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98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尤指一种可更有效地吸收击球时的扭震力,以达更佳的吸震、减震效果。
一般高尔夫球运动挥杆击球时,杆头击球面因受到高尔夫球的正向冲击,此冲击力将会造成杆头产生扭力的现象,即造成击球时产生巨大的扭震力量,因而容易导致运动的手腕受到运动伤害;而习知高尔夫球杆头为解决此一问题,主要于杆头击球面或杆头背面预设有一凹穴,再于该凹穴内成型附着有一吸震层,可吸收击球时的扭震力,以达较佳的减震、吸震效果。
然而此一击球时所产生的扭震力量,不但会向杆头击球面或背面扩散,同时也会从杆头顶部及底部扩散,因此仅单独借杆头击球面或杆头背穴的吸震层来加以吸收,显然仍不足以达到真正且完全的吸震、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它是利用扩大杆头表面附着的吸震层,更有效地吸收击球时的扭震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它的表面具设有凹室,该凹室含有击球面、背部、顶部及底部,其内部还有多数贯孔,其特征在于在凹室的击球面、背部、顶部及底部的表面成型附着吸震层。
所述吸震原料为可塑性弹性体。
所述吸震原料可为主橡胶原料。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达到更佳的减震效果,,能使杆头发挥出最大且最佳的击球功能。
兹举以下一较佳可行实施例,配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便贵审查委员能完全了解与认同。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半成品的正面立体图。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半成品的背面立体图。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图。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立体图。
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请同时参见
图1、2,本实用新型于杆头1表面,包括击球面、背部背穴、顶部与底部等表面,具设有一凹室11,该凹室11上并具有多数大小不等的贯孔12;且该凹室11并成型附着有一吸震层2,如图3、4、5所示,该吸震层2以吸震原料而压注成型或射出成型,该吸震原料可为一主橡胶原料(乙丙烯三元胶),或一种热可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 IC ELASTOMERS,俗称TPE),使杆头1表面附着具有一吸震层2。
其中,该热可塑性弹性体(TPE),其本身并不需添加任何的添加剂,即具备有相当良好的可塑性、耐气温变化(-40-150℃)、耐高温(150℃)、耐低温(-40℃)、耐磨性、高抗张力、压缩变形小、硬度选择范围也非常宽广、易加工及可百分的百的再回收使用等特性,因此于射出成型时,不但可省略配方、混合及加硫等复杂步骤,并且在成型后的成品,更具有相当良好的弹性与韧性,而构成一极佳的橡胶触感,至于色泽方面则视实际需要而添加适量的色料即可获得。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杆头的凹室11内成型附着具有一吸震层2,且该凹室11更广泛含括杆头1的击球面、背部、顶部及底部等表面,故不但可借击球面本身的吸震层2,直接吸收消减击球时的扭震力,并且更可借背部、顶部与底部的吸震层2将其余的扭震力完全吸收消除,可更有效地吸收击球时的扭震力,以达更佳的吸震、减震效果,显然远比习知更为进步实用。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具体构造,确为习知所无,而具备绝对新颖的首创性,并且具有可更有效地吸收击球时的扭震力,以达更佳的吸震、减震效果等特殊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它的表面具设有凹室,该凹室含有击球面、背部、顶部及底部,其内部还具有多数贯孔,其特征在于在凹室的击球面、背部、顶部及底部的表面成型附着吸震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原料为可塑性弹性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原料可为主橡胶原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吸震结构的高尔夫球杆头,它的表面具设有凹室,该凹室含有击球面、背部、顶部及底部,其内部还具有多数贯孔,其特征在于:在凹室的击球面、背部、顶部及底部的表面成型附着吸震层。从而,达到更佳的减震效果,能使杆头发挥出最大且最佳的击球功能。
文档编号A63B53/04GK2416925SQ0020899
公开日2001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1日
发明者庄昭然 申请人:宝野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