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97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游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将长边方向横向配置的梁(tf一厶),使游戏 者沿着长边方向在该梁的外周面上行走、奔跑而进行游戏的游戏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游戏装置,例如,以往日本特开平10-314336号公报所公 示的游戏装置是众所周知的。该游戏装置由梁以及第一支承构件和第 二支承构件构成,其中,该梁的长边方向横向配置,使游戏者可在站 立状态下沿着长边方向在外周面上移动,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 承构件隔有间隔地配置在上述梁的长边方向,分别支承该梁的两端部。
上述梁的横截面形状形成矩形,沿着长边方向弯曲。另外,根据 在梁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形成的卡止部与在各支承构件上形成的卡止槽 的卡合关系,自由装卸地组合上述梁和各支承构件;并且对梁进行配 置,从而,使基于弯曲部形成的圆弧状的凸部朝向上侧、朝向下侧、 朝向右侧或左侧的横侧。
对于该游戏装置,例如,小孩们等的游戏者要在保持平衡的同时, 沿着长边方向在梁的外周面上行走、奔跑,从而进行游戏。对梁进行 配置,从而,使基于弯曲部形成的圆弧状的凸部朝向上侧、朝向下侧、 朝向右侧、或朝向左侧,与梁为直线状时相比,能够使游戏者的移动 通路具有变化性,因此,游戏者能够更加快乐地进行游戏。:日本特开平10-314336号公报
但是,即使对于上述构成的以往的游戏装置,也具有在该游戏装 置上的游戏容易令人感觉单调、容易产生厌倦的问题,以及具有难以 吸引小孩子们的兴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游戏者更富于变化地进行游戏,并且能够吸引小孩子们的兴趣的游戏装 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游戏装置,其包括将长边 方向横向配置,使游戏者在站立状态下能够沿着长边方向在外周面上 移动的梁;隔以间隔沿上述梁的长边方向配设且分别支承该梁的两端 部的第一以及第二支承部件,即,按照上述梁的一端部或两端部沿着 与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自由位移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一以及第二支承 部件。
若根据该游戏装置,则像在平衡台上一样,例如,小孩子等的游 戏者在保持平衡的同时,能够沿着长边方向在梁的外周面上行走、奔 跑,进行游戏。由于通过各支承部件支承梁,使其一端部或两端部沿 着与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横向或上下方向、倾斜方向、以轴 线为中心的转动方向、以平行于长边方向的摇动中心轴为中心的摇动 方向等)自由位移,因此,在梁根据游戏者的平衡状态或游戏者的站 立位置等进行适当运动时,游戏者能够在梁上移动。
这样,若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游戏装置,则由于其构成为梁进行 运动,所以与上述以往的梁被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提升游戏者从梁 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的难易程度,能够使游戏者更加快乐地游戏, 将游戏者的平衡感培养至较高水平,能够防止在该游戏装置上的游戏 变得单调,能够使游戏者很难感到厌烦,并能吸引小孩们的兴趣。
而且,上述游戏装置还可以具备驱动部件,其驱动上述梁,使上 述梁的一端部或两端部沿着上述交叉方向位移。通过驱动部件驱动梁, 使梁的一端部或两端部产生位移时,游戏者必须在保持平衡的同时, 在梁上移动,因此,即使是上述构成,也可以提升游戏者从梁的一端 侧向另一端侧移动的难易程度,能够使游戏者更加快乐地游戏,能将 游戏者的平衡感培养至较高水平,防止在该游戏装置上的游戏变得单 调,能够使游戏者很难感到厌烦,能够吸引小孩们的兴趣。另外,能 够使看到基于驱动部件引起的梁的运动(位移)的、处于该游戏装置 周围的小孩们具有在该游戏装置上进行游戏的兴趣。
另外,上述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连接上述梁的端部的第一摇动构件;和支承该第一摇动构件、使该第一摇动构件绕着平行于上述梁的长边方向的第一摇动中心轴自由摇动 的支承构件。这时,对于梁,通过使第一摇动构件绕着第一摇动中心 轴摇动,使梁的一端部或两端部沿着与梁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位移, 因此,游戏者若在移动时无法保持较好的平衡,则梁左右振动。因此, 即使是上述构成,也可以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这时,上述游戏装置还可具备摇动部件,其中,该摇动部件使上 述第一摇动构件绕着上述第一摇动中心轴摇动。如上所述,即使通过 摇动部件使第一摇动构件绕着第一摇动中心轴摇动,也可以获得与上 述相同的效果。
