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5301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真空吸尘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真空吸尘器。一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具有安装部;灰尘桶,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安装部,上述灰尘桶具有用于对灰尘进行加压的加压部件;旋转盖,用于覆盖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上述灰尘桶,上述旋转盖具有铰链机构,上述铰链机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吸尘器本体相连接;以及开放维持单元,以使上述旋转盖在自动旋转位置维持旋转状态的方式与上述旋转盖相连接。
【专利说明】真空吸尘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真空吸尘器。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说,真空吸尘器是利用由吸入电机产生的吸入力来吸入空气及灰尘之后,分离空气和灰尘,从而将灰尘储存于灰尘桶,空气则向外部排出的设备。
[0003]作为现有技术文献的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0-0018785号公开了盖部件在部分开放的状态下维持其状态的技术。但是,根据现有技术文献,在向盖部件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存在盖部件无法维持开放的状态而是因自重关闭的问题。并且,若盖要使部件在像这样开放一部分的状态下完全开放,则应以手动的方式使盖部件旋转。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确认是否安装了灰尘桶且能够从本体容易地分离灰尘桶的真空吸尘器。
[0005]一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具有安装部;灰尘桶,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安装部,上述灰尘桶具有用于对灰尘进行加压的加压部件;旋转盖,用于覆盖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上述灰尘桶,上述旋转盖具有铰链机构,上述铰链机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吸尘器本体相连接;以及开放维持单元,以使上述旋转盖在自动旋转位置维持旋转状态的方式与上述旋转盖相连接。
[0006]上述开放维持单元使上述旋转盖从上述自动旋转位置以手动的方式进一步旋转,并在手动旋转位置维持旋转状态。
[0007]上述铰链机构可包括:铰链本体,铰链轴,从上述铰链本体延伸,以及接触部,与上述铰链本体相结合或与上述铰链本体形成一体;上述开放维持单元可包括开放维持部,上述开放维持部在上述旋转盖旋转的状态下支撑上述接触部。
[0008]上述开放维持单元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上述铰链轴的轴支撑部。
[0009]上述开放维持部可包括:弹性部件,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上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以及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上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上述接触部能够通过孔与上述弹性部件相接触,上述孔是在上述第一支撑部形成的孔。
[0010]在上述旋转盖关闭的状态下,上述接触部贯通上述孔对加压上述弹性部件进行加压,以使上述弹性部件从上述第一支撑部分离;在上述旋转盖旋转规定角度的状态下,上述弹性部件与上述第一支撑部相接触,上述接触部可在上述孔与上述弹性部件的一端相接触。
[0011 ] 上述开放维持单元可包括形成上述开放维持部的铰链弓I导部,在上述铰链弓I导部可形成有导槽,上述导槽在上述旋转盖旋转时引导上述接触部的移动。
[0012]上述铰链机构可包括:铰链本体,以及铰链轴,从上述铰链本体延伸;上述开放维持单元可包括开放维持部,上述开放维持部用于在上述旋转盖旋转的状态下支撑上述铰链本体的下侧。
[0013]上述开放维持部可包括:支撑筋;以及支撑突起,从上述支撑筋突出,用于在上述旋转盖旋转的状态下支撑上述铰链本体。
[0014]在上述旋转盖的旋转过程中,上述支撑突起位于上述铰链本体的移动路径上,在上述旋转盖旋转的过程中,上述铰链本体和上述支撑突起相干涉,使上述铰链本体及上述支撑筋中的一个以上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解除干涉,由此使上述旋转盖进一步旋转,若上述旋转盖进一步旋转,则上述铰链本体可被上述支撑突起支撑。
[0015]上述旋转盖包可括驱动装置,上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设在上述灰尘桶的加压部件。
[0016]上述驱动装置课包括:压缩电机;以及传动部,用于向上述加压部件传递上述压缩电机的动力。
[0017]另一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具有安装部;灰尘桶,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安装部;旋转盖,用于覆盖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上述灰尘桶,上述灰尘桶具有铰链机构,上述铰链机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吸尘器本体相连接;第一开放维持部,用于使上述旋转盖在旋转到第一旋转位置的状态下维持旋转位置;以及第二开放维持部,用用于使上述旋转盖在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的状态下维持旋转位置。
