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板滑雪训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24520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双板滑雪训练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板滑雪训练器,属于滑雪训练器械领域,其包括H型基座,所述H型基座的上方设置有两个踏板座,各踏板座内均设置有踏板,H型基座与两个踏板座之间设置有H型坡度调整板,所述H型坡度调整板的前端与H型基座转动连接、后端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H型坡度调整板与各踏板座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作双腿扭转练习中心的推力轴承,各推力轴承与踏板座之间设置有扭转力矩传动部,扭转力矩传动部与H型坡度调整板之间设置有扭矩加载机构。本发明适用于训练者在非雪期或在室内进行滑雪回转技术动作的练习,可增强运动员回转动作腿部专项力量,提高躯干、骻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控制平衡的能力。
【专利说明】双板滑雪训练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滑雪训练器,尤其涉及一种双板滑雪训练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滑雪运动已经越来越普及,由于雪场大多远离市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又雪期较短,上雪练习的时间较少,利用滑雪训练器模拟雪上滑行动作成为快速提高训练水平的有效途径。
[0003]专利CN203196261U公开了一种雪杖滑雪训练器,其包括机架、脚踩板、左滑带、右滑带、阻力器;所述机架放置在地面上,脚踩板固定安装在机架的上端,左、右滑带分别安装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左滑带和右滑带分别环绕安装在位于机架前后两端的两个滑带轮上,左、右滑带的上面与脚踩板上面平齐,所述阻力器设有阻力轮,阻力轮通过传动带和传动轮连接位于机架后端的滑带轮,该雪仗滑雪训练器虽然可以调节训练者在模拟滑雪训练时受到的阻力,但却无法向训练者提供回转方面的训练,而回转技术是滑雪训练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在非雪期运动员的回转技术与专项力量练习大多采用陆地徒手方法或陆地滑板训练方法,但该两种方法都存在与实际雪上滑行动作的贴近程度不高,练习时加载阻力不可调节,运动员核心部位肌肉群力量的增强速度不明显,不能更好地通过躯干将上肢力量传到至下肢并作用于器械从而形成一个更好的运动整体的缺陷。虽然有较少的文献报道的滑雪陆地模拟训练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都因功能原理与结构科学性等方面存在的某些局限性,使其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0004]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闻。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 一种双板滑雪训练器。
[000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双板滑雪训练器,包括H型基座,所述H型基座的上方设置有两个踏板座,各踏板座内均设置有踏板,H型基座与两个踏板座之间设置有H型坡度调整板,所述H型坡度调整板的前端与H型基座转动连接、后端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H型坡度调整板与各踏板座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作双腿扭转练习中心的推力轴承,各推力轴承与踏板座之间设置有扭转力矩传动部,扭转力矩传动部与H型坡度调整板之间设置有扭矩加载机构。
[0008]所述扭矩加载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水平液压缸,两个水平液压缸通过第一串联管路相连,所述第一串联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阻尼口调节阀,各水平液压缸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球形铰链,所述扭转力矩传动部的两侧面与H型坡度调整板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与上述水平液压缸的两端位置相对的第一球铰座,各水平液压缸通过第一球形铰链与扭转力矩传动部和H型坡度调整板的第一球铰座相铰接。
[0009]所述各踏板座与踏板之间设置有立刃角度产生机构,所述立刃角度产生机构包括开设在各踏板座中间位置处的凹槽和开设在所述凹槽两侧的转动槽,所述踏板的两端分别固连有可在上述转动槽内转动的凸柱,所述凹槽上开设有四个盲孔,所述踏板的底端开设有与上述四个盲孔相对应的凹坑,各盲孔内均安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顶端与上述凹坑相连。
[0010]所述各踏板座与扭转力矩传动部之间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用于支撑踏板座的竖直液压缸,两个竖直液压缸通过第二串联管路相连,第二串联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阻尼口调节阀,各竖直液压缸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球形铰链,所述扭转力矩传动部与踏板座的底端面上均设置有与上述竖直液压缸的两端位置相对的第二球铰座,各竖直液压缸通过第二球形铰链与扭转力矩传动部和踏板座的第二球铰座相铰接。
[0011]所述扭转力矩传动部包括两个立柱及连接两个立柱的底板,各立柱的上部的相向内侧均设置有弧形导轨,所述踏板座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上述凹槽相连的通槽,各立柱的顶部卡入所述通槽内,通槽内设置有销轴,销轴上套置有可沿上述弧形导轨滚动的滚轮。
