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69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扫过滤器的装置,具体是一种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一种清洁卫生电器装置,用于清除地面、地毯、墙壁、家具、 衣物及各种缝隙中的灰尘。
按照吸尘器的外形分类,可以分为立式吸尘器、卧式(罐式)吸尘器 和便携式吸尘器等。
卧式吸尘器大体包括由导入电源生成吸力的吸尘器电机,形成风路系 统的电机进气口、吸嘴、软管、集聚吸入物的集尘装置等。
一般来说,卧式吸尘器包括前盖l、后盖2、底壳3和便于吸尘器移动 的脚轮4。前盖l的前端为翻盖凹槽.5,顶部设有吸管接口 6和显示器窗口 7,前盖1后部设置有排出洁净空气的排气格栅8;后盖分别设置有电源开 关按键9、功率调整按键10和巻线器按键11;底壳3的隔壁12前部形成 集尘空间13,集尘空间内设有可安装或拆卸集尘袋(未图示)的集尘袋支 架14,底壳3的隔壁12后部形成设置有巻线器、吸尘电机等电器部件(未 图示)和除尘后空气经过滤器15排出的后部空间。底壳前部的集尘空间与 后部空间之间的隔壁12上设置有过滤装置的电机进气口 16。
由于隔壁与前盖底面对应结合,'使底壳后部空间的除尘后空气只能经 排气格栅8排出,而不能流入底壳前部的集尘空间13。因此,设有过滤器 15的排气格栅8也可形成后部空间在后盖上(未图示)。
前盖1顶部的吸管接口 6上安装有连接吸尘软管17的吸管接头18,吸 尘软管17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有吸头的刚性吸尘管(未图示)。
形成在前盖1后部的排气格栅8与后部空间相通,并与后部空间排气 口 19上设置的过滤器15相对应。排气口 19上设置的过滤器15通常是由 与排气口形状对应的框架20,以及框架内的固定格栅21和滤纸(未图示) 构成的。
进行吸尘作业时,含有灰尘等异物质的空气在吸尘电机产生的吸力的 作用下,经吸头、刚性吸尘管(未图示)、吸尘软管进入吸管接口 6,集尘 袋收集灰尘和较大体积的异物质,在除尘空间经过除尘袋滤过的空气,通 过隔壁12上设置有过滤装置的电机进气口 16进入后部空间,并经过排气 口 19上设置的过滤器15及前盖后部的排气格栅8排到吸尘器外部。但是, 现有的卧式吸尘器对应排气格栅8下的过滤器15,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 进行除尘清洗,都则会影响排气效果,甚至影响吸尘器使用寿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有少部分用户对过滤器15清洗,而大部分用户都是直接使 用,很少清洗,直到电机烧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吸尘器排气口过滤器的清洗问题,而 提供一种在吸尘作业的同时,对过滤器进行清洗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 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吸尘软管连接的一段刚性 直管,而在刚性直管一侧平行设置有容纳过滤器的盒体,盒体内侧壁与刚 性直管连通,盒体外壁形成格栅。
这样设计的本发明,是将排气口上积满灰尘的过滤器取下后,同样正 向安置在盒体内,而在排气口上更换洁净的过滤器;盒内过滤器上积有的
灰尘随着盒体外壁格栅吸入的空气, 一起通过刚性直管与盒体内侧壁间的 圆形通孔被反向吸入刚性直管、吸尘软管,转而进入吸尘器内的集尘纸袋。 或排气口上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并积满灰尘的过滤器与盒体内清洁的过滤器 相互交换位置,由于改变了过滤器通气方向,由排出气体变为吸入气体, 从而实现了对过滤器的自清洁。


.
