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09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压力锅,尤其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作为一种电热炊具,工作在高压状态,为了确保电压力锅的使用安全,必须对电压力锅锅内的压力进行控制,使电压力锅锅内的压力不要超过一定的危险值,而如何把锅内的气压压力转换成相应的机械参数或电参数,再由相关的机械装置或电子电路完成锅内压力的反馈控制,是最终能否实现压力锅压力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
传统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如名称为《全密封自动多功能电烹锅》,专利号为CN91100026.7的中国发明专利,主要采用“口”字型刚性结构,当锅内压力超过设定值时,电压力锅的内锅在高压状态下膨胀变形,被迫下移,该形变量可以驱动内锅下部的弹性件变形,也就是说,锅内的压力最终转换成内锅下部弹性件的形变参数,再由此参数去驱动压力控制器件,如微动开关、控温控压元件等压力控制装置,迫使该压力控制装置动作,切断主电源,完成压力控制的功能。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内锅及内锅下部的弹性件受压膨胀且频繁变形、上下移动,容易导致内锅及下部的弹性件变形,使用寿命短。
为了解决在内锅下部设置压力转换装置的缺陷,已有技术如专利号为200520056869.4,名称为《一种自动电压力锅》的中国专利,如图1所示,除去电压力锅的一些通用组件,如内锅、中锅、外壳、电发热盘等,该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在锅盖2上设置复位弹簧9、杠杆座10、调节螺丝、密封式压力阀12、翘板式杠杆机构13和磁铁14。其核心的压力转换装置,就是密封式压力阀12和翘板式杠杆机构13。当内锅的压力变化时,密封式压力阀12推动翘板式杠杆机构13并带动磁铁14上下移动,即内锅的压力最终转换成磁铁14上下移动的位置参数。当磁铁14接近感应元件15时,给与感应元件15连接的控制电路一个控制信号,从而控制锅内的压力。
这种控制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翘板式杠杆机构的机械放大系数不够稳定,导致密封式压力阀12的位移变化量,即只有一个控制信号反映锅内压力的参数,且不能被稳定精确地传递到磁铁14,从而导致控制误差大,控制点太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特提出一种安全可靠、控制精确度高的电压力锅压力转换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包括锅盖2、弹性密封套1和压力传动装置;所述的弹性密封套1固定密封在锅盖2之孔20的孔壁上,所述的压力传动装置设置在弹性密封套1内,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动装置包括主衬套31、传动杆4、复位弹簧5及旋转输出轴7;所述的主衬套31嵌入弹性密封套1内;所述的传动杆4可活动地水平方向穿过主衬套31的侧壁孔并伸入主衬套31内;所述的旋转输出轴7与能驱动其在垂直方向旋转的传动杆4传动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5设置在传动杆4与主衬套31之间或旋转输出轴7上。
上述的锅盖2上设置孔20,上述的弹性密封套1通过孔20密封固定在锅盖2上。弹性密封套1是一种较柔软的耐高温高压弹性橡胶类构件,其形状呈筒形,保证与下述的主衬套31或/及辅助衬套32的形状适配合。弹性密封套1下部封闭且伸入至锅盖2的内侧空间,上部开口。弹性密封套1主要容纳本发明的压力传动装置。弹性密封套1密封固定在锅盖2上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其上部开口处设置双唇口边1A,且双唇口边1A的上下唇口嵌入孔20所在的孔壁上,从而实现密封;还可以辅助采取压盖、压圈等方法固定压紧唇口边1A在孔20所在的孔壁上。
上述的锅盖2是电压力锅的通用组件,用于密封电压力锅的内锅,使电压力锅的内锅具备良好气密性。
