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注射成型模具进行变温调温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8967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对注射成型模具进行变温调温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用于对注射成型模具进行变温调温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涉及用于对消耗器特别是注射成型机的模具的模具半体进行变温调温的 方法和装置。由现有技术已知,在注射成型时要按生产周期对模具进行加热和冷却。因此, 应该一方面在注射阶段达到模具的高的温度,而另一方面在冷却阶段达到模具的低的 温度。在一个周期中对模具加热和冷却的这种变换也称为变温调温。在德国巴登巴 登2008年1月四-30日德国工程师协会的专业会议“注射成型2008-创新和生产率 (Spritzgie β en2008-Innovation und Produktivitat),,上,ENGEL 奥地利有限公司的 J. Gie^auf 的论文“变温调温-方法和使用方案(VariothermeTemperierung-Methoden und Einsatzmoglichkeiten) ”中介绍了不同的变温调温方法及其应用可能性。在该 文献的图3中示出一线路图,用于用水的变温调温,由其得出,设置两个具有不同温度的回 路。热水和冷水经由适用的阀被交替地导过模具。在实践中,借助于适用的变换调温器来转换这样的变温调温。由Single Temperiertechnik公司2008年6月11日的公开出版物已知一篇文献(“热修整”-通过 变温的模具调温实现优质的表面(“Hei β macht schon" 一 Hochwertige Oberflachen durch variotherme Werkzeug-temperierung)),其中描述了一种具有双回路系统的变换 调温器。由该文献的图5可以看出,除了本来的调温器之外还设置有一阀站,以便可以交替 地将热水和冷水供给待调温的模具。在模具的注料阶段(图5中上面的视图)只由热水流 过模具,而在冷却阶段只由冷水流过模具(图5中下面的视图)。在此,交替地由热水和由 冷水流过阀站的各管道和从阀站通向模具中接口的各连接管道。其中,在从加热(上面的 视图)向冷却(下面的视图)的转换时首先占据一阀位置,在该位置,冷水排挤处于阀站中 和模具中的各管道内的热水并且可以说是向前推进过来,亦即使得被排挤的热水被送回用 于热水的储存容器中。如果阀站中的各管道和模具没有热水并且只是还包含冷水,则可以 重新改变阀位置并占据这样一个位置,如其在图5的下面的视图中所示,即,现在只是还有 冷水流过阀体中的各管道、通往模具的和从模具出发的输入管道以及流过模具本身。在从 冷却向加热变换时则相反运行。另外还由US 2004/0188886A1已知一种上述方式的变温调温。在这种调温器中,缺点是阀体中的各管道还有通往模具的和从模具出发的各输 入管道总是交替地由热水和冷水流过。也就是,在到达实际的消耗地点即模具之前,冷水先 要流过热的管道以及反过来热水先要流过冷的管道。因此,在模具上符合要求的温度就需 要将调温器为了加热而调到一个比实际需要的温度更高的温度以及为了冷却而调到一个 比实际需要的温度更低的温度。这样,一方面对能量平衡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模 具的变温调温时增加校准和维持精确温度分布的困难。此外,在从加热向冷却变换以及反 过来变换时产生了一定的延时,这是因为,所需要的调温介质首先必须流过阀体中的管道 和各输入通道,而它们仍具有另一由先前调温周期得来的温度。从这样的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注射成型模具或其 他消耗器进行变温调温的方法和装置,其具有得以改善的能量平衡并且可以以较短的周期时间运行。上述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方法和一种具有并列权利要求12特征 的装置得以实现。在诸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有利的设计形式和进一步发展。因此,直接就在消耗器上或消耗器中准备好热调温介质以及冷调温介质并且使所 述热调温介质和冷调温介质在那里相互接触,当在消耗器中变换调温介质时,具有不同温 度的调温介质便立即流进消耗器中。