另外,上述各支承构件还可具备连接上述梁的端部的第二摇动构 件,上述各支承部件的第一摇动构件支承上述第二摇动构件,使其绕 着平行于上述第一摇动中心轴的第二摇动中心轴自由摇动。若如上所 述,则通过由摇动部件引起的第一摇动构件的摇动、以及由游戏者平 衡状态引起的第二摇动构件的摇动的复合动作,可使游戏者在梁上的 移动更加困难。
另外,上述各支承构件的第一摇动构件或第二摇动构件也可支承 上述梁的端部,使其绕着轴线中心自由转动。如上所述,若游戏者无 法保持较好的平衡,则梁转动,因此,会在第一摇动构件的摇动动作 或第一摇动构件以及第二摇动构件的摇动动作上加入梁本身的转动, 可使游戏者在梁上的移动更加困难。
这时,上述游戏装置还可以具备使上述梁绕着其轴线中心转动的 转动驱动部件。如上所述,即使通过转动驱动部件使梁绕着轴线中心 转动,也可以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另外,上述各支承部件包括按照使上述梁的端部能够绕着平行 于上述梁的长边方向的第一摇动中心轴自由摇动的方式支承上述梁的 端部的摇动构件;和按照使该摇动构件能够绕着平行于上述第一摇动 中心轴的第二摇动中心轴自由摇动的方式支承该摇动构件的支承构 件,上述游戏装置还包括使上述摇动构件绕着上述第二摇动中心轴摇 动的摇动部件。即使是上述构成,也可以通过由摇动部件引起的摇动 构件的摇动、和由游戏者的平衡状态引起的梁的摇动的复合动作,与 上述相同地进一步增大游戏者在梁上移动的难度。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游戏装置,由于梁根据游戏者的 平衡状态或游戏者的站立位置等进行运动,并且通过适当部件使梁运 动,因此,与上述以往的固定梁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升游戏者从梁 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的难易程度,能够使游戏者更加快乐地游戏, 能够将游戏者的平衡感培养至较高水平,能够防止在该游戏装置上的 游戏变得单调,能够使游戏者很难感到厌烦,并吸引小孩们的兴趣。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游戏装置的示意构成的 立体图。
图2为表示图1中的游戏装置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3为沿着图2中的箭头A方向的侧视图。 图4为沿着图2中的箭头B-B方向的截面图。 图5为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机构以及摇动机构的动作的 说明图。
图6为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7为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机构以及摇动机构的动作的 说明图。
图8为说明其它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机构以及摇动机构的动 作的说明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游戏装置主要部分的平 面图。
图IO为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游戏装置的局部的截面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游戏装置的局部的截面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游戏装置的局部的截面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游戏装置主要部分的平 面图。
图14为沿着图13中的箭头C-C方向的截面图。图15为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游戏装置的局部的截面图。
图16为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游戏装置的局部的截面图。
图17为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游戏装置主要部分的平 面图。
图18为沿着图17中的箭头D方向的侧视图。 图19为沿着图17中的箭头E方向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游戏装置;11:梁;12:第一安装台;13:第二安装台;
14:底座;20:第一支承机构;21;支承构件;
22:第一摇动构件;23:第二摇动构件;25:第二支承机构;
26:支承构件;27:第一摇动构件;28:第二摇动构件;
30:第一摇动机构;31:驱动电动机;32:支承构件;
33:转动体;34:连接构件;35:第二摇动机构;
