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转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766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转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玩具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转球,在呈球形的上、下两壳体内设有一转动体,通过转轴与上、下两壳体相连接;球形体下壳设有一小孔连接物体;转体的一侧设有一电池槽内设有一节2.5V的电池,电池槽底端与小电动机的负极连接,电池槽的上端设有一接触开关,与小电动机的正极连接;转体内设有一小电动机,小电动机前端设有一电动机转轴连接一蜗杆,蜗杆与转动体内小轴上的蜗轮配合转动,蜗轮的下端设有从动齿轮与固定在转轴上的转动齿轮啮合转动;转体的外侧设有一加重块,在转轴带动转体转动时,通过加重块产生偏心力,从而使转体转动带动球体转动并带动球形体下壳外的物体一起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动转球,在呈球形的上、下两壳体内设有一转体,通过转体内的小电动机带动电动机转轴转动,通过蜗杆蜗轮的传动及齿轮啮合转动带动转轴及球体转动,其结构简单。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球形上壳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
中1、球形体上壳;2、球形体下壳;3、蜗杆;4、转体上壳;5、转体下壳;6、蜗轮;7、传动齿轮;8、传动轴;9、转动齿轮;10、电池槽;11电源线;12、接触开关;13、转轴;14、小电动机;15、电动机转轴;16、加重块;17、螺钉。
在图4中,球形体上壳(1)与球形体下壳(2)通过螺纹连接,内设有一转体上壳(4)与转体下壳(5)通过螺钉连接成的转体,转体外侧面通过螺低钉连接一加重块(16)如图3所示,转体一侧设有一电池槽(10)内放入一节2.5V电池,电池槽(10)上端设有一转动的接触开关(12)与电池接触,另一端与小电动机(14)连接;转体内设有一小电动机(14),前端通过电动机转轴(15)连接一蜗杆(3)与传动轴(8)上的蜗轮(6)配合转动,带动传动轴(8)下端的传动齿轮(9)与转动齿轮(9)啮合转动如图3所示,从而带动转轴(13)转动,转轴(13)分别与球形体上壳(1)与球形体下壳(2)连接,并带动转体通过加重块(16)产生偏心力从而使球体与转体转动,再带动球体外物体转动。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转球,在呈球形的上、下两壳体内设有一转动体,通过转轴与上、下两壳体相连接;转体的一侧设有一电池槽,其特征是转体内设有一小电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球,其特征是小电动机前端设有一电动机转轴连接一蜗杆,蜗杆与转动体内小轴上的蜗轮配合;蜗轮的下端设有从动齿轮,与固定在转轴上的转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球,其特征是转体外设有一加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球,其特征是电池槽上端设有一接触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球,其特征是球形体下壳设有一小孔。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转球,在呈球形的上、下两壳体内设有一转动体,通过转轴与上、下两壳体相连接,球形体下壳设有一小孔;转体的一侧设有一电池槽内设有一节2.5V的电池,电池槽底端与小电动机的负极连接,电池槽的上端设有一接触开关,与小电动机的正极连接;转体内设有一小电动机,小电动机前端设有一电动机转轴连接一蜗杆,蜗杆与转动体内小轴上的蜗轮配合转动,蜗轮的下端设有从动齿轮与固定在转轴上的转动齿轮啮合转动;转体的外侧设有一加重块,在转轴带动转体转动时,通过加重块产生偏心力,从而使转体转动带动球体及球体外物体转动。
文档编号A63H29/00GK2604214SQ0321689
公开日2004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5日
发明者温永林 申请人:温永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