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刷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773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刷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特别涉及厨房用品。



背景技术:

目前,厨房用于洗碗的工具大致可以分为钢丝球、洗碗海绵、洗碗布,洗碗时,需要先添加清洗液,然后进行刷洗,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手与清洗液直接接触,容易伤手;人工添加清洗液的量不好控制,容易造成浪费;需要洗的碗较多时,需要反复的添加清洗液,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刷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刷具,包括:把手,与把手可拆式连接且用于固定洁具的固定座,所述把手设有用于加注清洗液的腔体,及设于底部且与腔体连接的出液孔;所述固定座设有用于将清洗液导流至底部且与出液孔连通的导液通道。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刷具还包括固定于把手且用于将清洗液挤出至出液孔的挤压装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刷具还包括设于出液孔下方且用于控制清洗液流出的第一单向阀。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有滑槽的壳体,滑动联接于滑槽的压板,设于压板与壳体之间的弹簧,及第二单向阀;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腔体与滑槽的排气孔,其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压板设有与滑槽连通的吸气孔;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排气孔的下方且与壳体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固定于把手的弹性壳体;所述弹性壳体与把手之间形成气腔,其设有与气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把手设有用于连通腔体与气腔的出气孔;又或者,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于把手尾部的推杆活塞;所述腔体设有与推杆活塞相匹配的直线段。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座设有位于头部的前限位部,及位于尾部的后卡紧部;所述把手的底部设有安装部;所述后卡紧部卡紧安装部的尾部,使得安装部的头部受限于前限位部;或者,所述固定座设有位于尾部的后限位部,及位于头部的前卡紧部;所述把手的底部设有安装部;所述前卡紧部卡紧安装部于后限位部;又或者,所述固定座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把手的底部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又或者,所述固定座设有位于头部的前卡接部,及位于尾部的后卡接部;所述把手的底部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弹性卡勾;所述弹性卡勾卡紧于后卡接部,使得安装部的头部受限于前卡接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把手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设有导向槽;所述固定座设有与导向滑槽滑动联接的滑接凸起。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刷具还包括挡板;所述固定部设有用于滑动联接挡板的调节槽;所述挡板滑移至极限位置时,其覆盖所述导液通道,以阻止清洗液流出。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洁具固定于固定座的底部;所述洁具为海绵或者钢丝球。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把手包括本体,及与本体固定连接的注液部;所述注液部设有用于加注清洗液的注液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把手的尾部还设有挂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一种刷具,洗碗用的清洗液可以注入到把手的腔体内,洗碗时,清洗液从出液孔、导液通道流出,不需要频繁手动添加清洗液;清洗时,可以减少手与洗碗水的接触。

进一步,可以通过挤压装置将腔体内的清洗液挤出,非常方便。

进一步,通过第一单向阀可以控制从出液孔流出清洗液的量,只有挤压装置被挤压时,清洗液才能从单向阀门流出。

进一步,当洁具不能再使用时,由于把手与固定座可拆式连接,因此,更换方便,把手可以多次使用。

进一步,通过滑动底部挡板的位置来调节实出液的大小,从而控制清洗液的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刷具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刷具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刷具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刷具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刷具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刷具第六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刷具第七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刷具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刷具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 刷具 1 把手

11 腔体 12 安装部

121 前安装槽 122 后安装槽

123 出液孔 13 弹性卡勾

14 气腔 15 出气孔

16 本体 17 注液部

18 固定部 181 导向槽

19 挂扣 2 固定座

21 导液通道 22 前限位部

23 后卡紧部 24 后限位部

25 前卡紧部 27 前卡接部

28 后卡接部 29 固定槽

291 内螺纹 3 洁具

4 挤压装置 41 滑槽

42 壳体 421 进气孔

422 排气孔 43 压板

431 吸气孔 44 推杆活塞

45 弹簧 46 第二单向阀

5 第一单向阀 6 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一种刷具,包括:把手,与把手可拆式连接且用于固定洁具的固定座。把手设有用于加注清洗液的腔体,及设于底部且与腔体连接的出液孔,固定座设有用于将清洗液导流至底部且与出液孔连通的导液通道。