36:驱动电动机;37:支承构件;38:转动体;39:连接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而且,图1为表 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游戏装置的示意构成的立体图。另外,
图2为表示图1中的游戏装置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3为沿着图2中 的箭头A方向的侧视图,图4为沿着图2中的箭头B-B方向的截面图。 如图1 图4所示,本例中的游戏装置l包括将长边方向横向配 置的梁11;沿着梁11的长边方向隔着间隔配设并分别支承该梁11的 两端部的第一支承机构20以及第二支承机构25;使各支承机构20、 25的第一摇动构件22和27分别摇动的第一摇动机构30以及第二摇动 机构35;沿着梁11的长边方向隔以间隔配设并用于安装第一支承机构 20与第一摇动机构30以及第二支承机构25与第二摇动机构35的第一 安装台12以及第二安装台13;载置并固定各安装台12和13的底座 14。
上述梁ll由横截面形状为圆型的管状构件形成,小孩等的游戏者Y在站立的状态下,能够沿着长边方向(轴线方向)在其外周面上移 动。
上述第一支承机构20具备固设在第一安装台12的上表面的支 承构件21;通过该支承构件21以绕着平行于梁11的长边方向的第一 摇动中心轴能够自由摇动的方式被支承的第一摇动构件22;和通过该
第一摇动构件22以绕着平行于上述第一摇动中心轴的第二摇动中心轴 能够自由摇动的方式被支承、且连接梁11 一侧端的第二摇动构件23。
上述第一摇动构件22包括长边方向沿着上下方向配置的、细长
且为平板状的平板部22a;立设在平板部22a的下端且与上述第一摇动 中心轴同轴设置的第一支承轴22b;以及立设在平板部22a的上端且与 上述第二摇动中心轴同轴设置的第二支承轴22c,第一支承轴22b自由 转动地支承在支承构件21上。而且,在与第二支承构件25相反的一 侧面上设置第一支承轴22b,在第二支承构件25 —侧的面上设置第二 支承轴22c。
上述第二摇动构件23由自由转动地与第一摇动构件22的第二支 承轴22c卡合的卡合部23a;在卡合部23a的下侧形成且经由橡胶等弹 性体(未图示)保持梁11的一侧端的保持部23b构成。
上述第二支承机构25具备固设在第二安装台13的上表面的支 承构件26;通过该支承构件26以绕着平行于梁11的长边方向的第一 摇动中心轴能够自由摇动的方式被支承的第一摇动构件27;和通过该 第一摇动构件27以绕着平行于上述第一摇动中心轴的第二摇动中心轴 能够自由摇动的方式被支承、且连接梁ll的另一侧端的第二摇动构件 28。
上述第一摇动构件27包括长边方向沿着上下方向配置的、细长 且为平板状的平板部27a;立设在平板部27a的下端且与上述第一摇动 中心轴同轴设置的第一支承轴27b;以及立设在平板部27a的上端且与 上述第二摇动中心轴同轴设置的第二支承轴27c,第一支承轴27b自由 转动地支承在支承构件26上。而且,在与第一支承机构20相反的侧 面上设置第一支承轴27b,在第一支承机构20侧的面上设置第二支承 轴27c。
上述第二摇动构件28包括自由转动地与第一摇动构件27的第二支承轴27c卡合的卡合部28a;形成在卡合部28a的下侧且通过橡胶 等弹性体(未图示)保持梁ll的另一侧端的保持部28b。
上述第一摇动机构30由驱动电动机31;固设在第一安装台12的 上表面且支承驱动电动机31的支承构件32;固设在驱动电动机31输 出轴上的转动体33;和连接转动体33的外周侧以及第一摇动构件22 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连接构件34构成。
上述第二摇动机构35由驱动电动机36;固设在第二安装台13的 上表面且支承驱动电动机36的支承构件37;固设在驱动电动机36输 出轴上的转动体38;和连接转动体38的外周侧以及第一摇动构件27 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连接构件39构成。
根据该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一摇动机构30,若驱动电动机31 被驱动,使转动体33转动,则通过连接构件34与第一摇动构件22的 连接关系,第一摇动构件22以第一支承轴22b为摇动中心进行摇动(参 照图5)。即,将包含第一支承轴22b的轴线的垂直面夹持在中间,向 其左右两侧振动,以进行摇动。另外,若施加外力,则第二摇动构件 23以第一摇动构件22的第二支承轴22c为摇动中心摇动(参照图6)。 即,将包含第二支承轴22c的轴线的垂直面夹持在中间,向其左右两 侧振动,以进行摇动。
另外,根据该第二支承构件25以及第二摇动机构35,若驱动电动 机36被驱动,使转动体38转动,则通过连接构件39与第一摇动构件 27的连接关系,第一摇动构件27以第一支承轴27b为摇动中心摇动(参 照图5)。 g卩,将包含第一支承轴27b的轴线的垂直面夹持在中间,向 其左右两侧振动地摇动。另外,若施加外力,则第二摇动构件28以第 一摇动构件27的第二支承轴27c为摇动中心摇动(参照图6)。目卩,将 包含第二支承轴27c的轴线的垂直面夹持在中间,向其左右两侧振动 地摇动。