[0018]上述铰链机构可包括:铰链本体,铰链轴,从上述铰链本体延伸,以及接触部,与上述铰链本体相结合或与上述铰链本体形成一体;上述第一开放维持部可包括:弹性部件,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上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以及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上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上述接触部能够通过孔与上述弹性部件相接触,上述孔是在上述第一支撑部形成的孔。
[0019]上述第二开放维持部可包括:支撑突起,在上述旋转盖的第二旋转位置支撑上述铰链本体;以及支撑筋,支撑上述支撑突起。
[0020]上述第一旋转位置可以为上述旋转盖旋转了第一角度的位置,上述第二旋转位置可以为上述旋转盖旋转了第二角度的位置,上述第二角度大于上述第一角度。
[0021]若上述旋转盖从上述第一旋转位置进一步旋转,则上述接触部与上述弹性部件相分离,从而从上述孔脱离。
[0022]通过所提出的发明,由于上述旋转盖通过上述开放维持单元维持旋转的状态(开放的状态),因而具有在没有旋转盖的干涉的情况下,可在上述安装部容易地安装上述灰尘桶或从上述安装部容易地分离灰尘桶的优点。
[0023]并且,由于旋转盖在没有安装灰尘桶或没有与灰尘桶相结合的状态下在第一旋转位置维持开放的状态,因而具有可容易地确认是否安装了灰尘桶或旋转盖是否与灰尘桶相结合的优点。
[0024]并且,由于具有上述传动部的旋转盖通过上述开放维持单元维持旋转的状态,由此在将上述灰尘桶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过程中,能够防止与上述灰尘桶与上述传动部之间的干涉,具有能够防止上述传动部损伤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示出灰尘桶从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分离的状态的图。
[0026]图2为实施例的吸尘器本体的剖视图。
[0027]图3为实施例的灰尘桶的盖的剖面立体图。
[0028]图4为示出实施例的第二传递部、连接部及加压部件的排列状态的剖视图。
[0029]图5及图6为示出驱动装置和加压部件的连接过程的图。
[0030]图7为示出灰尘桶安装于吸尘器本体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0031]图8为示出具有驱动装置的旋转盖的剖视图的图。
[0032]图9为示出实施例的旋转盖与开放维持单元的连接状态的图。
[0033]图10为实施例的旋转盖的立体图。
[0034]图11为实施例的开放维持单元的立体图。
[0035]图12A、图12B为示出旋转盖未开放的状态(未旋转的状态)下的旋转盖与开放维持单元的图。
[0036]图13A、图13B为示出旋转盖旋转了第一角度的状态下的旋转盖与开放维持单元的图。
[0037]图14A、图14B为示出旋转盖旋转了第二角度的状态下的旋转盖与开放维持单元的图。
[0038]图15为旋转盖旋转了第二角度的状态下的吸尘器本体的立体图。
[0039]图16为示出旋转盖旋转了第二角度的状态下灰尘分离机构分离的形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通过例示性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注意,在对各附图的结构要素标注附图标记的过程中,对于相同的结构要素,即使显示于其他附图上,也尽可能地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时,若判断为对相关的公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会妨碍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的情况下,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0041]并且,在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要素的过程中,可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其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进行区别,不会因这些术语而限定相关结构要素的本质、次序或顺序等。当某一结构要素与另一结构要素“连接”、“结合”或“联接”的情况下,其结构要素可以与其另一构要素直接连接或联接,但也应理解为在各结构要素之间可以“连接”、“结合”或“联接”其他结构要素。
[0042]图1为示出灰尘桶从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分离的状态的图,图2为实施例的吸尘器本体的剖视图。
[0043]参照图1及图2,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I可包括:吸尘器本体10,内部具有产生吸入力的吸入电机;灰尘分离机构20,安装于上述吸尘器本体10,用于从所吸入的空气分离灰尘;以及灰尘桶30,储存从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分离的灰尘。
[0044]虽然未图示,但上述真空吸尘器I可包括连接管、吸入管及吸入嘴。
[0045]上述吸尘器本体10可包括用于移动的多个主轮11和辅助轮12。
[0046]上述吸尘器本体10可包括本体流入部14,上述本体流入部14使通过上述吸入嘴吸入的空气流入。通过上述本体流入部14向上述吸尘器本体10流入的空气可向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流入。作为一例,向上述吸尘器本体10流入的空气可从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的下侧向灰尘分离机构20流入。
[0047]上述吸尘器本体10可包括安装部30,上述安装部30用于安装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和上述灰尘桶30。作为一例,上述安装部13可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10的前侧,但并不局限于此。
