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6508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有很多专门用于进行手臂和手部训练的器材。特别的,针对手臂或手部上不同的肌肉,出现了各种针对性的训练器材:训练肱三头肌的杠铃、训练三角肌的哑铃、专门训练手部抓力和握力的握力器。而且上述训练器材还分别具有不同重量等级而专门针对不同情况的人。

但是,为了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不仅要购买的训练器材繁多进而使得购置和维护成本较高,而且,对于比较重的杠铃这样的器材,由于需要专门的搬运工具进行搬运,所以不便于随身携带进行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一种轻便、训练重量可改变、并且能锻炼手臂多个部位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通过多功能组合来实现手臂多个部位、不同需求的训练。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用于手部及臂部肌肉的训练,其特征在于,包括:负重部,具有带开口的腔体和设置在腔体的外壁上且与开口相配的盖板,腔体用于容纳一定重量的液体或固体,盖板与开口螺纹连接;以及卷握部,具有设置在腔体的外壁的手柄,手柄用于被抓握以提起负重部,其中,卷握部还具有至少一个卷柄以及连接在卷柄和手柄之间的柔性带,通过将柔性带在卷柄上卷起或卷开来让负重部在竖直方向升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负重部还包括设置在腔体的外壁上的卡合单元,用于卡合固定卷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卷柄一个,卡合单元具有两个卡合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腔体呈球形,其容积大小范围为3500~4500cm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液体采用水,固体采用建筑用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手柄和卷柄上均上包裹有泡沫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手柄的距离腔体的外壁在5~8cm的范围、其长度12~15cm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卷柄的长度在30~40cm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腔体采用不锈钢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柔性带为尼龙绳,长度在90~110cm的范围。

实用新型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由于具有能转载一定重量的固体或液体的负重部、设置在负重部上的手柄、卷柄以及连接手柄和卷柄的柔性带,使得该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既能对手部的抓力握力进行训练,又能对臂部的肌肉的进行训练;还由于负重部具有带开口的腔体腔体,使得能根据不同人的训练需求,装入不同重量的液体或固体,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如图1所示,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10包括负重部11和卷握部12。

负重部11具有带开口的腔体13、设置在腔体13外壁与其开口相配的盖板14以及卡合单元15。

腔体13呈球形,其腔体内的容积大小为3500~4500cm3,采用不锈钢制成,其开口设置在上部。腔体13用于容纳一定重量的固体或液体以产生进行训练需要的重量,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情况选择不同量的水或沙放置到腔体13中。

盖板14通过螺纹与开口密封连接,可以在腔体13的开口上自由地旋转而开启或闭合。当往腔体13中一定重量的沙或水,螺旋固定住好盖板14后,腔体13内的水或沙不会泄露到外面。

如图1所示,卡合单元15设置在腔体13的外侧壁上,具有上下相对的两个卡合夹15a和15b,用于卡合。

卷握部12包括设置在腔体13表面的手柄16、卷柄17以及连接手柄16与卷柄17的柔性带18。

手柄16用于提起负重部11,为U型,外部包裹有防滑并防止手被磨损受伤的泡沫层。手柄16距离腔体13的外壁在5~8cm的范围、其长度在12~15cm的范围。

卷柄17为多个,本实施例中为一个,其呈圆柱形,直径为5cm,长度为30~40cm,外部包裹泡沫层防滑并防止手被磨损受伤。采用木材制成,也可以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中间开有小孔。不使用时,可以将卷柄17卡合在卡合单元15的两个卡槽15a和15b上放置。

柔性带18,一端固定在手柄16上,另一端穿过卷柄17上开的小孔并固定。柔性带采用尼龙绳,长度为90~110cm。使用时,通过将卷柄17正反方向卷起或卷开柔性带18来让负重部11升降。不使用时,柔性带18卷绕在手柄16或卷柄17上。

使用方法

下面具体说明使用如何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10进行手部及臂部肌肉的训练的:

首先,将腔体13中装入一定重量的水或沙,然后将盖板14盖好,防止腔体13中的水或沙溢出。

然后,训练臂部肌肉时,单手握住手柄16后,根据臂部肌肉训练方法挥动腔体13,以此训练臂部的肱三头肌、三角肌;

训练手部抓力时,单手抓住手柄16后,提起腔体13,接着放下腔体13,接着松开腔体13,再抓住腔体13,这样反复进行抓住、提起、放下、松开的动作,以此训练手部的抓力;

训练手部握力时,将柔性带18松散开来,然后双手握住卷柄17的两端,向相反方向转动卷柄17,将柔性带18一圈圈卷绕在卷柄17上,在此过程中,连接在柔性带18上的腔体13随着上升,完全卷绕完后,再向相反方向转动卷柄17,松开柔性带18,之后再次将柔性带卷绕到卷柄17上,这样反复进行卷绕松开的动作,以此训练手部的握力。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由于具有能转载一定重量的固体或液体的负重部、设置在负重部上的手柄、卷柄以及连接手柄和卷柄的柔性带,使得该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既能手部的抓力握力进行训练,又能对臂部的肌肉的进行训练,实现了一种训练装置多种训练功能,节省了训练器材的购置;

还由于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的负重部的腔体具有开口,能从其装入一定重量的液体或固体,使得可根据不同的人,装入不同重量的液体或固体;

最后由于装入腔体的液体一般为水,而固体一般为建筑用沙,都属于随处可见的物质,可以在需要进行训练的时候就地取材装入,这样便于随身携带腔体空置的该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也更加方便移动该千重卷负重多功能训练装置到训练场地。

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