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脱包的饮料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83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方便脱包的饮料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脱包的饮料萃取装置,其中饮料萃取装置主要是以咖啡 机为主。
背景技术
咖啡机是饮料萃取装置中的一种,咖啡机的饮料萃取方向主要有水平和竖直两个 方向。为使操作方便,现有的咖啡机有实现自动脱包的功能。如一专利号为ZL94193279. 6(公告号为CN1130345Y)的中国发明专利《定量袋装 磨碎咖啡的包装和使用这种包装咖啡的压力式咖啡机》披露了一种允许咖啡包自动掉落的 咖啡机结构,该咖啡机虽然可使咖啡袋脱落,但需专门设计驱动挡块转动的结构,使得结构 显得复杂,而且其在说明书中没有给出具体驱动挡块转动的机械结构。为此本申请人发明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稳定方便、手感好的咖啡机,专利号 为ZL200720110811. 2(公告号为CN20104471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咖啡机中咖啡包的 自动脱落机构》披露了这样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机件两侧各活动连接有一夹板,两 夹板的前端均具有弯折延伸至第二机件前端面的阻挡部,该两阻挡部间隔设置以形成可搁 置咖啡包的搁置部,夹板前端可相对第二机件张合,夹板的前部沿高度方向设有第一轴,夹 板的后部沿高度方向设有第二轴,而在机座上设有两对以给相应夹板的第一轴和第二轴上 下端导向的导槽,每对导槽由上导槽和下导槽组成,且在每对导槽和对应第一轴的导向配 合作用下可在第二机件后退过程中至少驱动夹板前端相对第二机件进行一次张合。虽然前述咖啡机结构有所改进,但导槽的结构比较复杂,不易在机座上加工出导 槽结构;另外前述专利在脱包过程中可能出现咖啡包吸附在第二机件的前端面上,导致即 使夹板张开,咖啡包也不易脱落,另外还需要在第一机件内设置弹簧,以保证在第二机件后 移过程中,将咖啡包向外相对第一机件弹出一定距离,才能保证夹板能将咖啡包完全夹离 第一机件的凹腔。因此前述专利还可作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送包脱包 更为顺畅的饮料萃取装置,该机构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脱包的饮料萃取装 置,包括有机座及设置在机座内的第一机件和第二机件,第一机件内具有容装带环形边沿 的饮料包的容置腔,第二机件可相对第一机件前后滑移,第二机件左右两侧各活动连接有 一夹板,夹板能随第二机件前后滑移,两夹板的前端均具有弯折延伸至第二机件前端面的 阻挡部,该两阻挡部间隔设置以形成可搁置咖啡包的搁置部,夹板前端可相对第二机件张 合,夹板的前部沿高度方向设有第一轴,夹板的后部沿高度方向设有第二轴;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机座上用以给相应夹板的第一轴和第二轴导向的两组导向槽,导向槽的前端呈向前向外张开走向,即在导向槽与第一轴导向配合作用下可使第二机件在一次前移和后 退过程中驱动夹板前端相对第二机件进行一次张合;两引导板,约束在机座内左右两侧并 仅能前后滑移,引导板的前端具有内凸的推动部,该推动部用以推动饮料包的环形边沿,第 一机件的容置腔侧壁上开有供推动部容置的缺口,引导板的后部开有前端呈向前向外张开 走向的引导槽,相应夹板的第一轴始终位于该引导槽内并能相对滑移,同时在饮料包前端 部分进入容置腔状态下,两夹板相对张开且第一轴位于引导槽最前端而能带动引导板前 移。上述导向槽由后直槽部、前直槽部及连接后直槽部和前直槽部的斜槽部组成,其 中斜槽部向前向外倾斜设置;所述引导槽由后直槽、前直槽及连接后直槽和前直槽的斜槽 组成,其中斜槽向前向外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轴始终位于后直槽部内滑移;在饮料包前端部 分进入容置腔状态下,所述第一轴位于前直槽部内且同时位于前直槽最前端。以上为向前 向外张开走向的导向槽和引导槽具体结构方式,该导向槽和引导槽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的优点。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机件的左右两侧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插槽,所述各引导板 的前端具有插板,该插板插入所述插槽内并能前后滑移,所述推动部设置在插板上。引导板 的前部与第一机件之间通过插板和插槽的配合,使引导板更好地约束在机座内并确保引导 板只能相对机座前后滑移。上述第二机件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轴,所述夹板的中部开有一横向内径大于凸轴直 径的插孔,所述凸轴穿设在该插孔内。