[0048]首先将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安装于上述安装部13之后,才能安装上述灰尘桶30。若上述灰尘桶30安装于上述安装部13,则可以与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相连通。
[0049]上述吸尘器本体10还可以包括旋转盖15,在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和上述灰尘桶30安装于上述安装部13的状态下,旋转盖15覆盖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和上述灰尘桶30。作为一例,上述旋转盖15能够以可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吸尘器本体10的上侧部相连接。因此,上述旋转盖15可分别覆盖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和上述灰尘桶30的上侧。
[0050]上述灰尘桶30在安装于上述安装部13的状态下可包围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的周围的一部分。因此,若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安装于上述安装部13,上述灰尘桶30安装于上述安装部13之后,上述旋转盖15覆盖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及上述灰尘桶30,则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不会向上述吸尘器本体10的外部露出。
[0051]在本实施例中,随着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被上述灰尘桶30及上述旋转盖15覆盖,即使没有用于使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固定于上述吸尘器本体10的固定单元,也能固定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的位置。即,可通过上述灰尘桶30及上述旋转盖15来防止上述灰尘分尚机构20移动。
[0052]上述旋转盖15可在覆盖上述灰尘桶30的状态下与上述灰尘桶30相结合。与此不同,上述旋转盖15能够在覆盖上述灰尘桶30的状态下与上述吸尘器本体10相结合。
[0053]在上述旋转盖15与上述灰尘桶30相结合的情况下,为了固定上述灰尘桶30的位置,上述灰尘桶30可以与上述吸尘器本体10相结合。
[0054]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可通过空气的气旋流动来分离空气和灰尘,但并不局限于此。
[0055]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可包括灰尘分离体210和盖220,上述盖220覆盖上述灰尘分立体210的一侧。
[0056]以图2为基准,在上述灰尘分立体20的下侧可形成用于吸入空气的空气吸入口212以及用于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口 213。上述灰尘分立体210的底面可结合过滤器214,上述过滤器214用于使空气通过,并阻断规定大小以上的灰尘的排出。因此,通过上述空气吸入口 212吸入的空气在通过上述过滤器214之后,通过上述空气排出口 213从上述灰尘分立体210排出。
[0057]上述灰尘分立体210的侧面具有灰尘排出口 216,上述灰尘排出口 216用于排出从空气分离的灰尘。上述灰尘排出口 216配置于高于上述空气吸入口 212及上述空气排出部213的位置。
[0058]图3为实施例的灰尘桶的盖的剖面立体图,图4为示出实施例的第二传递部、连接部及加压部件的排列状态的剖视图。
[0059]参照图2至图4,上述灰尘桶30可包括集尘本体310和用于覆盖上述集尘本体310的灰尘桶盖320。
[0060]上述集尘本体310的上侧可以开口,上述灰尘桶盖320可覆盖上述集尘本体310的上侧。
[0061]为了使上述灰尘桶30覆盖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上述集尘本体310的一部分能够以与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的一部分相同的形状形成。作为一例,上述集尘本体310可具有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所处的下陷部311。
[0062]虽然未图示,但上述集尘部310包括灰尘流入口,从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的灰尘排出口 216排出的灰尘借助灰尘流入口流入。
[0063]上述集尘本体310的内部具有用于对所储存的灰尘进行加压的加压部件360。上述加压部件360能够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集尘本体310内。上述加压部件360可包括旋转轴364和加压板362,上述加压板362从上述旋转轴364沿轴方向延伸。
[0064]上述集尘本体310可具有用于连接上述旋转轴364的固定轴372。作为一例,上述固定轴372可设置于上述集尘本体310的底面,但并不局限于此。上述固定轴372可向旋转轴364的下侧插入。与此不同,上述旋转轴364可向上述固定轴372的上侧插入。
[0065]上述集尘本体310的水平截面呈非圆形。并且,在上述加压部件360旋转的过程中,上述加压部件360可以与上述集尘本体310的内表面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加压部件360可以与上述集尘本体310的内表面的至少两个部分(也可称为接触部)相接触。因此,上述加压部件360能够以上述旋转轴364为基准在由两个接触部形成的角度范围内旋转。
[0066]上述旋转盖15可包括驱动装置400,上述驱动装置400产生用于使上述加压部件360旋转的动力。因此,上述驱动装置400可以与上述旋转盖15 —同旋转,在上述旋转盖15覆盖上述灰尘桶30的状态下,上述驱动装置400可以与上述灰尘桶30的内部的加压部件360相连接。
[0067]上述驱动装置400可包括:压缩电机410,可进行双向旋转;以及传动部,用于传递上述压缩电机410的动力。上述传动部可包括:第一传递部420,与上述压缩电机410的轴相连接;以及第二传递部430,与上述第一传递部420相连接。
