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06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炖锅,其盖体基本上都是单层结构,这种设计的一个固有缺陷是,食物加工过程中,电炖锅的盖体温度都很高,这导致用户在操作时很容易被烫伤,同时,实践中也常常出现用户因为陶瓷盖体烫手而失手将其打碎的情况,致使对应的电炖锅无法继续正常使用;而现有的电饭锅或高压锅等器具,其用于容纳食物的容器基本是金属结构,使用时间长了会导致生锈,粘锅等问题,此外,采用金属器具烹饪食物还可能导致部分金属离子过多进入人体而引起各种病症。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一方面可形成全陶瓷或紫砂的烹饪空间,使烹饪过程安全卫生,另一方面还可防止用户直接接触与容器直接盖合的高温内盖,避免烫伤使用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基体和盖体,所述基体内设置有用于盛装食物的容器,所述容器外侧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盖体包括多个盖层,相邻盖层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盖体在背离容器一侧的盖层设置为顶盖,在靠近容器一侧的盖层包括内盖组件,所述内盖组件包括内盖主体,所述内盖主体与容器盖合,所述容器和内盖主体的材质为陶瓷或紫砂。
进一步地,所述内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内盖主体周沿的内盖架,所述内盖主体在与容器接触盖合位置还设置有密封硅胶。
再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在边缘位置向下延伸形成盖体侧壁,所述盖体侧壁的内侧固定有内衬组件,所述内盖组件通过内盖架与内衬组件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组件包括与盖体侧壁固定连接的内衬环,所述内衬环中间设置有衬盖板,内衬环下方固定有挂扣部,所述内盖组件的内盖架与挂扣部活动扣接。
还进一步地,所述衬盖板上方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顶盖在边缘位置向下延伸形成盖体侧壁,所述内盖组件的内盖架固定于盖体侧壁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盖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内盖主体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阀通过排气孔与容器内部连通。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盖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内盖组件上方。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基体或盖体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
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电炖锅相比,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将烹饪器具的盖体设置为多层结构,可以避免用户由于直接接触与容器盖合的高温内盖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在多层盖体的相邻盖体之间设置有间隙,在烹饪过程中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热量逸散,降低能耗,还使食物加工过程更加安静;与现有电饭锅相比,本发明设置内盖主体和容器为紫砂或陶瓷,使用于加工食物的空间形成相对密封的纯陶瓷或紫砂容腔,可以充分利用陶瓷天然不粘、不锈、安全卫生及紫砂不锈、安全卫生的特点;本发明在盖体上设置温度传感器,还可以提高烹饪器具的控制精确性,使烹饪器具更加智能化。


图1是实施例1所述烹饪器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所述烹饪器具的内盖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所述烹饪器具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所述烹饪器具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烹饪器具另一种外观示意图。
图中:1_基体;10_第一面板;12_卡扣;13_第二面板;2_盖体;3_温度传感器;4-排气阀;5-内衬组件;51_内衬环;51_内衬环;52_挂扣部;53_衬盖板;6_内盖组件;61-内盖主体;62_密封娃胶;63_内盖架;64_瓷盖压板;65_排气孔;7_容器;81_第一加热装置;82-第二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包括基体I和盖体2,所述基体I内设置有用于盛装食物的容器7,所述容器7外侧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81,所述盖体2包括多个盖层,相邻盖层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盖体I在背离容器7 —侧的盖层设置为顶盖21,在靠近容器7 —侧的盖层包括内盖组件6,所述内盖组件6包括内盖主体61,所述内盖组件6与容器7密封,所述容器7和内盖主体61的材质为陶瓷或紫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81设置于容器7底部位置,所述盖体2通过转轴设置于基体I上并可通过旋转打开或关闭,作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所述基座I和盖体2的连接位置还设置有弹簧和卡扣12以让盖体2与基体I之间实现一键开盖,以便使用户不用直接操作高温盖体2。所述内盖组件6包括内盖主体61和设置于内盖主体61周沿的内盖架63,所述内主体61在与容器7接触盖合位置还设置有密封娃胶62,所述密封娃胶62由内盖架63进行固定,所述顶盖21在边缘位置向下延伸形成盖体侧壁22,所述盖体侧壁22的内侧固定有内衬组件5,所述内盖组件6通过内盖架63与内衬组件5活动连接,所述内衬组件5包括与盖体侧壁22固定连接的内衬环51,所述内衬环51中间设置有衬盖板53,内衬环51下方固定有挂扣部52,所述内盖组件6的内盖架与挂扣部52活动扣接并通过瓷盖压板64压紧,所述衬盖板53上方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82,基于上述设置,通过抽放瓷盖压板64,内盖组件6可以方便地从盖体I上拆卸下来,方便用户进行深度清洗。