而且,如图7所示,第一摇动机构30和第二摇动机构35使各摇 动构件22、 27摇动,从而,使第一摇动构件22的摇动方向与第一摇 动构件27的摇动方向相反。这时,梁11的轴线相对保持部23b、 28b 倾斜,例如,通过在保持部23b、 28b的内周面和梁11的外周面之间 设置的上述弹性体(未图示)容许产生该倾斜。另外,第一摇动构件22、 27之间的相对距离改变,例如,通过使第一摇动构件22、 27挠曲, 或使第一摇动构件22、 27通过支承构件21、 26沿着第一摇动中心轴 方向自由位移地被支承,或使第二摇动构件23、 28通过第一摇动构件
22、 27沿着第二摇动中心轴方向自由位移地被支承,从而,容许产生 该改变。
另外,在由形成为箱状的遮盖盒15以及具有挠性的密封构件16 封闭的空间内设置各支承机构20、 25、各摇动机构30、 35以及梁11 的两端部,以防止弄伤游戏者Y。另外,在上述梁11的外周部巻绕未 图示的吸收适当冲击材料,通过未图示吸收适当冲击材料覆盖上述底 座14的上部,从而,不会弄伤跌倒、掉落的游戏者Y。
若根据上述构成的本例中的游戏装置1,则通过各摇动机构30、 35使各支承机构20、 25的第一摇动构件22、 27绕着第一摇动中心轴 能够摇动,使梁11的两端部沿着与其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位移(移动), 在这个过程中,游戏者Y像在平衡台上一样,在保持平衡的同时,沿 着长边方向在梁11的外周面上行走、奔跑,以进行游戏。
另外,各支承机构20、 25的第二摇动构件23、 28绕着第二摇动 中心轴能够自由摇动地被支承在第一摇动构件22、 27上,因此,游戏 者Y若在移动中没有较好地保持平衡,则第二摇动构件23、 28摇动, 从而,梁ll沿着与其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位移(移动)。
这样,根据本例中的游戏装置l,通过各摇动机构30、 35使各第 一摇动构件22、 27摇动,并且,当游戏者Y的平衡性差时,各第二摇 动构件23、 28摇动,由此,基于摇动机构30、 35产生的第一摇动构 件22、 27的摇动与基于游戏者Y的平衡状态而产生的第二摇动构件
23、 28的摇动的复合动作,能够使游戏者Y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进行游 戏。因此,如上所述,与梁被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提升从梁ll的一 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的难易程度,能够使游戏者更加快乐地游戏,能 够将游戏者Y的平衡感培养至较高水平,能够防止该游戏装置1的游 戏变得单调,使人难以产生厌倦感,能够吸引小孩们的兴趣。
另外,对于发现基于各摇动机构30和35产生的梁11的运动(位 移)的、处于该游戏装置1的周围的小孩们,能够给其带来希望在该 游戏装置1上进行游戏的兴趣。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可采用的具 体方式不限于此。
在上述例子中,上述梁ll由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管状构件构成, 但对梁ll的横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用横截面形状为矩 形的管状构件、或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的实心构件构成。另外,
上述各摇动机构30、 35不限于上述构成。
另外,在该例子中,如图7所示,通过各摇动机构30、 35使各摇 动构件22、 27摇动,使第一支承机构20的第一摇动构件22的摇动方 向与第二支承机构25的第一摇动构件27的摇动方向分别相反;但如 图8所示,也可以使各摇动构件22、 27摇动,使第一摇动构件22的 摇动方向与第一摇动构件27的摇动方向相同。这时,也可以省略摇动 机构30、 35中的其中一个。
另外,如图9所示,可以为下述结构省略第二支承机构25的第 一摇动构件27以及第二摇动机构35,通过支承构件26支承第二摇动 构件28使其能够绕着第二摇动中心轴自由摇动。这时,通过第一摇动 机构30使第一支承机构20的第一摇动构件22绕着第一摇动中心轴能 够摇动,则梁11的一端沿着与其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产生位移(移动)。 另外,第二摇动构件23、 28根据游戏者Y的平衡状态绕着第二摇动中 心轴转动。
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是也可以为下述结构省略各支承
