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麻将机领域,具体涉及麻将机四脚底座。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49493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自动麻将桌,申请公布号为CN 103611292 A的专利文献公一种设置有蓄电池的自动麻将桌,上述两个专利文献公开的麻将桌的桌架均为一根方形的支架,支架的底部有个方形的支撑盘,麻将桌主要通过支撑盘来保证平衡,桌架的稳定性较差,且通常支架和支撑盘为木质材料,桌架的强度低,使用寿命短。
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446919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麻将机的桌架,包括:四根竖立的支撑管;四根连接管,分别设置在对应支撑管的顶部且垂直于对应的支撑管;四根承力管,各承力管首尾相连构成一承力框,所述承力框的四个直角通过连接件分别与对应连接管远离支撑管的一端固定。上述桌架连接管的一端焊接在支撑管的外侧壁上,这种结构形式连接管与支撑管之间的受力点较小,桌架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麻将机四脚底座。解决了现有技术连接管与支撑管之间的受力点较小,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麻将机四脚底座,包括四根竖立的支撑管、四根连接管以及承力框,各连接管的一端与对应支撑管的上端固定,所述承力框通过连接件与各连接管远离支撑管的一端固定,所述支撑管的上端具有凹口,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凹口与支撑管的内壁接触,连接管的外侧壁与所述凹口焊接固定,连接管伸入支撑管的端部与支撑管的内壁焊接固定。
通过设置凹口,连接管的一端能够与支撑管的内壁接触,从而能够增加焊点,受力点更多,麻将机四脚底座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支撑管的上端具有弯折的限位部,四个限位部用于分别与麻将机的四个角配合,限定麻将机的位置。
弯折的限位部可以为L型,可以在直角处倒角,也可以为圆弧形。
可选的,所述支撑管的下端套设有柔性垫。
可选的,所述承力框为矩形状,承力框包括四根承力管,承力框的四个直角通过所述连接件分别与对应连接管远离支撑管的一端固定。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承力框外侧壁的直角相抵靠的第一L型连接片,所述第一L型连接片的外侧壁与连接管远离支撑管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L型连接片的内侧壁分别与对应的两根承力管固定。
通过第一L型连接片能够将承力框的直角固定住,即将相邻两个承力管固定住。
可选的,所述第一L型连接片上下端具有分别与承力管上下表面相配合的翻边。
通过设置两个翻边,使得在定位时承力管不会上下运动,能大大提高定位效率,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L型连接片,所述第二L型连接片与承力框内侧壁的直角相抵靠;所述第一L型连接片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壁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二L型连接片对应的侧壁螺栓。
通过设置第二L型连接片能够进一步加固两个承力管,且第一L型连接片与第二L型连接片能够通过螺栓螺栓住,装配时也较为简单。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与承力框配合的一端具有L型的槽口,所述L型的槽口与对应第一L型连接片的两个侧壁抵靠,且槽口与第一L型连接片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凹口,连接管的一端能够与支撑管的内壁接触,从而能够增加焊点,受力点更多,麻将机四脚底座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麻将机四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柔性垫,2、支撑管,3、第一L型连接片,4、第二L型连接片,5、承力框,6、承力管,7、翻边,8、槽口,9、连接管,10、限位部,11、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麻将机四脚底座,包括四根竖立的支撑管2、四根连接管9以及承力框5,各连接管9的一端与对应支撑管2的上端固定,承力框5通过连接件与各连接管远离支撑管的一端固定,支撑管的上端具有凹口11,连接管9的一端通过凹口与支撑管2的内壁接触,连接管9的外侧壁与凹口11焊接固定,连接管伸入支撑管的端部与支撑管的内壁焊接固定。
通过设置凹口,连接管的一端能够与支撑管的内壁接触,从而能够增加焊点,受力点更多,麻将机四脚底座更加稳定。
于本实施例中,支撑管2的上端具有弯折的限位部10,四个限位部用于分别与麻将机的四个角配合,限定麻将机的位置。弯折的限位部可以为L型,可以在直角处倒角,也可以为圆弧形。
于本实施例中,支撑管2的下端套设有柔性垫1。
于本实施例中,承力框5为矩形状,承力框包括四根承力管6,承力框5的四个直角通过连接件分别与对应连接管远离支撑管的一端固定。本实施例中,承力管的横截面为矩形,承力管的两端具有45°的斜口,四根承力管首尾依次相邻,且相邻两根承力管的45°的斜口构成承力框的一个直角。
于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与承力框外侧壁的直角相抵靠的第一L型连接片3,第一L型连接片3的外侧壁与连接管远离支撑管的一端固定,第一L型连接片的内侧壁分别与对应的两根承力管6固定。通过第一L型连接片能够将承力框的直角固定住,即将相邻两个承力管固定住。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L型连接片上下端具有分别与承力管上下表面相配合的翻边7。通过设置两个翻边,使得在定位时承力管不会上下运动,能大大提高定位效率,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于本实施例中,连接件还包括第二L型连接片4,第二L型连接片4与承力框5内侧壁的直角相抵靠;第一L型连接片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壁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二L型连接片对应的侧壁螺栓。通过设置第二L型连接片能够进一步加固两个承力管,且第一L型连接片与第二L型连接片能够通过螺栓螺栓住,装配时也较为简单。
于本实施例中,连接管9与承力框5配合的一端具有L型的槽口8,L型的槽口8与对应第一L型连接片3的两个侧壁抵靠,且槽口与第一L型连接片焊接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