当然该夹板还可采用其它结构设置在第二机件侧部, 如在夹板的内端面设置一球形凹槽,凸轴的端部设计成和球形凹槽相配球头状,装配时将 凸轴的端部容置入夹板的球形凹槽内,这样夹板便可相对第二机件张合。还可将凸轴设计 成向上的弯折状,所述的夹板至上而下套设在该凸轴上,这样夹板也可相对第二机件张合。 该结构可相应变化出很多种。上述夹板上的阻挡部的内端面下部为一向外弯的弧面。这样可保证在夹板合拢状 态下,阻挡部的内端面下部对咖啡包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使咖啡包更稳定搁置在由两阻 挡部间隔设置而形成可搁置咖啡包的搁置部上。上述机座由上壳和下壳对合连接而成,这样便于将其它各部件组装到机座内,所 述两组导向槽设置在下壳的左右两侧,所述上壳内的左右两侧设有仅供第二轴的上端在其 内滑移的直槽。直槽对第二轴的上端具有引导作用,可使夹板的动作更平稳。为进一步对引导板进行约束限位,上述上壳内还设有对引导板进行前后导向的限 位槽。更好保证引导板只能相对机座前后平稳滑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饮料包先被夹持在夹板前端的两阻挡 部之间,饮料包随第二机件和夹板的前移,在第一轴和导向槽的配合作用下,使夹板前端的 阻挡部在适当的时候张开,保证顺利将饮料包送入第一机件的容置腔内;同时夹板的后移 使推动部向外推动饮料包的环形边沿,将饮料包从容置腔内推出,完成脱包,第二机件继续 后移,在第一轴和导向槽的配合作用下,使夹板前端的阻挡部合拢复位;整个脱包过程中不 需用弹簧将饮料包弹出再让夹板的阻挡部无需再次夹持饮料包,整个咖啡包的脱落过程简 洁,且本装置中各部件结构简单,组装也很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萃取前的初始状态);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上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萃取前的初始状态);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萃取前的初始状态);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3的B-B向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上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萃取装包且打开状 态);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上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萃取且合拢状态);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上壳后的结构剖视图(萃取且合拢状态);图9为图8的C-C向剖视图;图10为图8的D-D向剖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萃取且合拢状态下饮料包的位置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萃取且合拢状态下引导板推动部的位置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上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脱包过程);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上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脱包过程);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导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机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方便脱包的饮料萃取装置,包括有机座1及设置在机座内的第一机件2和第 二机件3,机座1由上壳11和下壳12对合连接而成。第一机件2固定在机座1内的前部,第二机件3约束在机座1内并可相对 第一机件2前后滑移,当然作为完整的饮料萃取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二机件3滑移的 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可以是由把手带动的连杆结构,其为常规结构,可参考专利号为 ZL200720110811. 2(公告号为CN20104471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咖啡机中咖啡包的自 动脱落机构》。第一机件2内具有容装带环形边沿41的饮料包4的容置腔21,饮料包4可以是咖 啡包,其四周及环形边沿41为硬性材质制成,饮料包4的前后端面上密布有供水流通过的 细孔,其为咖啡机中咖啡包采用的常规结构,萃取时饮料包的主体进入容置腔21内,而环 形边沿41则与第二机件3的前端面贴合,如图19所示。