在交接点或接触点处,各调温介质彼此可以直接相遇, 亦即相互接触,或者,也可以在交接点或接触点处设置一止回阀,从而使调温介质在那里相 互间接接触。因此就放弃使用如上述现有技术中那样的阀站。在从加热向冷却变换以及反 过来变换时,便在消耗器中立即将需要的调温介质导入其(一个或一些)调温通道中。这 对系统的反应时间产生有利的影响并且避免如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那样的能量损失。作为调 温介质,考虑例如用水或油,但原则上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调温介质。优选地,两种调温介质不仅在消耗器的进口侧而且在消耗器的出口侧相互接触。 在消耗器用热调温介质进行调温时,在与热的流动的调温介质的接触点处分别产生一静止 的冷调温介质液柱,亦即一次在输入管道中以及一次在排出管道中。在消耗器用冷调温介 质进行调温时则存在相反的情况。在第一实施形式中,在从“加热”到“冷却”过渡时,将处于消耗器中的热调温介质 引进冷调温介质的回路中,以及反过来,在从“冷却”到“加热”过渡时,将处于消耗器中的 冷调温介质引进热调温介质的回路中。只要引进冷调温介质中的热调温介质的量足够少, 则利用用于冷调温介质的调温器就也可以毫无困难地保持符合要求的冷的温度。这一点也 适用于将冷调温介质引进热调温介质的回路中的相反情况。为了改善能量平衡,可以规定将处于消耗器中的和要由其排走的调温介质输送 到一中间存储器中,并且在某一后来的时刻,在循环周期中再重新引进正确的调温介质中。 在此,将热调温介质和冷调温介质输送到分离的中间存储器中或输送到具有两个分离的空 腔的中间存储器中。在从“冷却”转换到“加热”以后,将热调温介质从中间存储器重新送回 热调温回路中,以及在从“加热”转换到“冷却”以后,将冷调温介质从中间存储器送回冷调 温回路中。调温介质向所属调温回路的送回,亦即“热的”向“热的”和“冷的”向“冷的”,与 当时另一调温介质从消耗器中的排走和所属中间存储器用该调温介质的填注是同时进行。 在从一个中间存储器或者说中间存储器的一个空腔中排出一种调温介质的过程中,用另一 种刚好从消耗器中排走的调温介质填注另一中间存储器或中间存储器的另一空腔。在此,对于两种调温介质可以采用一个共同的中间存储器,该中间存储器具有第 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有一种可变的用于热调温介质的容积,第二空腔有一种可变 的用于冷调温介质的容积;在消耗器中变换调温介质时,其中一个空腔中的容积减小而同 时另一空腔中的容积增加。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具有用于热调温介质的第一调温器和用于 冷调温介质的第二调温器,其中,由两个调温器出发的各输入管道直接会合于消耗器上或 消耗器中,从而使热调温介质和冷调温介质在消耗器的进口侧那里相互接触。同样,离开消 耗器的和通向各调温器的排出管道可以直接会合于消耗器上或消耗器中,从而使热调温介 质和冷调温介质在出口侧那里相互接触。在热调温介质和冷调温介质的各输入管道和/或 各排出管道的接触点处可以设置T形的或Y形的连接件,经由该连接件,在流体技术上将各管道相互连接。这些连接件可以设置在消耗器上,例如,在外侧上,或消耗器本身之中,亦即 在内部。各调温介质在交接点或接触点处可以直接彼此相遇,亦即相互直接接触,或者,也 可以在各交接点或接触点处设置一止回阀,从而使调温介质在那里相互间接接触。输入管道和/或排出管道没有什么阀。只是在调温器上或调温器中,在通向两个 调温回路的输入侧上分别设置一个三通阀,利用该三通阀,在两个调温回路中便可以在调 温操作与循环操作之间转换,前者通过消耗器抽吸调温介质,后者刚好不需要该调温介质 并因此使该调温介质在回路中循环(内部的循环或者说空运转操作)。在本发明的一种发展设计中设置了两个中间存储器,亦即一个用于热调温介质而 另一个用于冷调温介质。各中间存储器用来容纳刚好从消耗器中排走的那种调温介质。在 某一规定的时间,将调温介质从中间存储器重新引进所属的处于相同温度水平的调温回路 中,即,将热调温介质引进热调温回路中以及将冷调温介质引进冷调温回路中。两个中间存 储器与相应的调温回路以适当的方式连接,并且可以这样来操作,即,将在消耗器中和要从 其中排走的那种调温介质导入一个中间存储器中,而在时间上与此平行地将处于另一中间 存储器的调温介质从其中排出并引进所属的调温回路中,现在要用它对消耗器进行调温。 因此,如果热调温介质处于消耗器中并且要转换到“冷却”,亦即现在要通过消耗器抽吸冷 调温介质,则首先将冷调温介质从其中间存储器引进冷调温介质的调温回路中,并且将从 模具中排走的热调温介质导入用于热调温介质的中间存储器中。在从“冷却”向“加热”转 换时,进行相反运行。