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架全套零件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60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衣架全套零件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制品,使用者可由该类制品组合成衣架。
在已知技术中,有各种不同的衣架形态,该类衣架含有框架,其结构的设计上,可使得使用者选择性地调整衣架宽度而适应不同衣服的尺码。美国专利申请案5,052,599、5,085,358、5,102,019及本文中所列的专利申请案皆可做为此类结构的例证。
在现行的技术中,亦显示一种衣架,其为使使用者在装运及储存时节省空间,而将该衣架加以组装或组立(或拆下及折叠)。美国专利案2,446,312、3,401,855、4,227,632、4673,115、4,932,571及5,074,446即为此类结构的例证。
本实用新型有关多种制品,该制品的形态便于使用者加以组合成衣架。较佳的实施例包含完整铸模塑胶体,其含有两个或多个结构上可经由较脆弱部位交互连结的组件,本文件中称之为“倒注口连结”(sprue connected),使用者可在此处分开这些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制品希望以配套成全套零件组的型式而配售予使用者,由其加以分开及组合或组立起而成为一有用的衣架。此类包含整体铸模塑胶体的制品,其形态上可组合成不同形式及尺寸的衣架,其包含三角形衣架、可调宽度的衣架、衬衫衣架及夹紧衣架等。
在一较佳可调整衣架的实施例中,该整体塑胶体的特征为一框架,其上含有中央部位、从该中央部位延伸出来的第一及第二末端臂、悬吊组件及第一和第二近体臂。该塑胶体的末端臂可经由经注口连结至框架上而可从其上拆卸下来。每一个末端臂的形态可加以调整而各为不同的近体臂所承载,而形成横跨末端臂部位的衣架支撑全宽。多个凹槽位于近体臂,且每一末端臂上形成一插销,可经由选择而接收一凹槽以调整衣架支撑全宽。
在另一可调整宽度的衣架的较佳实施例中,该末端及近体臂的形态含配对导引结构,可使彼此间相对滑动。特别是近体及末端臂形成一结合槽且为可滑动形态,可将末端臂插入近体臂的自由开口端而啮合。在双臂中之一的回弹制动组件容许简易啮合,但可防止发生轻易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在一塑胶体,或其零件中有一弹性区域,该弹性区域作为铰链,使得邻近结构组件彼此间可相对叠合。此铰链可与或不与分开的连结器组件合用,该组件可事先用倒注连结而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不同的衣架实施例。该铰链允许邻近组件在开与闭之间转动。例如当此铰链与框架的近体部合并时,臂的邻近部位紧密枢合,而将衣架叠合以便于装运及包装。借助将邻近的元件枢动打开,可将衣架组立起来。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特征中,整体塑胶体包含一悬吊组件,其经由倒注口连结至框架上,并可加以拆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宽衣架实施例特征中,最好该全套零件组具有包含一可调整的衣服尺码指示器。
除了上述塑胶组件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并计划由其他质如木材、陶瓷或布料所形成的组件以增加外观的美感性。
本实用新型较显著的特征于申请权利要求书中提出,由下文的说明与附图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有较深入的了解。


图1为完整塑胶体的正视图,包含多个倒注口连结的组件,其可为使用者分开并组合而形成一可调宽度的衣架。
图2A及2B显示悬挂组件相对应的正视及侧视图,该组件由
图1的塑胶体分割开。
图3为
图1的塑胶体的正视图,其密封于一封箱内,适于作为未组合的全套零件组销售至使用者。
图4为一正视图,为
