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及游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329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操作装置及游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游戏操作等的操作装置及游戏控制器。
背景技术
通常,游戏装置与由使用者操作的游戏装置用的控制器通过电缆进行连接,而近年来,提案有将游戏装置与控制器无线连接的游戏系统。通过采用无线控制器,使用者能够以比较自由的姿势享受游戏的乐趣。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游戏系统的硬件规格大幅度提高。由此,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时地处理来自游戏控制器的操作输入,预计未来将进行各种游戏应用的开发。由此,希望开发使用者能够进行多种操作输入的游戏控制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的游戏控制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操作装置,具有由旋转轴可转动操作地支承的操作按钮、配置在基板上的电阻体、通过操作按钮的转动操作而被压附到电阻体上的具有弹性的导电部件。在该操作装置中,所述电阻体输出对应于所述导电部件的接触面积的模拟信号。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游戏系统的使用环境的图。
图2是表示控制器的外观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的控制器的背面侧外观构成的图。
图4(a)~(c)是表示作为本实施例的转动量检测机构及按下量检测机构所采用的传感器的基板构造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电阻体及导电部件的合成电阻的图。
图6(a)、(b)是表示实施例的控制器的侧面侧外观构成的图。
图7是表示控制器放置在地板或地面等平面上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控制器的背面侧外观构成的图。
图9是表示上侧操作按钮及下侧操作按钮周边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10是表示按入下侧操作按钮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最大转动量地按入下侧操作按钮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下侧操作按钮的旋转构造的图。
图13是表示下侧操作按钮的背面侧构造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该优选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而仅是对其的举例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游戏系统的使用环境。游戏系统1包括图像显示装置3、声音输出装置4、游戏装置10以及控制器20。图像显示装置3、声音输出装置4以及控制器20与游戏装置10连接。
控制器20是使用者进行操作输入用的操作装置,另外,游戏装置10是基于控制器20的操作输入来处理游戏应用、生成表示游戏应用的处理结果的图像信号的处理装置。
图像显示装置3为输出图像信号的显示器,接受在游戏装置10中生成的图像信号而显示游戏画面。声音输出装置4是输出声音的扬声器,接受在游戏装置10中生成的声音信号而输出游戏声音。图像显示装置3及声音输出装置4构成游戏系统1的输出装置。
游戏装置10与图像显示装置3可以有线连接,也可以无线连接。游戏装置10与图像显示装置3也可以通过AV电缆连接。另外,还可以在游戏装置10与图像显示装置3之间构筑由网络(LAN)电缆或无线LAN等构成的本地网络。
控制器20具有将使用者的操作输入向游戏装置10传送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在与游戏装置10之间构成为可无线通信的无线控制器。控制器20和游戏装置10使用Bluetooth(蓝牙)协议确立无线连接。游戏装置10可以与多个控制器20无线连接,即,在游戏系统1中,可实现游戏装置10与控制器20的1对N连接。游戏装置10作为母机即主机而起作用,控制器20作为子机及附属机而起作用。另外,控制器20不限于无线控制器,也可以是经由电缆与游戏装置10连接的有线控制器。
控制器20由未图示的电池驱动,具有用于输入进行游戏的操作的多个按钮或键。若使用者操作控制器20的按钮或键,则其操作输入通过无线向游戏装置10发送信号。游戏装置10从控制器20接收关于游戏应用的信号,并对应于操作输入控制游戏进程,生成游戏图像信号及游戏声音信号。生成的游戏图像信号及游戏声音信号分别通过图像显示装置3及声音输出装置4而被输出。另外,游戏装置10也具有根据游戏应用的进行状况而将使控制器20振动的振动控制信号向控制器20发送的功能。控制器20具有振动件,一接收到振动控制信号就使振动件振动。