因为只是替换处于模具中的调温容积,所以这对于用调温介质进行的 变温过程是尽可能小的替换容积。因此这样也导致尽可能小的中间存储器。用于热调温介质和冷调温介质的各中间存储器可以设置于唯一一个容器中,亦即 只存在一个唯一的中间存储器,其包括两个具有可变容积的空腔。可以通过可移动的活塞 或借助于柔性的膜片将两个空腔彼此分离。如果通过一空气层或一气囊将两个空腔彼此分 开,则可以达到两个空腔的良好绝热。为了能将两种调温介质的中间存储器按简单的方式 交替地连接于所要求的调温回路,在各排出管道的连接区域内设置一个三通阀。该三通阀 可以在外面设置于消耗设置上并且在其一侧与调温回路在消耗器的内部处于连接。但它也 可以整合于消耗器的内部。以下借助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调温回路的第一实施形式,未进行操作;图2调温回路的第一实施形式,加热操作时;图3调温回路的第一实施形式,冷却操作时;图4调温回路的第二实施形式,未进行操作;图5调温回路的第二实施形式,加热操作时;图6调温回路的第二实施形式,在一中间阶段,在从加热向冷却变换时;图7调温回路的第二实施形式,冷却操作时;图8调温回路的第二实施形式,在一中间阶段,在从冷却向加热变换时;图9三通阀的示意图;图10三通阀的线路图;图11中间存储器包括第一实施形式的活塞的放大的剖视图;图12中间存储器包括第二实施形式的活塞的放大的剖视图13在冷调温介质和热调温介质的合流点处的止回阀的实施形式。在本发明按图1的变温调温回路的第一实施形式中,设置了一第一调温器1用于 例如150°C的热水,由该第一调温器引出一输入管道2,此输入管道经由第一个三通阀3 — 直延伸到一个位于消耗器5进口侧的Y形连接件4。作为消耗器5,可以是注射成型模具的 模具半体,亦即若每一模具半体具有一个自己的调温回路,则可以对注射成型模具的两个 模具半体进行不同的调温。当两个模具半体要按照相同的温度曲线进行变温调温时,可以 用一个调温回路工作,来操纵两模具半体。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消耗器5来说是涉及注射成 型模具整体。在消耗器的出口侧上设置一第二 Y形连接件6,在该第二 Y形连接件上连接 着一个用于热水的排出管道7。该排出管道7经由一个T形连接件8伸进调温器1中。在 三通阀3与T形连接件8之间设置有一连接管道9。设置一第二调温器10用于例如30°C 的冷水并且如同用于热水的调温回路那样相同地构成用于冷水的调温回路,亦即包括输入 管道11、排出管道12、三通阀13、T形连接件14和在调温回路的两个最后所述构件之间的 连接管道15。用于冷水的输入管道和排出管道连接在消耗器5的相应的Y形连接件4或6 上。热水和冷水在这些点上持久地相互接触,亦即在进口侧上直接就在消耗器上准备好两 种调温介质。或者作为选择,也可以以机械方式借助于一止回阀在接触点处分开热水与冷 水之间的交接点或接触点。借此可以避免在热水与冷水之间的某种涡流,而无需线路的花 费投入。这意味着,通过一个止回阀或多个止回阀将停滞的调温回路与活动的调温回路脱 联。该实施形式在图1中通过圆形线36和37进行说明,拟表示止回阀36和37。这种止回 阀的一个实施形式在图13中针对在那里示出的止回阀100作了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只在进 口侧或只在出口侧或者在两接触点处分别设置一个止回阀。在具有三通阀的变型方案中, 在回流侧中三通阀承担脱联作用(见图4-8,标记19)。Y形连接件4、6可以拧紧或者以其 他任何方式固定于消耗器5外表面中的相应的孔口内。这些孔口可以视为通过消耗器延伸 的在这里未详细示出的调温通道的起端和终端。但热水和冷水的连接点或接触点也可以整 合于消耗器的内部。当例如涉及注射成型模具的模具半体时,热水和冷水的连接点或接触 点可以完全设置在模腔的附近。无论如何,直接就在消耗器处准备好相应需要的调温介质。 可以借助于适用的温度传感器16测量在消耗器上当前存在的温度。借助于压力平衡容器 17,可以平衡在系统中有可能发生的压力波动。在操作过程中,在全部管道中存在着相同的 流体静压力P。借助于在这里未示出的适用的泵来实现调温介质的循环,它们一般就是商业 上通用的调温器组合构件。以下将借助图2和3说明该装置的操作方式。各图中的粗线代表具有流动的水的 管道,配有横线的细线代表具有静止的水柱的管道。在粗线侧面的箭头表示流动方向。应该 是从这样一个状态开始,在该状态,刚好通过消耗器5抽吸热水(图幻。三通阀3在热调温 回路中是处于这样一个转换位置,在该位置截止连接管道9而开放输入管道2。三通阀13 在冷调温回路中是处于这样一个转换位置,在该位置截止输入管道11而接通连接管道15。 