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96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饮料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饮料保温装置。
技术背景现有饮料保温装置通常是防止热饮热却,比如开水、热咖啡、茶等。其结构通常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的顶面设有一用于支撑饮料容器的加热板,加热板下方设有电加热装置, 通过加热板对容器进行加热,以使容器内的饮料保持在一定的温度。然而,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在喝冷饮时,却是希望饮料保持在一定的低温,但是上述 饮料保温装置不能达到这一 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料保温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保温装置不能使饮料在 髙温环境下保持低温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饮料保温装置,包括一壳体,该壳体的顶面设有 一支撑板,壳体内于该支撑板下方设有对该支撑板进行致冷作用的致冷装置,该致冷装置 包括贴设于支撑板下方的导热块、贴设于导热块下方的电子致冷片以及和电子致冷片电连 接的控制电路模块,电子致冷片的冷端贴合于导热块底面,热端朝下。前述一种饮料保温装置,其电子致冷片的热端设有散热片,散热片下方设有风扇。前述一种饮料保温装置,其导热块的厚度为5-25毫米。前述一种饮料保温装置,其控制电路模块设有电源开关,该电源开关设于所述壳体的 顶面。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一,在热天人们喝冷饮时,可将饮料杯或饮料瓶放在该保温装置的支撑板上方,通过其致冷作用使饮料保持在低温状态下,人们不用担心饮料因为环境温度髙变热而影响饮用;二,直接与饮料容器接触的支撑板通过一导热块与电子致冷片连接,而不是将电子致冷片与支 撑板直接接触,经试验,这样的致冷效果更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饮料保温装置,参照图l,包括一壳体l,该壳体1具有一圆柱面形的围壁和一 底壁,并且其上方扣合有一顶盖11,该壳体1的顶盖11嵌设有一支撑板2,该支撑板2 用于支撑饮料容器,并对其致冷。参照图2和图3,壳体1内于该支撑板2下方设有对该支撑板2进行致冷作用的致冷 装置,该致冷装置包括贴设于支撑板2下方的导热块3、贴设于导热块3下方的电子致冷 片4以及和电子致冷片4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模块41,电子致冷片4的冷端贴合于导热块3 底面,热端朝下。该电子致冷片4的热端设有散热片5,散热片5下方设有风扇6。壳体 1内还设有一支撑架7,用于装配和支撑上述各部分。控制电路模块41设有电源开关411 和指示灯412,该电源开关411和指示灯412设于壳体1的顶盖11。上述导热块3的厚度可在5-25毫米间选择,经试验,当该厚度为10毫米左右时致冷 效果最好。上述电子致冷片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详细说明其工作原理。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 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1、一种饮料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该壳体的顶面设有一支撑板,壳体内于该支撑板下方设有对该支撑板进行致冷作用的致冷装置,该致冷装置包括贴设于支撑板下方的导热块、贴设于导热块下方的电子致冷片以及和电子致冷片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模块,电子致冷片的冷端贴合于导热块底面,热端朝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料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致冷片的热端设有散 热片,散热片下方设有风扇。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料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的厚度为5-25毫米。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料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设有电源开 关,该电源开关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面。
专利摘要一种饮料保温装置,包括一壳体,该壳体的顶面设有一支撑板,壳体内于该支撑板下方设有对该支撑板进行致冷作用的致冷装置,该致冷装置包括贴设于支撑板下方的导热块、贴设于导热块下方的电子致冷片以及和电子致冷片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模块,电子致冷片的冷端贴合于导热块底面,热端朝下。在热天人们喝冷饮时,可将饮料杯或饮料瓶放在该保温装置的支撑板上方,通过其致冷作用使饮料保持在低温状态下,人们不用担心饮料因为环境温度高变热而影响饮用。
文档编号A47J36/26GK201101432SQ20072000849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5日
发明者游图明 申请人:游图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