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是玩具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积木能为孩子提供想象的广阔天地,可有力地促进孩子创造思维发展,培养孩子创造能力,孩子在拼搭积木的过程中,锻炼了手的灵活性、眼手协调性,手脑并用使他们感觉灵敏,为今后学习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有型式的益智创意游戏中,很多积木都是固定格式的,色彩单调,幼儿拼到最后都是大同小异的物品,十分枯燥乏味,不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中国专利CN200820117565中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积木玩具,包括本体和连接件,在本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六个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六边形插孔,所述插孔孔轴相互垂直并相交于本体的几何中心,连接件为带插头的柱状插件,其造型为一字型、T型、十字型、S型4种造型中的至少两种,插头的横截面的外接圆与插孔的横截面的内接圆相重合,插头可与插孔相紧密嵌合,上述方案虽解决了造型多样化的问题,但是还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连接件的形式较单一,且均为固定长度,连接形式单一,灵活性不够;(2)组合成的积木种类较少,不利用丰富想象力的养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比现有技术组合形式多,长度任意组合,连接简单的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玩具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两端与插孔形成插接配合的双插头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杆、转接头和单插头连接杆,连接杆和转接头上设有形成插接配合的插接结构,单插头连接杆和转接头上也设有形成插接配合的插接结构。
上述结构中,现有技术中,双插头连接杆的两端一体连接有插头,双插头连接杆可直接与玩具的其他部件连接,但这种双插头连接杆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双插头连接杆的长度在生产时就已经固定了,所以想要使双插头连接杆与其他部件拼接出来的结构更多变性,就要生产很多不同长度的双插头连接杆,这样一套积木玩具就要配备很多的双插头连接杆,不仅数量多、体积大,而且实用性不强,拼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长度的双插头连接杆缺乏,某些长度的双插头连接杆多出,不能随心所欲的拼接出想要的结构,局限了儿童的智力开发、动手能力等,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连接杆与转接头的交叉连接组成不同长度的组合杆,以适应更多结构的需求,这样连接杆只需生产少数的几个不同长度的规格就好,减小成本,也使得积木玩具的体积减小,可生产少量的双插头连接杆作为短距离连接使用,单插头连接杆需跟转接头配合使用,单插头连接杆的一端与转接头适配,连接杆的两端部也与转接头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杆两端和单插头连接杆端部的柱形插接端,所述插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转接头两端的插接槽,插接槽套设在插接端外形成过盈配合。
上述结构中,优选的转接头的内部设有与两端插接槽连通的通道,插接槽的内径大于通道的内径,插接槽的底面与内壁形成环形台阶面,连接杆的端面可与该台阶面抵接,通道的设置是为了减小转接头的重量,也能节省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杆成圆柱形,连接杆的外周面上设有沿轴向均匀分布的凹槽组,该凹槽组包括沿径向均匀分布的凹槽,相邻两个凹槽成轴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外周面上还设有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凸环,该凸环与连接杆为一体连接,凸环的一侧面到另一侧面为外凸弧形过度连接,所述连接杆上最外侧的两个凸环与各自的连接杆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插接槽的深度。
上述结构中,凹槽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可以减轻连接杆的重量,节省材料,二是增加与手表面的摩擦力,防止儿童拿不住,三是减少连接杆外周面与插接槽内壁的抵接面积,因儿童的力气较小,如果连接杆与转接头之间的连接很紧,较小的儿童可能不易将连接杆与转接头分开,采用本设计既能达到连接固定的效果,又能很容易将连接杆与转接头分开,防止儿童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凸环的设置不仅起到了增加摩擦力的作用,还有限位的作用,通过观察凸环与插接槽端面之间的距离就可判断连接杆插入插接槽内的长度,可及时调整连接杆与插接槽之间的连接是否巩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单插头连接杆包括设置在插接端上的一对卡接头和一对U型连接部,卡接头通过U型连接部与插接端连接,所述一对卡接头和一对U型连接部对立设置在插接端上中间存在空隙,所述卡接头远离U型连接部的端部设有成锥形的卡接扩大体,卡接扩大体的底面朝向U型连接部,卡接扩大体的底面与U型连接部之间存在空隙形成卡接槽。
上述结构中,卡接扩大体和U型连接部分别位于插孔的两端成夹持状态,卡接扩大体为圆锥形是为了与插孔在插接过程中能顺利的推进,卡接扩大体的底面直径大于插孔的直径,所以在卡接推进过程中,卡接头向空隙挤压,使得卡接扩大体能顺利穿过插孔,U型连接部上设有U型通道,U型通道的设置是为了卡接头在向空隙挤压时,沿插头本体的轴向有一个向U型连接部挤压的力,如果没有设置U型通道,容易造成对U型连接部进行挤压,因空隙的设置,空隙两侧的厚度较薄,受挤压容易被压弯或压断,且由于U型通道的设置U型连接部能很轻松的被挤压,U型连接部的反抗力小了,使卡接头更容易向中间靠拢,便于插接,U型连接部的设置还能起到与其他部件连接时的限位作用,抵接在其他部件的外表面上,也方便了拆卸,当需要拆卸时,将手按压在U型连接部的端面向空隙挤压,使卡接头向中间靠拢这样就能轻易的从插孔中脱出。