第二机件3左右两侧各活动连接有一夹板5,夹板5能随第二机件3前后滑移,夹 板5设置在第二机件3上的结构为第二机件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凸轴31,夹板5的中 部开有一横向内径大于凸轴31直径的插孔52,该插孔52为条形孔,即该插孔52的高度和凸轴31的直径相同或略大,而插孔52的横向宽度大于凸轴31的直径,所述的凸轴31穿设 在该插孔52内,这样便于两块夹板5便可相对第二机件3张合,而且又能对夹板5进行上 下限位。如图18所示,两夹板5的前端均具有弯折延伸至第二机件3前端面的阻挡部51, 夹板上的阻挡部51的内端面下部为一向外弯的弧面511,故该夹板4呈大致的L形,该两阻 挡部51间隔设置以形成可搁置咖啡包4的搁置部,夹板5前端可相对第二机件3张合,夹 板5的前部沿高度方向设有第一轴6,夹板5的后部沿高度方向设有第二轴7。设置在机座1上用以给相应夹板的第一轴6和第二轴7导向的两组导向槽8,如 图11所示,该两组导向槽8设置在下壳12的左右两侧,导向槽8的前端呈向前向外张开走 向,故导向槽基本呈Z形,即导向槽8由后直槽部81、前直槽部82及连接后直槽部81和前 直槽部82的斜槽部83组成,其中斜槽部83向前向外倾斜设置,第二轴7始终位于后直槽 部81内滑移,在导向槽8与第一轴6导向配合作用下可使第二机件3在一次前移和后退过 程中驱动夹板5前端相对第二机件3进行一次张合。如图17所示,两引导板9,约束在机座1内左右两侧并仅能前后滑移,第一机件2 的左右两侧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插槽22,插槽22前端贯穿,各引导板9的前端具有插板 93,该插板93插入所述插槽31内并能前后滑移,如图12所示,上壳11内的左右两侧设有仅 供第二轴7的上端在其内滑移的直槽111,上壳11内还设有对引导板9进行前后导向的限 位槽112 ;引导板9的前端具有内凸的用以推动饮料包的环形边沿41的推动部91,推动部 91设置在插板93上,第一机件的容置腔21侧壁上开有供推动部91容置的缺口 211,引导 板9的后部开有前端呈向前向外张开走向的引导槽92,故导向槽基本呈Z形,S卩引导槽92 由后直槽921、前直槽922及连接后直槽921和前直槽922的斜槽923组成,其中斜槽923 向前向外倾斜设置,相应夹板的第一轴6始终位于该引导槽92内并能相对滑移,同时在饮 料包(4)前端部分进入容置腔状态下,第一轴(6)位于前直槽部(8 内且同时位于 前直槽(92 最前端本饮料萃取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如图1 6所示,制备咖啡饮料时,将饮料包上的环形边沿41搁置在由两阻挡部 51间隔设置以形成的的搁置部之间,通过第二机件3和阻挡部51的阻挡,及阻挡部51的内 端面下部为一向外弯的弧面511的撑托,饮料包4便可被稳定定位在第二机件3的前端,此 时夹板5上的第一轴6和第二轴7下端均在导向槽8的后直槽部81内,第一轴6的上端位 于引导板9的引导槽92的前直槽部922内,第二轴7的上端位于直槽111内;接着驱动结 构驱动第二机件3相对第一机件2前移,第一轴6和第二轴7的下端在导向槽8的后直槽 部81内前移,当饮料包4主体部分进入第一机件2的容置腔41内状态下,第一轴6的下端 通过斜槽部83进入前直槽部82内,第一轴6的上端通过斜槽部923进入前直槽部922内, 第一轴6的上端和下端前移的同时也逐渐向外偏移,第二轴7的水平位置始终不变,故夹板 5上的阻挡部51相对第二机件3逐渐张开,直至第一轴6的上端与引导槽92的前直槽部 922的前内端面抵触,第二机件3继续前移,第一轴6推动引导板9前移,当第一轴6下端移 至导向槽8的前直槽部82的最前端,夹板5的阻挡部位于第一机件2的左右两侧,引导板 9的推动部91容置在缺口 211内,同时,第一机件2和第二机件3之间也完全闭合,该装置 便可开始萃取,如图7 12所示。[0046]在该整个过程中第二轴7的下端始终位于导向槽8的后直槽部81内,第二轴7的 上端始终位于直槽111内。如图13 14所示,饮料制作结束后,第二机件3相对第一机件2后移,当第一轴 6的下端通过斜槽部83进入前直槽部82内,第一轴6的上端通过斜槽部923进入前直槽 部922内,第一轴6的上端和下端后移的同时也逐渐向内偏移,第二轴7的水平位置始终不 变,故夹板5上的阻挡部51相对第二机件3逐渐合拢,直至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时饮料包4 还位于第一机件2的容置腔21内,直至第一轴6的上端与引导槽92的后直槽部921的后 内端面抵触,第二机件3继续后移,第一轴6推动引导板9后移,引导板9的推动部92向外 推动饮料包的环形边沿,将饮料包从容置腔内推出,完成脱包,此时夹板5处于初始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方便脱包的饮料萃取装置,包括有机座(1)及设置在机座内的第一机件(2)和 第二机件(3),第一机件( 内具有容装带环形边沿Gl)的饮料包(4)的容置腔(21),第二 机件( 可相对第一机件( 前后滑移,第二机件( 左右两侧各活动连接有一夹板(5), 夹板( 能随第二机件C3)前后滑移,两夹板(5)的前端均具有弯折延伸至第二机件(3) 