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灰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57868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除灰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灰装置,包括:空心通管,其尾端用来与吸尘器连接;空心旋转头,其可旋转的设置在空心通管的前端,空心旋转头与空心通管的内部相通;环形刷,其设在空心旋转头的头部,环形刷的环口对准空心旋转头的内孔;以及马达,其设置在空心通管上,马达驱动空心旋转头旋转。该装置可以对电气柜进行高效快捷的除灰。
【专利说明】除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气柜内部的除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产品研发、试验及生产等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构造、控制、运行模式也越来越复杂。而设备的运行和控制离不开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则由电气元件组成,这些电气元件可以是寥寥可数,也可以密密麻麻成百上千,通常它们会被集中安装到一个电气柜里面。设备电气柜中的每个电气元件都很重要,只要其中一个出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系统运行异常,甚至瘫痪。而电气元件的寿命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清洁度,所以设备电气柜一般会安装到干净整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地方,并且会定期对其进行保养。
[0003]现在对电气柜常用的保养方法是除灰,主要作用是清除电气柜内电气元件和线路表面的灰尘,一般的保养方法有:1、用布或普通毛刷擦拭、清扫;2、用胶管接通压缩空气,对着电气柜内部有灰尘的地方进行吹扫;3、用吸尘器清洁。
[0004]但是,现有的保养方法具有明显的缺点:1、用毛刷或布擦拭、清扫效率较低,而且只能清扫部分灰尘,用布擦拭还容易损坏一些小的电气元件;2、用压缩空气吹扫效率高,但是吹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扬尘,影响周围环境,而且吹完过后扬尘还会回落到电气元件及线路上,同时压缩空气中所含有的少量水分会对电气元件照成一定程度的损坏;3、用吸尘器只能清除部分容易吸掉的灰尘,角落、缝隙等粘附的死灰则无法彻底清洁。
[0005]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灰装置,可以对电气柜进行高效快捷的除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灰装置,包括:空心通管,其尾端用来与吸尘器连接;空心旋转头,其可旋转的设置在空心通管的前端,空心旋转头与空心通管的内部相通;环形刷,其设在空心旋转头的头部,环形刷的环口对准空心旋转头的内孔;以及马达,其设置在空心通管上,马达驱动空心旋转头旋转。
[0008]优选地,空心通管的前端的管壁上设有套管,马达安装在套管内,套管的前端的内腔与空心通管的前端的内腔连通形成腔壳,腔壳供安装马达的传动组件。
[0009]优选地,套管沿空心通管的径向设置在空心通管的前端的管壁上;空心旋转头为中空管;空心通管的前端管壁向内弯折形成安装孔,中空管通过衬套安装在安装孔内,且中空管的一端伸入空心通管的前端的腔壳内;传动组件包括互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固定在中空管的一端并且第一齿轮处于空心通管的前端的腔壳内,第二齿轮由马达驱动且处于套管的前端的腔壳内。
[0010]优选地,环形刷包括刷体,刷体为环形盖,环形盖的端面上设有刷毛,环形盖扣合在中空管的另一端。
[0011]优选地,套管的管壁上设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控制马达工作。
[0012]优选地,套管的尾端插接有给马达供电的蓄电池。
[0013]优选地,除灰装置还包括后盖,后盖用来封住空心通管的尾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环形刷、空心旋转头与空心通管设计成连通结构,同时配合吸尘器工作,可满足电气柜不同部位进行高效快捷、安全有效的除灰保养工作,该装置不会对电气元件造成损坏,除灰彻底、操作方便、使用范围广,从而达到良好的除灰保养效果,提高设备保养质量,减少设备故障率。同时也减少了设备保养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间接的较少了产品生产、研发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除灰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除灰装置的左视图。
[001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8]11-刷体,12-刷毛,2-空心旋转头,3-空心通管,31-套管,4_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0]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1]如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除灰装置,包括空心通管3、空心旋转头2、马达4及环形刷(本实施例中,环形刷包括刷体11和刷毛12),其中空心通管3的尾端用来与吸尘器连接,空心旋转头2可旋转的设置在空心通管3的前端,空心旋转头2与空心通管3的内部相通,环形刷设在空心旋转头2的头部,环形刷的环口对准空心旋转头2的内孔,使得环形刷、空心旋转头2与空心通管3呈连通结构,作用是形成空气、灰尘及杂物流通的通道。马达4设置在空心通管3上,具体地,可以在空心通管3的前端的管壁上设有套管31,马达4安装在套管31内,套管31的前端的内腔与空心通管3的前端的内腔连通形成腔壳,腔壳供安装马达4的传动组件,马达4驱动空心旋转头2旋转。
