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瓶冲饮套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11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恒温瓶冲饮套具的制作方法
保温瓶毕竟还是免不了要散热的。当前市售较好的保温瓶,以容量为2000毫升的5号瓶胆为例,散热功率在3瓦特左右。
要让保温瓶中的开水经常保持100℃,就必须微量补充热量。好在所需功率很小,何不设计一种可加热的恒温瓶呢?确定方案应保证安全、方便和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可能时引入某些附加功能。用低压小电珠作为补充热源兼柔光照明;将瓶胆倒置以简化放水结构;有机利用下部和上部空间使茶盘、茶杯和茶叶盒、饮料盒(瓶)等一体化地各得其所。这些是本发明的主要技术要点。它们完整地满足了上述各项要求,详述如下结构原理图见说明书附图
,其中(1)变压器 (9)漏斗管(2)凝汽溢水池 (10)充水阀门(3)瓶塞 (11)放水龙头(4)电珠 (12)透明拉门(5)保温瓶胆 (13)茶杯(6)排气溢水管 (14)茶盘(7)充水盖 (15)茶叶盒、饮料盒等付件(图中未画出)(8)充水漏斗为确保安全,变压器(1)与220伏特扦头制成一体,将其3伏特或6伏特低压输出引向保温瓶壳体后侧根部。用扦入瓶塞(3)的无金属尾罩的较长园柱形电珠(4)作为电热、电光双功能转换器。它的热直接传给水,它的光由玻璃尾部射出,既是正常工作的指示信号也是夜间局部柔和照明,同时还增添了装饰美感。为方便使用、简化结构、提高可靠性,废除了现正流行的压气放水原理,而采取瓶胆倒置整体方案,其功能如下充入开水前必先打开充水盖(7),此时,与充水盖(7)联动的充水阀门(10)也被打开,若想排清余水,则打开放水龙头(11),瓶胆(5)内及漏斗管(9)内的余水将经放水龙头(11)全部放出。此后关闭放水龙头(11)即可向充水漏斗(8)充开水。充开水时排气溢水管(6)排气。当充水过满,以至瓶胆内水面高过排气溢水管(6)顶口时,多余部分必从该管自动溢出引向凝汽溢水池(2),应结束充水。关闭充水盖(7)。此时充水阀门(10)也被联动关闭。进入正常备用状态。长时间的备用状态中会有极小流量蒸汽从排气溢水管(6)排入凝汽溢水池(2)并在此冷凝为水,避免潮气逸出。用水过程中,瓶胆内水面渐降,但因充水阀门(10)紧闭,较粗的漏斗管(9)中已冷却的余水是不会进入瓶胆(5)也不会经放水龙头(11)放出的。故不会产生降温作用。茶杯(13)在茶盘(14)中可以杯口向上正放,因为尘埃等不会进入这个封闭空间。使用时只须向上轻推透明拉门(12),向外轻拉茶盘(14),使其中茶杯口基本处于放水龙头(11)下方,即可放水。瓶胆是园柱体,而壳体一般可设计成四棱台。因此在壳体内尚有部分空间可被利用设置一体化茶叶盒饮料盒等,形式可多样,(附图中未画出)此处不过细讨论。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一个内装100℃水的容积为2000厘米3的普通5号保温瓶胆,其18℃时的散热降温系数K18=1.227℃/小时条件下,小电珠的合理功率应取为P*=4.19瓦特。这样,在环境温度低至-20℃时尚能永保100℃水温。在环境温度为0℃时除用以永保100℃水温外,剩余热量将产生每小时1.11克蒸汽,令最高环境温度为45℃,此时剩余热量也仅产生每小时3.60克蒸汽,即使蒸汽全部散失室内也不对室内湿度造成可觉察影响,何况其大部均在凝汽溢水池(2)中凝为水呢。此类设计计算已由实验数据完整验证为完成序列设计用的设计计算方法已编就计算机程序使用中,此处从略。
权利要求
1.保温瓶胆内设置低压小电珠,其热使水温永保100℃,其光透出瓶塞既是信号也可照明;
2.瓶胆倒置的整体结构。有处于至高点的充水漏斗,其充水管经充水阀门后穿过下部瓶口塞通向瓶胆内,有排气溢水管穿过瓶塞向外通向下方的凝汽溢水池,放水龙头由瓶塞处引出,充水阀门与充水漏斗盖是联动的;
3.透明拉门可使瓶胆下方的空间封闭防尘,其中设置一个用来存放茶杯并可抽出使用的茶盘。
4.有一体化的茶叶盒、饮料盒等付件。
全文摘要
瓶胆内设低压小电珠,使水温永保100℃。透出瓶塞的光既是信号也可照明,瓶胆倒置,充水由漏斗管道经瓶塞通入瓶胆,排气溢水管穿过瓶塞引至凝汽溢水池,放水龙头由瓶塞引出,充水阀门与漏斗盖联动,既利保温又使排余水,充开水、排空气,凝蒸气、溢出过量充水及放出饮用开水等一切操作均以按键方式或自动完成而无须倾倒瓶体,透明拉门可使瓶胆下方空间封闭防尘,其中设一存放茶杯并可抽出使用的茶盘,还有茶叶盒等一体化附件。
文档编号A47J41/02GK1056232SQ9010875
公开日1991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0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24日
发明者戴宗恕 申请人:戴宗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