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打浆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64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竹制打浆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制打浆罐。
背景技术
打浆罐,也叫捣罐或者捣蒜罐,通常为筒状结构,材质有木头、竹子、石头、金属和陶磁等,一般配有打浆棒,用于家庭生活的捣浆或者研磨粉末之用,例如捣蒜汁、草莓汁等。因其体积小、使用方便、环保绿色,受到很多家庭主妇的欢迎。目前市面上的打浆罐以木质或竹制居多,罐体多为上下拼合粘结的结构,因罐体内部常受到汁水侵泡和打浆棒的撞击,很容易出现罐体和罐底分离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制打浆罐,以克服目前现有打浆罐的罐体多为上下拼合粘结结构,较易出项罐体和罐底分离现象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竹制打浆罐,包括罐身和与罐身配合的打浆棒,所述罐身沿内壁下端处固定连接有托环,托环上端密封覆盖有罐底,所述罐身由若干纵向拼接片密封连接而成,纵向拼接片内侧下端处设有横向凸沿,所述托环由若干横向凸沿密封连接而成。优选的,所述纵向拼接片和横向凸沿为一体化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纵向连接片和横向凸沿的一体化成型结构,承受冲击力作用更强,更为结实耐用,且罐底和罐身不易分离;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降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竹制打浆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竹制打浆罐的罐身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竹制打浆罐的罐底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打浆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身;2、托环;3、罐底;4、纵向拼接片;5、横向凸沿;6、打浆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竹制打浆罐,包括罐身I和与罐身I配合的打浆棒6,所述罐身I沿内壁下端处固定连接有托环2,托环2上端密封覆盖有罐底3,所述罐身I由若干纵向拼接片4密封连接而成,纵向拼接片4内侧下端处设有横向凸沿5,所述托环2由若干横向凸沿5密封连接而成,所述纵向拼接片4和横向凸沿5为一体化成型结构。[0016]具体实施时,所述纵向拼接片4在加工时,可以巧妙利用竹子的竹节部位制成,将竹子的竹节部位制成横向凸沿5,这样既节省了材料,简化了工序,又充分利用竹节和竹子连接的一体性和坚固性。具体使用时,首先将罐身I与打浆棒6冲洗干净,然后将洗好的果蔬等放入罐身I内,用打浆棒6将放入罐身I的果蔬捣碎成汁,并将捣碎的浆汁放入容器内,将罐身I与打浆棒7洗净收纳起来即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竹制打浆罐,包括罐身(I)和与罐身(I)配合的打浆棒(6),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身(I)沿内壁下端处固定连接有托环(2),托环(2)上端密封覆盖有罐底(3),所述罐身(I) 由若干纵向拼接片(4)密封连接而成,纵向拼接片(4)内侧下端处设有横向凸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制打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环(2)由若干横向凸沿(5) 密封连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制打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拼接片(4)和横向凸沿(5)为一体化成型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制打浆罐,包括罐身和与罐身配合的打浆棒,所述罐身沿内壁下端处固定连接有托环,托环上端密封覆盖有罐底,所述罐身由若干纵向拼接片密封连接而成,纵向拼接片内侧下端处设有横向凸沿,所述托环由若干横向凸沿密封连接而成;所述纵向拼接片和横向凸沿为一体化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纵向连接片和横向凸沿的一体化成型结构,承受冲击力作用更强,更为结实耐用,且罐底和罐身不易分离;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A47J19/04GK202874939SQ20122053484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8日
发明者叶丽勤 申请人:叶丽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