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967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平面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排水装置形形式式,但在结构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将排水面设置成中央低、四周高的漏斗式或类似的结构,然后在中央低部设置排水孔与集水箱或集水装置连通,使需要排出的水从四周自动流向中央低部并通过排水孔排出;第二类则刚好相反,即将排水面设置成中央高、四周低的锥体或者类似的结构,然后在锥体的下边沿即低部设置集水槽,使需要排出的水从中央高处自动流向四周并通过排水槽排出;还有一类是将排水面设置成斜面并在斜面低部设置集水槽,其结构实质上仍属于上述第二类。 上述结构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排水面为斜面以方便水从高处自动流向低处,该结构存在排水面无法放置物品的局限性,因为斜面容易使放置其上的物品滑落,因此,对于需要在排水面上放置物品,如放置茶杯、茶壶等情况,上述结构是不适用的。公告号为CN 201238967Y,公告日为2009年5月20日的实用新型专利还公开了一种茶盘排水装置,该装置将茶盘上表面设置成利于排水的斜面,斜面低部边缘设置凸缘用于阻挡茶水,防止茶水向外泄漏或溢漏。该装置则存在茶盘表面不平整、不美观以及凸缘容易阻挡到取放茶杯等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排水装置,该装置排水台为水平面,适合放置活动物品且具有排水效果好、表面平整、美观大方、方便实用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面排水装置,包括有排水台及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台上设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台上表面与所述排水装置上表面形成水平台面,所述排水装置设有与所述集水装置连通的虹吸孔或虹吸槽,使得所述排水台上的水或液体吸入虹吸孔或虹吸槽进而排入集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上方设置有吸水装置。优选的,所述排水装置与排水台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排水装置与排水台为分体结构。优选的,所述虹吸孔最小内径为2. 5 10. 0毫米。优选的,所述虹吸孔的深度为5. 0 20. 0毫米。优选的,所述虹吸孔为上部内径小、下部内径大的喇叭状结构。优选的,所述虹吸孔内侧面与所述排水装置上表面之间为圆角过渡。优选的,所述虹吸孔或虹吸槽有多个。优选的,所述虹吸孔围绕排水装置中心点均勻分布。优选的,所述虹吸孔围绕排水装置中心点呈环形分布。优选的,所述虹吸孔围绕排水装置中心点呈放射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虹吸孔最小内径随该虹吸孔中心点到排水装置中心点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小。优选的,所述虹吸槽最小宽度为0. 5 5. 0毫米。优选的,所述虹吸槽横截面为上部内径小,下部内径大的梯形状结构。优选的,所述虹吸槽内侧面与所述排水台上表面之间为圆角过渡。优选的,所述虹吸槽为环状或者圆弧状。优选的,所述虹吸槽围绕排水装置中心点均勻分布。优选的,所述虹吸槽围绕排水装置中心点呈放射状分布。优选的,所述虹吸槽的最小宽度随该虹吸槽到排水装置中心点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小。优选的,所述吸水装置为吸水垫。优选的,所述吸水垫为小竹席、海棉垫、布垫或者编织布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排水台上的水在吸水装置上积聚到一定量时能自动通过虹吸孔或虹吸槽形成水柱排出。多次的对比试验显示在虹吸孔最小内径 ^ 2. 5毫米时,吸水装置上的水通过虹吸孔排出时能形成水柱而不会断流,当虹吸孔深度 ^ 5. 0毫米,水排水时产生的虹吸效果更佳;当虹吸孔最小内径>10毫米、深度>20. 0毫米时,无法形成明显虹吸效果;当虹吸槽最小宽度> 0. 5毫米时,吸水装置上的水通过虹吸槽排出时能形成水柱而不会断流,当虹吸槽最小宽度>5. 0毫米时,无法形成明显虹吸效果。 而且,当水以水柱形式排出时,受到重力加速度的作用,水柱向下产生的虹吸力进一步提高积聚于吸水装置上的水的排出量和排出速度,使吸水装置上的水不因积聚过多而流出排水台;此外,虹吸孔或虹吸槽上部为圆角孔,根据物理学上的浸润原理,圆角孔使得吸水装置上的水更容易浸润积聚在虹吸孔或虹吸槽中;另外,喇叭状的虹吸孔或上部内径小,下部内径大的梯形状结构的虹吸槽在水形成水柱排出时,能产生更大的虹吸力,从而使得积聚于吸水装置上的水排得更干净、更彻底;虹吸孔或虹吸槽围绕排水区域中心点均勻分布、呈环形分布或者放射状分布而虹吸孔最小内径随该虹吸孔中心点到排水装置中心点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小以及虹吸槽的最小宽度随该虹吸槽到排水装置中心点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小使得吸水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因为排水装置中心区域所需排水量最大。