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体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94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锅体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小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体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销售的电炊具,其锅体加热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一是通过电热盘对锅体底部加热,目前的电炊具普遍使用电热盘与锅体配合传热的方式,此种加热方便于加工及装配,但热效率低,如果电热盘表面弧度或内锅底部弧度发生变形,则会造成加热异常,造成局部过热或不热的加热不均勻现象。二是通过在锅体底部直接焊接或压接及铸造发热管实现加热,此方式虽然可有效提升热效率,但产生的热量集中在电热管处,电热管周边的热量仍然不均勻,且发热管的热端与冷端温度相差很大,容易导致在煮饭的时候发生饭焦。三是通过电磁加热(IH),此方式可有效提升热效率,且传热也较均勻,但其对锅体材质的要求很高,且锅体成本及电控制成本太高,且伴随着涡流的产生线圈也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增设相关的散热设备散热,同时带走部分电能,造成一定的电能损耗和能量丢失。四是通过将电热膜直接印刷于锅体底部,电热膜相对于电热管加热,其底部热量传递较为均勻,不会产生电热管热量集中的问题,但此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电热膜印刷分为绝缘层印刷及加热层印刷,其烧结温度很高(大于800度),直接印刷于锅底的方式, 其对锅体材质的耐温要求较高,所以目前的产品锅体材质基本采用陶瓷,不锈钢及微晶玻璃,但陶瓷,不锈钢及微晶玻璃其存在自身传热较差的问题,影响烹饪效果及烹饪时间,不能体现电热膜的加热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的根本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均勻、热效率较高、安全可靠的锅体加热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烹饪器具。针对以上根本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相应的解决技术方案是一种锅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热传导片和电热膜,所述电热膜包覆于热传导片外,所述锅体还包括有内锅,所述热传导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内锅外底部。其特征还在于还包括若干组支脚、防干烧装置和电极,所述支脚为中空结构,所述防干烧装置设置于所述支脚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电极的一端与所述防干烧装置连接,所述电极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脚形成的空腔漏在所述支脚表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电热膜产生的热量经热传导片直接传导到内锅,热传导片在本实用新型中除了起热传导作用,还起到稳固作用,避免外力导致电热膜与锅体的不完全接触,实现本实用新型热高,安全可靠的特点。所述电极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脚形成的空腔漏在所述支脚表面。中间与电热膜正、负极相连,当接通外电对电热膜进行加热时,电热膜的加热温度达到指定程度时,防干
3烧片受热变形,防干烧片与电极片接通的一端弹开,带动电极片中间部分与电热膜正、负极分离,进而将电热膜断电,防止电热膜的干烧。支脚与电热膜接触部位还带有一密封圈,当清洗内锅时,可以防止水由支脚部分流进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热传导片采用焊接的方法,焊接于内锅外底部,所述电热膜与内锅采用激光方式焊接。实现结构稳固的特点。所述的热传导片包覆内锅底部圆弧位置,且包边形状与锅体外底部圆弧相吻合。 因包覆面积较传统的大,其加热面积也大,电热膜有导热均勻的效果。相吻合的两个部件也给外观带来美观。所述支脚每2个为一组,每组的2个支脚呈180度对称设置。当放置锅体的时候, 支脚可以支撑起整个锅体,避免了电热膜长期直接与支撑面接触而发生磨损现象。所述的防干烧装置包括防干烧片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脚铆接将防干烧片顶在电热膜表面。