图2表示控制器的外观构成。控制器20中设有方向键21、模拟操作杆27、四种操作按钮26。方向键21、模拟操作杆27以及操作按钮26是设置在框体上面30上的输入部。为了各自区分开来,在四种按钮22、25上以不同的颜色标记有不同的图形。即,在○按钮22上标记红色的圆,在×按钮23上标记蓝色的叉,在□按钮24上标记紫色的四边形,在△按钮25上标记绿色的三角形。在控制器20的框体背面29上设有多个LED。
使用者用左手握持左侧握持部28b,用右手握持右侧握持部28a,由此来操作控制器20。方向键21、模拟操作杆27、操作按钮26以使用者在握持左侧握左持28b、右侧握持部28a的状态下可进行操作的方式设置在框体上面30上。
在框体上面30也设有带LED的按钮31。带LED的按钮31被用作为例如在图形显示装置3上显示菜单画面用的按钮。另外,也具有根据LED的发光状态而向使用者告知收到邮件、或显示控制器20的电池的充电状态等功能。例如在充电中使LED灯亮红色,充电结束时则使LED灯亮绿色,在充电剩余量较少时使LED灯的红色闪烁。
图3表示实施例的控制器的背面侧外观构成。在控制器20的框体背面29上设有多个LED。从框体背面侧看,在框体上面右侧设有方向键21,在上面左侧设有操作按钮26。另外,在方向键21及操作按钮26的内侧设有两个模拟操作杆27。
在实施例的控制器20中,在框体背面29的上方且长度方向中央偏右的位置,横向一列地设有第一LED210a、第二LED210b、第三LED210c以及第四LED210d。以下,将第一LED210a、第二LED210b、第三LED210c以及第四LED210d统称为“LED210”。在LED210的附近刻印或印刷有数字,LED210被利用作例如表现附带游戏特征的控制器序号的指示器。另外,在框体背面29的中央部设有USB连接器46。在USB连接器46上连接自游戏装置10延伸的USB电缆,能够对控制器20进行充电处理。另外,若连接USB电缆,则也能够将控制器20用作为有线控制器。
在框体背面29侧,在框体背面长度方向的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有上侧操作按钮220a、上侧操作按钮220b、下侧操作按钮230a、下侧操作按钮230b。上侧操作按钮220a以及上侧操作按钮220b分别形成在使用者握持右侧握持部28a、左侧握持部28b的状态下由右手及左手的食指前端操作的位置,下端操作按钮230a及下侧操作按钮230b分别形成在由右手及左手的中指前端操作的位置。由此,使用者操作上侧操作按钮220a、上侧操作按钮220b、下侧操作按钮230a、下侧操作按钮230b时,LED210不被食指或中指遮挡住。
在实施例的控制器20中,上侧操作按钮220a及上侧操作按钮220b构成为推动式按钮。上侧操作按钮220的输入通过被按下而执行,能够进行对应于按下量的模拟输入。上侧操作按钮220通过橡胶等弹性体而被向框体外侧施力。由此,在使用者未按下的状态下,上侧操作按钮220被向离开框体的方向施力并维持其位置。
下侧操作按钮230a及下侧操作按钮230b构成为被转动支承的触发式按钮。下侧操作按钮230是可转动的输入界面,能够进行对应于转动量的模拟输入。下侧操作按钮230在由转动轴可转动地支承的状态下,通过橡胶等弹性体或弹簧部件等被向框体外侧施力。由此,在使用者未按下的状态下,下侧操作按钮230被向离开框体的方向施力并维持其位置。
下侧操作按钮230通过实质上与框体背面29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旋转轴而被可转动地支承。下侧操作按钮230转动支承其上侧部分,使用者通过按下下侧操作按钮230的表面下侧,能够使下侧操作按钮230向收纳在框体中的方向转动。在下侧操作按钮230的表面下端部形成有在未被按下的状态下向接近框体侧的方向倾斜的伸出部240。因此,伸出部240配置在比转动轴更靠框体背面侧。
下侧操作按钮230a及230b左右对称地构成,在下侧操作按钮230a上形成有伸出部240a,在下侧操作按钮230b上形成有伸出部240b。伸出部240具有从下侧操作按钮230的表面延伸的结构,在其上端部到下端部之间构成向框体外侧的凸面。即,下侧操作按钮230的表面在其转动方向上具有平滑的曲面。另外,为了防止中指打滑,可以在下侧操作按钮230的表面234a(参照图6)上形成实质上与框体背面29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凸部或槽构成的防滑部。另外,也可以由不易打滑的材质构成下侧操作按钮230的表面,还可以实施褶皱加工。另外,也可以通过加长伸出部240a的伸出长度而使中指稳定地放置。
伸出部240可以在表面向远离转动轴的方向突出而形成。此时,伸出部240相对于上部侧的其他表面区域沿向框体外侧弯曲的方向形成。通过将如此向外侧弯曲的伸出部40构成下侧操作按钮230的一部分表面,由此,在使用者使下侧操作按钮230转动时,将中指引导到有效地施力的位置上,与中指的钩挂情况变得良好,避免了中指打滑的状况。伸出部240可以具有沿着其下端部从其他表面区域的曲面突出而隆起的形状。由此,能够使与中指的钩挂情况更加良好。
