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72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踏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踏板,尤其涉及设置成部件简单而不发生小故障的踏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踏板由多种部件组装构成,因此具有部件多而引起生产性降低以及部件破损而频繁地发生小故障的问题。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由简单的部件构成,无小故障,耐久性出色的踏板。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着最大限度地减少部件而能够节约成本的踏板。再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行驶方向自由转换成前后方向行驶的踏板。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踏板包含多个棒体(bar),在底面安装有旋转体而能够踩在其上面站立;驱动部,与棒体前端通过铰链结合,支撑使棒体朝上下方向旋回,在所述驱动部底面安装有第一脚轮;基板,前端可转动地结合在驱动部,在底面安装有多个第二脚轮,对应于所述旋转体的部位弯曲,随着多个棒体朝上下方向旋回,所述旋转体沿着基板的弯曲部位旋转并滚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第二脚轮为两个,第一脚轮与两个第二脚配置成三角结构。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第一脚轮及第二脚轮为在安装的支点朝一侧倾斜的定向脚轮。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第一脚轮及第二脚轮在安装的支点上360度转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棒体上面安装有脚踏板。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旋转体为辊子,设置为辊子的轴方向与棒体长度方向平行。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基板为三角结构,在一侧顶部位于驱动部上面的状态下,旋转轴贯通基板与驱动部,基板以旋转轴为中心转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余两个顶部以向上弯曲。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踏板由简单的部件构成而具有无小故障且耐久性出色的优
点ο并且,本发明踏板随着最大限度地减少部件而具有节约成本且提高生产性的优
点ο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踏板的正面图。图2是在图1示出的踏板的平面图。图3是在图1示出的踏板的左侧面图。图4是在图1示出的踏板的右侧面图。图5及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踏板的动作关系的右侧面图。图7及8是示出根据图5及6的动作的脚轮的方向的概念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踏板的正面图。图10及11是示出根据在图9踏板的运行的脚轮的前进方向的概念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踏板脚轮的概念图。图中100 踏板;110 驱动部;111 棒体;113 铰链;115 脚踏板;121 板体;123 辊子;131 第一脚轮;132 第二脚轮;131wU32w 轮子;140 基板;141 旋转轴;143 弯曲部位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良好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踏板的正面图,图2是在图1示出的踏板的平面图,图3是在图1示出的踏板的左侧面图,图4是在图1示出的踏板的右侧面图,图5 及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踏板的动作关系的右侧面图,图7及8是示出根据图5及6的动作的脚轮的方向的概念图。如图1至4所示,踏板100包括驱动部110,具备平行的两个棒体(bar),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所述两个棒体111的前端通过铰链113结合,支撑使棒体111朝上下方向旋回; 基板140,位于所述棒体111的下部,前端位于所述驱动部110的上面,结合为能以棒体111 为基准朝左右方向转动;第一脚轮131,安装在所述驱动部110的前端底面;2个第二脚轮 132,安装在基板140的底面,2个所述第二脚轮132与第一脚轮131构成三角形状,随着驱动部110的棒体111朝上下方向旋回,随着基板140被棒体111推挤而朝左右方向转动而三个脚轮131、132产生推力。 以下,详细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踏板。驱动部110包含位于前方的板体121 ;分别通过铰链结合在所述板体121的两侧的平行的两个棒体111,在所述板体121的底面中央安装有一个第一脚轮131。平行的两个棒体111在其长度中间形成有脚踏板115,因此能够踩脚踏板115上去而站立。两个棒体111前端在板体121两侧分别结合有铰链113,以板体121为基准棒体 111可朝上下方旋回,在棒体111的底面各分别装有旋转体,即辊子123,所述辊子123的轴方向与棒体111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且,所述辊子123接触设置在位于下部的基板140。并且,安装在板体121的底面的第一脚轮131及安装在基板的第二脚轮132为定向脚轮,每个脚轮131、132以对安装支点的垂直线的后方安装在板体121,脚轮131、132的轮子131w、132w在安装的支点可朝前方的左右方向转动。在所述构成的驱动部110安装有基板140。