[0068]上述灰尘桶盖320可包括连接部450,上述连接部450用于向上述加压部件360传递上述驱动装置400的动力。上述连接部450可以选择性地与上述第二传递部430及上述加压部件360相连接。即,上述连接部450起到第三传递部的作用。
[0069]若使上述灰尘桶盖320与上述集尘本体310相结合,则上述连接部450与上述加压部件360 (例如,旋转轴)相连接,若从上述集尘本体310分离上述灰尘桶盖320,则上述连接部450和上述加压部件360的连接可以被解除。
[0070]并且,若利用上述旋转盖15覆盖上述灰尘桶30,则上述第二传递部430可以与上述连接部450相连接,若上述旋转盖15从上述灰尘桶30分离,则上述第二传递部430和上述连接部450的连接可以被解除。
[0071]为了使上述驱动装置400 (例如,上述第二传递部)与上述连接部450相连接,上述驱动装置400的一部分(例如,上述第二传递部)可向上述旋转盖15的外侧突出,上述连接部450向上述灰尘桶30 (例如,灰尘桶盖)的外侧露出。
[0072]例如,上述第一传递部420可以是齿轮。上述第二传递部430可包括本体432以及多个齿轮434,齿轮434形成于上述本体432的周围。即,上述第二传递部430可起到齿轮的作用。
[0073]上述本体432可呈一侧开口的圆筒形状,在上述本体432形成用于收容连接引导部440的收容部436。上述本体432可具有向上述连接引导部440提供弹力的弹性部件438。上述弹性部件438以使收容于上述本体432的上述连接引导部440从上述本体432突出的方式弹性支撑上述连接引导部440。在上述连接引导部440可形成用于收容上述弹性部件438的槽442。通过上述弹性部件438,上述连接引导部440可在上述本体432进行直线运动,上述连接引导部440的向上述第二传递部430的外侧突出的长度可变。
[0074]上述连接引导部440的外侧形成防旋转部443,上述防旋转部443用于防止上述连接引导部440与上述本体432在上述连接引导部440收容于上述收容部436的状态下进行相对旋转。在上述本体432可形成槽或孔,上述槽或孔用于防止上述连接引导部440在收容于上述收容部436的过程中与上述防旋转部443之间产生的干涉。因此,上述连接引导部440可以与上述本体432 —同旋转。
[0075]上述连接引导部440可包括:第一突出部446,用于与上述连接部450形成同心;以及一个以上的第二突出部447,与上述第一突出部446相分离,用于使上述连接部450旋转。
[0076]上述连接部450包括:收容槽455,用于收容上述第一突出部446 ;以及多个接触部突起456,形成于上述收容槽455。上述收容槽455可形成于上述连接部450的上侧。上述多个接触部突起456从上述收容槽455的内表面朝向上述收容槽455的中心突出,并相互分离。上述多个接触部突起456之间的间隔大于上述第二突出部447的厚度。并且,在多个接触部突起456中相邻的两个接触部突起之间的空间可收容连接引导部440的第二突出部447。若在相邻的两个接触部突起456之间的空间收容上述第二突出部447,则上述连接部450可随着上述第二传递部430的旋转一同旋转。
[0077]作为另一例,上述连接部450可包括用于收容上述第一突出部446的第一收容槽和用于收容上述第二突出部447的多个第二收容槽。在此情况下,上述多个第二收容槽能够以分离规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上述多个第二收容槽的配置形态可以与图3所公开的多个接触部突起456的配置形态相同。
[0078]作为又一例,上述连接引导部440可包括收容槽及多个接触部突起,上述连接部450可包括收容于上述收容槽的第一突出部及收容于两个接触部突起之间的第二突出部。
[0079]上述连接部450可包括:第一突出部451,用于与上述加压部件360的旋转轴364形成同心;以及一个以上的第二突出部452,与上述第一突出部451相分离,用于使上述加压部件360旋转。
[0080]上述加压部件360的旋转轴364包括:收容槽365,用于收容上述连接部450的第一突出部451 ;以及多个接触部突起366,形成于上述收容槽365。上述收容槽365可形成于上述旋转轴364的上侧。上述多个接触部突起366从上述收容槽365的内表面向上述收容槽365的中心突出,并相互分离。上述多个接触部突起366之间的间隔大于上述连接部450的第二突出部452的厚度。并且,在多个接触部突起366中相邻的两个接触部突起之间的空间可收容上述连接部450的第二突出部452。若在相邻的两个接触部突起之间的空间收容上述连接部450的第二突出部452,则上述旋转轴364可随着上述连接部450旋转一同旋转。
[0081]作为另一例,上述旋转轴364可包括:第一收容槽,用于收容上述连接部450的第一突出部451 ;以及第二收容槽,用于收容上述连接部450的第二突出部452。在此情况下,上述多个第二收容槽能够以分离规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上述多个第二收容槽的配置形态可以与图3所公开的多个接触部突起456的配置形态相同。
[0082]另一方面,上述灰尘桶盖320可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330,上述第二本体330与上述第一本体321的上侧相结合。上述第一本体321及上述第二本体330中的某一个可以与上述集尘本体310的上侧相结合。并且,上述连接部450能够以可进行直线移动及旋转的方式配置于上述灰尘桶盖320。
[0083]上述第一本体321可包括:第一开口 321A,用于使上述连接部450贯通;以及第一引导部322,用于引导贯通上述第一开口 321A的上述连接部450的直线移动。上述第一引导部322从上述第一开口 321A向下方延伸。
[0084]在上述连接部450形成限制筋453,上述限制筋453用于限制贯通上述第一开口321A的上述连接部450向下方移动。上述限制筋453沿着上述连接部450的周围突出。在上述限制筋453可具有接触部454。上述接触部454可从上述限制筋453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
[0085]上述第一本体321可包括:弹性环324,在上述连接部450向下方移动的过程中,与上述接触部454相接触;以及收容部325,用于收容上述弹性环324。在上述连接部450向下方移动的过程中,随着上述接触部454与上述弹性环324相接触,可减少冲突噪声及由冲突噪声引起的接触部454的破损。由于上述弹性环324限制上述连接部450向下方移动,因而上述弹性环324起到挡止部的作用。在上述限制筋453与上述收容部325相接触的情况下,上述收容部325可起到挡止部的作用。
[0086]上述第二本体330可包括:第二开口 331,用于使上述连接部450贯通;以及第二引导部332,用于引导上述连接部450的直线移动。