图1-3中的零件加以组合之后所形成的衣架。
图5为不同悬吊组件的正视图。
图6为第二可调宽度的衣架的实施例的正视图,当使用者分割开倒注口连结上的零件之后,便可加以组合。
图7为第三可调宽度的衣架的实施例的正视图,当使用者分割开倒注口连结上的零件之后,可加以组合。
图8A及8B为一正视图,表示可折叠衣架相对应的组立及折叠状态。
图9为沿着图8A的平面9-9的部分剖视图。
图10A及10B为一正视图,表示不同悬挂组件在其对应的组合前及组合后的状态。
图11为沿着
图10A的平面11-11的部分剖视图。
图12A为12B为一正视图,表示另一个不同的衣架实施例,该衣架含挠性枢轴区域及另一不同的倒注口连结连接的悬吊组件,该组件处于折叠及组立状态。
图12C为可
图12A、12B所示相似的另一实施例。
图13表示可调衣服尺码指示器的正视图,其可选择性地与不同衣架实施例并用。
图14为
图13中指示器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15A及15B为另一可调衣服尺码指示器相对应的正视及侧视图。
图16为衣架的正视图,显示可应用一饰物以增加该衣架的外观的美感性。
图17为一正视图,显示本实用新型中可调末端臂与木制吊框整合而赋予宽度的可调性。
图18为沿着
图17的平面21-21的部分剖视图。
图19为沿着
图18的平面22-22的部分剖视图。
首先请注意
图1,该图所示为未组合的衣架20,包含一完整铸模塑胶体21,其具有结构上较微弱的倒注口连结及凹槽铰链。塑胶体21形成多个零件,可为使用者加以组合而成为一衣架。塑胶体21包含衣架的近体臂部位22、24,其可由中间部位25向侧面方向延伸,并包含一横向拉杆26,其连接该两近体臂部位的外侧部位,因此在设计上可支撑折叠的衣服,如内衣。塑胶体21更包含倒注口连结27将末端臂部位28、29连接至相对应的不同近体臂部位22、24。另外塑胶体21亦包含一悬吊组件30,其可经由倒注口连结32而连接至中间部位25。
末端臂部位28、29皆含一U型截面,经由一平板35连接而形成侧壁34。两相隔壁34为一末端壁37在端侧36处连接起来。平板31终止在离每一末端臂部位的另一端38一短距离处。在邻近端点38处,一组插销40、41从两侧壁34的一壁延伸出来,其终止端与侧壁34的另一壁相隔开。近体臂22、24的下侧42形成多个相隔开的凹槽43,其大小可接收插销40、41。
图2A所示为悬吊组件30的正视图,而图2B中所示为其侧视图。组件30有一平坦体44,且一吊钩组件45由平坦体44向上延伸。一U型切割缝46位于平坦体44中央,另外一弹性扁条48形成于平坦体44上。该扁条48上端形成一凸起50。扁条48每一侧下端皆形成一凸起52并向下,凸起50隔开。凸起52向扁条48处延伸,而凸起50向平坦体44处延伸。

图1所示,中间部位25于其相反侧形成水平指向的凹槽55、56。凹槽55、56在垂直方向上为中间部位25所隔开。
另外
图1中亦显示一选择性尺码指示器的第一及第二零件60、61,该指示器可经由倒注口连结连接至完整形成的塑胶体21的横向撑杆26上。此尺码指示器的结构及功能将在下文中结合
图16-18加以说明。
最好完整塑胶体21由塑胶材料经铸模而成,且末端臂28、29及悬吊组件30,经由倒注口连结连接至相对应的近体臂22、24及中央部位25。一般希望当塑胶体21配售至使用者的时候,作为一种防护装运封套且适于作零售形态的包装,最好形成如图3所示的透明密封包装68。该包装不仅保护衣架20,且可为购买者目视该衣架,从而可做为全套零件组70而吸引购买者。
使用者购买全套零件组70后,可从包装68中将完整塑胶体21移除。借助将倒注口连结32弯曲折断,让中间部位25伸入悬吊组件30的平坦体44及扁条48之间,上压悬吊组件30直至凸起50及凸起52为相应的凹槽55、56所接收,从而将悬吊组件30锁住于中间部位25上。将倒注口连结27切开,则末端臂28、29与近体臂22、24分开。然后该末端臂可经由插销40、41的端点及邻近侧臂34之间的间隔而由不同的近体臂所接收。随后每一末端臂向下掉落,直到板35支撑相对应的近体部的上侧,且插销40、41伸入经选择的凹槽43中。最好将倒注口连结整齐地切开或打断,且将任何残留物去除。