图1是现有卧式吸尘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2是现有卧式吸尘器前盖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4是本发明纵剖结构示意图5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部件
22.刚性直管 23.盒体
24.内侧壁 25.外侧壁
26.格栅 27.孔洞
28.通孔 29.开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中与现有技术 相同的部件使用同样的标记符号。
应用本发明的卧式吸尘器包括前盖l、后盖2、底壳3和便于吸尘器移 动的脚轮4。前盖1的前端为翻盖凹槽5,顶部设有吸管接口 6和显示器窗 口 7,前盖1后部设置有排出洁净空气的排气格栅8;后盖1上分别设置有 电源开关按键9功率调整按键10,巻线器按键ll;底壳3内的隔壁12前 部形成集尘空间13,集尘空间内设有可安装或拆卸集尘袋(未图示)的集尘袋支架14,底壳3的隔壁12后部形成设置有巻线器、吸尘电机等电器部 件(未图示)和除尘后空气经过滤器15排出的后部空间。底壳前部的集尘 空间13与后部空间(未图示)之间的隔壁12上设置有过滤装置的电机进 气口 16。
前盖1顶部的吸管接口 6上安装连接吸尘软管17吸尘接头18,吸尘软 管17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有吸头的刚性吸尘管(未图示)。吸尘软管是连接 吸尘器本体和刚性吸尘管之间的柔性管道。
形成在前盖1后部或后盖(未图示)上的排气格栅8与后部空间(未 图示)相通,并与后部空间排气口 19上设置的过滤器15相对应。排气口 上18设置的过滤器15通常是由与rf气口 18形状对应的框架20,以及框架 内的外层固定格栅21和内层滤纸(未图示)制成的。
本发明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吸尘软管17连接的一 段刚性直管22,而在刚性直管22 —侧平行设置有容纳过滤器15的盒体23, 盒体23内侧壁24与刚性直管22连通,盒体23的外壁25形成格栅26。
所述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其外壁25形成格栅26的盒体23形成在 刚性直管22水平中心线一侧。
所述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其外壁25形成格栅26的盒体23是顶面 开口 29的矩形。
所述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其外壁25形成格栅26的盒体23是近吸 头的矩形侧端开口的(未图示)。
所述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其格栅26是形成在盒体23外壁25的均 匀排列的孔洞27。
所述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其刚性直管22 —侧与之连通的盒体23 是在二者结合部间隔形成的圆形通孔28,或条形通孔(未图示)。
所述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其刚性直管22 —侧设置的盒体23是经 盒体内侧壁24,沿长度方向中心线与刚性直管22 —侧壁形成一体。
下面结合使用本发明的吸尘器的工作情况进行说明,
进行吸尘作业时,含有灰尘等异物质的空气在吸尘电机产生的吸力的 作用下,经吸头、刚性吸尘管、吸尘软管进入吸尘器本体,集尘袋收集灰 尘和较大体积的异物质,在除尘空间经过除尘袋滤过的空气,通过隔壁12 上设置有过滤装置的电机进气口 16进入后部空间,并经过排气口 19上设 置的过滤器15及前盖1后部或后盖(未图示)上的排气格栅8排到吸尘器 外部。
由于使用的过滤器15的格栅21和滤纸(未图示)上积存有灰尘,可 将过滤器15从排气口 19上摘下来,更换洁净的过滤器15,并将积满灰尘的过滤器15同样正向安装,使滤纸向内、格栅21向外地经本发明的开口 29安装在盒体23内,刚性直管22连接在与吸管接头18连接的吸尘软管。 启动吸尘器,在吸力的作用下,盒内过滤器15上积有的灰尘随着盒体外壁 格栅21吸入的空气, 一起通过刚性直管22与盒体23内侧壁间的圆形通孔 28被反向吸入刚性直管22、吸尘软管,转而进入吸尘器内的基尘纸袋。或 是经过一段时间使用的排气用过滤器15,取下后与盒体23内洁净的过滤器 相互交换位置,同样地使滤纸向内、格栅21向外地正向安装,由于改变了 过滤器15通气方向,由排出气体变为吸入气体,从而实现了对过滤器15 的自清洁
权利要求
1.一种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吸尘软管连接的一段刚性直管,其特征在于刚性直管一侧平行设置有容纳过滤器的盒体,盒体内侧壁与刚性直管连通,盒体外壁形成格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壁形成 格栅的盒体形成在刚性直管水平中心线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壁形成 格栅的盒体是顶面开口的矩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壁形成 格栅的盒体是近吸头的矩形侧端开口的。 .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格栅是形 成在盒体外壁的均匀排列的孔洞。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刚性直管 一侧与之连通的盒体是在二者结合部间隔形成的圆形通孔,或条形通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刚性直管 一侧设置的盒体是经盒体内侧壁,沿长度方向中心线与刚性直管一侧壁形 成一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滤器的自清洁装置,属于清扫过滤器的装置。本发明包括两端分别与吸尘软管连接的一段刚性直管,而在刚性直管一侧平行设置有容纳过滤器的盒体,盒体内侧壁与刚性直管连通,盒体外壁形成格栅。这样设计的本发明,是将排气口上积满灰尘的过滤器取下后,正向安置在盒体内,而在排气口上更换洁净的过滤器;盒内过滤器上积有的灰尘随着盒体外壁格栅吸入的空气,一起通过刚性直管与盒体内侧壁间的圆形通孔反向进入刚性直管、吸尘软管,转而进入吸尘器内的集尘纸袋。或排气口上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并积满灰尘的过滤器与盒体内清洁的过滤器相互交换位置,由于改变了过滤器通气方向,从而实现了对过滤器的清洁。
文档编号A47L9/20GK101637374SQ20081005400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0日
发明者张庆男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