[0087]上述第二引导部332呈圆筒形状,上述连接部450的一部分位于上述第二引导部332 内。
[0088]上述第二引导部332可具有用于限制上述连接部450向上方移动的挡止部333。在上述连接部450向上方移动的过程中,上述限制筋453与上述挡止部333相接触,而无法继续移动。
[0089]在上述第一本体321与上述第二本体330相结合的状态下,上述挡止部333 (也可称为“第一挡止部”)与上述弹性环324(或收容部)(也可称为“第二挡止部”)分离。因此,上述限制筋453可在上述挡止部333和上述弹性环324之间移动。此时,只要不向上述连接部450施加外力,上述连接部450就会因自重而维持与上述弹性环324相接触的状态。
[0090]图5及图6为示出驱动装置和加压部件的连接过程的图。
[0091]图5示出第二传递部与连接部相连接而连接部与加压部件的旋转轴未连接的状态,图6示出第二传递部与连接部相连接且连接部与加压部件的旋转轴相连接的状态。并且,图4示出第二传递部与连接部未连接且连接部与加压部件的旋转轴也未连接的状态。
[009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递部与连接部相连接,是提可向上述连接部传递上述第二传递部的旋转力的状态,上述连接部与加压部件的旋转轴相连接,是提可向上述加压部件的旋转轴传递上述连接部的旋转力的状态。
[0093]首先,参照图4,若在上述灰尘桶30安装于上述吸尘器本体10的状态下,上述旋转盖15覆盖上述灰尘桶30的上侧,则上述第二传递部430、上述连接部450及上述加压部件360的旋转轴364将排列成一列。作为一例,上述第二传递部430、上述连接部450及上述加压部件360的旋转轴364以上下方向排列。
[0094]此时,若上述连接引导部440的第二突出部447与上述连接部450的接触部突起456排列,则上述连接引导部440的第二突出部447被上述连接部450的接触部突起456加压,而向上述连接引导部440的上方移动,且上述弹性部件438将收缩。在此状态下,上述第二传递部430的旋转力有可能不向上述连接部450传递。
[0095]在此情况下,若在上述连接部450停止的状态下接通上述电机410,且上述第二传递部430旋转规定角度,则上述连接引导部440的第二突出部447与上述连接部450的两个接触部突起456之间的空间相排列。那么,如图5所示,上述连接引导部440的第二突出部447向上述连接部450的两个接触部突起456之间的空间插入,从而上述第二传递部430的旋转力可向上述连接部450传递。
[0096]并且,若如图5所示,上述连接部450的第二突出部452与上述旋转轴364的接触部突起366相排列,则上述连接部450的第二突出部452被上述连接部450的接触部突起456加压,从而向上述连接引导部440的上方移动,且上述弹性部件438收缩。在此状态下,上述连接部450的旋转力有可能不向上述加压部件360传递。但是,若在上述加压部件360停止的状态下上述连接部件450旋转规定角度,则上述连接部450的第二突出部452与上述旋转轴364的两个接触部突起366之间的空间相排列。那么,如图6所示,上述连接部450的第二突出部452向上述旋转轴364的两个接触部突起366之间的空间插入,从而上述连接部350的旋转力可向上述加压部件360传递。
[0097]根据本实施例,上述连接引导部40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在上述旋转盖15,连接部450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在上述灰尘桶盖320。因此,具有如下优点,即,在上述旋转盖15覆盖上述灰尘桶30的状态下,即使上述第二传递部430没有与上述连接部450相连接或上述连接部450没有与加压部件360的旋转轴364相连接,若接通压缩电机410,则在上述第二传递部430的旋转过程中,上述第二传递部430与上述连接部相连接,在上述连接部450的旋转过程中,上述连接部450与上述加压部件360的旋转轴364相连接。
[0098]并且,借助上述连接引导部440的第一突出部446与上述连接部450的第一突出部451,上述连接引导部440、上述连接部450及上述加压部件360的旋转轴364的中心一致。因此,可稳定地向上述加压部件360的旋转轴364传递上述加压电机410的动力。
[0099]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灰尘桶盖320与上述集尘本体310相结合的状态下,上述连接部450可以从上述灰尘桶盖320沿着与上述加压部件360的旋转轴364的延伸方向并列的方向移动。
[0100]图7为示出灰尘桶安装于吸尘器本体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示出具有驱动装置的旋转盖的剖视图的图。
[0101]参照图7,上述灰尘桶30还可以包括供用户把持的手柄340。
[0102]上述手柄340可包括:手柄本体341,从上述集尘本体310延伸;以及手柄盖342,与上述手柄本体341相结合。
[0103]上述手柄340还可以包括结合单元,上述结合单元用于使上述灰尘桶30与上述吸尘器本体10相结合。此时,上述结合单元使上述灰尘桶30与上述吸尘器本体10的安装部13与上述旋转盖15相结合。
[0104]上述结合单元可包括:操作杆(lever) 346,位于上述手柄本体341和上述手柄盖340 ;以及第一结合部350及第二结合部355,通过上述操作杆346来工作。
[0105]上述操作杆346可包括操作杆本体347和按压部348,上述按压部348从上述操作杆本体347的上侧延伸,供用户按压。上述按压部348可通过形成于上述手柄盖342的开口 344向上述手柄340的外部突出。
[0106]上述按压部348能够以与上述第一结合部350相接触的方式配置。并且,上述第一结合部350被弹性部件354支撑。上述第一结合部350包括:第一本体353,被上述弹性部件354支撑;以及第一卡止部352,从上述第一本体353延伸。上述第一卡止部352可经由形成于上述旋转盖15的第一^^止孔168而卡在上述旋转盖15。
[0107]上述第一卡止部352可通过用于形成上述手柄盖342的开口 345向上述手柄340的外部突出。作为另一例,可在上述手柄341形成用于使上述第一卡止部352突出的开口345。
[0108]虽然未图示,但上述第二结合部355可被弹性部件弹性支撑。上述第二结合部355可包括第二卡止部356。上述第二卡止部356可通过形成于上述安装部13的第二卡止孔132卡在上述安装部13。