设置在下侧操作按钮230的表面下端部上的伸出部240由背面侧看,可以向其周围的框体部分下方(背面侧)伸出。考虑到在将中指放置到下侧操作按钮230上时,不少使用者使中指沿着控制器20的背面到达下侧操作按钮230。此时,伸出部240从框体伸出而构成控制器20外轮廓的一部分,由此沿着背面移动的中指能够自然地到达下侧操作按钮230。另外,通过将下侧操作按钮230的表面构成为连续的凸面,中指能够顺着伸出部240自然地移动到所希望的表面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下侧操作按钮230的转动量检测机构,采用检测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例如,在框体内部预先形成以规定的电阻值将两端子之间导通的电路图案,然后设置通过下侧操作按钮230的转动动作而按压电路图案的导电橡胶。下侧操作按钮230一转动,导电橡胶就与框体内部的电路图案接触。导电橡胶对应于转动量使与电路图案的接触面积变化而可变形地形成,因此,对应于转动量,两端子之间的电阻值变化。通过检测该电阻值,能够检测转动量,由此,控制器20能够获得对应于转动量的输入值。同样地,作为上侧操作按钮220的按下量检测机构,也采用检测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图4表示作为本实施例的转动量检测机构及按下量检测机构所采用的传感器226的基本构造。该传感器226在框体内部设置在下侧操作按钮230的转动方向及上侧操作按钮220的按下方向上。
操作件221是操作按钮,转动量检测机构相当于下侧操作按钮230,按下量检测机构相当于上侧操作按钮220。传感器226具有弹性体222、导电部件223以及电阻体224。若按下操作件221,则将弹性体222的接触件229向下方按入。导电部件223例如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橡胶构成,在图4所示的构成例中,形成为以中央为顶部的山形状。该导电部件223与弹性体222上形成的弹力部228的内侧顶面相接。弹性体222通过弹力部228将操作件221向上方施力支承。
电阻体224设置在内部基板225上,与导电部件223相对配置。另外,电阻体224在内部基板225上作为电路图案可以直接形成,也可以在片上印刷后将该片配置在内部基板225上。电阻体224配置在伴随操作件221的按压操作与导电部件223接触的位置上。导电部件223由可对应于操作件221的按压力(即与电阻体224接触的接触压力)变形的材料形成。
图4(a)表示操作件221按压前的状态,图4(b)表示以较弱的按压力将操作件221按下的状态,图4(c)表示以较强的按压力将操作件221按下的状态。如图4(b)及图4(c)所示,电阻体224与导电部件223的接触面积对应于按压力而变化。即,在操作件221的按压力较弱时,如图4(b)所示,呈山形的导电部件223的顶部附近接触,而操作件221的按压力增强时,导电部件223从顶部开始渐渐变形而使接触面积扩大,在图4(c)所示的状态下,接触面积最大。
图5是用于说明电阻体及导电部件构成的合成电阻的图。如图所示,电阻体224串联地接入电源线227并在电极235a、235c之间施加电压。若将该电阻体224的内部电阻模式地表示,则如该图所示,分成固定电阻(235b~235c之间)和可变电阻(235a~235b之间)。其中,可变电阻的部分相当于导电部件223的接触部分,可对应于导电部件223的接触面积来改变电阻值。即,若导电部件223接触电阻体224,则导电部件223成为电桥而流过电流,因此其接触部分的电阻值变小。因此,导电部件223的接触面积越大,电阻体224的电阻值越小。在电阻体224的中间部设置输出端子235b,从该输出电阻235b输出对应于操作件221的按压力的模拟信号(电压值)。
图6(a)及图6(b)表示实施例的控制器20的侧面侧外观构成。另外,图6表示从控制器20的右侧面看到的下侧操作按钮230a,而从左面侧看到的下侧操作按钮230b也具有同样的构造。
图6(a)表示下侧操作按钮230a不转动的状态,图6(b)表示使下侧操作按钮230a最大地转动的状态。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表面234a形成为平滑的凸面,在其下端侧设置伸出部240a。
伸出部240a的前端部距转动轴232a的距离设定得长于下侧操作按钮230a被按入到框体中时被收纳的主体部分236a的外轮廓部237a距转动轴232a的距离。主体部分236a从框体上设置的开口部收纳到框体中,但伸出部240a与开口部抵接,将表面234a延伸而形成。由此,如图6(b)所示,伸出部240a起到,一转动就与框体的外表面、具体为开口部的边缘部接触而限制转动动作的挡块的作用。在不设置伸出部240a而使下侧操作按钮230a转动、将整体按入到框体内部的情况下,在下侧操作按钮230a与开口部之间进入有异物时,会产生下侧操作按钮230a不能复位出来的状况。另外,由于其他理由也会产生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整体不从开口部出来的状况。另一方面,如实施例的控制器20,通过设置作为挡块起作用的伸出部240a,下侧操作按钮230a不被完全按入到框体内部,故具有可避免上述状况的优点。