上述的压力传动装置设置在弹性密封套1内,所述的压力传动装置包括主衬套31、传动杆4及旋转输出轴7,其结构如下(1).所述的主衬套31嵌入弹性密封套1内;上述主衬套31,是一个的筒状体,上部敞口,它嵌入并固定在弹性密封套1内,从而通过主衬套31的外侧壁对弹性密封套1的挤压作用,使弹性密封套1的双唇口边1A与锅盖2之孔20的孔壁面接触部位形成可靠密封;其次,在主衬套31的上部,还可以设置法兰边或者说唇形边3A,可以通过唇形边3A,压在弹性密封套1的双唇口边1A上面,这样,即可以增强密封套1与锅盖2之间的密封效果,又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主衬套31因外力作用完全坠入密封套1底部。为了使主衬套31可靠固定,还可以在主衬套31的上面设置压环8。压环8可以机械连接在锅盖2上或其它适配的固定件上。
上述的主衬套31的侧壁开孔,形成主衬套31的侧壁孔,侧壁孔的中心线与主衬套31容腔中心线垂直。侧壁孔用于容纳并支撑下述的辅助衬套32、导向套6或传动杆4,方便传动杆4在水平方向运动。
如果上述主衬套31的侧壁厚度不足以保证传动杆4平稳、可靠地水平运动,还可以增加设置辅助衬套32。辅助衬套32是一个在主衬套31的侧壁孔位置与主衬套31的侧壁在垂直固定连接的构件。主衬套31与辅助衬套32连接后,辅助衬套32中心通孔与主衬套31侧壁孔贯通,以便传动杆4穿过辅助衬套32水平伸入主衬套31内。主衬套31与辅助衬套3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还可以是在制造时一体化成型等方式,只要两者能够可靠连接即可。其次,辅助衬套32可以仅安装在主衬套31的外侧壁,主衬套31与辅助衬套32连接后,主衬套31外部呈“”或“”状;也可以穿过主衬套31的侧壁孔安装在该侧壁的两边;还可以是,将辅助衬套32垂直固定设置在主衬套31的内侧壁,则主衬套31与辅助衬套32连接后,主衬套31外表就不会呈“”或“”状,而是筒形,也是等同的结构。
(2).所述的传动杆4可活动地水平穿过主衬套31的侧壁孔并伸入主衬套31内;所述的旋转输出轴7与能驱动其在垂直方向旋转的传动杆4传动连接。
所述的传动杆4是一个感应并传动锅内压力的部件,呈螺栓杆状,顶端部凸出,直径大于其杆部。传动杆4的杆部的部分截面呈半圆形或矩形等形状,从而可以使传动杆4水平运动时径向转动;传动杆4顶端部紧贴弹性密封套1的内侧壁并通过弹性密封套1感应并传动锅内压力。传动杆4穿过主衬套31的侧壁孔或辅助衬套32中心孔,伸入主衬套31内。当锅内压力升高,弹性密封套1被压缩,推动传动杆4向主衬套31内移动,从而推动后级输出轴7在垂直方向旋转。上述传动杆4顶端部与弹性密封套1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将传动杆4顶端部41A设置在弹性密封套1的外侧,传动杆4杆部位于弹性密封套1的内侧,传动杆4顶端部41A穿过并夹持弹性密封套1侧壁,与传动杆4杆部凸出法兰41C之间通过螺纹41B等方式连接,并紧固密封弹性密封套1。
为了使传动杆4在水平方向传动锅内压力平稳,也为了减少传动杆4在水平方向运动时对主衬套31的侧壁孔或辅助衬套32内孔的磨损,可以在主衬套31的侧壁孔或辅助衬套32的中心孔内,设置导向套6。传动杆4在导向套6内运动。但是,如果主衬套31的侧壁孔或辅助衬套32的机械强度及设计尺寸可以保证传动杆4在水平方向传动平稳,也可以省略该导向套6。
导向套6的作用是承载传动杆4,使传动杆4在规定的轨迹内运动,不会产生跳动,又能够为传动杆4与旋转输出轴7之间形成传动连接提供方便。为此,为达到该目的,在机械设计上,导向套6的结构也有多种。例如,在可以将导向套6设计为长管状,管的中段部位去掉一半左右的管壁形成半壁管,导向套6横跨在主衬套31内。这样,即可以承载传动杆4并固定传动杆4的运动轨迹,又可以使传动杆4与旋转输出轴7形成传动连接。还可以是,还可以将导向套6一分为二为两段,中间部位空缺,一段固定在主衬套31内并与主衬套31的侧壁孔或辅助衬套32中心孔同轴套装固定,另一段固定在与主衬套31的侧壁孔或辅助衬套32中心孔对称位置的主衬套31内。在设置此种分离结构的导向套6的情况下,在主衬套31的侧壁孔处,辅助衬套32与导向套6就可以是分别的两个构件,也可以是合并为同一个构件。
导向套6中心孔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矩型等与传动杆4适配的形状。
所述的旋转输出轴7,是感受传动杆4的水平位移并将水平位移转换为在垂直方向做旋转运动的部件。旋转输出轴7输出的旋转位移,传递给下一级的旋转位移接受装置。旋转输出轴7的下端可旋转地固定在主衬套31的下部,输出轴端通过设置在主衬套31上部或上面的固定支架9予以可旋转地固定。旋转输出轴7的上下旋转支承点可以采用滑动轴承结构,也可以采用滚珠轴承结构。固定支架9既可以与主衬套31或压环8固定连接,也可以直接固定在锅盖2或其他适配的固定件上。
