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色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82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脱色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色塔。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意识和追求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对每日所必需的食用油的质量也越来越挑剔,而且市场对高级烹调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油脂精炼加工技术。脱色为油脂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油脂脱色是生产高质量油所必须的工序,在此过程中可除去油中的色素、过氧化物、微量金属、残皂和磷脂等,并可防止成品油的回色,提高货架期。通常采用脱色塔对油脂进行脱色。现有脱色塔都需要吸附剂进行吸附,油与吸附剂混合后变得浑浊,从观察孔观察油液位时观察孔上的视镜模糊,很难清晰地观察油液位。现有脱色塔上没有专门冲洗观察 孔上的视镜的装置,这样给生产带来了麻烦,同时不利于下一道工序的进行。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观察油位的脱色塔。本实用新型的脱色塔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脱色塔,包括塔体,该塔体上部有排污口、进油口,进油口一端与塔体内部连接,另一端与预混罐连接,预混罐的另一端与进油管道相连接,塔体下部有出油口,在塔体顶部有视镜口,塔体侧壁上观察孔,观察孔中有视镜和视镜灯;进油管道还包括一条支路管道,支路管道连接有导油管道,导油管道的下端穿过观察孔伸至塔体内部。导油管道下端靠观察孔处有阀门,该阀门控制导油管里油脂的输出,以便冲洗观察孔上的视镜。塔体上部有真空泵连接口,该真空泵连接口连接有真空泵,在对油脂脱色的过程中,对塔体内部抽真空脱色处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的带有导油管道的脱色塔,使工作人员很方便的就能观察到塔内油的液面位置,从而便于后续的操作,且采用上述的脱色塔,其操作简单,便于控制。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脱色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排污口,2-进油口,3-视镜口,4-真空泵连接口,5-导油管道,6-阀门,7-观察孔,8-塔板,9-出油口,10-塔体,11-进油管道,12-预混罐,13-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一种脱色塔,包括塔体10,该塔体10上部有排污口 I、进油口 2,进油口 2 —端与塔体10内部连接,另一端与预混罐12连接,预混罐12的另一端与进油管道11相连接,塔体10下部有出油口 9,在塔体10顶部有视镜口 3,塔体10侧壁上观察孔7,观察孔7中有视镜和视镜灯;进油管道11还包括一条支路管道,支路管道连接导油管道5的上端,导油管道5的下端穿过观察孔7伸至塔体10内部。导油管道5下端靠观察孔7处有阀门6,该阀门6控制导油管5里油脂的输出,以便冲洗观察孔7上的视镜。塔体10上部有真空泵连接口 4,该真空泵连接口 4连接有真空泵13,在对油品脱色的过程中,对塔体10内部抽真空脱色处理。在塔体10内部设置有三层塔板8,这三层塔板8将塔体10内部分隔成四层空间, 这三层塔板8的设置避免了油出现短路现象,并且也便于在各层塔板8之间维修。油脂在脱色过程中,油由进油管道11进入预混罐12中,在预混罐12中加入脱色剂如白土或活性炭等,然后再通过进油口 2进入塔体10,开启真空泵13对塔体10内部抽真空,通过排污口 I将油中的渣滓排出;工作人员可以很方便的从观察孔7中观察到塔体10内部的油液面,便于控制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脱色塔,包括塔体,所述的塔体上部有排污口、进油口,进油口一端与塔体内部连接,另一端与预混罐连接,所述预混罐的另一端与进油管道相连接,塔体下部有出油口,在塔体顶部有视镜口,塔体侧壁上观察孔,观察孔中有视镜和视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管道还包括一条支路管道,所述的支路管道连接有导油管道,所述的导油管道的下端穿过观察孔伸至塔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脱色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油管道下端靠观察孔处有阀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脱色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体上部有真空泵连接口,该真空泵连接口连接有真空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色塔。一种脱色塔,包括塔体,所述的塔体上部有排污口、进油口,进油口一端与塔体内部连接,另一端与预混罐连接,所述预混罐的另一端与进油管道相连接,塔体下部有出油口,在塔体顶部有视镜口,塔体侧壁上观察孔,观察孔中有视镜和视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管道还包括一条支路管道,所述的支路管道连接有导油管道,所述的导油管道的下端穿过观察孔伸至塔体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的带有导油管道的脱色塔,使工作人员很方便的就能观察到塔内油的液面位置,从而便于后续的操作。
文档编号C11B3/10GK202509062SQ20122014939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
发明者李珊珊, 王明星, 王月华, 霍光彬 申请人: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