此外,所述盖体I上还设置有排气阀4,所述内盖主体61上开设有排气孔65,所述排气阀4通过排气孔65与容器7内部连通,上述盖体主体61和容器7的材质均为陶瓷或紫砂,这使得让被加工的食物放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陶瓷容器内,最大限度地利用陶瓷天然不粘、不锈、卫生安全的特性加工和盛装食物,上述盖体I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该温度传感器3设置于内盖组件6上方,可以探测所在间隙内的温度,进而间接探测容器7内液体温度,以便精确控制烹饪工艺,增加烹饪器的智能效果。
为了方便操控,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基体I或盖体2上还设置有操作面板10,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将操作面板10设置于顶盖21上,所述烹饪器具的基体I上还设置有用于提起烹饪器具的提手11。
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所述的烹饪器具在加工食物时,由盖体I的内盖组件6与容器7密封盖合,当烹饪器具工作时,第一加热装置81在容器7底部对容器7进行加热,第二加热装置82通过衬盖板54将热量传递到内盖主体61上,从而形成立体均匀加热,提高烹饪效果。同时,由于本实施例中盖体I形成多层结构,并在顶盖21和内盖主体6之间预留有间隙9,该设计保证烹饪器具在加热过程中隔热性能优良,还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降低烹饪过程中的噪音,更便于用户预约。
实施例2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内盖组件6通过内衬组件5与盖体侧壁22活动连接,而本实施例中,内盖组件6直接固定于盖体侧壁22上,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盖体I包括顶盖21,所述顶盖21在边缘位置向下延伸形成盖体侧壁22,所述内盖组件6的内盖架固定于盖体侧壁22的内壁上而与盖体I形成一个整体,可以降低成本,所述内盖主体6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82。
实施例3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操作面板的设置位置不同,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面板10设置于基座I的前侧面,当然,本实施例中操作面板10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部结构相结合。并且,基于操作的多样化要求要求,操作面板10也可设置于基体前侧面或其他任意便于操作的区域,
应该理解,以上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认知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基体和盖体,所述基体内设置有用于盛装食物的容器,所述容器外侧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多个盖层,相邻盖层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盖体在背离容器一侧的盖层设置为顶盖,在靠近容器一侧的盖层包括内盖组件,所述内盖组件包括内盖主体,所述内盖主体与容器盖合,所述容器和内盖主体的材质为陶瓷或紫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内盖主体周沿的内盖架,所述内盖主体在与容器接触盖合位置还设置有密封硅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在边缘位置向下延伸形成盖体侧壁,所述盖体侧壁的内侧固定有内衬组件,所述内盖组件通过内盖架与内衬组件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 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组件包括与盖体侧壁固定连接的内衬环,所述内衬环中间设置有衬盖板,内衬环下方固定有挂扣部,所述内盖组件的内盖架与挂扣部活动扣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盖板上方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在边缘位置向下延伸形成盖体侧壁,所述内盖组件的内盖架固定于盖体侧壁的内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加热>j-U ρ α装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内盖主体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阀通过排气孔与容器内部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内盖组件上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或盖体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基体、盖体和用于盛装食物的容器,所述容器外侧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盖体包括多个盖层,相邻盖层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盖体在背离容器一侧的盖层设置为顶盖,在靠近容器一侧的盖层包括内盖组件,所述内盖组件包括内盖主体,所述内盖主体与容器盖合,所述容器和内盖主体的材质为陶瓷或紫砂,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烹饪热量的逸散,还使食物加工过程更加安静;同时还可以避免用户由于直接接触与容器盖合的高温内盖而产生的安全隐患;本发明设置内盖主体和容器为紫砂和陶瓷,使用于加工食物的空间形成相对密封的纯陶瓷或紫砂容腔,可以充分利用陶瓷天然不粘、不锈、安全卫生及紫砂不锈、安全卫生的特点。
文档编号A47J36/06GK103142134SQ20131010981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马少军 申请人: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