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调理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59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热调理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调理容器,尤指一种隔热调理容器的底部件的嵌合结构。
本发明人等曾开发出一种具有一金属制内容器及一金属制(真空)隔热性外容器,可供将食物与水、酒等的液体置于内容器中加热至沸腾等温度后,再盖上内容器的盖子并予置于真空隔热外容器内,再盖上该外容器的盖子,而利用内容器及食物中所蓄的热将食物焖熟的真空隔热调理容器。此种真空隔热调理容器,由于方便、节省能源、省时、安全、随时提供热食,可使食物营养不流失,适于携带之故,在已在包括中国台湾及世界各地广为流行,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由于具有上述各种良好的特点,在台湾也已取得多项专利。
如图4、图5所示,根据现有技术,上述金属制外容器1的外筒的底面上,点焊有外底部件安装用金属件9,而该树脂制的底部件5,是借底部件安装用螺钉10螺合锁定。
然而,由于金属制外容器1的外筒底面与树脂制底部件4的结合是以螺合达成,因此,金属制外容器1的外筒底面上必须点焊若干个供螺接的底部件安装用金属件9,而后再进行真空排气作业。当该点焊熔接部处产生有气泡等因熔接所造成的不良情形时,真空排气后,该不良部会产生泄漏,成为隔热性能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且,由于是以螺合达成金属制外容器1的外筒底面与树脂制底部件安装金属件9的结合,因此在金属制外容器1的外筒底面与树脂制底部件之间,无法开设间隙。因此,落下时的冲击会直接传至金属制外容器1,不仅会造成外筒底面变形,同时还会因应力施于硬焊或熔接部而产生裂痕、龟裂等,导至泄漏,引起隔热性能不良的情形。
此外,底部件安装金属件9或底部件安装用螺钉10等,零件数目多,且成本高。而且,金属制外容器1的外筒底面与底部件安装金属件9的位置配合、点焊、将树脂制底部件4位置配合于底部件安装金属件9并予安装等,均须实施繁复的作业。例如,在将金属制外容器1的外筒底面与树脂制底部件组装时,底部件安装金属件9与树脂制底部件4的螺孔的位置配合以及螺合作业均须若干的手续,在组装作业的过程上,亦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隔热调理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调理容器,其借助将树脂制底部件强制嵌合于金属外容器1的外筒底面,而无须如惯用般须将底部件安装金属件9点焊于金属制外容器1的外筒底面,可排除由点焊不良部所产生的泄漏所造成的隔热层破坏的事情,从而可使不良率大减。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调理容器,其借助在金属制外容器的外筒底面与树脂制底部件4之间设置间隙,而附加可缓和容器落下时的冲击的作用,因此,金属制外容器落下时不易变形,而且,可减少硬焊部等产生裂痕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调理容器,其可显著地降低由上述裂痕的泄漏所造成的真空层破坏及金属制外容器的内外筒接触所造成的隔热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调理容器,其因无须采用惯用的底部件安装金属件及底部件安装用螺钉,以致零件数目减少,同时也无须底部件安装金属件的模具,因此成本费用可大幅减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调理容器,其无须实施在将底部件安装金属件点焊于金属制外容器的外筒底面时的位置配合过程,且无须实施安装树脂制底部件时的该树脂制底部件与底部件安装金属件的位置配合及螺接作业,使组装过程简单化,从而使作业性提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隔热调理容器,其是由一具有隔热结构的外容器,一出入自如地设于该外容器内的内容器,一载于该内容器的开口上的内容器盖,一可封闭该外容器的开口部的具有隔热性的外容器盖,及一覆于外容器的底部上的树脂制底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器下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圆周方向的卡合凹槽,底部件的与该卡合凹槽相对应的部份,设有卡合凸部,该外容器及底部件,是借该卡合凹槽及卡合凸部的强制嵌合而结合。
也可以在上述外容器下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圆周方向的卡合凸部,而底部件与该卡合凸部相对应的部份,则设有卡合凹槽,该外容器及底部件,是借该卡合凸部及卡合凹槽的强制嵌合而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功效与目的、可由下述实施例及其相关说明,获得深一层的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热调理容器的断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件的顶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件的断面图。
图5为惯用真空隔热调理容器断面图。
图6为惯用真空隔热调理容器的外容器金属本体(熔接有底部件安装金属件的状态)的底视图。

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调理容器,其金属制外容器1是由外筒1b、内筒1c以及间隔件4所构成,以外筒1b与内筒1c间所构成的空间为真空层,形成隔热构造。该金属制外容器1的下侧固定有一树脂底部件5。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上述金属制外容器1的外筒1b与树脂制底部件5,是由强制嵌合而固定成一体。为了达成该强制嵌合,金属制外容器1的外筒1b的外周面以阶差部形成的下侧小径部上,形成有圆周方向的卡合凹槽1a,在树脂制有底圆筒形底部件5的内周面上,设置卡合凸部5a,借以将上述该底部件5朝外筒底面推压,而使上述卡合凸部5a强制卡合于外筒1b的卡合凹槽1a,而达成底部件5的嵌合。
