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固定于桌面并适用于不同大小桌面的起圈织物桌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37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可固定于桌面并适用于不同大小桌面的起圈织物桌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固定于桌面并适用于不同大小桌面的起圈织物桌布,包括桌布本体(1),所述桌布本体(1)朝着桌面的一侧缝制有搭扣(2),所述搭扣(2)至少包括第一搭扣(21)及第二搭扣(22),第一搭扣(21)及第二搭扣(22)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布所铺设的不同大小桌子的桌脚处。所述桌布本体(1)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包括起圈纱和底纱,起圈纱跨过一定数量的纬纱后形成固定地组织。本设置的桌布使用方便,且本设置无多余绑带设置,减少成本。本发明可以使产品丰满、蓬松、柔软、手感厚实。
【专利说明】可固定于桌面并适用于不同大小桌面的起圈织物桌布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制品,尤其是一桌布。
(二)【背景技术】
[0002]桌布作为生活中的必备品,经常出现在各种桌面上,由于桌布上花纹形态各异大大提高了可欣赏度,愉悦人们的心情,然而,通常都是将桌布直接置铺设于桌面上,如此没有固定装置使得人们不小心拉扯到桌布时会带动桌面上的摆放物一起滑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且不产品不丰满、不蓬松、不柔软、手感不厚实。
(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较好地固定于桌面并适用于不同大小桌面的桌布。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固定于桌面并适用于不同大小桌面的起圈织物桌布,包括桌布本体,所述桌布本体朝着桌面的一侧缝制有搭扣,所述搭扣至少包括第一搭扣及第二搭扣,所述第一搭扣及第二搭扣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布所铺设的不同大小桌子的桌脚处,所述桌布本体还包括独立设置的绑带,该绑带穿过第一搭扣或者第二搭扣并系于对应大小的桌子的桌脚,所述桌布本体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包括起圈纱和底纱,起圈纱跨过一定数量的纬纱后形成固定地组织。其中,起圈纱形成的毛圈的起点和终点之间间隔三根纬纱;底纱形成的固定地组织,相邻交织点之间间隔三根讳纱。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06]1、本设置的桌布即可固定于桌面又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桌面,使用方便,且本设置无多余绑带设置,减少成本的同时也避免因多余的绑带悬挂着而影响美观。
[0007]2、本发明可以使产品丰满、蓬松、柔软、手感厚实。
(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桌布朝着桌面的一侧的示意图;
[0009]图中:
[0010]桌布10
[0011]布I
[0012]搭扣2
[0013]第一搭扣21
[0014]第二搭扣22
[0015]绑带3。
(五)【具体实施方式】[0016]如图1,一种桌布10包括桌布本体1,可铺设于不同大小的桌子的桌面上(未图示),图1中所示虚线为大致示意对应桌子的桌面大小,其中所述桌布本体I朝着桌面的一侧缝制有搭扣2,所述搭扣2至少包括第一搭扣21及第二搭扣22,所述第一搭扣21及第二搭扣22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桌布10所铺设的不同大小桌子的桌脚处。
[0017]所述桌布本体I还包括独立设置的绑带3,实际使用时,根据实际桌面的大小,将所述绑带3穿过第一搭扣21或者第二搭扣22并系于对应大小的桌子的桌脚,使得桌布与桌子相对固定,避免人们不小心拉扯到桌布时会带动桌面上的摆放物一起滑落,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需要更换桌布时,解开系于桌脚的绑带3取走桌布即可。本设置的桌布即可固定于桌面又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桌面,使用方便,且本设置无多余绑带3设置,减少成本的同时也避免因多余的绑带悬挂着而影响美观。
[0018]所述桌布本体I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包括起圈纱和底纱,起圈纱跨过一定数量的纬纱后形成固定地组织。其中,起圈纱形成的毛圈的起点和终点之间间隔三根纬纱;底纱形成的固定地组织,相邻交织点之间间隔三根纬纱。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固定于桌面并适用于不同大小桌面的起圈织物桌布,包括桌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布本体(I)朝着桌面的一侧缝制有搭扣(2),所述搭扣(2)至少包括第一搭扣(21)及第二搭扣(22),所述第一搭扣(21)及第二搭扣(22)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布所铺设的不同大小桌子的桌脚处,所述桌布本体(I)还包括独立设置的绑带(3),该绑带(3)穿过第一搭扣(21)或者第二搭扣(22)并系于对应大小的桌子的桌脚,所述桌布本体(I)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包括起圈纱和底纱,起圈纱跨过一定数量的纬纱后形成固定地组织。其中,起圈纱形成的毛圈的起点和终点之间间隔三根纬纱;底纱形成的固定地组织,相邻交织点之间间隔三根纬纱。
【文档编号】A47G11/00GK103654081SQ201210381005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梅建熙 申请人:梅建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