[0022]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传动组件包括互相啮合的第一齿轮42和第二齿轮41,套管31沿空心通管3的径向设置在空心通管3的前端的管壁上,空心通管3的前端管壁向内弯折形成安装孔(图中未标记),空心旋转头2可以为中空管,中空管通过衬套34 (或轴承)安装在空心通管3的前端的安装孔内,且中空管的一端伸入空心通管3的前端的腔壳32内,第一齿轮42固定在中空管的一端并且第一齿轮42处于空心通管3的前端的腔壳32内,第二齿轮41由马达4驱动且处于套管31的前端的腔壳33内。
[0023]另外,本实施例中,刷体11为环形盖,在环形盖的端面上设有刷毛12,由刷体11和刷毛12组成的环形刷扣合在中空管的另一端,当然可以选用其他安装方式,而且环形刷可以有多种规格,其与空心旋转头2为活动连接,可自由拆装,根据所要清扫部位的具体情况,可以更换不同规格的环形刷。套管31的管壁上设有控制按钮6,控制按钮6设置在方便手指操作的位置,控制按钮6控制马达4工作,可根据需求实现对环形刷的旋转速度和启停控制,从而形成自动化的清扫装置。马达4可以选用蓄电池供电,此时,蓄电池5可以插接在套管31的尾端,马达4也可以电网供电。
[0024]还有,除灰装置还包括后盖7,平时,后盖7用来封住空心通管3的尾端,使用时,卸下后盖7,空心通管3的尾端与吸尘器接通,连接吸尘器后可与旋转毛刷配合,进行高效快捷的除灰工作。
[0025]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由人工控制和操作,可不限于电气柜内部灰尘和杂物的清扫、清洁。
[0026]综上,该装置通过将环形刷、空心旋转头2与空心通管3设计成连通结构,同时配合吸尘器工作,可满足电气柜不同部位进行高效快捷、安全有效的除灰保养工作。与现有的除灰装置和方法对比,该装置不会对电气元件造成损坏,除灰彻底、操作方便、使用范围广,从而达到良好的除灰保养效果,提高设备保养质量,减少设备故障率。同时也减少了设备保养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间接的较少了产品生产、研发成本。
[0027]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心通管,其尾端用来与吸尘器连接; 空心旋转头,其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空心通管的前端,所述空心旋转头与所述空心通管的内部相通; 环形刷,其设在所述空心旋转头的头部,所述环形刷的环口对准所述空心旋转头的内孔;以及 马达,其设置在所述空心通管上,所述马达驱动所述空心旋转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通管的前端的管壁上设有套管,所述马达安装在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的前端的内腔与所述空心通管的前端的内腔连通形成腔壳,所述腔壳供安装所述马达的传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沿所述空心通管的径向设置在所述空心通管的前端的管壁上; 所述空心旋转头为中空管; 所述空心通管的前端管壁向内弯折形成安装孔,所述中空管通过衬套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中空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空心通管的前端的腔壳内;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互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中空管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齿轮处于所述空心通管的前端的腔壳内,所述第二齿轮由所述马达驱动且处于所述套管的前端的腔壳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刷包括刷体,所述刷体为环形盖,所述环形盖的端面上设有刷毛,所述环形盖扣合在所述中空管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管壁上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马达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尾端插接有给所述马达供电的蓄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灰装置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用来封住所述空心通管的尾端。
【文档编号】A47L9/08GK104398209SQ201410745328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8日
【发明者】赵福鑫, 寇传富, 陆史浩, 刘兴海, 谭刚, 赵海明, 谢佳泽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