依此方法,使用者可将全套零件组70转形为图4所示的组合衣架74。该组合衣架74的侧向衣服支撑全宽76的宽度可经由选择凹槽43而调整,此凹槽的选择可由接收末端臂部位28、29的插销40、41达成。最好全套零件组70以二或多个不同颜色的衣架体出售。此使得使用者当组合一单元时,可混合及/或配合不同零件(例如,近体臂28、29及悬吊组件30)及一吊框(如近体臂、中央部位等)的颜色。
图5为用于衣架20中的不同悬吊组件80。组件80形成一组向下延伸的弹性尖叉82、84,且衣架20的中间部位经修改而形成一插座90,此插座形成一组压坑92。操作时,下压悬吊组件80,使得尖叉82、84为插座90所接收而与压坑92成弹性啮合。
图6及7为另一较佳完整铸模且具有倒注口连结的衣架100及130的实施例的正视图。衣架100及130亦适于形成与图3的全套零件组70相似的全套零件组。
衣架100类似于
图1的衣架20,但其末端臂102、104皆含单一插销106,用于取代双插销40、41。每一插销106的末端为一放大头部108。当组装入与图4的衣架74相似的可调整衣架后,头部108可防止插销100滑出经选择的多个相间隔的凹槽110中之一。
在图6中,虚线部分所示为一末端臂102在其相对应的近体臂的组合位置102A。该末端皆含一圆滑的端壁112以便配合及支撑如外套类的衣服双肩。在此实施例中,末端臂为倒注口连结连接一横向撑杆114。虽然图中所示的衣架100应用一传统的吊挂组件120,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可包含一倒注口连结而连接至悬吊组件,其类似于
图1及5相对应的组件30及80。
与图6的衣架100相似的图7的完整铸模具有倒注口连结的衣架130,其揭示于美国专利第5,082,152号的结构元件(该案引用并结合在本申请案)。结果,衣架130的近体臂132形成一齿条134,其取代衣架100的凹槽110。另外,末端臂136形成夹紧齿138,当末端臂依图6的虚线位置相似的方法加以定位时,齿138可与末端臂136中经选择的齿条134的齿140相啮合。
另一完整铸模衣架160的实施例,示于图8A的为其延伸状态160A及示于图8B中的折叠状态160B。衣架160含臂162、164,其从中央部位166向外延伸。横向拉杆168连接臂162、164,且一悬吊组件170从中央部位166向上延伸。衣架160最好由塑胶铸模形成,例如聚丙稀,其适于形成如图9所示的“活动铰链”,图9为沿着图8A的平面9-9由挠性塑胶区域所形成的铰链177的视图。在此图中,可看到铰链177包含凹槽172,其包围一弹性连接腹板174。
以同样方式,衣架160于位置176、178及179处也具有凹槽及连接腹板,其将臂162、164划分为近体部位180及末端部位182。当臂于这于位置上的活动铰链加以折叠时,衣架160形成如图8B的折叠状态,其特别适用于旅行时携带。例如,处于折叠状态160B中的衣架,可被放置在袋子中的小空间,而到达目的地之后,再加以撑开而形成如图8A所示延展的衣架携带形态160A。在图8B所示的衣架折叠状态160B中,衣架160亦适于包封于套中,以形成类似图3的全套零件组70的可供销售点销售的全套零件组。
图10A说明另一悬吊组件185的实施例,其含一吊钩186,从一本体组件187上延伸出来,该本体组件由一活动铰链190连接至中央部位188。一组头部插销192位于本体组件187中,配合中央部位188中的一组洞口193。此结构亦示于
图11中,其为沿着
图10A的平面11-11的视图。
操作时,本体组件187从
图10A中所示的衣架的折叠状态向上弯折直到头部插销192可卸脱地与洞口193交互锁住,形成
图10B中的衣架携带形态。
图12A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另一折叠衣架200的实施例。衣架200最好由塑胶加以铸模而成一整体部件,其包含一对近体延伸臂202、204,横向撑杆206及可分开的中央或悬吊组件208。臂202、204最好将其第一或内部端点经由一挠性塑胶部位210铰接于横向撑接杆206上。组件208经由可用后丢弃的倒注口连结212连接至臂204及横向撑杆206上。在臂202、204的外部端侧中形成洞口214,且侧向延伸的插销215加以铸模而形成吊钩组件208。另外横向撑杆206在其每侧端处形成一压坑216。