前端面的阻挡部(51),该两阻挡部(51)间隔设置以形成可搁置咖啡包的搁置部,夹板 (5)前端可相对第二机件(3)张合,夹板(5)的前部沿高度方向设有第一轴(6),夹板(5) 的后部沿高度方向设有第二轴(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座(1)上用以给相应夹板的第一轴(6)和第二轴(7)导向的两组导向槽(8), 导向槽⑶的前端呈向前向外张开走向,即在导向槽⑶与第一轴(6)导向配合作用下可 使第二机件( 在一次前移和后退过程中驱动夹板( 前端相对第二机件( 进行一次张 合;两引导板(9),约束在机座⑴内左右两侧并仅能前后滑移,引导板(9)的前端具有内 凸的推动部(91),该推动部(91)用以推动饮料包的环形边沿Gl)的,第一机件的容置腔 (21)侧壁上开有供推动部(91)容置的缺口 011),引导板(9)的后部开有前端呈向前向外 张开走向的引导槽(92),相应夹板的第一轴(6)始终位于该引导槽(92)内并能相对滑移, 同时在饮料包(4)前端部分进入容置腔状态下,两夹板( 相对张开且第一轴(6)位 于引导槽(92)最前端而能带动引导板(9)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脱包的饮料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8)由 后直槽部(81)、前直槽部(82)及连接后直槽部(81)和前直槽部(82)的斜槽部(83)组成, 其中斜槽部(8 向前向外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轴(7)始终位于后直槽部(81)内滑移;所 述引导槽(9 由后直槽(921)、前直槽(92 及连接后直槽(921)和前直槽(922)的斜槽 (923)组成,其中斜槽(92 向前向外倾斜设置;在饮料包(4)前端部分进入容置腔状 态下,所述第一轴(6)位于前直槽部(8 内且同时位于前直槽(92 最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脱包的饮料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件(2) 的左右两侧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插槽(22),所述各引导板(9)的前端具有插板(93),该插 板(9 插入所述插槽0 内并能前后滑移,所述推动部(91)设置在插板(9 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脱包的饮料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件(3) 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轴(31),所述夹板(5)的中部开有一横向内径大于凸轴(31)直径的插孔 (52),所述凸轴(31)穿设在该插孔(5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脱包的饮料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上的阻挡 部(51)的内端面下部为一向外弯的弧面(511)。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便脱包的饮料萃取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机座⑴由上壳(11)和下壳(12)对合连接而成,所述两组导向槽⑶设置在下壳 (12)的左右两侧,所述上壳(11)内的左右两侧设有仅供第二轴(7)的上端在其内滑移的直 槽(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便脱包的饮料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1)内还 设有对引导板(9)进行前后导向的限位槽(1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脱包的饮料萃取装置,包括机座、第一机件和第二机件,第一机件内具有容装带环形边沿的饮料包的容置腔,第二机件左右两侧各活动连接有一夹板,夹板前端可相对第二机件张合,夹板的前部设有第一轴,夹板的后部设有第二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导向槽,导向槽呈向前向外张开走向;两引导板,约束在机座内左右两侧并仅能前后滑移,引导板的前端具有内凸的推动部,第一机件的容置腔侧壁上开有供推动部容置的缺口,引导板的后部开有呈向前向外张开走向的引导槽,相应夹板的第一轴位于该引导槽内并能相对滑移。整个脱包过程中不需用弹簧将饮料包弹出再让夹板的阻挡部无需再次夹持饮料包,整个咖啡包的脱落过程简洁。
文档编号A47J31/00GK201920501SQ20102067560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张潭, 景昱东 申请人:宁波三A集团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