控制器20平滑地形成其背面213a的曲面为好。在图6所示的侧面图中,框体背面的右侧握持部28a具有S形曲面,在将中指放置到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表面234a上时,在使中指沿框体背面移动的情况下,通过平滑地形成框体背面而可容易地使中指移动。此时,为了使中指能够从下侧操作按钮230a附近的背面213a顺畅地移动到下侧操作按钮230a,可以在下侧操作按钮230a附近的背面延长线上配置被弹簧部件向框体外侧施力的状态的伸出部240a的下端部。
图7表示伸出部240成为下方而将控制器20放置到地板或地面等平面上的状态。此时,右侧握持部28a及左侧握持部28b的一部分与伸出部240a、240b的下端部接触平面,支承控制器20而维持被放置的姿势。如图所示,伸出部240a在其放置时随着从转动轴232a一侧朝向下端部,相对垂直于平面的方向以平滑的曲面向接近框体侧的方向倾斜。因此,在图7所示的载置状态下,在将控制器20的框体上面30向下方按压时,在伸出部240a上,在下侧操作按钮230a向框体内部转动的方向上施加力。因此,例如对框体上面30施加意外的力时,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内部的弹簧部件等能够发生作用以吸收该力,不易破坏下侧操作按钮230a。
图8表示控制器20的背面侧外观构成。为了便于握持,在背面,右侧握持部28a及左侧握持部28b形成有大致筒状的曲面。在右侧握持部28a及左侧握持部28b与框体背面中央部分之间平滑地构成,在握持部与中央部分之间的连续部上不设置台阶高差为好。由此,可由平滑的连续面形成整个背面,如前所述,手指能够顺畅地移动。另外,被右侧握持部28a及左侧握持部28a夹持的中央部分整体平坦地形成。另外,也可以在控制器20内设有电池,在背面设置电池用盖216。
图9表示上侧操作按钮及下侧操作按钮周边的内部构造的剖面。在上侧操作按钮220的按下方向及下侧操作按钮230的转动方向上设置图4所示的传感器,输出对应于按下量及转动量的模拟信号。上侧操作按钮220、下侧操作按钮230及其传感器作为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操作输入的操作装置而起作用。
首先,对上侧操作按钮220侧的构造进行说明。上侧操作按钮220具有从表面向框体内部延伸的抵接部,抵接部的前端与弹性体222上设置的接触件229b的上面抵接。接触件229b通过弹力部228而被向框体外侧即远离电阻体224b的方向施力。在接触件229的下面(内侧顶面)设置具有弹性的导电部件223b,与该导电部件223b相对而在内部基板225上配置有电阻体224b。若按下上侧操作按钮220a,则导电部件223b与电阻体224b的接触面积变化,电阻体224b输出对应于接触面积的模拟信号。由此,上侧操作按钮220a可作为能够模拟输入的操作件而起作用。
接下来,说明下侧操作按钮230侧的构造。内部基板225在与电阻体224的形成面垂直的方向上设有轴支承用的支架部件225a,通过该支架部件225a支承转动轴232a。在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两侧壁上形成轴孔,转动轴232a插通到两侧壁的轴孔中。
下侧操作按钮230a具有将表面234a延伸的伸出部240a,伸出部240a从主体部分236a的外轮廓部237a突出而构成。下侧操作按钮230a构成为中空的箱体,其具有作为按压面的表面234a、形成轴孔并从表面234a的两侧部大致垂直延伸设置的两侧壁、自伸出部240a的下端部形成外轮廓部237a的背面这四个面。在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内部固定有用于与弹性体222上设置的接触件229a抵接的抵接部件242a。抵接部件242a具有收纳转动轴232a的轴承部分、从轴承部分延伸的板部,板部插入到下侧操作按钮230a上形成的引导器中。在该状态下,若从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两侧壁上形成的轴孔插通转动轴232a,则转动轴232a被收纳在抵接部件242a的轴承部分,抵接部件242a被固定在下侧操作按钮230a上。由此,抵接部件242a与下侧操作按钮230a成为一体而转动。另外,抵接部件242a和下侧操作按钮230a可通过例如粘接剂等其他方式而固定,另外也可以一体成型。在任何情况下,抵接部件242a和下侧操作按钮230a都一体转动。
抵接部件242a具有从板部大致垂直延伸的壁部。该壁部在抵接部件242a固定在下侧操作按钮230a上的状态下,形成与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背面相对的面。由此,在下侧操作按钮230a外部露出的部分成为被面或壁封闭的结构。抵接部件242a具有平坦的抵接面,可滑动地与接触件229a的平坦的上面抵接。抵接面在板部上设置在形成有轴承部分和壁部的位置之间。抵接部件242a的抵接面233(参照图13)为了能够很好地在接触件229a的上面滑动,而形成得比接触件229a的上面宽广。
伸出部240a将表面234a延伸而形成,但在外轮廓部237a侧的背面,沿框体背面从外轮廓部237a向伸出部240a的中指通过自外轮廓部237a突出的伸出部240a而不钩挂地形成伸出部240a。即,在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背面侧,外轮廓部237a与伸出部240a在其边界部分形成钝角,因此,手指能够从外轮廓部237a向伸出部240a平滑地移动。