来自调温器1的热水通过输入管道2和Y形连接件4流入消耗器5中。有一静止的冷水水 柱处于输入管道11中。在Y形连接件4,冷水与流经它旁边的热水处于接触。热水流过消 耗器并且在Y形连接件6的出口侧进入排出管道7,从那里经由T形件8流回调温器1中。 同样,有一静止的冷水水柱处于排出管道12中,从而在出口侧也与流过它旁边的热水处于 接触。基于三通阀13的转换位置,冷水以空运转方式通过调温器10并且流过连接管道15和管道11及12的处在连接管道与调温器之间的部段。如果现在要从“加热”向“冷却”转换,亦即如果代替热水现在要将冷水导过消耗 器,则只是使三通阀3和13处于另一转换位置。将热调温回路的三通阀3切换到“循环”, 亦即截止输入管道2和开放连接管道9。相反将三通阀13从“循环”切换到“输入”或者说 “调温操作”,亦即开放输入管道11和截止连接管道15。由此产生了如其在图3中所示的状 况。热水通过消耗器5的通流被停止,而开始冷水通过消耗器5的通流。在管道2和7中 导致静止的热水水柱的形成。由于冷水在转换的时刻便已停置在消耗器5处,因此不产生 延时,而是直接在转换以后冷水就立即进入消耗器5中。仍处于消耗器5中的热水被经由 排出管道12被引进冷水的回路中。只要处于消耗器中的热水量与冷水量相比是很少的,则 这一点就不成问题。在结束冷却阶段以后,如果要重新从“冷却”向“加热”转换,则使三通 阀3和13返回其前述转换位置并且校准前述按图2中视图所示的操作状态,其中,在这种 情况下,将仍处于消耗器5中的冷水经由排出管道7引进热水的调温回路中。在这里也确 认只要处于消耗器中的冷水量与热水量相比很少,则这一点就不成问题。在按图4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形式中,首先设置相同的调温回路。从而在这方面 可以参阅结合图1描述的对各个构件的说明。但不同于图1,现在代替Y形连接件4和6, 在进口侧上设置了一个整合于消耗器中的T形连接件18以及在出口侧上设置了一个整合 于消耗器中的三通阀19。此外,在出口侧上还设置有一中间存储器20,它具有一第一空腔 21用于热水和一第二空腔22用于冷水。第一空腔21经由一连接管道23连接于热水的排 出管道7,而第二空腔22经由一连接管道M连接于冷水的排出管道12,例如借助于类似于 连接元件8或14的T形连接元件。通过一可移动的活塞25,在热作用上和在流体上将两个 空腔21和22彼此分离。关于活塞25的细节示于图11和12中。下文将借助图5至8说明该装置的操作方式。各图中的粗线代表具有流动的水的 管道,配有横线的细线代表具有静止的水柱的管道。在此,如同上面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应 该从这样一个状态开始,在该状态下,刚好通过消耗器5抽吸热水。在此状态,各调温器上 的三通阀3和13处于如同上面在图2中描述的同样的转换位置。消耗器中的三通阀19是 处于这样一个转换位置,在该位置,消耗器连接于热水的排出管道7并且用于冷水的排出 管道12被截止。热水在空腔21中的容积占据了一最小值,而冷水在空腔22中的容积占据 了一最大值。如果现在要从“加热”向“冷却”转换,则将三通阀3、13和19按照如下所述方式进 行切换控制。将热调温回路的三通阀3切换到“循环”,亦即截止输入管道2和开放连接管 道9。相反将三通阀13从“循环”切换到“输入”或者说“调温操作”,亦即开放输入管道11 和截止连接管道15。首先保持三通阀19至此的转换位置,亦即将其首先保留于消耗器5与 用于热水的排出管道7的连接当中。由此产生一种如其在图6中所示的状况。通过在用于 冷水的调温回路中的泵的操作,将冷水导入消耗器5中,而在消耗器5中仍存在的热水经由 三通阀19、排出管道7和连接管道23流入中间存储器的空腔21中。此时排挤活塞25 (通 过活塞上的向下指的箭头来说明)并且将处于空腔22中的冷水经由连接管道对和排出管 道12引进用于冷水的调温回路中。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借助于随后而来的冷水从消耗器 中排走全部的热水为止。这时便持续地将热水导入空腔21中,与此同时从空腔22中排出 冷水并将其引进用于冷水的调温回路中。在该转换阶段的终端,亦即当从消耗器中排走全部的热水时,在用于热水的空腔21中的容积取其最大值,而在用于冷水的空腔22中的容积 取其最小值。当已达到这种状态时,则使三通阀19处于这样一个转换位置,在该位置,消耗 器5与用于冷水的排出管道12处于连接。现在只是还使冷水进行循环并导过消耗器。系 统处于冷却阶段。这种状况示于图7中。在重新变换时,亦即当现在实现从“冷却”向“加热”转换时,类似如上所述的做法, 亦即使在各调温器上的三通阀3和13处于相应的另一转换位置。将用于冷水的调温回路 调到“循环”或“空运转”以及将用于热水的调温回路调到“调温操作”。