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丸淬火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68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钢丸淬火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丸淬火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丸是一种用特种材料经特殊热处理制成的球状颗粒。在钢丸的制备过程中,一般采用的设备是离心机,通过将高碳钢融化后倒入旋转的离心砖中,然后依靠离心机离心的作用甩出形成各种尺寸的钢丸,被甩出的钢丸将落入淬火池中急速冷却形成丸体,最后将形成的丸体收集起来进行重新加热回火,从而使丸体达到所需的硬度。其中,在对钢丸淬火形成丸体进行收集的过程中,需要先将淬火池内的水排掉,然后在将丸体收集起来,但是由于从离心机内甩出的钢丸是随机分布在淬火池内,所以在收集钢丸时很不方便,使得工人的工作量很大,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为了提高钢丸的收集效率,目前许多生产钢丸的厂家采用钢丸回收小车进行钢丸的收集,收集时需要将小车开入放水后的淬火池内进行对钢丸的自动收集。虽然这种方式减轻了工人收集钢丸时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钢丸的收集效率,但是这种方式的收集必须是在离心机停止工作的时候才能进行,因此不利于连续生产;其次,每次收集时都需要将淬火池内的水排掉,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连续生产的情况下实现钢丸收集的钢丸淬火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基础方案为钢丸淬火收集装置,包括淬火池,淬火池的中部安装离心机,主要在于,还包括漏斗腔,所述漏斗腔的顶部与淬火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淬火池底面设有向上凸起的锥台,所述锥台顶部安装有能旋转的喷水器;淬火池的内壁设有一层磁铁,淬火池底部连接有多根排水管,每根排水管的进水端均同向倾斜且贴于内壁设置,排水管的出水端与漏斗腔接通;漏斗腔的底部连接有水槽,所述水槽侧壁开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上设有倾斜且与水槽侧壁相抵的网板,水槽底部接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出水端与喷水器接通,回流管上安装有水泵。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将离心机甩出来的钢丸沿淬火池底部设置的锥台倾斜方向滚动,使得钢丸滚动到淬火池的侧壁,并由于磁铁的吸附作用,使得钢丸贴于淬火池的侧壁,当打开各根排水管,由于其进水端都同向贴于淬火池侧壁,所以在排水时淬火池内的水可以形成一个定向旋转的漩涡,通过淬火池内水的旋转从而带动侧壁上的钢丸沿侧壁滚动,并最终进入到排水管内,随着水流排到漏斗腔内,最后经过网板的过滤,使得钢丸沿网板倾斜方向排出实现收集,水槽中的水则通过水泵的作用回到淬火池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实现了即使在离心机连续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钢丸的自动收集,并且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喷水器能旋转主要在于,通过旋转喷出水的方式可以使喷出的水具有旋转切向的动能,从而利于淬火池内的水产生旋转的作用。

对基础方案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方案1,水槽顶部的开口大于漏斗腔底部的开口。通过这样可以防止漏斗腔内的水在排入水槽时,会出现从水槽的排料口排出的情况。

对基础方案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方案2,还包括盘形管,所述盘形管与每根排水管接通。通过这样可以使得进入排水管的水可以沿盘形管流动,从而产生旋转,从而有利于带动淬火池内的水产生旋转。

对基础方案和优化方案1、2分别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方案3,排水管的进水端为与淬火池侧壁高度相同的长方形形状。排水管的进水端与侧壁高度相同,从而防止在利用排水产生漩涡时只作用在淬火池内的底部,从而出现由底部的水带动上部的水旋转,使得底部的水旋转较慢。

对优化方案3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方案4,喷水器包括锥筒,所述锥筒的侧壁开有多个排水孔,锥筒的顶部安装有扇叶。回流管排出的水可以通过作用在扇叶上,从而使得扇叶带动整个喷水器自动旋转,有效的利用了系统内的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对优化方案4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方案5,排水孔向下倾斜设置。可以使得喷水器所排出的水可以倾斜向下,从而促使钢丸快速滚向淬火池周部。

附图说明

图1是钢丸淬火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喷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盘形管与排水管连接的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号说明:淬火池1、磁铁2、离心机3、锥筒4、回流管5、漏斗腔6、网板7、排水管8、水槽9、扇叶10、排水孔11、盘形管12。

如图1所示的钢丸淬火收集装置,包括淬火池1,离心机3位于淬火池1内的中部位置,淬火池1内壁上设有一层磁铁2,淬火池1底部连接有漏斗腔6,漏斗腔6的底部连接水槽9。淬火槽底部设有向上凸起的锥台,如图2所示,锥台顶部转动安装喷水器,喷水器由锥筒4和扇叶10组成,扇叶10安装在锥筒4内的顶部,锥筒4的侧壁开有向下倾斜的排水孔11。漏斗腔6底部的开口小于水槽9顶部的开口,水槽9的侧壁开有一个排料口,排料口上安装有向右倾斜的网板7,网板7的左端抵至水槽9的左侧内壁。淬火池1内连接有4根排水管8,每根排水管8的进水端呈长方形形状,并且同向贴于淬火池1侧壁设置,如图3所示,每根排水管8都与盘形管12连通,排水管8的出水端与漏斗腔6接通。另外,水槽9的底部安装有回流管5,回流管5上安装有水泵,回流管5的排水端与锥筒4的底部接通。

在使用过程中,离心机3不断的甩出钢丸,甩出的钢丸落入淬火池1中,并且沿其锥台的倾斜面向淬火池1的内壁滚动,通过内壁上所设置的磁铁2使得钢丸被吸附在内壁上。当打开各根排水管8,由于其进水端都同向贴于淬火池1侧壁,所以在排水时淬火池1内的水可以形成一个定向旋转的漩涡,通过淬火池1内水的旋转从而带动侧壁上的钢丸沿侧壁滚动,并最终进入到排水管8内,随着水流排到漏斗腔6内,最后经过网板7的过滤,使得钢丸沿网板7倾斜方向排出实现收集,水槽9中的水则通过水泵的作用由回到淬火池1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