图12B所示,完整铸模衣架200可组立而形成衣架218。为了组立衣架218,必需切开倒注口连结212而释脱吊钩组件208。然后臂202、204于挠性塑胶部位210上绕枢轴转动至横向撑杆206的另一侧,此处洞口214可拆卸地接收吊钩的插销215,将臂202、204与吊钩组件208交互锁住。该挠性塑胶部位210环绕横向撑杆206的端边的上表面延伸。于是,此时臂202、204可支撑外套形的衣服,而横向撑杆206则设计成用于支撑折叠式衣服,如内衣。而压坑216则用来支撑裙子等相类似的衣服。此完整铸模衣架200特别适于旅行者携带。衣架可放入袋子中的小区域,然后当需要时可很快地组合成衣架218。在
图12A的折叠状态中,衣架200亦适于包装成封套而形成与图3的全套零件组相似的可供销售点销售的全套零件组。如
图12A及12B所示,分开的中央部位208用于连接臂202、204的外部端侧,使每一衣架单元的面积达到最小,也使铸模本成本达到最小。
图12C说明另一实施例,其与
图12A-12B所示的实施例相似。在此实施例中,悬吊用的吊钩组件由第一及第二挠性塑胶部位210固定于臂202及204上。另外,第三挠性塑胶部位210将臂204耦合至横向撑杆206。横向撑杆206的外部自由端终止于洞217处,且配对插销218则铸模进入臂202的外部自由端。另外,当然撑杆206的自由端可携带配对的插销218而臂202的自由端可形成洞口217。当横向撑杆206的自由端及臂202互相锁在一起时,则形成与
图12B相似的衣架。如前所示,压坑216可作为吊挂裙子之用。
图3所示的衣架全套零件组70亦可包括
图13中所示的选择性衣架服尺码指示器250,该指示器250装设于实例衣架254的悬吊组件252上。可调整该衣服尺码指示器以指示衣服的尺寸。指示器250的细部见于
图14中,其为部分放大的剖面图。该指示器250有一轴环256,其形成环状向内的指向的凸起258及有一形成环状槽260的鼓259。压着鼓259使其进入轴环256中,凸起258可旋转地为槽260所接收。鼓259上载有标示组件262,其可显示衣服的尺码,且轴环256上有一指标,例如窗口264,当鼓259在轴环256上旋转时,其可指示一经选择的标示。该鼓亦形成一隆起的环266,使该鼓可轻易地转动。在轴环256及鼓259上具有相对应的洞口267及268,使得指示器可为悬吊组件252所接收。
图15A及15B为另一指示器270的实施例相对应的正视图及部分侧视图。指示器270包含一外壳272,其上有一洞口274可为悬吊组件所接收,且亦另有一窗口276,位于壳的前面277。一轮278可转动地压迫通过壳272的背面280上一倾斜开口279,该轮278便可在该壳272的环状槽282中自由转动。轮278上载有尺码标示284,可经视窗276加以显示。如
图15A所示,壳272可向上移动而使轮276露出一部分,使使用者可轻而易举地将该轮276加以旋转。虽然
图13-15中所示出的尺码指示器的实施例只含单一指标及单一标示值,但这里需说明在某些环境下,最好能提供一指示器,其含有多个指标及/或标示值,使得使用者可从不同方向上很容易地看到该值。
上述的衣架全套零件组实施例最好用塑胶铸模形成,可应用镶饰面290以增加外观的美感性,例如可加在含有实际上平坦面的中位部位25及/或末端臂28、29上,如与其图4相似的
图16中所示。镶饰面290由装饰性材质制成,如木材、陶瓷、皮革、织品和粘植绒毛的塑料胶元件,且应用传统的结合剂如胶剂粘合。
现在请参照
图17,其表示另一实施例衣架300的正视图,其将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与一木质吊框整合而提供一可调宽度的木制衣架。在此实施例中,近体臂部位302、304从悬吊组件306的侧方向上延伸。另外,末端臂部位308、310可加以调整地与相对应的近体臂部位302、304耦合。在此实施例中,末端臂及近体臂部位的前向面上暴露的表面实质上应用木材加以覆盖,在下文中将更深入地加以说明。
参照
图18,其为沿着