首先,不改变三通阀 19的位置,亦即消耗器5保持先连接在冷水的排出管道12上。这种状况示于图8中。现在 类似如上所述,针对热水的泵,从消耗器5排挤处于消耗器5中的冷水。基于给出的三通阀 3、13和19的阀位置,将冷水从消耗器5中经由排出管道12和连接管道M排入冷水的空腔 22中,反之,同时热水从空腔21中流出并且经由连接管道23引进用于热水的调温回路中。 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从消耗器5中已排放了全部的冷水为止。在这种情况下空腔22便已 达到其最大的容积而空腔21已达到其最小的容积。现在使三通阀19处于这样一个转换位 置,在该位置,消耗器5连接于热水的排出管道7并且只是还使热水进行循环。现在重新达 到按图5的初始状况并且可以开始下一调温周期。图9示意示出了三通阀,图10示出了所属的线路图。在此是涉及一种具三个接口 和两个转换位置的阀。到来的调温介质接到接口 P上,并且按照相应的转换位置,一次允许 通过一个管路(A)以及一次允许通过另一管路(B)。实践当中,在本发明中是由一控制器来 控制并且例如以电磁方式转换控制各三通阀。该控制器可以是一外部的控制器或者可以涉 及注射成型机本身的控制装置。图11以放大的比例示出了中间存储器20的局部部分,包括以适当方式绝热的壳 体31。在壳体31中可移动的活塞25具有包括两个孔口 27和28的壳体26。借助于密封 圈32和33相对壳体31密封活塞25,从而空腔21和22在流体上是彼此分离的。在活塞的 中心夹紧着两个柔性的膜片四和30,在它们之间有一压缩空气垫34。经由孔口 27和28 和压缩空气垫34,便可以在两空腔21与22之间实现压力平衡。借助于膜片和压缩空气垫, 不仅在流体上而且在热作用上将热水和冷水彼此分离。实际当中,膜片通常这样地受到预 力作用,即,向外产一定的拱起并且使空气垫采取一种凸的形状。代替在这里所示的具有两个柔性膜片的系统,也可以设置一囊式蓄能器35作为 在活塞25内部的压力平衡机构(图12)。在冷水和热水彼此相撞的位置可以设置一止回阀100,如其在图13中所示的那 样。阀体101借助于适用的螺钉102和103被固定在消耗器5上。在阀体101的内部设 有一种T形通道结构,其包括通向外面的通道104、105和106。通道104和105终止于热 调温介质或冷调温介质的输入管道2和11所用的接口中,而通道106则终止于在消耗器5 上的一个接口中。在通道104、105和106的连接点处设置有一细长的并且同心于通道104 和105构成的加大的孔107,在该孔中,球108可以在左边的止挡位置A与右边的止挡位置 B之间来回运动。在第一操作状态(在该状态下经由输入管道2和通道105供给热水),球 108被挤到左边的止挡位置A并且开放通道106,亦即在该操作状态下可以通过消耗器5抽 吸热水。在第二操作状态,(在该状态下经由输入管道11和通道104供给冷水),球108被 挤到右边的止挡位置B并且开放通道106,亦即在该操作状态下可以通过消耗器抽吸冷水。
本发明适用于塑料制品的注射成型,其中,将塑化的塑料材料在注射阶段注入加 热的模具的模腔中,而在冷却阶段冷却模具并将塑料材料成型为完工的塑料制品。因此要 交替地加热和冷却模具,其中,本发明特别适用于以短的周期时间进行注射成型。本发明原 则上可以广泛应用于拟交替地用热液体和冷液体对消耗器进行调温的所有场合。例如,也 可以按照本发明的方式对PUR(聚氨酯)模具的模具半体进行调温,其中是将塑料材料经由 一个或多个混合头输入模具中。原则上也可以设想对其他的消耗器例如对压力机进行变温
调温。
附图标记清单
1用于热水的调温器
2用于热水的输入管道
3热水回路中的三通阀
4Y形连接件
5消耗器
6Y形连接件
7用于热水的排出管道
8热水回路中的T形连接件
9连接管道
10用于冷水的调温器
11用于冷水的输入管道
12用于冷水的排出管道
13冷水回路中的三通阀
14冷水回路中的T形连接件
15连接管道
16调温传感器
17压力平衡容器
18消耗器进口中的T形连接件
19消耗器出口中的三通阀
20中间存储器
21用于热水的空腔
22用于冷水的空腔
23用于热水的连接管道
24用于冷水的连接管道
25活塞
26活塞的壳体
27通向空腔21的孔口
28通向空腔22的孔口
29第一膜片
30第二膜片
31中间存储器的壳体
32第— 密封圈
33第二.密封圈
34压缩丨空气垫
35压缩丨空气_
36止回阀
37止回阀
100止回阀
101阀体
102固定螺钉
103固定螺钉
104第—-通道
105第二-通道
106第三通道
107孔
108球
权利要求