上述卡合凸部及卡合凹槽的位置也可互换,亦即,在外筒1b侧设置卡合凸部,在底部件5侧设置卡合凹槽亦可。
上述卡合凸部及卡合凹槽的形状,只要能达成其所期望之目的即可,一般采用半圆形、台形、但不受此限制。
此外,上述树脂制底部件5的卡合凸部5a并无在全周向设置之必要,也可予以作多个分割。借以将其间形成适当的间隔,在成形时将该树脂制底部件5取出时,也较为容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形成有八个等间隔的卡合凸部5a。
上述树脂制底部件5在成形时可能发生翘曲,可借助于其底面上形成径向的凸条5b获得防止,此等凸条5b还可防止上述强制嵌合时的翘曲。
在上述树脂制底部件5上最好能开设若干通孔5c,以作为强制嵌合时空气的逃逸部;此等通孔5c还可在该底部件5强制嵌合后,作为水逃逸部及空气逃逸部使用,亦即,在强制嵌合后,若有水侵入该底部件5内侧,或外筒1b与底部件5间的空气层收缩或膨胀时,该些通孔5c可供水或空气通过,以防止该底部件5的脏污或变形。
又,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上述隔热调理器,同时还适用于任何容器。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不仅安装便利、零件数少、可减少安装时的繁复作业,同时还可使树脂制底部件的固定更为确实。同时,还可防止因安装程序而引起容器的隔热性受损的事情。此外,还可防止容器落下时所造成的冲击对容器的损害,从而可确保隔热性。
权利要求1.一种隔热调理容器,其是由一具有隔热结构的外容器,一出入自如地设于该外容器内的内容器,一载于该内容器的开口上的内容器盖,一可封闭该外容器的开口部的具有隔热性的外容器盖,及一覆于外容器的底部上的树脂制底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器下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圆周方向的卡合凹槽,底部件的与该卡合凹槽相对应的部份,设有卡合凸部,该外容器及底部件,是借该卡合凹槽及卡合凸部的强制嵌合而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调理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容器下部形成为一小径部,该小径部是以一阶差部与外容器的容器壁相接,而卡合凹槽或卡合凸部设于该小径部上的中部附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调理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凸部或卡合凹槽形成为多个。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热调理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容器与底部件只于外容器小径部外周面及阶差部接合,其他部份则未抵接。
5.一种隔热调理容器,其是由一具有隔热结构的外容器,一出入自如地设于该外容器内的内容器,一载于该内容器的开口上的内容器盖,一可封闭该外容器的开口部的具有隔热性的外容器盖,及一覆于外容器的底部上的树脂制底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容器下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圆周方向的卡合凸部,底部件与该卡合凸部相对应的部份,设有卡合凹槽,该外容器及底部件,是借该卡合凸部及卡合凹槽的强制嵌合而结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调理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容器下部形成为一小径部,该小径部是以一阶差部与外容器的容器壁相接,而卡合凹槽或卡合凸部设于该小径部上的中部附近。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调理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凸部或卡合凹槽形成为多个。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隔热调理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容器与底部件只于外容器小径部外周面及阶差部接合,其他部份则未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隔热调理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容器是具有真空隔热结构的外容器。
专利摘要一种隔热调理容器,其是由一具有隔热结构的外容器,一出入自如地设于该外容器内的内容器,一载于该内容器的开口上的内容器盖,一可封闭该外容器的开口部的具有隔热性的外容器盖,及一覆于外容器的底部上的树脂制底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器下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圆周方向的卡合凹槽,底部件的与该卡合凹槽相对应的部分,设有卡合凸部,该外容器及底部件,是借该卡合凹槽及卡合凸部的强制嵌合而结合。
文档编号A47J27/08GK2239770SQ9521252
公开日1996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1日
发明者伊藤精一, 新井义典, 松田州央 申请人: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