[0109]若在上述第--^止部352卡在上述旋转盖15且上述第二卡止部356卡在上述安装部13的状态下,按压上述操作杆346的按压部348,则上述第一结合部350及上述第二结合部355借助上述操作杆346旋转,从而上述第一卡止部352脱离上述第一卡止孔168,上述第二卡止部356脱离上述第二卡止孔132。
[0110]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可以在上述旋转盖15形成上述第一结合部350,而不是在上述手柄340形成上述第一结合部350。作为另一例,在上述旋转盖15不与上述灰尘桶30相结合,而是与上述吸尘器本体10的一部分相结合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上述第一结合部与上述第二结合部中的某一个。
[0111]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一次操作杆的操作,不仅第一结合部350与旋转盖15的结合得以解除,而且上述第二结合部355与上述安装部15的结合也得以解除,因而具有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优点。
[0112]参照图8,上述旋转盖15可包括:第一盖体150 ;第二盖体160,与上述第一盖体150相结合;以及第三盖体170,与上述第一盖体150或上述第二盖体160相结合。
[0113]在上述第一盖体150放置上述压缩电机410。上述第一盖体150可包括:第一收容部152,用于收容上述压缩电机410 ;以及第二收容部153,用于收容上述第二传递部430的一部分。
[0114]在上述第一盖体150可形成开口 154,上述第二传递部430的连接引导部440贯通上述开口 154。上述开口 154可形成于上述第二收容部153。此时,上述第二引导部440可包括凸台444,上述凸台444防止上述连接引导部440在贯通上述孔154的状态下限制向下方移动。上述凸台444可与上述第一盖体150的上表面相接触。
[0115]上述第二盖体160覆盖上述压缩电机410的上侧。S卩,上述压缩电机410位于上述第一盖体150和上述第二盖体160之间。
[0116]上述第一传递部420及上述第二传递部430可放置于上述第二盖体160的上侧。在上述第二盖体160形成第一孔162和第二孔164,上述压缩电机410的轴贯通上述第一孔162,上述第二传递部430贯通上述第二孔164。因此,上述第二传递部430可贯通上述第二孔164及上述开口 154,并向上述旋转盖15的外部(例如,上述旋转盖的下侧)突出。
[0117]在上述第二盖体160可形成用于使上述第一卡止部352插入的上述第一卡止孔168。
[0118]上述第三盖体170覆盖上述第一传递部420及上述第二传递部430。此时,上述第三盖体170可以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形成,以使用户可以从外部查看上述第一传递部420及上述第二传递部430。
[0119]S卩,本实施例中,上述旋转盖150可包括用于覆盖传动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盖体,且上述盖体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形成。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可以从外部查看设在上述旋转盖150的传动部,因而具有能够容易地确认传动部是否正常工作的优点。
[0120]与上述的说明不同,在上述旋转盖15中的上述第二盖体160可予以省略。在此情况下,上述第三盖体可以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形成。
[0121]图9为示出实施例的旋转盖与开放维持单元的连接状态的图,图10为实施例的旋转盖的立体图,图11为实施例的开放维持单元的立体图。
[0122]参照图9至图11,上述旋转盖15还可以包括开放维持单元60,上述开放维持单元60用于维持上述旋转盖15的单向(例如,向上)旋转的状态。上述开放维持单元60以使上述旋转盖15在自动旋转位置维持旋转状态的方式与上述旋转盖15相连接。在此,自动旋转位置是指上述旋转盖15旋转规定角度而不再继续旋转的状态。当然,在这种状态下,旋转盖15因自重而不会关闭。
[0123]上述开放维持单元60使上述旋转盖15从上述自动旋转位置以手动的方式进一步旋转,并在手动旋转位置维持旋转状态。
[0124]上述旋转盖15可包括用于旋转上述旋转盖的一个以上的铰链机构180。此时,上述铰链机构180可以由第一盖体150或第二盖体160延伸。作为一例,图9虽然示出两个铰链机构,但结构相同,因此,只对一个铰链机构进行说明。
[0125]上述铰链机构180可包括:铰链本体181,从上述旋转盖15延伸;铰链轴186,形成于上述铰链本体181 ;以及接触部185,从上述铰链本体181延伸。
[0126]上述铰链本体181可包括:第一延伸部182,从上述旋转盖15向后侧延伸;以及第二延伸部183,从上述第一延伸部182向上方延伸。并且,在上述第二延伸部183可形成铰链轴186。只不过上述铰链本体181的形状仅为例示,可以根据吸尘器而异。
[0127]上述接触部185可以与上述铰链本体181形成一体,或借助紧固部184与上述铰链本体181相紧固。
[0128]上述开放维持单元60可包括铰链引导部610,上述铰链引导部610支撑一个以上的上述铰链机构180。在铰链机构为多个的情况下,上述开放维持单元可包括多个铰链引导部610、620和连接部650,上述连接部650连接多个铰链引导部610、620。当然,上述连接部650可以省略。
[0129]上述铰链引导部610可包括:第一开放维持部621、622、70,用于在上述旋转盖15旋转了第一角度时,维持上述旋转盖15的开放;第二开放维持部634、636,用于在上述旋转盖15旋转大于上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时,维持上述旋转盖15的开放;以及轴支撑部630,用于支撑上述铰链轴186。在本说明书中,可以将上述旋转盖旋转了第一角度的位置称为第一旋转位置,将上述旋转盖旋转了第二角度的位置称为第二旋转位置。
[0130]虽然图11示出了第一开放维持部621、622、70、第二开放维持部634、636及轴支撑部630以一体方式形成,但与此不同,也可以是相互单独分离的结构。
[0131]并且,上述铰链弓I导部610可以与上述吸尘器本体10形成一体或与上述吸尘器本体10相结合。作为另一例,第一开放维持部621、622、70、第二开放维持部634、636及轴支撑部630可以与上述吸尘器本体10形成一体或分别与上述吸尘器本体10相结合。