图17的平面21-21的剖视图,显示相对应的近体臂及末端臂304、310的截面。近体臂304包含一木制装饰面314,其含有一细长的槽,其上形成导引结构312,此乃使用传统上使用的粘合剂如胶剂加以粘合在第一粘合表面316上。该导引结构312可由塑胶、金属或其他非木质材料制成。含有细长的滑动组件313的末端臂310最好应用塑胶、金属或其他非木质材制成,且含有一E型截面。末端臂310设置成使得其能于导引结构312上所形成的槽上滑动移动。第二木质装饰面318粘合于组件313的第二粘合面320上。如前所述,为适应衣服尺码,衣架300的尺寸可通过该滑动组件相对于导引结构312的滑动而改变。虽然近体臂及其导引结构可为不同材料元件所构成,此种设计可引伸至使用单一木料作为近体臂及导引结构的组合材料,亦可达到相同效果。只是木料需选择较为坚硬的一种品种,且导引槽的设计需略加调整。
参照
图19,所示为横过
图18的平面22-22的剖视图。滑动组件313含指件320,其可调整滑动组件相对于导引结构312的相对位置,且限制两者相对移动的范围。该导引结构312的内部形成多个刻痕322及制动器324。如前所示,当使用者手动调整以改变衣架300的全宽时,指件320为经选择的一刻痕322所制动。然而,制动器可使得指件320的移动不超过其范围,从而限制指件与刻痕间相对移动。
由上文的说明可了解多种不同的制品,其提供一或多个结构组件而为使用者加以组合之后形成一衣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特性为整体形成的塑胶体,其含有结构薄弱的区域,该区域包含可切断的倒注口连结及/或凹槽铰链。由倒注口连结及/或绕铰链折叠相邻的部位,使用者便可轻易地组合一衣架。所示的较佳实施例包含可调整末端臂部位,用于改变吊架侧向的宽度,以适应不同尺码的衣服。须知本文中所示为典型的实施例。其它多种修改、尺寸改变及重新设计而达成相同效果,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制品,其特征在于包含完整铸模塑胶体,至少包含第一及第二零件,其结构乃经倒注口连结而交互连接在一起,该倒注口连结在构造上,可加以切断而将第一及第二零件分开;该零件的实质型态为彼此间可交互连锁,以利于使用者加以手动组合而形成一衣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零件相对应地包含近体臂及末端臂;该末端臂装设在前述的近体臂上,使得可与其相对移动而调整该衣架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该零件至少有一种包含挠性塑胶区域,以形成一铰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包装该塑胶体的、以使之成为适于零售予使用者的全套零件组的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至少包封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塑胶体,以作为适于零售予使用者的全套零件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部份,第一和第二伸延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末端臂,所述第一和第二末端臂可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伸延臂相对移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横杆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伸延臂的末端适当的位置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衣架全套零件组,其为完整成型的塑胶体,其形态可提供一或多个结构组件,可为使用者加以组合而成为衣架。该塑胶体具有一或多个结构薄弱的区域,可随时加以切断而产生分开的零件及/或围绕在相邻零件处的凹槽可绕枢轴转动而组立或折叠该衣架。
文档编号A47G25/20GK2261785SQ95212529
公开日1997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11日
发明者林亚夫 申请人:林亚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