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22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分体式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所普遍采用的吸尘器,其吸尘头、吸尘管、吸尘器均置于室内且在室内实施对尘土及杂物的吸取。吸尘器通过其内部安装的真空电机提供负压动力,尘土及杂物等通过滤网过滤后留存于吸尘器内设置的集尘室内,这种结构的吸尘器是通过排出循环风的方式吸尘滤垢。如果滤网目数过大,循环风会把尘土及较大颗粒的杂物排出集尘室而在室内形成二次污染;如果滤网目数过小,则会导致循环风排出不畅,容易造成吸尘器不能正常工作乃至真空电机的烧毁。因此选用滤网的目数要适中,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而且,即使再小目数的滤网,伴随循环风也有细微的尘土排出,只是二次污染的程度问题,这是现有吸尘器无法克服的难题。
吸尘器的二次污染问题需要将循环风排出到室外方可解决。但通过文献检索,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分体吸尘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消除吸尘器二次污染且环保卫生、工作效率高的分体式吸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分体式吸尘装置,由吸尘头、吸尘管、过滤筒、动力吸尘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动力吸尘装置固装在室外的固定物上,该动力吸尘装置通过吸尘管连通室内的过滤筒,该过滤筒通过吸尘管连接吸尘头。
而且,所述的动力吸尘装置的结构是这样的固装在室外固定物上的外箱体内固装真空电机,连接室内过滤筒的吸尘管连通固装在外箱体内的连通真空电机上端吸气口的负压室,该真空电机下端固装在外箱体底部的底托板上且其排气口通过底托板连通外箱体外。
而且,在真空电机与外箱体之间填充有减振层,在真空电机与底托板之间安装有一减振板,在负压室内的真空电机的吸气口处安装有一过滤布,在底托板下部与外箱体底部固装的百叶托板之间也安装有一过滤布。
而且,外箱体顶端固装的顶盖设置为倾斜状。
而且,所述的过滤筒的结构是这样的在筒体上固装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进气接头连接吸尘头的吸尘管,出气接头连接动力吸尘装置的负压室,在筒体内的出气接头上安装有一滤头。
而且,安装在出气接头上安装的滤头由同轴的上、下基座及滤网、骨架构成,骨架周向均布固装在上、下基座之间,在骨架上包覆有滤网。
而且,所述的在筒体内的滤头通过上基座与出气接头采用螺纹安装在一起,在滤网里侧的上、下基座之间还同轴固装有一滤筒。
而且,出气接头及滤头安装在上盖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筒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吸尘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该分体式吸尘装置,由吸尘头1、过滤筒3、动力吸尘装置6构成,吸尘头与过滤筒通过吸尘管2连接,过滤筒通过吸尘管4与固装在室外固定物5上的动力吸尘装置连接,使吸尘装置的吸尘头与动力吸尘装置形成分体形式,开拓了吸尘器的新技术领域,满足了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高要求。吸尘头与吸尘管以及吸尘管与过滤筒及动力吸尘装置的连接为常规连接,在此不再赘述。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筒及动力吸尘装置的具体结构详述如下。
1.过滤筒,参见图2。
过滤筒的结构是这样的在筒体13上固装有出气接头8和进气接头15,该筒体的形状可以是圆筒形(如本实施例图示),也可以是方筒形或者多棱柱形结构。出气接头及进气接头一般同轴设置在筒体的两端以提高工作效率,当然也可以设置在筒体的其他部位;本实施例是同轴设置在筒体的两端。在筒体内的出气接头上安装有一滤头,该滤头由同轴的上基座9、下基座14及其间的滤网12、骨架11构成,骨架周向均布固装在上、下基座之间,滤网包覆在骨架上。滤头是通过上基座与出气接头采用螺纹安装在一起,以实现滤头方便地卸下进行维修和清洗。为了加强滤头的强度及过滤效果,在滤网里侧的上、下基座之间还同轴固装有一滤筒10。
为便于倾倒筒体内的尘土及杂物,筒体上盖装有上盖7,出气接头嵌装密封在上盖上。进气接头通过密封圈16与筒体密封安装。
2.动力吸尘装置,参见图3。
