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117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蒸锅,它包括锅体,锅体上部沿边由里往外翻出,锅体一侧外壁体上部挖一个口子并设置主控区,另一侧外壁体下部挖一个口子并设置电插口,锅体底板反面焊接一个发热盘,底部表面居中处设置成环形凹槽,锅体与底座呈整体构置,底座内部为空腔,高脚托架的下部侧沿落在环形凹槽内,高脚托架上部为平板,下部为圆柱形空筒,表面平板与圆柱形空筒外围分别穿透气孔,挡边焊接在高脚托架的上表面外侧沿,温度传感器设在高脚托架空腔内的下部一侧。
【专利说明】一种蒸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锅,尤其涉及一种配置高脚托架的蒸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蒸锅均是在压力锅下部置放一个隔层,然后再把食物放在隔层上蒸,这种蒸锅一是隔层的落脚太低,下面放不了所需要的水,因此经常会出现烧坏锅体的现象;二是下部的隔层透气不好,蒸食物很慢,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蒸锅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锅,该蒸锅的里面采用高脚托架为托层,不仅可蒸各种类型的食物,而且速度快、节约能源。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锅体,锅体由双层构置,上部沿边由里往外翻出,锅体一侧外壁体上部挖一个口子并设置主控区,另一侧外壁体下部挖一个口子并设置电插口,锅体底板反面焊接一个发热盘,底部表面居中处设置成环形凹槽,锅体与底座呈整体构置,底座内部为空腔,高脚托架的下部侧沿落在环形凹槽内,高脚托架上部为平板,下部为圆柱形空筒,表面平板与圆柱形空筒外围分别穿透气孔,挡边焊接在高脚托架的上表面外侧沿,温度传感器设在高脚托架空腔内的下部一侧,锅盖盖住锅体的上端口,锅盖弧形表面一处设置一个气哨,电插口由电路分别连接主控区与发热盘,主控区由电路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与发热盘,电路均隐藏在底座空腔内与锅体夹层内,主控区表面设有开关按钮、红指示灯、黄指示灯。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脚托架的高度为锅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其周身上下穿透许多气孔,高脚托架上表面是用于置放食物,食物主要靠里面的高温气体焖熟,连接电路均隐藏在底座空腔内与锅体夹层内,本实用新型的蒸锅结构新颖、美观大方、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置图。
[0007]其中:1、锅体;2、高脚托架;3、主控区;4、电路;5、底座;6、温度传感器;7、电插口 ;8、发热盘;9、环形凹槽;10、气孔;11、挡边;12、锅盖;13、气哨;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09]图1中,包括锅体1,锅体I由双层构置,上部沿边由里往外翻出,锅体I 一侧外壁体上部挖一个口子并设置主控区3,另一侧外壁体下部挖一个口子并设置电插口 7,锅体I底板反面焊接一个发热盘8,底部表面居中处设置成环形凹槽9,锅体I与底座5呈整体构置,底座5内部为空腔,高脚托架2的下部侧沿落在环形凹槽9内,高脚托架2上部为平板,下部为圆柱形空筒,表面平板与圆柱形空筒外围分别穿透气孔10,挡边11焊接在高脚托架2的上表面外侧沿,温度传感器6设在高脚托架空腔内的下部一侧,锅盖12盖住锅体I的上端口,锅盖12弧形表面一处设置一个气哨13,电插口 7由电路4分别连接主控区3与发热盘8,主控区3由电路4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6与发热盘8,电路4均隐藏在底座5空腔内与锅体I夹层内,主控区3表面设有开关按钮、红指示灯、黄指示灯。
【权利要求】
1.一种蒸锅,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锅体由双层构置,上部沿边由里往外翻出,锅体一侧外壁体上部挖一个口子并设置主控区,另一侧外壁体下部挖一个口子并设置电插口,锅体底板反面焊接一个发热盘,底部表面居中处设置成环形凹槽,锅体与底座呈整体构置,底座内部为空腔,高脚托架的下部侧沿落在环形凹槽内,高脚托架上部为平板,下部为圆柱形空筒,表面平板与圆柱形空筒外围分别穿透气孔,挡边焊接在高脚托架的上表面外侧沿,温度传感器设在高脚托架空腔内的下部一侧,锅盖盖住锅体的上端口,锅盖弧形表面一处设置一个气哨,电插口由电路分别连接主控区与发热盘,主控区由电路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与发热盘,电路均隐藏在底座空腔内与锅体夹层内,主控区表面设有开关按钮、红指示灯、黄指示灯。
【文档编号】A47J27/04GK203852194SQ201420209046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发明者】蔡凯伦 申请人:蔡凯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