采用上述方案,能组合出任意长度的连接结构,适应更多的玩具结构,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智力发展、情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组合形式更具创造性,趣味性更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单插头连接杆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双插头连接杆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转接头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连接杆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该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可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玩具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组件1,连接组件1包括单插头连接杆11、连接杆12、转接头13和双插头连接杆14,连接杆12和单插头连接杆11分别与转接头13形成插接配合,转接头13和连接杆12可交叉连接形成组合杆,所述单插头连接杆11的一端与转接头13连接,另一端与插孔连接。现有技术中,双插头连接杆14的两端一体连接有插头,双插头连接杆14可直接与玩具的其他部件连接,但这种双插头连接杆14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双插头连接杆14的长度在生产时就已经固定了,所以想要使双插头连接杆14与其他部件拼接出来的结构更多变性,就要生产很多不同长度的双插头连接杆14,这样一套积木玩具就要配备很多的双插头连接杆14,不仅数量多、体积大,而且实用性不强,拼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长度的双插头连接杆14缺乏,某些长度的双插头连接杆14多出,不能随心所欲的拼接出想要的结构,局限了儿童的智力开发、动手能力等,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连接杆12与转接头13的交叉连接组成不同长度的组合杆,以适应更多结构的需求,这样连接杆12只需生产少数的几个不同长度的规格就好,减小成本,也使得积木玩具的体积减小,可生产少量的双插头连接杆14作为短距离连接使用,单插头连接杆11需跟转接头13配合使用,单插头连接杆11的一端与转接头13适配,连接杆12的两端部也与转接头13适配。
上述转接头13成哑铃状,转接头13的两端为扩大体131,扩大体131上设有与连接杆12端部适配的插接槽1311,转接头13的扩大体131套设在连接杆12的端部外周面,插接槽1311的内壁与连接杆12端部的外周面抵接。优选的转接头13的内部设有与两端插接槽1311连通的通道132,插接槽1311的内径大于通道132的内径,插接槽1311的底面与内壁形成环形台阶面1312,连接杆12的端面可与该台阶面1312抵接,通道132的设置是为了减小转接头13的重量,也能节省材料。
上述连接杆12成圆柱形,连接杆12的外周面上设有沿轴向均匀分布的凹槽组121,该凹槽组121包括沿径向均匀分布的凹槽1211,相邻两个凹槽1211成轴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12的外周面上还设有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凸环122,该凸环122与连接杆12为一体连接,凸环122的一侧面到另一侧面为外凸弧形过度连接,所述连接杆12上最外侧的两个凸环122与各自的连接杆12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插接槽1311的深度。凹槽1211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可以减轻连接杆12的重量,节省材料,二是增加与手表面的摩擦力,防止儿童拿不住,三是减少连接杆12外周面与插接槽1311内壁的抵接面积,因儿童的力气较小,如果连接杆12与转接头13之间的连接很紧,较小的儿童可能不易将连接杆12与转接头3分开,采用本设计既能达到连接固定的效果,又能很容易将连接杆12与转接头13分开,防止儿童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凸环122的设置不仅起到了增加摩擦力的作用,还有限位的作用,通过观察凸环122与插接槽1311端面之间的距离就可判断连接杆12插入插接槽1311内的长度,可及时调整连接杆12与插接槽1311之间的连接是否巩固。
上述单插头连接杆11包括成圆柱形的插头本体111,插头本体111的一端与转接头13插接配合形成插接部1111,凹槽组121和凸环122设置在单插头连接杆11的插接部1111上,另一端上设有与插孔形成插接配合的卡接头112,所述卡接头112与插头本体111之间设有U型连接部113,该U型连接部113上设有U型通道1131,所述卡接头112的中部设有空隙1121,该空隙1121朝U型连接部113延伸至插头本体111,空隙1121与U型通道1131连通,所述卡接头112远离U型连接部113的端部设有成圆锥形的卡接扩大体1122,卡接扩大体1122的底面朝向U型连接部113,卡接扩大体1122的底面与U型连接部113之间存在空隙形成卡接槽1123。卡接扩大体1122和U型连接部113分别位于插孔的两端成夹持状态,卡接扩大体1122为圆锥形是为了与插孔在插接过程中能顺利的推进,卡接扩大体1122的底面直径大于插孔的直径,所以在卡接推进过程中,卡接头112向空隙1121挤压,使得卡接扩大体1122能顺利穿过插孔,U型通道1131的设置是为了卡接头112在向空隙1121挤压时,沿插头本体111的轴向有一个向U型连接部113挤压的力,如果没有设置U型通道1131,容易造成对U型连接部113进行挤压,因空隙1121的设置,空隙1131两侧的厚度较薄,受挤压容易被压弯或压断,且由于U型通道1131的设置U型连接部113能很轻松的被挤压,U型连接部113的反抗力小了,使卡接头112更容易向中间靠拢,便于插接,U型连接部113的设置还能起到与其他部件连接时的限位作用,抵接在其他部件的外表面上,也方便了拆卸,当需要拆卸时,将手按压在U型连接部113的端面向空隙1121挤压,使卡接头112向中间靠拢这样就能轻易的从插孔中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