基板140为等边形三角 形结构的板体,基板140的前端位于驱动部110的板体121 上面。并且基板140的前端及板体121结合在旋转轴141,基板140以旋转轴141为中心像在平面上画圈似地可转动。一方面,在基板140的底面安装有两个第二脚轮132,两个第二脚轮132与第一脚轮131—起配置成三角形结构。并且,对于等边三角形结构的基板140,与安装在棒体111的辊子123接触的部位, 即在图中,后方的两个顶部的向上卷曲的部位143形成在基板140.。以下,具体说明所述构成的踏板的运行关系。如图5及图6所示,使用者踩在脚踏板115上而站立的状态下,若将体重承载在某一侧的脚上时,通过偏重体重而使某一侧的棒体111下降,安装在下降的棒体11的辊子123 沿着基板140的弯曲部位143的曲面旋转的同时,基板140朝承载体重的脚的外侧转动。基板140可转动是因为通过旋转轴140可转动地结合板体121和基板140。另一方面,基板143朝某一方向转动的同时两个第二脚轮132及第一脚轮131具备方向性而产生推力。对于定向脚轮产生推力的原理已经查明,利用此原理的产品(又称 ‘S板’及与本发明名称相同的‘踏板’)等被开发而成为商业化,因此省略说明定向脚轮的推力产生原理。根据所述本发明的踏板100随着在某一侧棒体111上偏重体重,基板140朝偏重脚的外侧方向转动并产生推力。对于踏板100,在两个棒体111上交替偏重体重的话,如图7及8所示,基板140朝左右方向转动,同时第一脚轮131及第二脚轮132产生推力,踏板100以‘S’字形状前进。第二实施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踏板具有与在第一实施例说明的构成相同的构成。区别在于只有第一脚轮及第二脚轮的行驶方向与第一实施例的方向相反。在图中,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踏板的正面图,图10及11是示出根据在图9示出的踏板的动作的脚轮的前进方向的概念图。如图9所示,在基板140的底面安装有两个第二脚轮132,驱动部110的板体121 底面安装有第一脚轮131,每个脚轮131、132以对在安装的支点的垂直线的后方安装在板体121,脚轮131、132的轮子131w、132w在安装支点可朝后方的左右方向转动。根据所述构成的第二实施例踏板100,站在脚踏板115的使用者偏重体重,交替地在某一个棒体111上承载体重时,第二脚轮132所处的踏板100的后端成为前方而前进。即对于三角结构的基板140,安装两个第二脚轮132的部位成为前端,安装有第一脚轮131的驱动部110的板体121成为后方而前进。观察所述踏板100的运行,只有行驶方向与第一实施例相反,通过第一脚轮131及第二脚轮132的运行与在图7及8示出的相同。第三实施例一方面,如上述说明的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踏板以安装脚轮的支点为中心,朝前方或后方倾斜地安装,在安装的支点朝前方或后方的左右方向旋动预定角度。并且,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踏板设置成其行驶方向为相互相反方向。在图中,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踏板的脚轮的概念图。如图12所示,踏板安装成将安装有第一脚轮131与第二脚轮132的支点为中心360度转动。这样,根据第一脚轮131与第二脚轮132所处的角度,踏板100能够向前方或后方行驶 。
权利要求
1.一种踏板,其特在于,包含多个棒体(bar),在底面安装有旋转体,能够踩在其上面站立; 驱动部,与棒体前端通过铰链结合,支撑使棒体朝上下方向旋回,在所述驱动部底面安装有第一脚轮;基板,其前端可转动地结合在驱动部,在底面安装有多个第二脚轮,对应于所述旋转体的部位弯曲,随着多个棒体朝上下方向旋回,所述旋转体沿着基板的弯曲部位旋转并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其特征在于,第二脚轮为两个,第一脚轮与两个第二脚配置成三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踏板,其特征在于,第一脚轮及第二脚轮为在安装的支点朝一侧倾斜的定向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其特征在于,第一脚轮及第二脚轮在安装的支点上360度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其特征在于,在棒体上面安装有脚踏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踏板,其特征在于,旋转体为辊子,设置为辊子的轴方向与棒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三角结构,一侧的顶部位于驱动部上面的状态下,旋转轴贯通基板与驱动部,从而基板以旋转轴为中心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踏板,其特征在于,其余两个顶部向上弯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踏板,其目的在于,提供部件简单而不发生小故障的踏板。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踏板包含多个棒体(bar),底面安装有旋转体而能够踩在其上面站立;驱动部,与棒体前端通过铰链结合,支撑使棒体朝上下方向旋回,在所述驱动部底面安装有第一脚轮;基板,其前端可转动地结合在驱动部,在底面安装有多个第二脚轮,对应于所述旋转体的部位弯曲,随着多个棒体朝上下方向旋回,所述旋转体沿着基板的弯曲部位旋转并滚动。
文档编号A63C17/12GK102448556SQ201080023556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6日
发明者朴成镇 申请人:朴成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