接触件229a通过弹力部228被向框体外侧即远离电阻体224a的方向施力。在接触件229a的下面(内侧顶面)设置具有弹力的导电部件223a,并且与该导电部件223a相对而将电阻体224a配置在内部基板225上。若转动操作下侧操作按钮230a,则导电部件223a与电阻体224a接触。导电部件223a具有可变形的弹性,对应于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转动量,导电部件223a与电阻体224a的接触面积变化,电阻体224a输出对应于接触面积的模拟信号。由此,能够使下侧操作按钮230a起到可进行模拟输入的操作件的作用。
导电部件223a形成以中央为顶部的山形。导电部件223a在弹性体222的接触件229a下面将山形的顶部与电阻体224a相对而进行安装。由此,若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转动量增大,则导电部件223a从其顶部开始逐渐变形,故能够增大导电部件223a与电阻体224a的接触面积。另外,导电部件223a可以形成以中央为顶部的碗形,也可以具有以中央为顶部的圆锥、多边锥等形状。
抵接部件242a在转动轴232a附近的位置与接触件229a的上面抵接。抵接部件242a与下侧操作按钮230a一体,以转动轴232a为中心旋转,故若抵接部件242a在远离转动轴232a的位置与接触件229a接触,则在其接触位置,导电部件223a的按入量增大。因此,对应于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转动量,使导电部件223a与电阻体224a的接触面积变化,故必须以非常不易变形的材料形成导电部件223a。
另一方面,若抵接部件242a与接触件229a在转动轴232a附近接触,则能够将导电部件223a的压入最大量减小,故能够提高导电部件223a的材料选择自由度。另外,抵接部件242a与接触件229a抵接的抵接面设置在例如转动轴232a与外轮廓部237a之间的中间点靠近转动轴232a的位置为好。由此,能够将导电部件232a的压坏最大量减小。另外,通过在抵接部件242a的根部配置接触件229a,能够较小地形成弹性体222,可在降低弹性体222的构成材料量的同时有效地利用空间。
下侧操作按钮230a通过弹性体222而被向远离电阻体224a的方向施力,但为了加强该施力,可以设置弹簧部件243a。弹簧部件243a安装在转动轴232a上,一端与抵接部件242a接触,另一端与内部基板225接触,产生将抵接部件242a向框体外侧施力,将内部基板225向框体内侧施力的扩张力。由此,能够将下侧操作按钮230a向远离内部基板225的方向施力。于是,在不进行转动操作的状态下,能够将下侧操作按钮230a适当地维持在向框体外侧突出的姿势。
另外,下侧操作按钮230a在外轮廓部237a,在被收纳在突出部240a相反侧的框体内部的位置设有突起部241a。在框体的内侧形成卡止部214,通过将卡止部214和突起部241a卡止,限制下侧操作按钮230a向框体外侧的移动。
图10以剖面表示按入下侧操作按钮的状态。若转动操作下侧操作按钮230a,则将卡止部214与突起部241a的卡止解除,接触件229a向电阻体224a的方向被压入与该接触部分的抵接部件242a的转动量相当的量。由此,导电部件223a与电阻体224a接触,电阻体224a输出对应于接触面积的模拟信号。
图11以剖面表示最大转动量地压入下侧操作按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伸出部240a与框体的外表面接触,限制转动动作。此时,导电部件223a与电阻体224a的接触面积最大,从电阻体224a输出的模拟信号最大。
图12表示下侧操作按钮的旋转构造。下侧操作按钮230a形成具有表面234a、含外轮廓部237a的背面、与表面234a及背面连接的两个侧壁238的箱体。在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箱体内部安装有抵接部件242a,在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侧壁238上设置的轴孔中插通转动轴232a。在转动轴232a上安装弹簧部件243a。弹簧部件243a如图所示可以为一个,也可以夹着抵接部件242a的轴承部分而为两个。
转动轴232a轴安装在支架部件225a的孔部上。孔部具有可收纳转动轴232a的孔径,其开口部比转动轴232a的直径稍小形成,通过嵌装转动轴232a,将转动轴232a支承在支架部件225上。由此,将下侧操作按钮230a可旋转地安装在内部基板225上。内部基板225具有用于载置弹性体222(未图示)的平坦部225b。在平坦部225b上支承弹簧部件243a的一端。另外,弹簧部件243a的另一端被抵接部件242a的背面支承。虽然未作图示,内部基板225由于是下侧操作按钮230a和上侧操作按钮220a的共用基板,故在附图中,在内部基板225的左侧也设有用于安装上侧操作按钮220a的构造。