机构20、 25的第一摇动构件22、 27以及各摇动机构30、 35,通过支 承构件21、 26支承第二摇动构件23、 28使其能够绕着第二摇动中心 轴自由摇动。这时,仅通过第二摇动构件23、 28对应游戏者Y的平衡 状态进行的摇动,使梁ll沿着与其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位移(移动)。 另外,如图IO所示,也可以省略各支承机构20、 25的第二摇动 构件23、 28,在第一摇动构件22、 27上固设适当保持梁11的端部的 保持构件40。这时,通过各摇动机构30、 35使第一摇动构件22、 27 摇动,仅由此,使梁11沿着与其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位移(移动)。 另外,这时也可以为下述构成进一步省略第二支承机构25侧的第一 摇动构件27,如图9所示,通过第一摇动机构30仅使第一支承机构 20的第一摇动构件22绕着第一摇动中心轴摇动,从而,使梁ll的一端沿着与其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位移(移动)。
另外,也可以省略上述各摇动机构30、 35,如图11所示,设置保 持机构41 ,该保持机构41将各支承机构20、 25的第一摇动构件22、 27保持在其摇动方向上不偏向任意一侧的中间位置,同时,若该第一 摇动构件22、 27从上述中间位置偏向一方,则该保持机构41使其返 回到该中间位置;如图12所示,也可以设置接触各支承机构20、 25 的第一摇动构件22、 27且限制该第一摇动构件22、 27的摇动的限制 机构44。
如图11所示,上述保持机构41由2个支承构件42和2个弹簧体 43构成,其中,该2个支承构件42固设在各安装台12、 13的上表面, 隔有一定间隔地配置在第一摇动构件22、 27的两侧;该2个弹簧体43 的轴线沿与梁11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横向配置,设置在各支承构件42 与第一摇动构件22、 27之间。
而且,根据该保持机构41,则对应游戏者Y的平衡状态,第一摇 动构件22、 27在其摇动方向从不偏向任意一方的中间位置(当形成在 含有第一支承轴22b的轴线的垂直面中包含梁11的轴线的状态时的第 一摇动构件22、 27的位置)开始摇动,同时,若第一摇动构件22、 27 摇动,则在弹簧体43的弹性力作用下,返回到上述中间位置。
另外,如图12所示,上述限制机构44由2个支承构件45和2个 接触构件46构成,其中,该2个支承构件45固设在各安装台12、 13 的上表面,且隔有一定间隔地配置在第一摇动构件22、 27的两侧;该 2个接触构件46立设在各支承构件45的第一摇动构件22、 27侧的面 上。
而且,根据该限制机构44,则第一摇动构件22、 27对应游戏者Y 的平衡状态摇动,但若该摇动量(倾斜角度)大于规定值,则第一摇 动构件22、 27与接触构件46接触,摇动受到限制。
而且,在图11以及图12中,分别对应各支承机构20、 25设置上 述保持机构41或限制机构44,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对应支承机构 20、 25中的一个进行设置。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通过使第一摇动构件22、 27或第二摇动构 件23、 28摇动,使梁11沿着与其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位移,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梁ll的一端(另一端)或两端部可滑动移动地 配置到长孔内,通过驱动汽缸等的适当驱动部件使梁11沿着与其长边 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移动,其中,该长孔的长边方向与梁ll长边方向 交叉。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上述梁11不转动,但也可以设置图13以
及图14所示的转动驱动机构80,通过该转动驱动机构80使梁11绕着 轴线中心转动。这时,上述梁11的两端部通过轴承(未图示)或辊(未 图示)等、自由转动地支承在上述保持部23b和28b上,上述第二摇 动构件23还具备安装部23c,其中,在该安装部23c上安装构成上述 转动驱动机构80的驱动电动机81。另外,上述转动驱动机构80由上 述驱动电动机81、固设在驱动电动机81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82、 外嵌在梁11的一端且啮合第一齿轮82的第二齿轮83构成。
而且,若根据该转动驱动机构80,对驱动电动机81进行驱动,则 其驱动力通过第一齿轮82以及第二齿轮83传递给梁11,上述梁11绕 着轴线中心转动(沿着与梁11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位移)。如上所 述,通过使梁11绕着轴线中心转动,能够在上述梁11的运动中加入 梁ll本身的转动,使得游戏者Y更加难以在梁11上移动。
而且,上述梁11可以构成为仅在单向转动,但也可以构成为能够 正反转动。另外,对于图示例子,在图2或图3、图4、图9等所示的 游戏装置中,使梁11绕着轴线中心转动,即使对于图10或图11、图 12所示的游戏装置或未图示的上述其它方式的游戏装置等,也可以构 成为使梁ll绕着轴线中心转动。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是省略 上述第一摇动构件22、 27以及第二摇动构件23、 28,通过适当的支承 构件支承梁11的两端部使之绕着轴线中心自由转动,使梁11的运动 仅为转动。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通过使第一摇动构件22、 27或第二摇动构 件23、 28摇动,使梁11运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使梁ll本身 摇动,使梁ll运动(沿着与梁ll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位移)。
