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饭煲内的多用型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10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饭煲内的多用型内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饭煲内的多用型内胆,包括锅体外壳、锅盖、锅外胆、锅内胆,所述的锅内胆放置于锅外胆内,该锅内胆的最上平面与锅体外壳的最上平面平齐;所述的锅内胆在与锅外胆相接处设有硅胶圈和固定卡扣,该硅胶圈紧贴于锅内胆的锅环下底处,固定卡扣设置于硅胶圈之下,并固定于锅内胆上;所述的锅内胆上面放置有至少一个蒸格,该蒸格可以叠放在一起,最上面的蒸格上盖有设有出气孔的锅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锅多用的功能:1、可直接用锅外胆进行煮饭;2、可利用锅内胆进行食物或菜肴的蒸煮;3、多层蒸格设计可以用来蒸煮更多的食物;4、适用于需要先煮后蒸菜肴的一步式操作。
【专利说明】—种用于电饭煲内的多用型内胆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饭煲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饭煲内的多用型内胆。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很多人们会觉得电饭煲煮出的米饭不够香不够入味,而往往普通的最为原始的蒸饭,却能让人们感觉到米饭的香味及味道都比较好,而现有技术中的电饭煲都是常用的煮饭工具,但电饭煲由于设计存在的问题,不能将大米直接蒸成米饭,导致满足不了一些人们对蒸饭功能的要求。本发明在不改变原有电饭锅功能的情况下,增加了能实现蒸饭功能的锅内胆,使得日常所用的电饭煲功能更加完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一锅多用的用于电饭煲内的多用型内胆。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锅体外壳、锅盖、锅外胆、锅内胆,该锅外胆放置于锅体外壳内,锅盖盖于锅体外壳上,所述的锅体外壳的底部设有加热功能集成装置,锅体外壳的外壳壁处设有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分别与锅外胆内所设的液位传感器和锅体外壳内的加热功能集成装置相连;所述的锅内胆放置于锅外胆内,该锅内胆的最上平面与锅体外壳的最上平面平齐;所述的锅内胆在与锅外胆相接处设有硅胶圈和固定卡扣,该硅胶圈紧贴于锅内胆的锅环下底处,固定卡扣设置于硅胶圈之下,并固定于锅内胆上;所述的锅内胆上面放置有至少一个蒸格,该蒸格可以叠放在一起,最上面的蒸格上盖有设有出气孔的锅盖,蒸格的底面设有蒸格汽孔。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锅内胆的锅壁与锅底部都设有蒸汽孔,且该蒸汽孔的直径为
0.5?2毫米;所述的锅内胆的底部为锥形底部。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锅内胆的直径小于锅外胆的直径,锅内胆的深度小于锅外胆的深度。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液位传感器位于距离锅外胆底部的2?3厘米处。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锅多用的功能:1、可直接用锅外胆进行煮饭;2、可利用锅内胆进行食物或菜肴的蒸煮;3、多层蒸格设计可以用来蒸煮更多的食物;4、适用于需要先煮后蒸菜肴的一步式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锅内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发明的锅内胆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发明的蒸格结构示意图。
[0013]图5是本发明的锅内胆用于电饭煲上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6是本发明的蒸格用于电饭煲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锅体外壳;2、锅盖;3、锅外胆;4、锅内胆;5、加热功能集成装置;6、控制面板;7、液位传感器;8、娃胶圈;9、固定卡扣;10、锅环;11、蒸格;12、出气孔;13、蒸汽孔;14、蒸格汽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5所示,本发明主要提供的是一种以蒸为主的方式,结合刚开始的米水共煮使大米吸水,水面低于锅内胆底部时产生蒸气,利用蒸汽蒸出的米饭更加香气宜人,容易熟透。另外饭与被直接加热的锅体是分开的,而且中间由水作为介质,米饭不会糊化乃至烧焦现象的发生,而且保温效果更加明显。本发明包括锅体外壳1、锅盖2、锅外胆3、锅内胆4,该锅外胆3放置于锅体外壳I内,锅盖2盖于锅体外壳I上,所述的锅体外壳I的底部设有加热功能集成装置5,锅体外壳I的外壳壁处设有控制面板6,该控制面板6分别与锅外胆3内所设的液位传感器7和锅体外壳I内的加热功能集成装置5相连;所述的锅内胆4放置于锅外胆3内,该锅内胆4的最上平面与锅体外壳I的最上平面平齐;所述的锅内胆4在与锅外胆3相接处设有硅胶圈8和固定卡扣9,该硅胶圈8紧贴于锅内胆4的锅环10下底处,固定卡扣9设置于硅胶圈8之下,并固定于锅内胆4上,增加硅胶圈8和固定卡扣9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能使锅内胆4在锅外胆3内不易滑动。