[0012]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调节螺旋副,升降调节螺旋副包括丝杠和与丝杠相适配的螺母,所述丝杠通过设置在其底端的圆台与上述H型基座相接触,所述升降调节螺旋副有两个,H型坡度调整板的后端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孔,各升降调节螺旋副分别通过关节轴承组件安装在H型坡度调整板上,所述关节轴承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定位孔内的关节轴承座和安装在所述关节轴承座内的关节轴承。
[0013]所述各升降调节螺旋副上均设置有下蹲程度调节机构,所述下蹲程度调节机构包括雪杖和用于安装雪杖的定位圆环,所述定位圆环套置在丝杠的上部,雪杖与定位圆环之间焊接有螺旋弹簧,丝杠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定位圆环进行限位的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为组合式盖形螺母。
[0014]所述踏板上设置有鞋码调整模,所述鞋码调整模与踏板为可拆卸式连接。
[0015]所述H型基座包括两块第一边板及连接两块第一边板的第一连接板,所述各第一边板的前端均固连有两相互平行的安装耳板,各安装耳板上均开设有转孔,所述H型坡度调整板包括两块第二边板及连接两块第二边板的第二连接板,所述各第二边板的前端均固连有凸块,所述凸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推力轴承定位孔。
[0016]所述各立柱的一侧与底板之间均设置有支撑肋板。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发明适用于训练者在非雪期或在室内进行滑雪回转技术动作的练习,可增强运动员回转动作腿部专项力量,提高躯干、鹘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控制平衡的能力,为运动员在高速滑行的过程中控制身体姿态、圆满完成回转动作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此外,利用本发明可使滑雪爱好者掌握滑雪回转动作的基本要领,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0019]2、本发明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制作成本较低,利用本发明进行滑雪回转技术的练习,可逐步改变训练者的技术动作、缩短专项力量和专项技术的养成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22]图3为本发明中H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4为本发明中H型坡度调整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发明中扭转力矩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零坡度时本发明中的训练器与训练者的姿态。
[0026]图7为本发明中踏板座、滚轮、压缩弹簧以及踏板与鞋码调整模之间的工作关系放大图。
[0027]图8为本发明中水平液压缸和竖直液压缸阻尼调节的液压原理图。
[0028]图9为本发明中水平液压缸和竖直液压缸的实际结构图。
[0029]图10为本发明中踏板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发明中踏板座与扭转力矩传动部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发明中升降调节螺旋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为有坡度下滑时训练者的身体姿态示意图。
[0033]图14为训练者回转训练时的身体姿态示意图。
[0034]图15为本发明中的踏板座、压缩弹簧以及踏板与鞋码调整模在训练者回转训练时的状态示意图。
[0035]其中,
[0036]1、H型基座101、第一边板102、第一连接板103、安装耳板104、转孔2、H型坡度调整板 201、定位孔202、第二边板 203、第二连接板 204、推力轴承定位孔205、凸块206、通孔3、升降调节机构 301、丝杠 302、圆台303、关节轴承座 304、关节轴承305、紧固螺母4、下蹲程度调节机构401、雪杖402、定位圆环403、螺旋弹簧5、踏板座 501、凹槽502、盲孔503、转动槽504、通槽505、滚轮506、压缩弹簧6、踏板601、凸柱7、鞋码调整模8、扭转力矩传动部801、立柱802、弧形导轨803、支撑肋板804、底板9、竖直液压缸901、第二串联管路902、第二阻尼口调节阀10、扭矩加载机构1001、水平液压缸1002、第一串联管路1003、第一阻尼口调节阀11、第一球铰座 12、推力轴承 13、缸筒 14、活塞杆 15、导向套 16、密封件17、压环18、端盖19、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8]如图1至图4所示,双板滑雪训练器,包括H型基座1,所述H型基座I包括两块第一边板101及连接两块第一边板101的第一连接板102,所述各第一边板101的前端均固连有两相互平行的安装耳板103,各安装耳板103上均开设有转孔104 ;所述H型基座I的上方设置有两个踏板座5,各踏板座5内均设置有踏板6,所述踏板6上设置有鞋码调整模7,以适应不同的训练者对鞋码的要求,所述鞋码调整模7与踏板6为可拆卸式连接;H型基座I与两个踏板座5之间设置有H型坡度调整板2,所述H型坡度调整板2包括两块第二边板202及连接两块第二边板202的第二连接板203,所述各第二边板202的前端均固连有凸块205,所述凸块205上开设有通孔206,所述H型坡度调整板2的前端通过穿接于转孔104和通孔206内的转轴与H型基座I转动连接、并可相互张开一定的角度;为解决下降回转练习可能遇到不同的下坡角度的问题,所述H型坡度调整板2的后端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3,通过改变H型坡度调整板2后端的升降高度即可实现模拟实际滑雪的下滑角度的目的;H型坡度调整板2与各踏板座5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作双腿扭转练习中心的推力轴承12,所述第二连接板202上开设有推力轴承定位孔204,两个推力轴承12的中心距与训练者的肩部宽度相当,各推力轴承12与踏板座5之间设置有扭转力矩传动部8,扭转力矩传动部8与H型坡度调整板2之间设置有扭矩加载机构10。
