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包含内胆、盖以及桶座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具体地说是设计一种能防止饮水机内的水被二次污染的一种包含内胆、盖以及桶座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般饮水机要有外界空气进入水桶内形成负压,才能保证出水顺畅,有多少水流出就有多少等体积的空气进入桶内。而空气进入饮水机中带入的细菌会不断繁殖,就会造成“二次污染”。一桶水喝的时间越长,细菌繁殖的数字就越惊人。无论是卫生监督部门还是饮用水生产企业,他们经常能够接到人们的投诉,称自家饮用的桶装水有异味、有异物、有青苔,甚至还有小飞虫,人们都以为是水的质量有问题,而迁怒于纯净水生产企业。但经过调查了解后发现,这不完全是水的质量问题,而是前述“二次污染”的结果。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可以避免外界空气进入水桶内的水里面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171164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饮水机的内胆水桶,其主要特征是在水桶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外界空气进入水桶内而不进入内胆中的水中从而实现避免“二次污染”的问题。但正是由于其在水桶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不仅对原来水桶的结构造成损坏,而且由于水桶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后水桶内、柔软的内胆外与外界的气压一直保持一致,除非更改饮水机的结构,否则该内胆水桶装在普通市售的饮水机上之后,内胆内的水将会流向饮水机并从饮水机流到外面,一直流到内胆内的水流完为止,因此该发明专利不具有实用性,至少不具有可充分利用现有饮水机和饮水机水桶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缺陷,提出一种可避免外界空气进入水中从而实现避免“二次污染”的一种包含内胆、盖以及桶座的饮水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饮水机水桶内胆及与之配套的聪明盖和桶座,包括可置于普通饮水机水桶内的软质内胆本体1、可置于普通饮水机水桶颈口 2内的硬质内胆颈口 11、聪明盖4和桶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颈口 11的长度略大于普通饮水机水桶颈口 2的长度,内胆卡环5安装在硬质内胆颈口 11的端部并卡在聪明盖4的环形挡环42内,聪明盖4的端部有不少于I个沟通外界与水桶内壁和软质内胆本体之间空腔的进气口 43 ;所述的桶座3的桶座颈部33的下部开设至少3个开口 331,桶座颈部33内的顶杆36上套有环形托片32和环形硅胶垫片31,环形硅胶垫片31设置在环形托片32之上,环形托片32的侧壁上设有至少3个非通透销孔321,环形浮子34套在桶座颈部33,环形浮子34的侧壁上设有至少3个通透销孔341,至少3个销子35依次穿过3个通透销孔341和至少3个开口 331插入3个非通透销孔321内。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气口 43突出于聪明盖4的端部。作为优选,所述的聪明盖4内还设有封水盖41,封水盖41覆盖在出水口 44上。[0008]还可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桶座颈部33的底部中心设置有止回阀6,止回阀6与顶杆36的内腔相连通。还可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通透销孔341和非通透销孔321与销子35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基本不改变现有的饮水机及饮水机水桶的结构,利用放置于饮水机水桶内的内胆避免水的二次污染,延长水的保质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饮水机水桶可循环,使用符合环保理念。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桶与其内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聪明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桶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的革新之处在于三个方面:分别是饮水机水桶内胆、与之配套的聪明盖和桶座。具体地说,首先将软质内胆本体I置于普通饮水机水桶内的、保证内胆颈口 11的长度略大于普通饮水机水桶颈口 2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聪明盖4与普通的水桶盖有所不同:聪明盖4的内部设有环形挡环42,圆盘状封水盖41,聪明盖4的端部有3个沟通外界与水桶内壁和软质内胆本体之间空腔的进气口 43 ;进气口 43突出于聪明盖4的端部。