这时,例如,梁ll的横截面形状形成矩形,两端部由固设在各安 装台12、 13的上表面的第一支承构件5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51支承, 绕着平行于其长边方向的摇动中心轴自由摇动。而且,对于具备上述梁11的游戏装置,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是 也可以通过适当摇动机构使梁ll绕着上述摇动中心轴摇动,或者,如
图15所示,通过保持机构52将梁11保持在其摇动方向上不偏向任意 一方的中间位置,同时,若梁ll从上述中间位置偏向一方,则该保持 机构52使梁11返回到上述中间位置;或者,如图16所示,通过限制 机构55限制梁ll的摇动。
而且,上述保持机构52由支承构件53和2个弹簧体54构成,其 中,该支承构件53在梁11的下方位置、由各支承构件50和51支承, 该2个弹簧体54,其轴线指向上下方向且将上述摇动中心轴夹持在中 间配置在其两侧,设置在各支承构件53的上表面与梁11的下表面之 间。在该保持机构52的作用下,梁11对应游戏者Y的平衡状态,从 其摇动方向上不偏向任意一方的中间位置(梁11的上表面形成水平的 位置)开始摇动的同时,若梁11摇动,则通过弹簧体54的弹性力使 其返回到上述中间位置。
另外,上述限制机构55由支承构件56和2个接触构件57构成, 其中,该支承构件56在梁11的下方位置、由各支承构件50和51支 承,该两个接触构件57夹持上述摇动中心轴地配置在其两侧且立设在 支承构件56的上表面。对于该限制机构55,梁11对应游戏者Y的平 衡状态摇动,若其摇动量(倾斜角度)大于规定值,则梁ll与接触构 件57接触,摇动受到限制。
另外,像上述第一摇动构件22、 27那样,上述各支承构件50、 51 构成为绕着平行于梁ll的长边方向的摇动中心轴能够自由摇动,同时, 通过上述摇动机构30、 35那样的适当部件使之摇动。另外,如图15 或图16所示,分别对应各支承构件50、 51设置上述保持机构52或限 制机构55,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对应支承构件50、 51中的一个进行 设置。
另外,如图17 图19所示,例如,可以使梁11的一端沿着上下 方向位移。这时,例如,上述梁ll的横截面形状形成矩形,在长边方 向另一端侧形成长边方向沿着梁11的长边方向且在梁11的两侧面上 开口的长孔lla。
另外,支承梁11 一端的第一支承构件60具备立设在第一安装台12上面的支承块61;在该支承块61的第二支承机构66侧的侧面固 设的支承构件62;由该支承构件62支承、绕着与梁ll的长边方向正
交的水平的第一摇动中心轴自由摇动的第一摇动构件63;和由该第一
摇动构件63支承、能够绕着平行于上述第一摇动中心轴的第二摇动中 心轴自由摇动且连接梁11的一端的第二摇动构件64。
上述第一摇动构件63由形成平板状且细长并将长边方向横向配置 的平板部63a;固设在平板部63a左端且与上述第一摇动中心轴同轴设 置的第一支承轴63b;固设在平板部63a右端且与上述第二摇动中心轴 同轴设置的第二支承轴63c构成,第一支承轴63b自由转动地支承在 支承构件62上。
上述第二摇动构件64由自由转动地与第一摇动构件63的第二支 承轴63c卡合的卡合部64a、以及形成在卡合部64a的下侧且保持并固 定梁11的一端的保持部64b构成。
另一方面,支承梁11的另一端的第二支承机构66由2个支承构 件67和支承轴68构成,其中,该2个支承构件67隔以规定间隔、沿 着上述第一摇动中心轴向配设在第二安装台13上面,该支承轴68搭 在上述支承构件67之间,在梁ll的长孔lla内插通。
另外,使梁11的一端沿上下方向位移的驱动机构70由驱动电动 机71、固设在支承块61的第二支承机构66侧的侧面上且支承驱动电 动机71的支承构件72;固设在驱动电动机71的输出轴上的转动体73; 连接转动体73的外周侧与第一摇动构件63的右端和左端之间的连接 构件74构成。
根据上述构成的各支承机构60、 66以及驱动机构70,若驱动电动 机71被驱动,使转动体73转动,则根据连接构件74与第一摇动构件 63的连接关系,使第一摇动构件63以第一支承轴63b为摇动中心摇动, 从而,梁U的一端上下移动,以支承轴68为中心摇动。这时,第二 摇动构件64以第二支承轴63c为中心摇动,从而,容许梁11基于该 摇动而产生的倾斜,另外,通过长孔lla容许梁11沿长边方向的移动。
而且,在图17 图19所示的例子中,仅使梁11的一端在上下方 向产生位移,但也可以使梁ll的两端在上下方向产生位移。另外,上 述驱动机构70不限于上述构成,例如,也可以由驱动汽缸等构成。即使对于上述变形例所涉及的游戏装置,通过使梁ll运动,与上 述以往的梁被固定的情况相比,也能够形成一种更有吸引力的游戏装 置,能够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如上面所详细叙述的内容,优选,本发明作为一种游戏装置,在 使游戏者进行更富有变化的游戏的同时,能够吸引小孩们的兴趣。