[0039]如图1、图2、图6、图12及图13所示,所述升降调节机构3包括升降调节螺旋副,升降调节螺旋副包括丝杠301和与丝杠301相适配的螺母,所述丝杠301通过设置在其底端的圆台302与上述H型基座I相接触,所述升降调节螺旋副有两个,H型坡度调整板2的后端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孔201,各升降调节螺旋副分别通过关节轴承组件安装在H型坡度调整板2上,所述关节轴承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定位孔204内的关节轴承座303和安装在所述关节轴承座303内的关节轴承304,这种结构保证了不论H型基座I与H型坡度调整板2在任何角度的调整范围内,丝杠301底端的圆台302都能与H型基座I垂直;所述各升降调节螺旋副上均设置有下蹲程度调节机构4,所述下蹲程度调节机构4包括雪杖401和用于安装雪杖401的定位圆环402,所述定位圆环402套置在丝杠301的上部,雪杖401与定位圆环402之间焊接有螺旋弹簧403,螺旋弹簧403的设置可使训练者训练不同的下蹲程度,使器械训练更加与实际滑雪相贴近,丝杠30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定位圆环402进行限位的紧固螺母305,所述紧固螺母305为组合式盖形螺母。
[0040]如图1、图7、图10、图11、图13、图14及图15所示,所述各踏板座5与踏板6之间设置有立刃角度产生机构,所述立刃角度产生机构包括开设在各踏板座5中间位置处的凹槽501和开设在所述凹槽501两侧的转动槽503,所述踏板6的两端分别固连有可在上述转动槽503内转动的凸柱601,所述凹槽501上开设有四个盲孔502,所述踏板6的底端开设有与上述四个盲孔502相对应的凹坑,各盲孔502内均安装有压缩弹簧506,压缩弹簧506的顶端与上述凹坑相连。实际回转滑雪过程中,滑雪板的立刃角度与身体的转动姿态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为模拟该感受,本发明使踏板6在踏板座5的凹槽501中作相对转动的同时还在踏板座5与踏板6之间设置了压缩弹簧506,也就是说,运动员在训练时身体重心在两踏板6之间不断变换,使踏板6绕踏板座5转动的同时压缩弹簧506受压,从而在踏板6和踏板座5之间形成了阻尼力,以此来模拟回转练习时滑雪板的立刃角度的变化。如果让四个压缩弹簧506的弹簧力与训练者的体重的一半相当,则该机构能使踏板6转动更加平稳,传力更加可靠,且与实际滑雪运动更加贴近。
[0041]如图1、图5及图7所示,所述扭转力矩传动部8包括两个立柱801及连接两个立柱801的底板804,所述各立柱801的一侧与底板804之间均设置有支撑肋板803,各立柱801的上部的相向内侧均设置有弧形导轨802,所述踏板座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上述凹槽501相连的通槽504,各立柱801的顶部卡入所述通槽504,通槽504内设置有销轴,销轴上套置有可沿上述弧形导轨802滚动的滚轮505。
[0042]如图1及图8所示,所述扭矩加载机构1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水平液压缸1001,两个水平液压缸1001通过第一串联管路1002相连,所述第一串联管路1002上设置有第一阻尼口调节阀1003,所述水平液压缸1001为柱塞缸,缸腔内充有矿物油,各水平液压缸100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球形铰链,所述扭转力矩传动部8的两侧面与H型坡度调整板2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与上述水平液压缸1001的两端位置相对的第一球铰座11,各水平液压缸1001通过第一球形铰链与扭转力矩传动部8和H型坡度调整板2的第一球铰座11相铰接;运动员训练时产生的双腿扭转力矩是通过踏板座5的通槽504带动扭转力矩传动部8作用于水平液压缸1001产生的,运动员的扭转力量使两水平液压缸1001中的一个伸出另一个被压回,调节第一阻尼口调节阀1003可以改变两水平液压缸1001之间的阻尼,使两个水平液压缸1001的伸出与压回时所受的外力发生变化,即调节训练者训练时的负载阻力。
[0043]如图1及图8所示,所述各踏板座5与扭转力矩传动部8之间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用于支撑踏板座5的竖直液压缸9,两个竖直液压缸9通过第二串联管路901相连,第二串联管路901上设置有第二阻尼口调节阀902,所述竖直液压缸9为柱塞缸,缸腔内充有矿物油,各竖直液压缸9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球形铰链,所述扭转力矩传动部8与踏板座5的底端面上均设置有与上述竖直液压缸9的两端位置相对的第二球铰座,各竖直液压缸9通过第二球形铰链与扭转力矩传动部8和踏板座5的第二球铰座相铰接;随运动员身体重心位置的不同,踏板6压下踏板座5使相互串通的两竖直液压缸9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其中一个竖直液压缸被压下时另一个一定被顶起,通过安装于踏板座5上的滚轮505在扭转力矩传动部8的弧形导轨802上的滚动使踏板座5产生俯仰动作,这样可以模拟训练者在做回转运动时提踵转换重心的动作行为,第二阻尼口调节阀902调节两串通竖直液压缸9的阻尼大小可以使不同的训练者都有这一动作感受。
[0044]如图9所示,所述水平液压缸1001和竖直液压缸9均包括缸筒13和安装在所述缸筒13内的活塞杆14,所述缸筒13和活塞杆14与第一、第二球铰座的连接端均为球面,所述活塞杆14位于缸筒13内的一端外侧套置有导向套15,所述导向套15与缸筒13的端盖18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6和压环17,所述缸筒1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串联管路1002和第二串联管路901的管接头19。