如图1所示,一种刷具10,包括:把手1,与把手1可拆式连接且用于固定洁具3的固定座2。把手1设有用于加注清洗液的腔体11,及设于底部且与腔体11连接的出液孔123。固定座2设有用于将清洗液导流至底部且与出液孔连通的导液通道21。

洁具3固定于固定座2的底部,本实施例中,洁具为海绵。

固定座2设有位于头部的前限位部22,及位于尾部的后卡紧部23。把手1的底部设有安装部12,前限位部22设有向后延伸的勾部,后卡紧部23设有向前延伸的勾部。安装部12分别设有与前限位部22、后卡紧部23相配合的前安装槽121、后安装槽。后卡紧部23卡紧安装部12的尾部,使得安装部12的头部受限于前限位部22,从而确保把手1、固定座2安装后,手持刷具10洗碗时,固定座2不会掉落。

如图2所示,固定座2设有位于尾部的后限位部24,及位于头部的前卡紧部25。把手1的底部设有安装部12,前卡紧部25卡紧安装部12于后限位部24。

如图3所示,刷具10还包括固定于把手1且用于将清洗液挤出至出液孔123的挤压装置4,及设于出液孔123下方且用于控制清洗液流出的第一单向阀5。

挤压装置4包括设有滑槽41的壳体42,滑动联接于滑槽41的压板43,设于压板43与壳体42之间的弹簧45,及第二单向阀46。壳体42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腔体11与滑槽41的排气孔422,其与把手1固定连接。压板43设有与滑槽41连通的吸气孔431,第二单向阀46设于排气孔422的下方且与壳体42固定连接。当手指按压压板43时,手指会将吸气孔431堵住,压板43向下移动时,第二单向阀46打开,腔体11内的气压增大,同时,第一单向阀5也会打开,清洗液会从腔体11内流出至洁具3。当手指松开时,吸气孔431导通,压板43在弹簧45的作用下复位,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46关闭,清洗液不会流出。若挤压装置4的位置设置在把手的尾部,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单向阀46。

如图4所示,刷具10还包括挡板6,把手设有固定部,固定部设有用于滑动联接挡板6的调节槽。挡板6滑移至极限位置时,其覆盖导液通道21,以阻止清洗液流出。使用时,也可以通过滑移挡板6的位置,调节出液孔123的大小,从而控制清洗液的流量。不需要使用时,可以调节挡板6将出液孔123完全关闭。

固定座2设有位于头部的前卡接部27,及位于尾部的后卡接部28。把手1的底部设有安装部12,安装部12设有弹性卡勾13。弹性卡勾13卡紧于后卡接部28,使得安装部12的头部受限于前卡接部27。固定座2与把手1的拆卸非常方便、快捷,把手1的尾部还设有挂扣19。

如图5所示,挤压装置4包括固定于把手1的弹性壳体42,弹性壳体42与把手1之间形成气腔14,其设有与气腔14连通的进气孔421,把手1设有用于连通腔体11与气腔14的出气孔15。洗碗时,手指按压弹性壳体42,把手腔体11内的气压增大,第一单向阀5打开,清洗液从腔体11内流出。当手指松开时,进气孔421导通,弹性壳体42复位。

如图6所示,挤压装置4包括设于把手1尾部的推杆活塞44,腔体11设有与推杆活塞44相匹配的直线段。使用时,只需要推动活塞就能将清洗液挤出,操作非常简单。

如图7所示,固定座2设有固定槽29,固定槽29内设有内螺纹291,把手1的底部设有安装部12,安装部12设有与内螺纹291相匹配的外螺纹。

如图8所示,把手1包括本体16,及与本体16固定连接的注液部17。注液部17设有用于加注清洗液的注液孔,及用于堵住注液孔的盖板,清洗液可以直接从注液孔注入到腔体11内。

如图9所示,把手1包括本体16,及与本体16连接的注液部17,注液部17与本体1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把手1设有固定部18,固定部18的两侧设有导向槽181,固定座2设有与导向滑槽滑动联接的滑接凸起。把手1的材料采用玉米、秸秆等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制成,由于洗碗时,需要握住把手1用力,因此,把手1需要具备一定硬度。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