权利要求
1.一种游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长边方向横向配置,使游戏者在站立状态下能够沿着长边方向在外周面上移动的梁;隔以间隔沿所述梁的长边方向配设且分别支承该梁的两端部的第一以及第二支承部件,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支承部件按照所述梁的一端部或两端部沿着与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自由位移的方式进行支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部件,其驱动所述梁,使所述梁的一端部或两端部沿着所述交叉方向位移。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以及第二支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连接所述梁的端部的第一摇动构件;和支承该第一摇动构件、使该第一摇动构件绕着平行于所述梁的长边方向的第一摇动中心轴自由摇动的支承构件。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游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摇动部件,其使所述第一摇动构件绕着所述第一摇动中心轴摇动。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游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承部件的第一摇动构件以使所述梁的端部绕着轴线中心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梁的端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游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梁绕着其轴线中心转动的转动驱动部件。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游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承部件还具备连接所述梁的端部的第二摇动构件,所述各支承部件的第一摇动构件以使所述第二摇动构件绕着平行于所述第一摇动中心轴的第二摇动中心轴自由摇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二摇动构件。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游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承部件的第二摇动构件以使所述梁的端部绕着轴线中心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梁的端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游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梁绕着其轴线中心转动的转动驱动部件。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承部件包括按照使所述梁的端部绕着平行于所述梁的长边方向的第一摇动中心轴自由摇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梁的端部的摇动构件;和按照使该摇动构件绕着平行于所述第一摇动中心轴的第二摇动中心轴自由摇动的方式支承该摇动构件的支承构件,所述游戏装置还包括使所述摇动构件绕着所述第二摇动中心轴摇动的摇动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使游戏者进行更加富于变化的游戏的游戏装置。该游戏装置(1)包括将长边方向横向配置,使游戏者(Y)在站立状态下能够沿着长边方向在外周面上移动的梁(11);隔以间隔沿梁(11)的长边方向配设且分别支承该梁(11)的两端部的第一支承机构以及第二支承机构,上述第一支承机构以及第二支承机构按照梁(11)的一端部或两端部沿着与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自由位移的方式进行支承;和驱动机构,其驱动梁(11),使梁(11)的一端部或两端部沿着上述交叉方向位移。
文档编号A63B4/00GK101528312SQ200780031440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4日
发明者越智泰 申请人:Bld 东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