使用时将内胆卡环5安装在硬质内胆颈口 11的端部后,再将内胆卡环5卡在聪明盖4的环形挡环42内,然后将软质内胆本体从饮水机水桶的桶口装入,最后将聪明盖4扣在水桶口上。注水时,用注水管顶离圆盘状封水盖41,在内胆充满水后倒过来时,封水盖41将回复原位将内胆中的水封住。然后改造饮水机的桶座3:首先卸下饮水机的桶座3,在水桶底座3的颈部33的下部用锯子或其他工具均匀分布地锯开3个开口 331,将环形硅胶垫片31与环形托片32用胶水贴合在一起,然后套在顶杆36上置入底座3的颈部33内,将环形浮子34套在桶座颈部33上,3个销子35依次穿过3个通透销孔341和至少3个开口 331插入3个非通透销孔321内。通透销孔341和非通透销孔321与销子35过盈配合。而且桶座颈部33的底部中心设置有止回阀6,止回阀6与顶杆36的内腔相连通。当将上述带有内胆的饮水机水桶扣在饮水机上时,饮水机顶杆36顶入聪明盖4上的出水口 44后将封水盖12顶离原位,水从饮水机顶杆上的进水孔进入饮水机的内部,作为补偿,需要有同样体积的空气进入由进气口 43从外界进入水桶内壁和软质内胆本体之间空腔才能使水流出,当储水槽内的水平面逐渐升高,托起环形浮子34上浮,进而通过销子35将浮力传递到环形托片32上使环形托片32、环形硅胶垫片31向上位移,最后使环形硅胶垫片31与突起在聪明盖4端部的进气口 43接触,将沟通外界与水桶内壁和软质内胆本体之间空腔的通道关闭,空气无法进入普通水桶与软质内胆本体之间,软质内胆本体内的水不再流出,当使用者接水的时候,储水槽内的水平面下降,环形硅胶垫片31与突起在聪明盖4端部的进气口 43离开,空气进入普通水桶与软质内胆本体之间,软质内胆本体内的水再次流出,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内胆内的水全部使用完毕。从而避免外界空气进入水中从而清洁饮水,延长水的保质期。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本实用新型思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包含内胆、盖以及桶座的饮水机,包括可置于普通饮水机水桶内的软质内胆本体(I)、可置于普通饮水机水桶颈口⑵内的硬质内胆颈口(11)、聪明盖⑷和桶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颈口(11)的长度略大于普通饮水机水桶颈口(2)的长度,内胆卡环(5)安装在硬质内胆颈口(11)的端部并卡在聪明盖(4)的环形挡环(42)内,聪明盖(4)的端部有不少于I个沟通外界与水桶内壁和软质内胆本体之间空腔的进气口(43);所述的桶座(3)的桶座颈部(33)的下部开设至少3个开口(331),桶座颈部(33)内的顶杆(36)上套有环形托片(32)和环形硅胶垫片(31),环形硅胶垫片(31)设置在环形托片(32)之上,环形托片(32)的侧壁上设有至少3个非通透销孔(321),环形浮子(34)套在桶座颈部(33),环形浮子(34)的侧壁上设有至少3个通透销孔(341),至少3个销子(35)依次穿过3个通透销孔(341)和至少3个开口(331)插入3个非通透销孔(3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内胆、盖以及桶座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43)突出于聪明盖(4)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内胆、盖以及桶座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聪明盖(4)内还设有封水盖(41),封水盖(41)覆盖在出水口(4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内胆、盖以及桶座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座颈部(33)的底部中心设置有止回阀(6),止回阀(6)与顶杆(36)的内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内胆、盖以及桶座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透销孔(341)和非通透销孔(321)与销子(35)过盈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具体地说是设计一种能防止饮水机内的水被二次污染的包含内胆、盖以及桶座的饮水机。包括可置于普通饮水机水桶内的软质内胆本体、可置于普通饮水机水桶颈口内的硬质内胆颈口、聪明盖和桶座,聪明盖的端部有不少于1个沟通外界与水桶内壁和软质内胆本体之间空腔的进气口;桶座的桶座颈部的下部开设至少3个开口,桶座颈部内有环形托片和环形硅胶垫片,环形浮子套在桶座颈部,至少3个销子依次穿过通透销孔和开口插入非通透销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不改变现有的饮水机及饮水机水桶的结构,利用放置于饮水机水桶内的内胆避免水的二次污染,延长水的保质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饮水机水桶可循环,使用符合环保理念。
文档编号A47J31/44GK203016700SQ20122062744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李明 申请人: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