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色拉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品,特别是一种色拉碗。
背景技术:
随着西餐在中国越来越普及,家庭自己制作西餐也越来越多,如色拉、牛排等。色拉的制作需要搅拌和发酵,用普通的大圆碗搅拌色拉时,色拉油和其他食材容易从碗边飞溅出来。若碗很深的话,则食材拌好后又很难倒出来,并且不容易清洗。由于在手工制做色拉时,一手扶住碗边,一手持搅拌勺沿同一方向反复用力搅拌,普通碗底较薄较硬,和操作台面接触点较少,使用时容易和操作台面打滑,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色拉碗,适合于制作色拉,可以方便地搅拌、存放和转移碗内的食物。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色拉碗,包括碗体和碗盖,其特征在于碗盖的中央有一圆孔,圆孔的孔壁加厚,一圆形胶垫和该圆孔相配合,可将碗盖密封;该胶垫尺寸也与碗底相配合,可固定在碗底内作为防滑垫使用。所述胶垫表面有防滑花纹或防滑凸点。所述碗体的碗边上设计有出料口 ;碗边的下方均布有多条加强筋。所述碗底上有多个凹口。所述碗盖和胶垫的边缘都设计有扣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色拉碗需要搅拌、存放和转移食物的问题,使用方便搅拌色拉时,将圆形的胶垫从碗盖上取下,固定在碗底,可以起到防滑和缓冲的作用;搅拌勺从碗盖的圆孔内伸入碗中搅拌,又可以防止食材搅拌时溅出;圆孔的孔壁经过加厚处理,防止搅拌时损伤碗盖,使用寿命长。静置食材时,可将圆形胶垫从碗底取下,盖在碗盖的圆孔上,可封闭色拉碗。转移食材时,将碗盖从碗体上取下,从碗边的出料口将拌好的色拉倒出。
图I、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零件爆炸图。图4、碗底安装胶垫的示意图。图5、胶垫装好后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0020]如图所示,色拉碗由胶垫I、碗盖2和碗体3组成,碗盖2和碗体3扣合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碗体的碗边31加厚加宽,底部有加强筋33,便于搅拌时握住碗体,同时增加了碗体的强度。碗边31上有出料口 32,出料口 32呈水滴形,便于将碗内的食材和色拉酱倒出。碗底34上设计有3个半圆形凹口。该凹口可以使碗底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装入胶垫I时结合的更紧,色拉碗搅拌时,胶垫不会松脱。碗盖2为透明无毒PP材料制作,碗盖和碗体I通过扣合连接或螺纹连接。碗盖的中间有一凹陷部分32,中心为一圆孔31,圆孔壁加高加厚,顶端有圆倒角,圆孔壁有一定硬度,适合搅拌勺在孔内转动。胶垫I为圆形,比碗盖2更柔软。胶垫的顶部有防滑花纹或防滑凸点11,侧壁13和圆孔31壁高相同。其侧壁13的尺寸和圆孔21以及碗底34的尺寸相配合。能嵌入圆孔
21或碗底34内。胶垫的侧壁有扣手12,碗盖的侧壁也有扣手23,便于将其取下。使用时,将碗盖2和碗体3分离,取下胶垫I,将胶垫I嵌入碗底34内,胶垫I的防滑面和操作台面接触。将碗体3内装入食材和色拉酱、调味料,将碗盖盖好,搅拌勺从碗盖上的圆孔21伸入碗内,进行搅拌。胶垫增大了色拉碗和操作台面的接触面,防滑效果好。搅拌完毕后,取出搅拌勺,将胶垫I从碗底取下,重新盖在碗盖2中心,将色拉静置一段时间,使食材入味。最后取下碗盖2,将调好的色拉倒在盘子中。本实用新型美观实用,其特点是圆形胶垫的设计,既起到了防滑和缓冲作用,又有密封功能,一物二用,使用方便,不仅可以用于色拉制作,也适合于拌打蛋清、酱类等。
权利要求1.一种色拉碗,包括碗体(3)和碗盖(2),其特征在于碗盖的中央有一圆孔(31),圆孔的孔壁加厚,一圆形胶垫(I)和该圆孔(31)相配合,可将碗盖密封;该胶垫(I)尺寸也与碗底相配合,可固定在碗底(34)内作为防滑垫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色拉碗,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I)表面有防滑花纹或防滑凸点(1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色拉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碗体的碗边上设计有出料口(32);碗边的下方均布有多条加强筋(33)。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色拉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底(34)上有多个凹口(35)。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色拉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盖和胶垫的边缘都设计有扣手。
专利摘要一种色拉碗,包括碗体和碗盖,其特征在于碗盖的中央有一圆孔,圆孔的孔壁加厚,一圆形胶垫和该圆孔相配合,可将碗盖密封;该胶垫尺寸也与碗底相配合,可固定在碗底内作为防滑垫使用,胶垫表面有防滑花纹或防滑凸点,所述碗体的碗边上设计有出料口;碗边的下方均布有多条加强筋,所述碗底上有多个凹口,所述碗盖和胶垫的边缘都设计有扣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色拉碗需要搅拌、存放和转移食物的问题,使用方便,其特点在于胶垫不仅能起到密封碗体的作用,还能在搅拌时起到防滑和缓冲的作用。
文档编号A47J43/00GK202604622SQ20122022076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林立楷 申请人:林立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