图13表示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背面侧构造。为了固定抵接部件242a,在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内部两侧壁分别平行地形成导向器231,抵接部件242a的板部两侧部插入到平行设置的导向器231中。抵接部件242a具有与弹性体222的接触件229a抵接的抵接面233。
抵接面233平坦地形成,在按压前的状态下将弹性体222的接触件229a相对电阻体224a配置在规定位置上而相对抵接部件主体的背面部带角度的形成。该规定位置伴随适当的游隙而设定。由此,能够由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转动操作得到所希望的模拟输出。
以上,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该实施例仅是示例,这些各构成要素或各处理工序的组合可进行各种变形例,或者该变形例也在本发明要保护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操作装置,具有操作按钮,其由旋转轴可转动操作地支承;电阻体,其配置在基板上;导电部件,其具有弹性,通过所述操作按钮的转动操作而被压靠到所述电阻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体输出对应于所述导电部件的接触面积的模拟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形成为以中央为顶部的山形,所述导电部件安装在将所述操作按钮向远离所述电阻体的方向施力的弹性体上,使所述顶部与所述电阻体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按钮的内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体抵接的抵接部件,所述抵接部件在旋转轴附近的位置与所述弹性体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与所述操作按钮一体地、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与所述弹性体抵接的抵接面设定在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操作按钮的外轮廓部之间的中间点更偏靠所述旋转轴的位置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弹簧部件,其一端与所述抵接部件接触、另一端与支承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基板接触,将所述操作按钮向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施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操作按钮向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施力的弹簧部件被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操作按钮分别设在框体背面长度方向的左右对称位置上,分别由右手和左手的中指前端进行操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按钮的表面下端部形成有伸出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按钮的表面在其旋转方向以平滑的曲面构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起到挡块的作用,即,所述操作按钮一旋转,所述伸出部就接触框体的外表面而限制旋转动作。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按钮构成为中空的箱体,具有由使用者按压的表面、形成轴孔并从所述表面的两侧部大致垂直延伸设置的两侧壁、自所述伸出部的下端部形成有外轮廓部的背面这四个面。
13.一种游戏控制器,其搭载有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装置具有操作按钮,其由旋转轴可转动操作地支承;电阻体,其配置在基板上;导电部件,其具有弹性,通过所述操作按钮的转动操作而被压靠到所述电阻体上,所述电阻体输出对应于所述导电部件的接触面积的模拟信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的操作装置及游戏控制器。本发明的游戏控制器包括被转动轴(232a)可转动操作地支承的下侧操作按钮(230a);配置在内部基板(225)上的电阻体(224a);通过下侧操作按钮(230a)的转动操作而被按靠到电阻体(224a)上的具有弹性的导电部件(223a)。电阻体(224a)输出对应于导电部件(223a)的接触面积的模拟信号,实现模拟输入。
文档编号A63F13/02GK101067764SQ200710102410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日
发明者沼田哲, 森户功一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