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机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真空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适于减小在吸风电机中产生的噪声的电机组件以及具有该电机组件的真空吸尘器。
背景技术:
真空吸尘器利用随着驱动吸风电机而产生的吸力来吸收灰尘。然后灰尘被收集在灰尘收集室中。通常,吸尘器包括具有高数值PRM的高输出电机。然而,这样的高输出电机在其被驱动时引起高等级的噪声。
第1997-32650号韩国专利公开描述了一种包括噪声吸收构件和噪声阻档构件的电机壳体,该电机壳体围住噪声吸收构件并且具有在其表面上形成的穿孔。第H01-268524号日本专利公开描述了一种包括第一透孔、第二透孔和噪声吸收构件的电机壳体,该第一透孔形成在电机壳体的侧表面上,该第二透孔形成在其后表面上,该噪声吸收构件形成在第一透孔和第二透孔上。
然而,第1997-32650号韩国专利公开和第H01-268524号日本专利公开的装置都需要额外的噪声吸收构件来减小噪声,因此,具有复杂的结构并且增加了制造成本。虽然两个公开都减小扇页通过频率(BPF)噪声和噪声的整个等级,但是它们没有有效地减小低频带噪声和峰值分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本领域中以上所描述的问题,研发了本发明。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组件,该电机组件包括电机;至少一个内壳体,适于围住电机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外壳体,构造为围住所述至少一个内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内壳体和所述至少一个外壳体之间形成扩散通道,并且所述扩散通道具有逐渐增加的平均的横截面以允许空气在其中扩散。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该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体,具有吸气管和排气管;电机,布置在吸尘器体中;至少一个内壳体,构造为围住吸风电机的至少一部分,以能够与吸气管流动地连通;至少一个外壳体,围住所述内壳体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能够与排气管流动地连通,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内壳体和所述至少一个外壳体之间形成扩散通道,并且所述扩散通道具有逐渐增加的平均的横截面以允许空气扩散。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组件,该电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机;至少一个第一壳体,构造为围住至少一个电机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第二壳体,构造为围住至少一个第一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扩散空气的部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所述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体;至少一个电机,布置在吸尘器体中,至少一个第一壳体,构造为围住至少一个电机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第二壳体,构造为围住至少一个第一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扩散空气的部件。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会变得清楚和更加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非限制性实施例的电机组件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具有安装在其中的图1的电机组件的吸尘器体以及电机组件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III-III线切开的图2的横截面视图,示出了当从顶部观看时的电机组件以及吸尘器体;图4是示出图3的在点①、②、③、④、⑤、⑥、⑦和⑧处的扩散通道的横截面改变的曲线图;图5是示出由根据本发明非限制性实施例的电机组件实现的噪声减小效果的曲线图;图6是示出由根据本发明非限制性实施例的电机组件实现的峰值分量减小效果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非限制性实施例的电机组件以及包括该电机组件的真空吸尘器。参照图1和图2,电机组件100可包括例如吸风电机110的电机、内壳体120以及外壳体130。吸风电机110可构造为产生吸力并且相对于吸尘器体10竖直地布置。吸风电机110可包括形成在其下圆周上的排气窗口110a以通过该排气窗口排放空气。通过第一通气孔121a被吸入的空气可通过排气窗口110a从吸风电机110离开。
吸风电机110可包括能够产生高数值的每分钟转数(RPM)的高输出电机。这样,吸风电机可产生振动。为了在竖直方向上(最好与载荷方向相对)支撑吸风电机并防止振动,可以设置支撑构件140。支撑构件140可布置在内壳体120的中心部分上。支撑构件140可由橡胶制成,以在支撑吸风电机110的同时防止振动。支撑构件140可以是大约20mm到大约40mm。
内壳体120可包括第一内壳体121和第二内壳体122。可将第一内壳体121构造成围住吸风电机110的上侧并且可包括用于将空气向吸风电机110引导的第一通气孔121a。第一通气孔121a可与吸气管11流动地相通。
可用作灰尘收集器的灰尘袋(未显示)以及旋风灰尘收集装置(未显示)可设置为最接近吸气管11。在灰尘收集器中分离出灰尘的空气在通过吸气管11之后可流过第一通气孔121a。
第二内壳体122可适于围住没有被第一内壳体121围住的吸风电机110的下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内壳体122还可包括形成在其圆周上的第二通气孔122b,以将空气排放到扩散通道P1。
第一内壳体121和第二内壳体122可拆卸地彼此紧固。在这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它们利用第一紧固件(例如螺栓)20被紧固。当然,还存在例如铰接紧固或者压配合的其它的紧固方法,这些是被认为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其它非限制性示例。
外壳体130可包括第一外壳体131和第二外壳体132。第一外壳体131可适于围住第二内壳体122的上部。
第二外壳体132可适于围住没有被第一外壳体131围住的第二内壳体122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外壳体131和第二外壳体132可彼此紧固以形成第三通气孔130a,以将来自扩散通道P1(见图3)的空气排放到空气排气管12。当然,第三通气孔130a可形成在第一外壳体131上或者形成在第二外壳体132上,也可以部分地形成在每一个上。
可与第二通气孔122b相对地形成第三通气孔130a。因此,通过第二通气孔122b离开的空气可以不直接流入第三通气孔130a。空气可以改为按照圆周方向沿着扩散通道P1旋转,然后通过第三通气孔130a离开。这样,可以改变空气流动方向,从而能够减小噪声。排气管12可以与第三通气孔130a相邻地布置,从而从第三通气孔130a离开的空气可以被迅速地排出。