[0045]本发明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004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8]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H型基座1、安装耳板103、H型坡度调整板2、推力轴承定位孔204、升降调节结构3、圆台302、关节轴承304、下蹲程度调节机构4、雪杖401、踏板座5、转动槽503、压缩弹簧506、踏板6、鞋码调整模7、扭转力矩传动部8、弧形导轨802、竖直液压缸9、第二阻尼口调节阀902、扭矩加载机构10、球铰座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0049]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双板滑雪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基座,所述H型基座的上方设置有两个踏板座,各踏板座内均设置有踏板,H型基座与两个踏板座之间设置有H型坡度调整板,所述H型坡度调整板的前端与H型基座转动连接、后端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H型坡度调整板与各踏板座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作双腿扭转练习中心的推力轴承,各推力轴承与踏板座之间设置有扭转力矩传动部,扭转力矩传动部与H型坡度调整板之间设置有扭矩加载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板滑雪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加载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水平液压缸,两个水平液压缸通过第一串联管路相连,所述第一串联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阻尼口调节阀,各水平液压缸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球形铰链,所述扭转力矩传动部的两侧面与H型坡度调整板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与上述水平液压缸的两端位置相对的第一球铰座,各水平液压缸通过第一球形铰链与扭转力矩传动部和H型坡度调整板的第一球铰座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板滑雪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踏板座与踏板之间设置有立刃角度产生机构,所述立刃角度产生机构包括开设在各踏板座中间位置处的凹槽和开设在所述凹槽两侧的转动槽,所述踏板的两端分别固连有可在上述转动槽内转动的凸柱,所述凹槽上开设有四个盲孔,所述踏板的底端开设有与上述四个盲孔相对应的凹坑,各盲孔内均安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顶端与上述凹坑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板滑雪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踏板座与扭转力矩传动部之间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用于支撑踏板座的竖直液压缸,两个竖直液压缸通过第二串联管路相连,第二串联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阻尼口调节阀,各竖直液压缸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球形铰链,所述扭转力矩传动部与踏板座的底端面上均设置有与上述竖直液压缸的两端位置相对的第二球铰座, 各竖直液压缸通过第二球形铰链与扭转力矩传动部和踏板座的第二球铰座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板滑雪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力矩传动部包括两个立柱及连接两个立柱的底板,各立柱的上部的相向内侧均设置有弧形导轨,所述踏板座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上述凹槽相连的通槽,各立柱的顶部卡入所述通槽内,通槽内设置有销轴,销轴上套置有可沿上述弧形导轨滚动的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板滑雪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调节螺旋副,升降调节螺旋副包括丝杠和与丝杠相适配的螺母,所述丝杠通过设置在其底端的圆台与上述H型基座相接触,所述升降调节螺旋副有两个,H型坡度调整板的后端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孔,各升降调节螺旋副分别通过关节轴承组件安装在H型坡度调整板上,所述关节轴承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定位孔内的关节轴承座和安装在所述关节轴承座内的关节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板滑雪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升降调节螺旋副上均设置有下蹲程度调节机构,所述下蹲程度调节机构包括雪杖和用于安装雪杖的定位圆环,所述定位圆环套置在丝杠的上部,雪杖与定位圆环之间焊接有螺旋弹簧,丝杠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定位圆环进行限位的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为组合式盖形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板滑雪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上设置有鞋码调整模,所述鞋码调整模与踏板为可拆卸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板滑雪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基座包括两块第一边板及连接两块第一边板的第一连接板,所述各第一边板的前端均固连有两相互平行的安装耳板,各安装耳板上均开设有转孔,所述H型坡度调整板包括两块第二边板及连接两块第二边板的第二连接板,所述各第二边板的前端均固连有凸块,所述凸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推力轴承定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板滑雪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立柱的一侧与底板之间均设置有支撑肋 板。
【文档编号】A63B69/18GK103752000SQ201410032532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刘淑梅, 冯开林, 李梅月, 刘辉, 崔保春, 陈益鹏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