1.用于对消耗器( 特别是注射成型机的模具的模具半体进行变温调温的方法,其 中,准备好一种具有第一温度的液态调温介质(热介质,Tl)和一种具有第二温度的液态调 温介质(冷介质,T2)并交替地通过消耗器( 抽吸这两种液态调温介质;其特征在于,直 接就在所述消耗器( 上或所述消耗器中准备好热调温介质以及冷调温介质,并且使所述 热调温介质和冷调温介质在那里直接地或在中间连接一止回阀(36,37,100)的情况下彼 此相遇,从而使它们在那里直接或间接地相互接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种调温介质不仅在消耗器( 的进口侧 而且在消耗器(5)的出口侧彼此相遇并在那里直接或间接地相互接触。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种调温介质直接就在消耗器的调温 通道的进口处直接或间接地相互接触。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热调温介质对消耗器(5) 进行调温(加热)时,在消耗器( 上的接触点处停置一静止的冷调温介质柱并且该冷调 温介质柱在那里与流动的热调温介质直接或间接接触。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冷调温介质对消耗器(5) 进行调温(冷却)时,在消耗器( 上的接触点处停置一静止的热调温介质柱并且该热调 温介质柱在那里与流动的冷调温介质直接或间接接触。
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消耗器(5)的调温从热调温 介质到冷调温介质转换时,将仍处于消耗器(5)中的热调温介质引进具有冷调温介质的回 路中,而在消耗器( 的调温从冷调温介质到热调温介质转换时,将仍处于消耗器( 中的 冷调温介质引进具有热调温介质的回路中。
7.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消耗器( 的调温从热调温 介质转换到冷调温介质以后,将仍处于消耗器(5)中的热调温介质导入一个用于热调温介 质的中间存储器O0,21)中,而在消耗器( 的调温从冷调温介质转换到热调温介质以后, 将仍处于消耗器(5)中的冷调温介质导入一个用于冷调温介质的中间存储器O0,22)中。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冷却,,转换到“加热”以后,将热调 温介质从中间存储器O0,21)送回热调温回路中,而在从“加热”转换到“冷却”以后,将冷 调温介质从中间存储器(20,22)送回冷调温回路中。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冷却,,转换到“加热”以后,将热调 温介质从中间存储器O0,21)送回热调温回路中,并且与此同时将仍处于消耗器(5)中的 冷调温介质导入用于冷调温介质的中间存储器O0,22)中。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加热”转换到“冷却”以后,将 冷调温介质从中间存储器(20,22)送回冷调温回路中,并且与此同时将仍处于消耗器(5) 中的热调温介质导入用于热调温介质的中间存储器O0,21)中。
11.按照权利要求7至10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两种调温介质采用一 个共同的中间存储器(20,21,22),其中,该中间存储器00)具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22),所述第一空腔有一种可变的用于热调温介质的容积,所述第二空腔0 有一种可变 的用于冷调温介质的容积;在消耗器(5)中变换调温介质时,其中一个空腔中的容积减小 而同时另一空腔中的容积增加。
12.用于实施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之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装置,具有用于热调温介质的第一调温器(1)和用于冷调温介质的第二调温器(10);其特征在于,由两个调温器(1,10) 出发的输入管道0,11)直接会合于消耗器( 上或消耗器中,从而使热调温介质和冷调温 介质在消耗器( 的进口侧直接地或在中间连接一止回阀(36,100)的情况下彼此相遇,使 得它们在那里直接或间接地相互接触。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调温器(1,10)上或调温器中分别设 置有一个三通阀(3,13),利用该三通阀,相应的调温介质在一个转换位置能被输送给消耗 器(5)而在另一转换位置则处于一个通过调温器(1,10)的内部的循环中。