[0132]上述第一开放维持部621、622、70可包括:弹性部件70 ;第一支撑部621,支撑弹性部件70的一端;以及第二支撑部622,支撑上述弹性部件70的另一端。此时,上述第一支撑部621和第二支撑部622中的一个以上可以与上述吸尘器本体10形成一体或与上述吸尘器本体10相结合。
[0133]在上述第一支撑部621可形成上述铰链本体181的接触部185可通过的孔623。并且,上述铰链本体181的接触部185可通过上述孔623与上述弹性部件70相接触。上述接触部185可根据上述铰链本体181的旋转角度对上述弹性部件70进行加压,从而使上述弹性部件70收缩。作为另一例,两个第一支撑部621相分离而可形成上述孔623。
[0134]并且,在上述接触部185贯通上述孔623与上述弹性部件70相接触的状态下,上述弹性部件70弹性支撑上述铰链本体181的接触部185。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弹性部件70沿着上述旋转盖15向上方旋转的方向弹性支撑上述铰链本体181的接触部185。
[0135]上述第二开放维持部634、636可包括:支撑筋634,从铰链引导部610的底面624向上方延伸;以及支撑突起636,从上述支撑筋634突出。上述支撑突起636可在上述旋转盖15旋转了第二角度时支撑上述铰链本体181 (例如,第二延伸部183)。
[0136]此时,当上述旋转盖15在上述第一角度与上述第二角度之间旋转时,上述支撑突起636可位于上述铰链本体181的移动路径上。
[0137]上述轴支撑部630可包括用于放置上述铰链轴186的放置槽632。
[0138]上述铰链引导部610的底面可形成导槽625,上述导槽625在上述旋转盖15的旋转时引导上述接触部185的移动。
[0139]以下,对上述旋转盖的位置的开放维持单元的作用进行说明。
[0140]图12A、图12B为示出旋转盖未开放的状态(未旋转的状态)下的旋转盖与开放维持单元的图,图13A、图13B为示出旋转盖旋转了第一角度的状态下的旋转盖与开放维持单元的图,图14A、图14B为示出旋转盖旋转了第二角度的状态下的旋转盖与开放维持单元的附图。图15为旋转盖旋转了第二角度的状态下的吸尘器本体的立体图,图16为示出旋转盖旋转了第二角度的状态下灰尘分离机构被分离的形态的图。
[0141]首先,参照图11及图12A、图12B,在上述旋转盖15与上述灰尘桶30相结合的状态下,上述铰链本体181的接触部185贯通上述第一支撑部621的孔623,并对上述弹性部件70进行加压,从而上述弹性部件70收缩。
[0142]若上述弹性部件70收缩,则上述弹性部件70的一端从上述第一支撑部621分离。
[0143]在此状态下,若解除上述第一结合部350与上述旋转盖15的结合,并解除上述第一结合部355与上述安装部13的结合,则如图13A、图13B所示,通过上述弹性部件70的弹力,上述弹性部件70推动上述铰链本体181的接触部185,从而使上述旋转盖15以上述铰链轴186为中心向上方旋转。
[0144]若在上述弹性部件70推动上述铰链本体181的接触部185的过程中,上述旋转盖15以上述铰链轴186为中心旋转了第一角度Θ 1,则上述弹性部件70与上述第一支撑部621相接触。那么,上述弹性部件70会停止。
[0145]在这状态下,上述铰链本体181的接触部185的端部位于上述第一支撑部621的孔623,从而与上述弹性部件70的一端相接触。此时,上述弹性部件70的弹力大于上述旋转盖15的自重引起的向下方向的旋转力。因此,上述旋转盖15旋转了第一角度的状态下,可通过上述弹性部件70维持旋转状态。
[0146]在上述旋转盖15旋转了第一角度的状态下,即使向上述旋转盖15施加外力并在旋转盖15向下方旋转之后除去外力的情况下,只要上述旋转盖15不与上述第一结合部350相结合,上述旋转盖15就能通过上述弹性部件70重新向上方旋转,来维持开放的状态。
[0147]然后,参照图14A、图14B及图15,若在与图13A、图13B相同的状态下,用户将旋转盖15向上方抬起,则上述旋转盖15能够以铰链本体181的铰链轴186为中心向上方旋转。此时,若上述旋转盖15在上述第一旋转位置向上方旋转,则上述接触部185与上述弹性部件70分离,从而脱离上述孔623。
[0148]在上述旋转盖15向上方旋转的过程中,上述铰链本体181与上述支撑突起636相接触,而发生干涉。在这状态下,若向上述旋转盖15施加更多的旋转力,则上述铰链本体181和/或上述支撑筋634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上述支撑突起636和上述铰链本体181的干涉得以解除。并且,若在上述旋转盖15旋转了第二角度Θ 2的状态下,除去使上述旋转盖15向上方旋转的力量,则上述旋转盖15的铰链本体181被上述支撑突起636支撑,而能够维持旋转的状态。此时,只要不向上述旋转盖15施加向下方旋转的力量,就不会使上述铰链本体181或支撑筋634因自重引起的旋转力而发生弹性变形,并维持上述铰链本体181放置于上述支撑突起636的状态。
[0149]在如图15的状态下,灰尘分离机构20可从上述吸尘器本体10分离,此时,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可以与空气流动引导部80—同分离。此时,上述空气流动引导部80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的下侧连接。上述空气流动引导部80起到将从上述灰尘分离机构20排出的空气引向吸入电机侧的作用,上述空气流动引导部80包括过滤器。
[0150]根据本实施例,上述旋转盖借助上述开放维持单元维持旋转的状态(开放的状态),因而具有可在没有上述旋转盖的干涉的情况下将上述灰尘桶容易地安装于上述安装部或从上述安装部分离的优点。
[0151]并且,在没有安装灰尘桶或旋转盖没有与灰尘桶相结合的状态下,旋转盖在第一旋转位置维持开放的状态,因而具有能够容易地确认是否安装了灰尘桶或旋转盖是否与灰尘桶结合的优点。
[0152]并且,由于具有上述传动部的旋转盖借助上述开放维持单元维持旋转的状态,由此在将上述灰尘桶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过程中,能够防止与上述灰尘桶与上述传动部之间的干涉,具有能够防止上述传动部损伤的优点。