为了实现将传动杆4的水平位移转换为旋转输出轴7在垂直方向的旋转位移,在机械设计上,可以采用很多种方法实现。
(A)齿合传动。在旋转输出轴7的下部固定设置齿轮71,在传动杆4上与齿轮71对应位置,设置齿条4A,传动杆4水平方向运动时,通过齿条4A与齿轮71的齿合传动,实现将传动杆4水平位移转换为旋转输出轴7在垂直方向的旋转位移。
(B)摇臂传动。垂直方向设置的旋转输出轴7的下部同轴设置曲轴72,水平方向运动的传动杆4活动连接一个摇臂42,摇臂42与该曲轴72活动连接。当传动杆4水平方向运动时,通过与其活动连接的摇臂42,将水平位移传递给曲轴72,并推动曲轴72旋转,从而实现水平位移转换为旋转输出轴7垂直方向旋转运动。
(C)支臂传动。垂直方向设置的旋转输出轴7的下部,垂直固连设置一个支臂73,水平方向运动的传动杆4活动连接一个摇臂42,摇臂42与支臂73活动连接。如此,也可以实现将传动杆4的水平运动转换为旋转输出轴7垂直方向旋转运动。
(D)滑动传动。垂直方向设置的旋转输出轴7的下部,垂直固连设置一个翼板74,同时还可以在翼板74上径向开设一个长条滑槽74A,使传动杆4的末端顶在翼板74上或沿翼板74上的长条滑槽74A滑动。当传动杆4水平方向移动时,推动翼板74从而推动旋转输出轴7垂直方向旋转运动。
(3).所述的复位弹簧5设置在传动杆4与主衬套31之间或旋转输出轴7上。
为了使上述传动装置具备复位功能,并在旋转时减少抖动,对旋转机构形成平衡的阻尼作用,上述的复位弹簧5可以设置在传动杆4与主衬套31、辅助衬套32或导向套6之间。复位弹簧5套入传动杆4,一端顶住传动杆4的头部,另一端顶住导向套6的端部、主衬套31侧壁或辅助衬套32内设置的凹槽。其次,上述的复位弹簧5也可以套在旋转输出轴7的输出轴上,其第一自由端固定在主衬套31、压环8、固定支架9或锅盖2上,另一自由端固定在转输出轴7的输出轴上。这样,当传动杆4受压伸入主衬套31内完成其压力检测过程中,当锅内压力下降,复位弹簧5预先被压缩的弹力被释放,推动传动机构及传动杆4复位,也使旋转输出轴7正反两方向旋转时因复位弹簧的阻尼作用而运动平稳,且可以复位。
上述的主衬套31与辅助衬套32固连,并不是说,主衬套31与辅助衬套32之间在主衬套31的轴向必须是呈90度垂直连接。主衬套31与辅助衬套32之间夹角可以稍微小于90度,也是等同的应用方案,只要在小于90度夹角的情况下,不影响传动杆4能够将其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输出轴7的旋转运动即可。例如,在齿合传动的情况下,将水平运动情况下的直齿该非水平运动情况下相应角度的斜齿。
另外,为了限制旋转输出轴7的旋转行程,可以在主衬套31内或固定支架9或其它适合的固定配件上,设置限位档块。限位档块可以限制旋转输出轴7左右径向旋转的幅度。
上述旋转输出轴7输出轴端,可以固连旋转件12,旋转件12是一旋转长臂,旋转件12的旋转臂末端可以固连有感应元件13。电压力锅的控制器件,通过取样旋转输出轴7的旋转位移信号,或取样旋转件12的位移信号,或取样旋转件12的旋转臂末端的感应元件13的信号,实现对电压力锅的内锅压力控制。
这样一来,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参数,最终转换成感应元件13或旋转件12旋转长臂末端的的水平位置参数,再辅助其它的机械装置或电子控制电路,就可以对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实现多点位的检测或控制且控制精度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特点在于(1)安全可靠。利用压力锅锅盖上设置的压力转换装置进行压力转换和传递,避免了传统压力锅工作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内锅等部件的变形位移量来传递、检测,避免了内锅等部件的变形位移所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也避免了内锅频繁变形而造成内锅快速老化损坏,大大延长了内锅及中锅的寿命;(2)控制精度高。本发明采用的压力转换装置间隙小,机械结构可靠且传递稳定,锅内气压的大小能准确地反映到感应器件13或旋转件12旋转长臂末端的机械位置变化上,完成了气压-机械转换放大的环节,再通过本发明的外部辅助机构,就能稳定可靠的实现锅内气压控制。(3)可以对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实现多个控制点位的检测或控制。