[0017]如附图4、6所示,所述的锅内胆4上面放置有至少一个蒸格11,该蒸格11可以叠放在一起,最上面的蒸格11上盖有设有出气孔12的锅盖2,蒸格11的底面设有蒸格汽孔14 ;多层蒸格11设计可以用来蒸煮更多的食物。
[0018]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锅内胆4的锅壁与锅底部都设有蒸汽孔13,且该蒸汽孔13的直径为0.5?2毫米,这样米粒不会掉入到锅外胆3内。
[0019]如附图1、2所示,所述的锅内胆4的底部为锥形底部。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锅内胆4的底部与米饭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蒸汽孔13通过的蒸汽量也大;另外锥形设计可以让水与米早点实现分离,更快的产生蒸汽,便于煮熟饭的时间更少。
[0020]如附图5所示,所述的锅内胆4的直径小于锅外胆3的直径,锅内胆4的深度小于锅外胆3的深度,且直径之差和深度之差所留的间隙内盛有水。
[0021]如附图5所示,所述的液位传感器7位于距离锅外胆3底部的2?3厘米处,这样的目的在于保护锅外胆3内的水烧干。
[002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0023]实施例一:如附图5所示,将洗净的米加入到锅内胆4内,然后将锅内胆4放入到锅外胆3里并向锅内加水与米平,开启加热功能,大米升温后吸水膨胀熟化,水的液面开始下降,直到液面低于锅内胆4的底部,在此情况下外部加热继续,锅外胆3内剩余的水产生蒸汽,对锅内胆4内半熟的大米进行了蒸的环节,锅外胆3内的水不断的减少,当水位低于液位传感器7时,通过控制面板6电饭煲会自动取消加热状态,从而转为保温状态;另外蒸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到锅盖处的冷凝散热部分,凝结成小水滴,滴入到米饭表面可以更好的为米饭补足水分,使得米饭更容易熟透。由于蒸汽的温度高于水烧开时的温度,米饭很容易通过间接加热方式被蒸熟;而不同于现用电饭锅的直接加热方式,避免因为锅外胆温度过高米饭被烧焦。
[0024]实施例二:如附图6所示,将洗净的米加入到锅内胆4内,然后将锅内胆4放入到锅外胆3里并向锅内加水与米平,开启加热功能,同时假如要在电饭煲内蒸一些其他食物之类的东西,可以用上蒸格11,此蒸格11可以叠放在一起最上面的蒸格11上盖有锅盖2,在煮米饭的同时也能同时蒸各类食物,起到多用途的特点。
[0025]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饭煲内的多用型内胆,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外壳(I)、锅盖(2)、锅外胆(3)和锅内胆(4),该锅外胆(3)放置于锅体外壳(I)内,锅盖(2)盖于锅体外壳(I)上,所述的锅体外壳(I)的底部设有加热功能集成装置(5),锅体外壳(I)的外壳壁处设有控制面板(6),该控制面板(6)分别与锅外胆(3)内所设的液位传感器(7)和锅体外壳(I)内的加热功能集成装置(5)相连;所述的锅内胆(4)放置于锅外胆(3)内,该锅内胆(4)的最上平面与锅体外壳(I)的最上平面平齐;所述的锅内胆(4)在与锅外胆(3)相接处设有硅胶圈(8)和固定卡扣(9),该娃胶圈(8)紧贴于锅内胆(4)的锅环(10)下底处,固定卡扣(9)设置于硅胶圈(8)之下,并固定于锅内胆(4)上;所述的锅内胆(4)上面放置有至少一个蒸格(11),该蒸格(11)叠放在一起,最上面的蒸格(11)上盖有设有出气孔(12)的锅盖(2),蒸格(11)的底面设有蒸格汽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饭煲内的多用型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内胆(4)的锅壁与锅底部都设有蒸汽孔(13),且该蒸汽孔(13)的直径为0.5?2毫米;所述的锅内胆(4)的底部为锥形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饭煲内的多用型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内胆(4)的直径小于锅外胆(3)的直径,锅内胆(4)的深度小于锅外胆(3)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饭煲内的多用型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位传感器(7)位于距离锅外胆(3)底部的2?3厘米处。
【文档编号】A47J27/04GK103876609SQ201410105186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0日
【发明者】陈峰磊 申请人:宁波高新区金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