所述支脚与所述电热膜接触处还设有密封件一种使用上述锅体加热装置的烹饪器具,包括内锅、锅盖、保温罩、中板和外壳,所述锅盖设于内锅上,所述保温罩套设于所述内锅,所述保温罩形状与所述内锅大致相同,所述中板为圆环形,其中所述保温罩卡设在所述中板内再与所述外壳形成一保温罩腔体,所述锅体加热装置为一单独的活动组件,可自动拆卸地安装在电饭锅保温罩腔体内。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下电极系统,所述保温罩底部开有2组和支脚相配合的孔,所述内锅放进保温罩腔体内,所述内锅底部的支脚可以穿过保温罩和所述下电极系统电气连接。所述下电极系统包括塑胶面板、下电极棒、电极盒、弹簧、橡胶按键、开关座和微动开关,所述电极盒通过螺钉紧锁在塑胶面板底部,所述电极盒为每组2个且180度旋转对称装配在塑胶面板底部,所述下电极棒上端穿过所述塑胶面板,当放入内锅时便与上电极棒连接,电极盒套在下电极棒外面保护下电极棒,所述弹簧套设地下电机极外表面,所述开关座固设于所述塑胶面板底部,所述微动开关设于所述开关座内。下电极棒可以在电极盒内上、下收缩。所述橡胶按键优选为硅胶按健。塑胶面板底部还有开关座通过螺钉锁在其上,微动开关锅在开关座内,开关座锁紧在塑胶面板上的同时也将硅胶按键压紧在塑胶面板底部,硅胶按键帽通过塑胶面板上的圆孔露出。保温罩底部均勻焊接有螺钉柱,下电极座锁在保温罩底部,硅胶按键的按键帽透过塑胶面板、保温罩露在保温罩内部,当放入内锅时,内锅支脚便会触动按键帽进而带动微动开关,方能通电加热,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结构安全紧凑的特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增加热传导片,加强锅体底部的稳固性能,令锅体不易变型,能充分吸由加传导片传递的热能效,实现热效率高的效果。2.热传导片包覆致锅体底面圆弧位置,受热面积增大,加热分散,加热均勻。3.支脚和防干烧的结构设置,安全可靠。4.锅体加热装置可自由拆卸,使用方便。[0027]5.隐藏式电极安全可靠。6.电热膜与内锅激光焊接,外观美观。

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锅体加热装置的烹饪器具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锅体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锅体加热装置中设置密封件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锅体加热装置中设置防干烧加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锅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热传导片2和电热膜 3,电热膜3包覆于热传导片2外,锅体1还包括有内锅81,热传导片2固定连接于内锅81 外底部。其中还包括若干组支脚4、防干烧装置和电极,支脚4为中空结构,防干烧装置设置于支脚4形成的空腔内,电极的一端与防干烧装置连接,电极的另一端穿过支脚4形成的空腔漏在支脚4表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电热膜3产生的热量经热传导片2直接传导到内锅81,热传导片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了起热传导作用,还起到稳固作用,避免外力导致电热膜3与锅体1的不完全接触,实现本实用新型热高,安全可靠的特点。热传导片2采用焊接的方法,焊接于内锅81的外底部,电热膜3与内锅81采用激光方式焊接。实现结构稳固的特点。热传导片2包覆内锅81底部圆弧位置,且包边形状与内锅81外底部圆弧相吻合。 因包覆面积较传统的大,其加热面积也大,电热膜3有导热均勻的效果。相吻合的两个部件也给外观带来美观。支脚4每2个为一组,每组的2个支脚呈180度对称设置。当放置内锅81的时候, 支脚4可以支撑起整个内锅81,避免了电热膜3长期直接与支撑面接触而发生磨损现象。 支脚4与电热膜3接触处还设有密封件7。防干烧装置包括防干烧片51和支撑座52,支撑座52与支脚4铆接将防干烧片51 顶在电热膜3表面。本实施例中的锅体加热装置具体应用于烹饪器具时,包括内锅81、锅盖、保温罩 82、中板83和外壳84,锅盖设于内锅81上,保温罩82套设于内锅81,保温罩82形状与内锅81大致相同,中板83为圆环形,其中保温罩卡82设在中板83内再与外壳84形成一保温罩腔体,锅体加热装置为一单独的活动组件,可自动拆卸地安装在电饭锅保温罩腔体内。本实施例中的锅体加热装置具体应用于烹饪器具时,还包括有下电极系统9,保温罩82底部开有2组和支脚4相配合的孔,内锅81放进保温罩82腔体内,内锅81底部的支脚4可以穿过保温罩82与下电极系统9电气连接。下电极系统9包括塑胶面板、下电极棒、电极盒、弹簧、橡胶按键、开关座和微动开关,电极盒通过螺钉紧锁在塑胶面板底部,电极盒为每组2个且180度旋转对称装配在塑胶面板底部,下电极棒上端穿过塑胶面板,当放入内锅时便与上电极棒连接,电极盒套在下电极棒外面保护下电极棒,弹簧套设地下电机极外表面,开关座固设于所述塑胶面板底部,微动开关设于开关座内。