本发明由于具有上述特点,作为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压力锅,特别是电压力锅。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弹性密封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主衬套与复位弹簧、传动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齿合传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齿合传动结构的传动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齿合传动结构的导向套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齿合传动结构的旋转输出轴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压环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的旋转输出轴的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的摇臂传动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支臂传动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的滑动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传动杆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包括锅盖2、弹性密封套1和压力传动装置;锅盖2是电压力锅的通用组件,用于密封电压力锅的内锅,使电压力锅的内锅具备良好气密性;所述的弹性密封套1固定密封在锅盖2之孔20的孔壁上,所述的压力传动装置设置在弹性密封套1内,所述的压力传动装置包括主衬套31、传动杆4、复位弹簧5及旋转输出轴7;所述的主衬套31嵌入弹性密封套1内;所述的传动杆4可活动地穿过主衬套31的侧壁孔并水平伸入主衬套31内;所述的旋转输出轴7与能驱动其在垂直方向旋转的传动杆4传动连接。
如图3所示,弹性密封套1是呈筒形,与主衬套31及辅助衬套32的形状适配合。弹性密封套1下部封闭且伸入至锅盖2的内侧空间,上部开口。弹性密封套1上部开口处设置双唇口边1A,且双唇口边1A的上下唇口嵌入孔20所在的孔壁上,从而实现密封。
如图2和图5所示,压力传动装置设置在弹性密封套1内,所述的压力传动装置包括主衬套31、传动杆4及旋转输出轴7。
如图4所示,上述主衬套31,是一个的筒状体,上部敞口,它嵌入并固定在弹性密封套1内,从而使弹性密封套1的双唇口边1A与锅盖2之孔20的孔壁面接触部位形成可靠密封;其次,在主衬套31的上部,设置法兰边或者说唇形边3A,通过唇形边3A,压在弹性密封套1的双唇口边1A上,这样,即可以增强密封套1与锅盖2之间的密封效果,又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主衬套31因外力作用完全坠入密封套1底部。如图5所示,为了使主衬套31可靠固定,在主衬套31的上面设置压环8。压环8可以机械连接在锅盖2上。
如图4所示,上述的主衬套31的侧壁开孔,形成主衬套31的侧壁孔,侧壁孔的中心线与主衬套31容腔的中心线垂直,但偏离主衬套31容腔的中心线一定的距离。辅助衬套32安装在主衬套31的外侧壁,主衬套31与辅助衬套32连接后,主衬套31外部呈“”形;主衬套31与辅助衬套32连接后,辅助衬套32中心通孔与主衬套31侧壁孔贯通,以便传动杆4穿过辅助衬套32水平伸入主衬套31内。辅助衬套32的中心孔内,设置导向套6,复位弹簧5设置在传动杆4与导向套6之间。导向套6的作用是承载传动杆4,使传动杆4在规定的轨迹内运动,不会产生跳动,又能够为传动杆4与旋转输出轴7之间形成传动连接提供方便。
如图4所示,所述的传动杆4是一个感应并传动锅内压力的部件,呈螺栓杆状,顶端部凸出,直径大于其杆部。传动杆4顶端部紧贴弹性密封套1的内侧壁并通过弹性密封套1感应并传动锅内压力。传动杆4穿过穿过导向套6中心孔,伸入主衬套31内。当锅内压力升高,弹性密封套1被压缩,推动传动杆4向主衬套31内移动,从而推动后级输出轴7旋转。