由于有吸水装置,不但提高排水效率,也能使茶杯、茶壶等底部不留残水。最后,由于排水台为水平台面, 不仅表面平整、美观大方,而且适合放置茶杯、茶壶以及饰品等物品,方便实用。当虹吸孔为圆形孔时,所述最小内径是孔最小截面直径;当虹吸孔为方形孔时,最小内径是孔的最小截面宽度;当虹吸孔为椭圆形孔时,最小内径为孔的最小截面短轴长; 当虹吸孔为不规则形状孔时,最小内径为最小截面的窄边或窄处距离。虹吸槽的最小宽度是虹吸槽最小截面的最小边距。


图1是本发明应用于无边围茶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虹吸孔或虹吸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虹吸孔一分布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虹吸孔又一分布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虹吸槽一分布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虹吸槽又一分布示意图。图8是图7沿B-B,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图9是本发明虹吸槽另一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的无边围茶盘4,包括有排水台5、茶盘边沿3、设于排水台5与茶盘边沿3之间的防溢沟2、与外置集水桶相接的排水出口 1、排水装置8以及设于排水装置下方的集水装置6。其中,排水台为水平玻璃面板,与茶盘边沿3平面齐高,为方便茶盘的清洗,本实施例中排水装置8与排水台5为分体结构,该排水装置8安装后其上表面与排水台 5上表面形成水平台面;排水装置上设有内径为4毫米、深度为10毫米的虹吸孔7,图1所示虹吸孔共12个,虹吸孔7围绕排水装置8中心点呈环形均勻分布;排水装置8下方设有集水装置6,本实施例中集水装置6为一凹槽,其底部距离排水装置8上表面高度为30毫米, 使得集水装置6底部与排水装置8下底面间形成一高度为20毫米的空腔10,该空腔10使得通过虹吸孔7排出的水能更顺畅地流出;排水装置8上方设有吸水装置9,图示吸水装置 9为小竹席,其由多条细长的竹条或狭长的竹片通过连接线并排串接或连接而成,使得小竹席上的水或液体能积聚于竹条或竹片间的缝隙并向虹吸孔或虹吸槽渗透,小竹席的长度和宽度比分布于排水装置8上的虹吸孔7所形成的排水区域稍大使得小竹席能覆盖住全部虹吸孔。吸水装置9还可以是海棉垫、布垫或者编织布垫等具有细小缝隙,能聚水并使水从其上表面向下表面渗透,或者由四周向中间渗透的吸水垫。如图3所示,当其为虹吸孔时,其轴截面上部最小内径比下部内径稍小,使得虹吸孔呈喇叭状结构;当其为虹吸槽时,其横截面为上部内径小,下部内径大的梯形状结构。虹吸孔或虹吸槽内侧面与所述排水装置8上表面之间为圆角过渡,图示圆角R=O. 2毫米。如图4、5所示,分布于排水装置8上的虹吸孔呈放射状分布,且虹吸孔最小内径随该虹吸孔中心点到排水装置中心点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小,即虹吸孔距离排水装置中心越远,其内径越小。图4所示的虹吸孔呈线性放射状的“米字形”分布,相同数量的虹吸孔均勻分布在排水装置中心点向四周放射的每一条射线上;图5所示的虹吸孔呈环状放射状分布,虹吸孔分布在排水装置中心点向四周放射的同心圆上,且距离排水装置中心点越远,虹吸孔的数量越多。图示虹吸孔7a的最小内径Φ =5. 5mm,虹吸孔7b的最小内径Φ =4. 5mm, 虹吸孔7c的最小内径Φ =3. 5mm,虹吸孔7d的最小内径Φ =2. 5m。如图6所示,分布于排水装置8上的虹吸槽呈放射状分布。图示虹吸槽共3个,分别是7e、7f、7g,其为环状并围绕排水装置中心点呈同心圆分布,使得虹吸槽呈放射状分布, 虹吸槽横截面最小宽度为1毫米。如图7、8所示,分布于排水装置8上的虹吸槽几呈栅栏状均勻分布,其由半径为 3. 0毫米的栅栏柱8a、8b等距并列分布构成,栅栏柱之间形成间距为1. 0毫米虹吸槽7h,且其沿横截面呈中部小、下部大的类梯形状结构。
如图9所示,分布于排水装置8上的虹吸槽呈放射状分布,每3个圆弧状虹吸槽7i 或者7j均围成一个圆环,多个圆环围绕排水装置8中心点呈同心圆分布,便得虹吸槽呈放射状分布,由排水装置8中心点向四围延伸的相邻圆弧状虹吸槽7i与7j交错分布。本发明装置不但可以应用于茶盘,也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冲泡饮品的用具,例如冲泡咖啡、牛奶等的用具。