14.按照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离开消耗器(5)的和通向 调温器(1,10)的排出管道(7,12),这些排出管道直接会合于消耗器(5)上或消耗器中,从 而使热调温介质和冷调温介质在出口侧直接地或在中间连接一止回阀(37,100)的情况下 彼此相遇,使得它们在那里直接或间接地相互接触。
15.按照权利要求12至14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温器(1,10)能够交替 地进行操作,此时热调温介质和冷调温介质能交替地流过消耗器(5),其中,在用热调温介 质操作时,在输入和排出管道(11,1 中分别存在一静止的冷调温介质柱,该冷调温介质 柱与流动的热调温介质直接或间接接触,并且,在用冷调温介质操作时,在输入和排出管道 (2,7)中分别存在一静止的热调温介质柱,该热调温介质柱与流动的冷调温介质直接或间 接接触。
16.按照权利要求12至15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热调温介质和冷调温介质 的输入和/或排出管道0,7,11,12)经由T形的或Y形的连接件0,6,18)在消耗器(5) 上或消耗器中相互连接。
17.按照权利要求12至16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热调温介质的 第一中间存储器(20,21)和用于冷调温介质的第二中间存储器00,22),它们连接于输入 或排出管道0,7,11,12)。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中间存储器构成一个共同 的中间存储器(20),该共同的中间存储器具有用于热调温介质的第一空腔和用于冷 调温介质的第二空腔(22),其中,第一空腔与热调温介质的回路相连接而第二空腔 (22)与冷调温介质的回路相连接。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地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存储器00)中设有一可移 动的并且将两个空腔(21,22)彼此分离的活塞05)。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05)具有一壳体( ),该壳 体内部通过一个囊式蓄能器(3 或通过两个处在压缩空气(34)作用下的膜片( ,30)被 分成两个空间,其中,在每一空间内设置有一孔口 07二8),借助此孔口,该空间与处于中间 存储器OO)的该侧的空腔(21,22)流体连通。
21.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存储器OO)具有一壳体,该 壳体内部通过一个囊式蓄能器(3 或通过两个处在压缩空气(34)作用下的膜片( ,30) 被分成所述第一和第二空腔01,22)。
22.按照权利要求18至20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存储器OO)与两 个排出管道(7,1 均连接,并且在这两个排出管道(7,1 的连接点处设置有一个三通阀 (19)。
23.按照权利要求12至22之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口侧和/或在出口侧, 在各调温介质的合流点处或接触点处设置有止回阀(36,37,100),从而使调温介质在该点 处相互间接接触。
全文摘要
在此介绍了用于对消耗器(5)特别是注射成型机的模具进行变温调温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准备好一种具有第一温度的液态调温介质(热介质,T1)和一种具有第二温度的液态调温介质(冷介质,T2)并交替地通过消耗器(5)抽吸这两种液态调温介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直接就在消耗器(5)上或消耗器中准备好热调温介质以及冷调温介质并且使所述热调温介质和冷调温介质在那里相互接触。在从加热向冷却转变以及反过来转变时,在消耗器(5)中立即将需要的调温介质导入其调温通道中。
文档编号G05D23/13GK102132224SQ200980133097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9日
发明者马丁·艾希尔塞德 申请人:克劳斯玛菲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