如图14所示,上述传动杆4顶端部与弹性密封套1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将传动杆4顶端部41A设置在弹性密封套1的外侧,传动杆4杆部位于弹性密封套1的内侧,传动杆4顶端部41A穿过并夹持弹性密封套1侧壁,与传动杆4杆部凸出法兰41C之间通过螺纹41B连接,并紧固密封弹性密封套1。
如图5和图8所示,所述的旋转输出轴7,是感受传动杆4的水平位移并将水平位移转换为在垂直方向做旋转运动的部件。旋转输出轴7输出的旋转位移,传递给下一级的旋转位移接受装置。旋转输出轴7的下端可旋转地固定在主衬套31的下部,输出轴端通过设置在主衬套31上面的固定支架9予以可旋转地固定。旋转输出轴7的旋转支承点采用滑动轴承和滚珠轴承结构。
为了实现将传动杆4的水平方向位移转换为旋转输出轴7的垂直方向的旋转位移,在机械设计上,可以采用如下实施方案。
(A)齿合传动。如图5、6、7和图8所示,垂直方向设置的旋转输出轴7的下部固定设置齿轮71,在传动杆4上与齿轮71对应位置,设置齿条4A,传动杆4水平方向运动时,通过齿条4A与齿轮71的齿合传动,实现将传动杆4水平位移转换为旋转输出轴7的垂直方向的旋转位移。导向套6设计为长管状,管的中段部位去掉一半左右的管壁形成半壁管,导向套6横跨在主衬套31内。这样,即可以承载传动杆4并固定传动杆4的运动轨迹,又可以使传动杆4与旋转输出轴7形成传动连接。
(B)摇臂传动。如图11所示,垂直方向设置的旋转输出轴7的下部同轴设置曲轴72,水平方向运动的传动杆4通过销钉42A活动连接摇臂42,摇臂42另一端与该曲轴72活动连接。当传动杆4水平运动时,通过与其活动连接的摇臂42,将水平位移传递给曲轴72,并推动曲轴72旋转,从而实现水平位移转换为旋转输出轴7垂直方向的旋转运动。
(C)支臂传动。如图12所示,垂直方向设置的旋转输出轴7的下部,垂直固连支臂73,水平方向运动的传动杆4通过销钉42A活动连接摇臂42,摇臂42另一端与支臂73通过销钉42B活动连接。如此,当传动杆4水平移动时,推动旋转输出轴7垂直方向旋转运动。
(D)滑动传动。如图13所示,垂直方向设置的旋转输出轴7的下部,垂直固连翼板74,同时还可以在翼板74径向开设一个长条滑槽74A,传动杆4的末端设置两个销钉74B,销钉74B卡在翼板74的两侧,传动杆4通过销钉74B沿翼板74上的长条滑槽74A滑动。当传动杆4水平方向移动时,推动翼板74从而推动旋转输出轴7垂直方向旋转运动。
其次,在旋转输出轴7的输出轴上,同时设置复位弹簧5(图中未画出)。复位弹簧5套在旋转输出轴7上,其第一自由端固定在主衬套31、压环8、固定支架9或锅盖2上,另一自由端固定在转输出轴7的输出轴上。这样,旋转输出轴7正反两方向旋转时因复位弹簧5的阻尼作用而运动平稳,且可以复位。
如图2所示,上述旋转输出轴7输出轴端,固连旋转件12,旋转件12的旋转臂末端可以固连有感应元件13。电压力锅的控制器件,通过取样旋转输出轴7的旋转位移信号,或取样旋转件12的位移信号,或取样旋转件12的旋转臂末端的感应元件13的信号,实现对电压力锅的内锅压力控制。
这样,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参数,最终转换成感应元件13或旋转件12旋转长臂末端的的水平位置参数,再辅助其它的机械装置或电子控制电路,就可以对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实现多点位的检测或控制且控制精度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包括锅盖(2)、弹性密封套(1)和压力传动装置;所述的弹性密封套(1)固定密封在锅盖(2)之孔(20)的孔壁上,所述的压力传动装置设置在弹性密封套(1)内,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动装置包括主衬套(31)、传动杆(4)、复位弹簧(5)及旋转输出轴(7);所述的主衬套(31)嵌入弹性密封套(1)内;所述的传动杆(4)可活动地水平方向穿过主衬套(31)的侧壁孔并伸入主衬套(31)内;所述的旋转输出轴(7)与能驱动其在垂直方向旋转的传动杆(4)传动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5)设置在传动杆(4)与主衬套(31)之间或旋转输出轴(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杆(4)上设置齿条(4A),齿条(4A)与旋转输出轴(7)下部设置的齿轮(71)齿合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输出