下电极棒可以在电极盒内上、下收缩。橡胶按键优选为硅胶按健。塑胶面板底部还有开关座通过螺钉锁在其上,微动开关锅在开关座内,开关座锁紧在塑胶面板上的同时也将硅胶按键压紧在塑胶面板底部,硅胶按键帽通过塑胶面板上的圆孔露出。保温罩82底部均勻焊接有螺钉柱,下电极座锁在保温罩82底部,硅胶按键的按键帽透过塑胶面板、保温罩露在保温罩82内部,当放入内锅时,内锅支脚便会触动按键帽进而带动微动开关,方能通电加热,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结构安全紧凑的特点。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锅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热传导片⑵和电热膜(3),所述电热膜⑶包覆于热传导片⑵外,所述锅体⑴内还设有内锅(81),所述热传导片⑵固定连接于所述内锅(81)外底部,其特征还在于还包括若干组支脚(4)、防干烧装置和电极,所述支脚(4)为中空结构,所述防干烧装置设置于所述支脚(4)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电极的一端与所述防干烧装置连接,所述电极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脚(4)形成的空腔漏在所述支脚 ⑷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片(2)焊接于所述内锅(81)外底部,所述电热膜(3)与所述内锅(81)激光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膜(3)包覆至内锅(81)底部圆弧位置,且包边形状与所述内锅(81)外底面曲线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4)每2个为一组,每组的2个支脚呈180度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锅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干烧装置包括防干烧片(51)和支撑座(52),所述支撑座(52)与所述支脚(4)铆接后将所述防干烧片(51)与所述电热膜⑶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锅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4)与所述电热膜 (3)接触处还设有密封件(7)。
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锅体加热装置的烹饪器具,包括内锅(81)、锅盖、 保温罩(82)、中板(83)和外壳(84),所述锅盖设于内锅(81)上,所述保温罩(82)套设于所述内锅(81),所述保温罩(82)与所述内锅(81)形状大致相同,所述中板(83)为圆环形,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82)卡设在所述中板(83)内再与所述外壳(84)形成一保温罩腔体,所述锅体加热装置为一单独的活动组件,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保温罩腔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下电极系统(9),所述保温罩(82)底部开有2组和支脚(4)相配合的孔,所述内锅(81)置于所述保温罩腔体内,所述内锅(81)底部的支脚(4)穿过所述保温罩(82)与所述下电极系统(9)电气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小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热传导片和电热膜,所述电热膜包覆于热传导片外,所述热传导片固定连接于锅体外底部。以及采用该锅体加热装置的烹饪器具,包括内锅、锅盖、保温罩、中板和外壳,所述锅盖设于内锅上,所述保温罩套设于所述内锅外部,所述保温罩形状与所述内锅大致相同,所述中板为圆环形,其中所述保温罩卡设在所述中板内再与所述外壳形成一保温罩腔体,所述锅体加热装置为一单独的活动组件,可自动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保温罩腔体内。本实用新型的锅体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烹饪器具加热均匀、热效率较高、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47J36/24GK201939149SQ201020652428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房启斌, 李建, 蔡才德 申请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