[0153]上述实施例说明了开放维持单元包括第一开放维持部和第二开放维持部,但要注明的是,不同地,可以根据吸尘器的种类仅包括某一开放维持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尘器本体,具有安装部; 灰尘桶,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安装部,上述灰尘桶具有用于对灰尘进行加压的加压部件; 旋转盖,用于覆盖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上述灰尘桶,上述旋转盖具有铰链机构,上述铰链机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吸尘器本体相连接;以及 开放维持单元,以使上述旋转盖在自动旋转位置维持旋转状态的方式与上述旋转盖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开放维持单元使上述旋转盖从上述自动旋转位置以手动的方式进一步旋转,并在手动旋转位置维持旋转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铰链机构包括: 铰链本体, 铰链轴,从上述铰链本体延伸,以及 接触部,与上述铰链本体相结合或与上述铰链本体形成一体; 上述开放维持单元包括开放维持部,上述开放维持部在上述旋转盖旋转的状态下支撑上述接触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开放维持单元还包括用于支撑上述铰链轴的轴支撑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放维持部包括: 弹性部件, 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上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以及 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上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 上述接触部能够通过孔与上述弹性部件相接触,上述孔是在上述第一支撑部形成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旋转盖关闭的状态下,上述接触部贯通上述孔对上述弹性部件进行加压,以使上述弹性部件从上述第一支撑部分离; 在上述旋转盖旋转了规定角度的状态下,上述弹性部件与上述第一支撑部相接触,上述接触部在上述孔与上述弹性部件的一端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放维持单元包括形成上述开放维持部的铰链引导部, 在上述铰链引导部形成有导槽,上述导槽在上述旋转盖旋转时引导上述接触部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铰链机构包括: 铰链本体,以及 铰链轴,从上述铰链本体延伸; 上述开放维持单元包括开放维持部,上述开放维持部用于在上述旋转盖旋转的状态下支撑上述铰链本体的下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开放维持部包括: 支撑筋;以及 支撑突起,从上述支撑筋突出,用于在上述旋转盖旋转的状态下支撑上述铰链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旋转盖的旋转过程中,上述支撑突起位于上述铰链本体的移动路径上, 在上述旋转盖旋转的过程中,上述铰链本体和上述支撑突起相干涉,使上述铰链本体及上述支撑筋中的一个以上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解除干涉,由此使上述旋转盖能够进一步旋转, 若上述旋转盖进一步旋转,则上述铰链本体被上述支撑突起支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盖包括驱动装置,上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设在上述灰尘桶的加压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装置包括: 压缩电机;以及 传动部,用于向上述加压部件传递上述压缩电机的动力。
13.一种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尘器本体,具有安装部; 灰尘桶,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安装部; 旋转盖,用于覆盖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上述灰尘桶,上述灰尘桶具有铰链机构,上述铰链机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吸尘器本体相连接; 第一开放维持部,用于使上述旋转盖在旋转到第一旋转位置的状态下维持旋转位置;以及 第二开放维持部,用于使上述旋转盖在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的状态下维持旋转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铰链机构包括: 铰链本体, 铰链轴,从上述铰链本体延伸,以及 接触部,与上述铰链本体相结合或与上述铰链本体形成一体; 上述第一开放维持部包括: 弹性部件, 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上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以及 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上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 上述接触部能够通过孔与上述弹性部件相接触,上述孔是在上述第一支撑部形成的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开放维持部包括: 支撑突起,在上述旋转盖的第二旋转位置支撑上述铰链本体;以及 支撑筋,支撑上述支撑突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旋转位置为上述旋转盖旋转了第一角度的位置,上述第二旋转位置为上述旋转盖旋转了第二角度的位置,上述第二角度大于上述第一角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若上述旋转盖从上述第一旋转位置进一步旋转,则上述接触部与上述弹性部件相分离,从而从上述孔脱离。
【文档编号】A47L9/00GK104287674SQ201410334850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6日
【发明者】尹昌虎, 张庆男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