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阻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6334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阻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阻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在部队,经常要进行抗阻训练,而且往往是在露天进行。

目前市面上用来进行抗阻训练的器材,价格比较贵,而且易耗损,还有由于不能经受风吹雨淋和暴晒,只能放在室内保管,训练时,需要搬运到专门的拖运设施拉到室外,结束后又需要专门的拖运设施拉室内,训练中位置变化时,也需要专门的拖运设施移动,这些造成了很多不方便,并且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利用橡胶轮胎结合背带式绳带,提供一种方便简单节约的抗阻训练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阻训练装置,用于训练对象拖拉一定重量的物体,克服物体与地面形成的摩擦阻力,完成抗阻训练,其特征在于,包括:抗衡阻力部,用于提供摩擦阻力;拖拉部,用于拖拉抗衡阻力部,包括连接在抗衡阻力部上的定位单元和与定位单元连接的拖拉单元;其中,抗衡阻力部为橡胶轮胎,橡胶轮胎包括滚动时与地 面接触的胎面以及位于胎面的侧面的胎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阻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定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U型环,U型环通过螺纹固定在位于胎侧靠近外缘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阻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U型环的弧形段中心到胎侧的距离为14cm,U型环与胎侧的固定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阻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拖拉单元为背带式绳带,包括固定带、挎带、腰带、连接带,挎带两根,顶端具有挎环,用于挎在训练对象的肩上、手腕上或腿上,腰带用于拴在训练对象的腰上,连接带的一端与抗衡阻力部连接,挎带的末端、腰带的中间部分、连接带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带缝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阻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挎环上置有“日”字型调节扣,通过调节扣来调节挎环的环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阻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连接带的长度1.8-2.4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阻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连接带外套有耐磨套,耐磨套在连接带上滑动,其长度为50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阻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连接带至少有两根,使用尼龙绳制成,一端与固定带连接,另一端具有D型快挂扣,D型快挂扣用于与定位单元快速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阻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 腰带采用编织带制成,一端设置有“日”字型的带扣,带扣中间具有夹条,夹条具有呈锯齿形边缘,当腰带的另一端从夹条下穿过拉紧后,通过锯齿形边缘固定不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阻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橡胶轮胎的重量为60-70公斤。

实用新型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阻训练装置,由于橡胶轮胎重量适度,而且重量及体积大小规格不一,还有摩擦系数大,容易形成合适的阻力,所以适合作为不同训练对象进行抗阻训练时候的阻力来源,而且富有弹性,在碰撞中能够提供足够缓冲减小碰撞力度,所以相对较安全;又由于橡胶轮胎耐风吹雨淋和暴晒,所以不需要专门放室内保管,可以堆放在训练场地,不需要专门拖运就能随时露天训练;还有由于单人就可以滚动橡胶轮胎,所以可以随时将橡胶轮胎滚到训练的位置,结束后又方便滚回堆放的位置;另外,由于可以利用废旧橡胶轮胎加工成负重训练装置,所以成本低而且也比较环保节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抗阻训练装置在胎侧方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抗阻训练装置在胎面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抗阻训练装置的拖拉单元的正视结构示意 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抗阻训练装置的拖拉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抗阻训练装置在胎侧方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抗阻训练装置在胎面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抗阻训练装置10包括抗衡阻力部11和拖拉部12。

如图1、图2所示,抗衡阻力部11采用废旧的橡胶轮胎,轮胎滚动时与地面接触的为胎面13,胎面的侧面为胎侧14。橡胶轮胎重60公斤,外径60cm,适合1.7米以下身高的训练对象做抗阻训练。

拖拉部12包括定位单元15和拖拉单元。

本实施例中定位单元15为U型环,一个,设置在胎侧14靠近外缘的位置,U型环的弧形段中心到胎侧14的距离为14cm,U型环与胎侧14固定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cm,通过冲力钻在轮胎打眼后将U型环螺纹固定在橡胶轮胎上。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抗阻训练装置的拖拉单元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抗阻训练装置的拖拉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拖拉单元为背带式绳带,包括固定带16、挎带17、腰带18、连接带19,图1中拖拉部只显示了拖拉单元的连接带19。

固定带16使用编织带加厚制成,倒梯形。

挎带17有两根,使用编织带制成,每根的顶端具有挎环20,每根挎带17的末端缝制在固定带16上,挎环上有“日”字型调节扣21,通过调节扣21调节挎环20的环的大小。

腰带18中间缝制在固定带16上,为编织带制成,一端设置有“日”字型的带扣22,带扣22中间具有夹条23,夹条23的一个边缘呈锯齿形,当腰带18的另一端从夹条23下穿过拉紧后,通过锯齿形的边缘固定防止滑动。

连接带19有两根,为尼龙绳制成,长2.2米长,一端缝制在固定带16上,另一端具有D型快挂扣24,D型快挂扣24与U型环定位单元15连接,连接带上还套有50cm长的耐磨套25,耐磨套25可以在连接带上滑动。

使用方法

使用中,训练对象滚动堆放在露天训练场地一定位置的抗阻训练装置的抗衡阻力部11(即本实施例中的橡胶轮胎)到训练位置,然后将连接带19的D型快挂扣24连接到U型环定位单元15上,再将耐 磨套25滑到D型快挂扣24的附近,以免连接带19在训练中磨损。如果要锻炼训练对象的肩部,则并将挎环20挎到其肩上,拖拉橡胶轮胎进行抗阻训练,还可以将挎环20跨到其手腕上或腿上,或者也可以将腰带18拴在其腰上通过带扣22固定好,然后拖拉橡胶轮胎进行抗阻训练,这样在训练对象拖拉克服橡胶轮胎与地面的阻力中,可以分别锻炼训练对象的手臂、腿部和腰部。当结束时,可以再将抗阻训练装置10滚回堆放地点。

实际应用中,连接带的长度范围为1.8-2.4m。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提供的抗阻训练装置,由于橡胶轮胎的重量合适,还具有不同规格,而且橡胶与地面摩擦系数大,产生的阻力大,适宜做抗阻训练,而通过利用废弃的橡胶轮胎,将U型环通过冲力钻在轮胎打眼后螺纹固定在轮胎上,再配合背带式绳带连接,就可做成抗阻训练装置,所以制作过程简单、成本低,而且节约环保;又由于橡胶轮胎耐暴晒经风吹雨淋,所以可以一直堆放在露天训练场地,而不怕损耗,这样免去了从室内搬运出进行训练后又搬运回造成的费时费力;并且由于通过滚动橡胶轮胎就可以移动位置,所以使用方便;最后由于橡胶轮胎耐用,可以反复使用多年,同时通过配合具有挎环、腰带的背带式绳带就可以分别锻炼肩部、手部、腿部,完成不同部位的训练,所以大大减小了抗阻训练成本。

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