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臂力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68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臂力训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健身器材,特别是一种可以由相同部件快速组合成不同训练方式的组合式臂力训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工作和生活节凑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应酬越来越多,出行方式也逐步被现代交通工具所代替,很小有时间参加户外健身运动,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为了提高身体素质,一般人都去健身房进行训练,但也比较麻烦,遇到特殊情况,就会中断训练,所以也有许多人在家里训练成为了首选。为此,人们开发了许多可在家庭使用的运动健身器材。

臂力器就是一种最受欢迎的室内运动健身器材。现在的臂力器包括臂力弹簧,以及与臂力弹簧两端连为一体的把手,训练时双手握住把手,用力向内折弯臂力弹簧来实现训练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只能进行向内折弯运动,可做的动作比较小,只能训练部分肌肉,使用效果不理想。二是由于使用时只能进行单一动作训练,如果训练不当,就会造成局部肌肉疲劳或损伤。三是由于动作单一,娱乐性和趣味性差,容易产生烦燥情绪,难以坚持。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开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臂力训练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功能转换方便、训练动作多、健身效果好、并集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组合式臂力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主杆、左右把手、左右弹簧,所述主杆的中间设有定位套,左右把手和左右弹簧对应套设在主杆的两侧,主杆的两端对应设有可拆卸的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左右把手设置在主杆的内侧,左右弹簧设置在主杆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左右弹簧设置在主杆的内侧,左右把手设置在主杆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左右弹簧的两端对应设有可相对主杆滑动的弹簧衬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左右把手内设有可相对主杆滑动的滑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垫片和固定螺丝,固定垫片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主杆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固定螺丝上设有端盖。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一是通过左右弹簧与左右把手位置的转换,实现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训练方式转换简单方便,当左右把手设置在主杆的内侧,而左右弹簧设置在主杆的外侧时,可以实现双手向外推动的训练效果;当左右弹簧设置在主杆的内侧,而左右把手设置在主杆的外侧时,可以实现双手向内挤压的训练效果。二是左右弹簧的两端对应设有弹簧衬套,不仅可以保证弹簧主杆之间间隙均匀,使主杆始终处在弹簧的中心位置,减少摩擦,降低运动噪音,而且可以提高弹簧的稳定性。三是训练动作多,既可以水平动作,也可以竖直动作和斜拉动作,训练效果好。四是训练动作柔和,在训练过程中可不断变换训练动作,可以防止局部肌肉疲劳或损伤。五是娱乐性和趣味性强,不会产生烦燥情绪,训练心情好,容易坚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位套,2主杆,3左右把手,4弹簧衬套,5左右弹簧,6定位机构,7固定垫片,8固定螺丝,9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臂力训练器固定座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主杆2、左右把手3、左右弹簧5,所述主杆2的中间设有定位套1,定位套1既可以是固定套也可是活动套,可以根据训练方式不同来调整,左右把手3和左右弹簧5对应套设在主杆2的两侧,所述的左右把手3设置在主杆2的内侧,左右弹簧5设置在主杆2的外侧,主杆2的两端对应设有可拆卸的定位机构6,主要实现双手向外推动的训练效果。

为了保证左右弹簧5与主杆2之间间隙均匀,使主杆2始终处在左右弹簧5的中心位置,所述左右弹簧5的两端对应设有可相对主杆2滑动的弹簧衬套4,可以减少摩擦,降低运动噪音。为了保证滑动灵活顺畅,所述的左右把手3内设有可相对主杆2滑动的滑套。

为了便于拆装固定,所述的定位机构6包括固定垫片7和固定螺丝8,固定垫片7通过固定螺丝8固定在主杆2的端面上;所述的固定螺丝8上设有端盖9,端盖9既可以与固定螺丝8连为一体也可以分开设置。

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臂力训练器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案,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不同之处是所述的左右弹簧5设置在主杆2的内侧,左右把手3设置在主杆2的外侧,可以实现双手向内挤压的训练效果。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