当然,上述只是公开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采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等同的变化和修饰,均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排水装置,包括有排水台( 及集水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台 (5)上设有排水装置(8),所述排水台( 上表面与所述排水装置(8)上表面形成水平台面,所述排水装置(8)设有与所述集水装置连通的虹吸孔或虹吸槽(7),使得所述排水台 (5)上的水或液体吸入虹吸孔或虹吸槽(7)进而排入集水装置(6),所述排水装置(8)上方设置有吸水装置(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8)与排水台(5)为一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8)与排水台(5)为分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孔最小内径为2.5 10. 0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孔的深度为5.0 20. 0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孔为上部内径小、下部内径大的喇叭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孔内侧面与所述排水装置上表面之间为圆角过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孔或虹吸槽有多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孔围绕排水装置中心点均勻分布。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孔围绕排水装置中心点呈环形分布。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孔围绕排水装置中心点呈放射状分布。
12.如权利要求9、10或11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孔最小内径随该虹吸孔中心点到排水装置中心点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小。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槽最小宽度为0.5 5. 0毫米。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槽横截面为上部内径小,下部内径大的梯形状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槽内侧面与所述排水装置上表面之间为圆角过渡。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槽为环状或者圆弧状。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槽围绕排水装置中心点均勻分布。
1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槽围绕排水装置中心点呈放射状分布。
19.如权利要求16、17或18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槽的最小宽度随该虹吸槽到排水装置中心点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小。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装置(9)为吸水垫。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平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垫为小竹席、海棉垫、 布垫或者编织布垫。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排水装置,包括有排水台及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台上设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台上表面与所述排水装置上表面形成水平台面,所述排水装置设有与所述集水装置连通的虹吸孔或虹吸槽,使得所述排水台上的水或液体吸入虹吸孔或虹吸槽进而排入集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上方设置吸水装置;本发明排水台为水平面,适合放置活动物品且具有排水效果好、表面平整、美观大方、方便实用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茶盘、灶台等冲泡饮品之用。
文档编号A47G23/06GK102488437SQ20111044398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杜源展, 陈梓平, 黄楚鑫 申请人:陈梓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