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408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可折叠健身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健身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同类健身车,体积大又不可折叠,占用空间较大,造成空间利用率低;传统的健身车的支脚是固定的,整体移动不方便;此外,传统健身车的功能比较单一,只有脚踏机构,作踩单车的动作,无其他功能,产品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健身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折叠健身车,包括前支架、后支架、踩踏装置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支架与后支架中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并在前支架与后支架中部设置折叠限位止动装置,折叠限位止动装置包括限位片和止动杆。所述限位片上设有滑道,滑道两个设有凹形缺口。所述后支架底部连接一扭腰盘。所述扭腰盘和后支架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可向上翻转折叠,扭腰盘和后支架上设有相通的定位孔,折叠后通过插入金属销定位。所述前支架底部设有轮子,方便移动。所述前支架上设有座位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在支架上设置折叠限位止动装置,实现产品的可折叠,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了扭腰盘,丰富了产品功能;在前支架上设置轮子,移动本实用新型变得轻松、便捷。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限位止动装置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限位止动装置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扭腰盘与后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I-前支架;2_后支架;3_踩踏装置;4_显示装置;5_螺栓;6_限位片;61_滑道;62_凹形缺口 ;7_止动杆;8_扭腰盘;9-螺栓;10_定位孔;11_金属销;12_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如图I所示,一种可折叠健身车,包括前支架I、后支架2、踩踏装置3和显示装置4,其特征在于前支架I与后支架2中部通过螺栓5活动连接,并在前支架I与后支架2中部设置折叠限位止动装置,折叠限位止动装置包括限位片6和止动杆7。如图I至图4所示,所述限位片6上设有滑道61,滑道61两个设有凹形缺ロ 62,当展开或折叠时止动杆7都陷入凹形缺ロ 62中定位;所述后支架2底部连接ー扭腰盘8 ;所述扭腰盘8和后支架2通过螺栓9活动连接,可向上翻转折叠,扭腰盘8和后支架2上设有相通的定位孔10,折叠后通过插入金属销11定位;所述前支架I底部设有轮子12,方便移动;所述前支架I上设有座位升降装置。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 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ー种可折叠健身车,包括前支架、后支架、踩踏装置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支架与后支架中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并在前支架与后支架中部设置折叠限位止动装置,折叠限位止动装置包括限位片和止动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折叠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上设有滑道,滑道两个设有凹形缺ロ。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折叠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底部连接ー扭腰盘。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折叠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腰盘和后支架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可向上翻转折叠,扭腰盘和后支架上设有相通的定位孔,折叠后通过插入金属销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折叠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底部设有轮子。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折叠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上设有座位升降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健身车,包括前支架、后支架、踩踏装置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支架与后支架中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并在前支架与后支架中部设置折叠限位止动装置,折叠限位止动装置包括限位片和止动杆。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在支架上设置折叠限位止动装置,实现产品的可折叠,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了扭腰盘,丰富了产品功能;在前支架上设置轮子,移动本实用新型变得轻松、便捷。
文档编号A63B22/14GK202620590SQ20122028987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
发明者徐勇星 申请人:徐勇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