空气排放导向通道613通过盖入口622被暴露到外部。因此,用户可检查空气排放导向通道613的阻塞状态,如果排放导向通道613阻塞,则用户仅将盖板624分离就可容易地清洁和修理排放导向通道613,而不用拆卸盖单元600。
如上所述,由于用于将空气吸入第一旋风器300的空气入口形成在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0的底部,所以所述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0对第二旋风器400的布置没有限制。因此,由于不管第二旋风器400的数量多少及其排列如何,可设置许多第二旋风器400,所以大大提高了灰尘收集效率,由于存在连接到第一旋风器300的入口的连接管330、分隔导向件405和空气导向件340,所以当空气流入第一旋风器中时,空气由于恒定的离心力而迅速旋转,因此,可减小空气的压力损失并且可保持吸力。
另外,由于从第二旋风器400排放的空气在从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0中被排放之前被再次过滤,所以在第二旋风器400中没有被分离出的非常细小的污物颗粒被分离出。因此,提高了灰尘收集效率。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与过滤器构件630一样,排放导向通道613通过仅分离盖板624也可被容易地清洁或者修理。
另外,由于第一旋风器300和第二旋风器400一体地形成在灰尘收集壳200中,所以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100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和优点只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发明。本教导可容易地应用到其他类型的设备中。另外,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只是说明性的,而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许多变更、修改和改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清楚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包括灰尘收集壳,具有形成在其底部并突出预定长度的吸气管,以允许周围空气通过该吸气管被吸入,所述灰尘收集壳用于收集从吸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的污物颗粒;第一旋风器,被设置在灰尘收集壳中,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下部的第一入口以与吸气管流动相通,第一旋风器用于引导通过第一入口吸入的空气,然后离心地分离出污物颗粒;多个第二旋风器,按照预定间隔布置在第一旋风器的外部,并且被设置在灰尘收集壳中,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用于从从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中离心地分离出细小的污物颗粒;盖单元,设置在灰尘收集壳之上,所述盖单元用于将从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引导至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对在第二旋风器中分离出污物颗粒的空气再次过滤然后向外排放经过清洁的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第一旋风器包括第一室外壁,形成第一旋风室,在第一旋风室中,污物颗粒从吸入的空气中被离心地分离;连接管,被设置在第一室外壁中,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下端的所述第一入口,连接管沿着第一室外壁的高度方向形成,以使得通过第一入口吸入的空气沿着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空气导向件,连续地形成,具有预定的长度,并且其高度沿着第一室外壁的内表面逐渐减小,该空气导向件用于引导通过连接管排放的空气,使得所述空气在第一旋风室中产生旋涡;空气出口,用于向外排放在第一旋风室中分离出污物颗粒的空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第一入口和空气出口互相同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第一入口的直径小于空气出口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第一旋风器的第一室外壁、连接管和空气导向件互相一体地形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连接管之上的分隔导向件,所述分隔导向件用于将从连接管排放的空气向空气导向件引导而不与通过空气出口排放的空气混合。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第一旋风器还包括旋风器壳,所述旋风器壳从第一室外壁的外周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并且具有用于将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插入其中的插入孔。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每个包括第二室外壁,形成第二旋风室以从从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中分离出细小的污物颗粒;第二入口,允许从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流入第二旋风室,其中,所述盖单元包括进气/出气盖,具有用于将从第一旋风器的空气出口排放的空气引导至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的各个第二入口的空气导向通道和空气排放导向通道,并且所述空气排放导向通道的一部分插入到第二旋风室中以将第二旋风室中的空气向外排放;旋风盖,用于盖住进气/出气盖,并且使从多个空气排放导向通道排放的空气聚集,并将所述空气向外排放;过滤器构件,被设置在进气/出气盖和旋风盖之间的空气运动通道中,用于过滤通过旋风盖排放的空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所述旋风盖包括圆筒形的旋风盖体,具有预定高度;至少一个盖入口,通过进气/出气盖的空气排放导向通道排放的空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盖入口被吸入;盖出口,向外排放吸入的空气;其中,过滤器构件插入旋风盖体中并且被设置在盖入口和盖出口之间的空气运动通道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旋风盖体的上端敞开,并且所述旋风盖还包括与旋风盖体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的盖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盖入口形成在旋风盖体的底部的中心,而盖出口形成在旋风盖体的侧壁上,其中,通过盖入口流入的空气上升、与盖板碰撞、下降、经过过滤器构件、然后通过盖出口排放。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旋风盖包括旋风盖体;多个盖入口,围绕着旋风盖体的周围布置,与进气/出气盖的空气排放导向通道对应;盖出口,用于向外排放吸入的空气,其中,过滤器构件并不盖住盖入口,从而空气排放导向通道通过盖入口被暴露到外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旋风盖体的上端敞开,并且所述旋风盖还包括与旋风盖体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的盖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盖出口被设置在盖板的一侧,并且通过盖入口流入的空气上升、与盖板碰撞、分散、下降、经过过滤器构件然后通过盖出口被排放。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过滤器构件由多孔材料制成。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其中,灰尘收集壳具有隔离件,从而在第一旋风器和第二旋风器中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污物被分别收集,隔离件的一端与第一室外壁的下端连接。
17.一种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包括灰尘收集壳,用于收集从吸入的空气中分离的污物颗粒;第一旋风器,设置在灰尘收集壳中,所述第一旋风器用于从吸入的空气中离心地分离出污物颗粒;多个第二旋风器,沿着径向被布置为包围第一旋风器,并且从从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中离心地分离出细小的污物颗粒;吸气管,从灰尘收集壳的下部向上突出,允许周围空气从灰尘收集壳的下部流向第一旋风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灰尘收集壳之上的过滤器构件,该过滤器构件用于从从第二旋风器排放的空气中分离出污物颗粒。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之上的旋风盖,所述旋风盖用于收集从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排放的空气,并且将所述空气排放,其中,过滤器构件被设置在旋风盖中。
全文摘要
一种多旋风灰尘收集设备,包括灰尘收集壳、第一旋风器、多个第二旋风器以及盖单元。灰尘收集壳具有用于吸入周围空气的吸气管。第一旋风器被设置在灰尘收集壳中,并具有形成在其下部的与吸气管流动相通的第一入口。第一旋风器的第一入口和空气出口具有相同的轴线。多个第二旋风器按照预定间隔被布置在第一旋风器的外部并且被设置在灰尘收集壳中。盖单元用于将从第一旋风器排放的空气引导至各个第二旋风器,对在第二旋风器中分离出污物颗粒的空气再次过滤和向外排放经过清洁的空气。
文档编号A47L9/10GK1864619SQ200610080269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6日
发明者全京姬 申请人: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