动力吸尘装置的结构是这样的动力吸尘装置可通过螺钉(图中未示出)等固装形式固装在室外的固定物上,由外箱体19、真空电机22、负压室18、吸尘管组成,外箱体的顶端固装一顶盖17,该顶盖设置成倾斜状,避免存水和积垢。吸尘管安装在室内的接管插座(图中未标号)上,该接管插座可与室内的过滤筒的吸尘管相插接。吸尘管直接连通固装在室外的外箱体内的负压室,在负压室下固装一内箱体21,在该内箱体内固装真空电机。该真空电机上端的吸气口连通负压室,在负压室内的真空电机的吸气口处安装有一过滤布20,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填充有减振层23。该真空电机下端固装在外箱体底部的底托板25上,在真空电机与底托板之间安装有一减振板24,在底托板下部与外箱体底部固装的百叶托板27之间安装有一过滤布26,真空电机的排气口经底托板、过滤布、百叶托板连通外箱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分体式吸尘装置将动力噪音部分安装在室外,形成吸尘与排放的分体式结构,消除了室内的振动噪音以及循环风造成的二次污染,环保卫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了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高要求,是对现有吸尘器的重大创新,必将开拓吸尘器崭新的技术领域,对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本分体式吸尘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过滤筒及动力吸尘装置设计科学合理,运行效率高,并省却了室内的存放空间,使吸尘变得更容易、更方便。
3.本实用新型室内的过滤筒目数可以适当加大,实现吸尘工作的高效率,且整体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动力吸尘装置通过其外箱体固装在室外的固定物上并通过螺钉等类似固装方式固装。连通室内吸尘头的吸尘管经过过滤筒接入外箱体内的负压室,该负压室的下端连通真空电机的吸气口,该真空电机下端的排气口连通外箱体外。在真空电机的负压作用下,由负压产生的循环风通过吸尘头吸取室内的灰尘及杂物,该灰尘及杂物经过室内的过滤筒过滤,将杂物留存在过滤筒筒体内,循环风携带部分灰尘进入负压室,经过两道过滤布过滤后将灰尘过滤在过滤布上并经排气口排出外箱体外。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吸尘装置,由吸尘头、吸尘管、过滤筒、动力吸尘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动力吸尘装置固装在室外的固定物上,该动力吸尘装置通过吸尘管连通室内的过滤筒,该过滤筒通过吸尘管连接吸尘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吸尘装置的结构是这样的固装在室外固定物上的外箱体内固装真空电机,连接室内过滤筒的吸尘管连通固装在外箱体内的连通真空电机上端吸气口的负压室,该真空电机下端固装在外箱体底部的底托板上且其排气口通过底托板连通外箱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真空电机与外箱体之间填充有减振层,在真空电机与底托板之间安装有一减振板,在负压室内的真空电机的吸气口处安装有一过滤布,在底托板下部与外箱体底部固装的百叶托板之间也安装有一过滤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箱体顶端固装的顶盖设置为倾斜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筒的结构是这样的在筒体上固装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进气接头连接吸尘头的吸尘管,出气接头连接动力吸尘装置的负压室,在筒体内的出气接头上安装有一滤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出气接头上安装的滤头由同轴的上、下基座及滤网、骨架构成,骨架周向均布固装在上、下基座之间,在骨架上包覆有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筒体内的滤头通过上基座与出气接头采用螺纹安装在一起,在滤网里侧的上、下基座之间还同轴固装有一滤筒。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分体式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接头及滤头安装在上盖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器领域一种分体式吸尘装置。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吸尘装置的动力吸尘装置固装在室外的固定物上,该动力吸尘装置通过吸尘管连通室内的过滤筒,该过滤筒通过吸尘管连接吸尘头。本分体式吸尘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过滤筒及动力吸尘装置设计科学合理,运行效率高,并省却了室内的存放空间,使吸尘变得更容易、更方便。而且,将动力部分安装在室外,形成吸尘与排气的分体式结构,消除了室内的振动噪音以及循环风造成的二次污染,环保卫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了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高要求,是对现有吸尘器的重大创新,开拓了吸尘器崭新的技术领域,对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档编号A47L9/00GK2885106SQ20062002571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4日
发明者韩冬 申请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康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