轴(7)的下部设置曲轴(72),传动杆(4)活动连接摇臂(42),摇臂(42)与曲轴(72)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输出轴(7)的下部垂直设置一个支臂(73),传动杆(4)活动连接摇臂(42),摇臂(42)与支臂(73)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输出轴(7)下部,垂直设置翼板(74);翼板(74)上径向设置滑槽(74A),传动杆(4)通过滑槽(74A)与翼板(74)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衬套(31)的侧壁孔位置,且位于主衬套(31)的外侧壁、内侧壁或侧壁两边,垂直固连辅助衬套(32)传动杆(4)可活动地水平穿过辅助衬套(32)的中心孔并伸入主衬套(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衬套(31)的侧壁孔或辅助衬套(32)内设置有导向套(6),传动杆(4)可活动地水平穿过导向套(6)的中心孔并伸入主衬套(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套(6)呈长条状的半壁管;导向套(6)横跨在主衬套(31)内,传动杆(4)可活动地在导向套(6)的中心孔内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套(6)分为两段,一段固定在主衬套(31)的侧壁孔或辅助衬套(32)内,另一段固定在与主衬套31的侧壁孔对称位置的主衬套(31)内,传动杆(4)可活动地在导向套(6)的中心孔内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弹簧(5)设置在传动杆(4)与辅助衬套(32)或导向套(6)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输出轴(7)的下端可旋转地固定在主衬套(31)的下部,输出轴端通过设置在主衬套(31)上部或上面的固定支架(9)予以可旋转地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输出轴(7)的旋转支承点采用滑动或滚珠轴承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杆(4)顶端部(41A)设置在弹性密封套(1)的外侧,传动杆(4)杆部位于弹性密封套(1)的内侧,传动杆(4)顶端部(41A)穿过并夹持弹性密封套(1)侧壁,与传动杆(4)杆部凸出法兰(41C)通过螺纹(41B)固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密封套(1)上部开口处设置双唇口边(1A),且双唇口边(1A)的唇口嵌在锅盖(2)之孔(20)所在的孔壁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衬套(31)的上部设置唇形边(3A),唇形边(3A)压在弹性密封套(1)的双唇口边(1A)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衬套(31)的上面设置压环(8),压环(8)固定在锅盖(2)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输出轴(7)的输出轴上固连有旋转件(12),所述的旋转件(12)的旋转臂末端设有感应元件(13)。
全文摘要
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包括锅盖、弹性密封套和压力传动装置;所述的弹性密封套固定密封在锅盖之孔壁上,所述的压力传动装置设置在弹性密封套内。所述的压力传动装置包括衬套、传动杆及旋转输出轴,所述的衬套嵌入弹性密封套内;所述的传动杆可活动地穿过衬套的侧壁并水平伸入衬套内;所述的旋转输出轴与能驱动其在垂直方向旋转的传动杆传动连接。本发明具有安全可靠、控制精度高,作为电压力锅的压力转换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压力锅。
文档编号A47J27/08GK1935067SQ20061012225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9日
发明者陆社本, 刘翔高, 李帅 申请人:佛山市富士宝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