第一外壳体131和第二外壳体132可以拆卸地彼此紧固。在这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二紧固件(例如螺栓)30可以被用于固定第一外壳体131和第二外壳体132。当然,还存在例如铰接紧固和压配合的其它紧固方法,这些被认为是在本发明范围中的非限制性示例。
参照图2和图3,扩散通道P1可以形成在内壳体120和外壳体130之间以扩散空气。更具体地讲,扩散通道P1可以是由外壳体130和内壳体120形成的空间,并且具有沿着空气流动方向逐渐增加的平均的横截面。
将参照图3和图4详细地描述扩散通道P1。图3是从上观看时的电机组件以及吸尘器体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示出图3的在点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处的扩散通道P1的横截面改变的曲线图。
参照图3和图4,扩散通道P1的横截面从第二通气孔122b位于的点①、空气沿着扩散通道P1流动的点②、③、④、⑤以及第三通气孔130a位于的点⑥,向着由从第三通气孔130a离开的空气排放到排气管12(见图2)的点⑦、⑧不规则地重复增加和减小,这在图4的曲线图中由虚线表示。然而,可以看出平均的横截面从点①到点⑧逐渐增加。平均横截面的改变由实线表示。
当然,扩散通道P1的横截面从点①到点⑧最好有规律地增加。然而,在这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在扩散通道P1具有逐渐增加的平均横截面的同时,可以被构造成具有不规则重复增加和减小的横截面。
当从吸风电机110的排气窗口110a离开的空气通过扩散通道P1、第三通气孔130a以及排气管12时,所述空气扩散。这样,空气具有缓慢地流速。此外,从排气窗口110a离开的空气可以沿着圆周方向扩散,然后通过第二通气孔122b排放到扩散通道P1。空气可以在旋转的同时沿着圆周方向在扩散通道P1中流动,当它通过第三通气孔130a上升,然后通过排气管12从吸尘器体10中排放出时,流动的方向可以多次改变。
由于空气流速变得缓慢并且空气流动方向改变,所以减小了噪声。特别是,可以有效地减小低频带噪声和峰值分量。参照图5和图6,将详细描述噪声减小效果。图5是示出由电机组件实现的噪声减小效果的曲线图,图6是示出由电机组件实现的峰值分量减小效果的曲线图。
如果采用电机组件100,则与没有采用电机组件100的情况相比,噪声减小大约4.8dBA。在低频区域(0~2000Hz)的噪声被显著地减小。
噪声在第一峰值分量出现的位置‘a’大约减小9.0dBA,在第二峰值分量出现的位置‘b’大约减小20dBA,在第三峰值分量出现的位置‘c’大约减小7.0dBA。因此,如果与没有采用电机组件100的情况相比,则采用电机组件100显著地改善了峰值分量。
以下,将描述在电机组件100和吸尘器体10中的空气流动通道。参照图2和图3,通过吸气管11和第一通气孔121a吸入的空气可以沿着吸风电机110的内部下降,然后可通过排气窗口110a从吸风电机110离开。
从排气窗口110a排放的空气可以扩散并且通过第二通气孔122b排放到扩散通道P1。空气可以在扩散通道P1中沿着圆周方向流动,然后通过第三通气孔130a从扩散通道P1离开。通过第三通气孔130a离开的空气可以竖直的上升然后从排气管12离开。
在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非限制性实施例的电机组件100和具有该电机组件100的真空吸尘器中,空气在通过第二通气孔122b、扩散通道P1、第三通气孔130a以及排气管12的同时扩散,因此所述空气具有缓慢的流速并且在方向上改变。因此,能够减少噪声的整个等级。尤其可以有效地减小低频带噪声以及峰值分量。因此,大大地减小了在真空吸尘器清洁同时产生的噪声。
此外,由于电机组件100具有在内壳体120和外壳体130之间形成的扩散通道P1,而不具有额外的噪声吸收构件,所以电机组件100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降低了其制造成本。
上述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例性的,不能解释成限制本发明。本教导能够容易地应用到其它类型的装置上。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目的在于说明性,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很多替换、修改和改变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很明显的,并且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组件,包括电机;至少一个内壳体,适于围住电机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外壳体,构造为围住所述至少一个内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内壳体和所述至少一个外壳体之间形成扩散通道,并且所述扩散通道具有逐渐增加的平均横截面以允许空气在其中扩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件,其中,所述平均横截面沿着空气流动的方向逐渐增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内壳体包括第一内壳体,具有空气通过其被吸入所述电机的第一通气孔;第二内壳体,具有空气通过其被排放到扩散通道的第二通气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组件,其中,在与第二通气孔相对的所述至少一个外壳体中形成第三通气孔,并且空气通过所述第三通气孔从扩散通道排放。
5.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体,具有吸气管和排气管;电机,布置在吸尘器体中;至少一个内壳体,构造成围住所述电机的至少一部分,以能够与吸气管流动地连通;至少一个外壳体,围住所述内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为能够与排气管流动地连通,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内壳体和所述至少一个外壳体之间形成扩散通道,并且所述扩散通道具有逐渐增加的平均横截面以允许空气在其中扩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所述平均横截面沿着空气流动的方向逐渐的增加。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内壳体包括第一内壳体,具有空气通过其被吸入所述电机的第一通气孔;第二内壳体,具有空气通过其被排放到扩散通道的第二通气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在与第二通气孔相对的所述至少一个外壳体中形成第三通气孔,并且空气通过所述第三通气孔从扩散通道排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第三通气孔相邻地布置。
全文摘要
一种电机组件包括吸风电机;至少一个内壳体,适于围住吸风电机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外壳体,构造为围住所述至少一个内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内壳体和所述至少一个外壳体之间形成扩散通道,并且所述扩散通道具有逐渐增加的平均的横截面以允许空气在其中扩散。
文档编号A47L5/12GK1864615SQ200610080270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6日
发明者吴炫峻, 李成哲, 宋化圭 申请人: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