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型水动力组合式充气滑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0829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斜坡型水动力组合式充气滑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道,特别涉及一种斜坡型水动力组合式充气滑道。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充气滑道是借助于自然条件形成的坡度,借助简单的滑道结构和少量的水形成滑道。这种简单的滑道由左右2个气管、左右气管的拱形支撑、气管之间撑起的一个滑布组成,同时通过自来水和花洒喷洒到滑道上,形成水滑道效果。此滑道的结构存在以下局限性及缺陷:这种充气滑道必须在具有斜坡的地面或斜坡场地才可以获得应用;它只有单层的滑布,很难过滤掉斜坡地面上的凹凸不平,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水流量过小,让使用者无法真正意义感受到水滑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斜坡型水动力组合式充气滑道,包括:充气楼梯、设置在充气楼梯梯顶的充气平台,设置在充气平台末端的充气滑道本体以及设置在滑道本体末端的充气水池;所述充气平台底部设有平台充气支撑结构,所述充气滑道本体底部设有高度逐渐降低的滑道充气支撑结构以使滑道本体呈现2°-10°的斜坡。

优选的,该水动力组合式充气滑道还包括高压水泵,通过高压水泵将水池中的水输送到滑道本体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平台充气支撑结构以及滑道充气支撑结构内还充有水。

优选的,所述充气滑道本体包括滑布以及设置在滑布底部的充气垫,所述滑布两侧设有扶手;两侧扶手上设有拱形充气支撑管。

优选的,所述两侧扶手的外侧设有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平台充气支撑结构包括均由柱状充气管围成的矩形平台上层支撑结构和平台下层支撑结构,以及至少连通设置在所述平台上下层支撑结构四个角之间的竖向柱状充气管。

优选的,所述滑道充气支撑结构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以及第三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由柱状充气管围成的矩形第一上层支撑结构以及连通设置在第一上层支撑结构两侧下部的U形充气管;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由柱状充气管围成的矩形第二上层支撑结构和第二下层支撑结构,以及至少连通设置在第二上、下层支撑结构四个角之间的竖向柱状充气管;所述第一上层支撑结构和第二上层支撑结构均呈2°-10°的斜坡;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包括由充气管围成的矩形结构,该矩形结构呈现2°-10°的斜坡,所述矩形结构至少一对相对的充气管形状为圆锥状。

优选的,所述充气楼梯、充气平台,充气滑道本体,充气水池,平台充气支撑结构以及滑道充气支撑结构上均设有拉带,实现上述各部分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气楼梯、充气平台,充气滑道本体,充气水池,平台充气支撑结构以及滑道充气支撑结构均由单层膜构成,通过进风系统进行充气。

优选的,所述进风系统内的风扇为静音风扇。

本实用新型滑道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一个该滑道产品,或者将多个滑道产品组合在一起进行使用;或者将多个楼梯的梯顶均设置在同一个充气平台上,并且每个楼梯对应一个充气滑道本体,从而可以满足大批量使用者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为:

1. 本产品对于气候拥有优秀的适应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气滑道本体底部设置高度依次降低的滑道充气支撑结构,并通过滑道本体与楼梯、平台的配合从而使得该产品可以在任何一个平坦地面上快速形成坡度,让充气滑道打破对于地面坡度的依赖,从而扩大应用范围。通过斜坡结构的实现,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的商业公告广告活动中、各种不同形式的户外游乐场地。这也是国内首个以气管构成斜坡支撑,以充气垫作为滑道支撑,以水动力作为辅助的大型充气组合式水滑道。

2.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十分简单,由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拉带即可实现组装和拆卸,操作简单,包装体积小,便于仓储运输,并且易于收纳,大幅度节约仓储和运输的成本;本产品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组建,从而在原有尺寸基础上进行扩大或缩小,完全不需要重新制作,这样大幅度降低使用者的成本。

3. 本实用新型通过充气的支撑来实现滑道角度为2°-10°的的斜坡,使用者通过搭载在地面上的充气楼梯上升到充气平台,通过水循环系统即通过高压水泵将水池中的水输送到滑道的顶端,将大流量水连续不断的从滑道上滑下,这就形成了水动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滑道的意义。体验者在从滑道顶端滑下的时候,由于连续不断的大水量作用在人的身体下部,大幅度减少人与滑道面的摩擦力,保证滑落的顺畅效果。

4.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支撑部分均采用充气管状结构,这种支撑设计的优点在于大幅度降低了风阻,从而降低了风力对于整个产品的作用力,实现安全的保障。

5. 本产品采用水负载结构设计,将水注入到支撑结构中,使用者从外部看不到负载物,不仅提高美观度,而且大幅度节约人工成本和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充气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充气滑道的主视图。

如上各图:1-充气楼梯;2-充气平台;3-充气滑道本体;4-充气水池;5-平台充气支撑结构;11-楼梯底台;12-倾斜本体;13-楼梯顶台;21-平台本体;22-围栏;32-充气垫;33-扶手;34-拱形充气支撑管;35-防护网;51-平台上层支撑结构;52-平台下层支撑结构;53-竖向柱状充气管; 61-第一支撑结构;62-U形充气管;63-第三支撑结构;611-第一上层支撑结构;612-第一下层支撑结构;621-第二上层支撑结构;622-第二下层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斜坡型水动力组合式充气滑道,其包括:充气楼梯1、设置在充气楼梯1梯顶的充气平台2,设置在充气平台2末端的充气滑道本体3以及设置在滑道本体3末端的充气水池4;其中,充气平台2底部设有平台充气支撑结构5,充气滑道本体3底部设有高度逐渐降低的滑道充气支撑结构以使滑道本体3呈现2°-10°的斜坡。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十分简单,通过上述各部分之间的配合,从而使得本产品可在任何一个平坦地面上快速形成坡度,让充气滑道打破对于地面坡度的依赖,从而扩大应用范围,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的商业公告广告活动中、各种不同形式的户外游乐场地。本产品安装拆卸速度快,在安装物料、设备准备齐后,可以在12小时内完成膜结构主体的安装或拆卸,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地区、地点多次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楼梯1包括楼梯底台11,倾斜本体12以及楼梯顶台13,充气平台2包括平台本体21以及设置在平台本体21四周的围栏22,围栏22上设有入口及与滑道本体3配合的出口,其中楼梯顶台13通过入口设置在平台本体21上。

本实用新型的滑道还包括高压水泵,通过高压水泵将水池中的水输送到滑道本体的顶端,将大流量水连续不断的从滑道上滑下,这就形成了水动力,充分通过水的滑动力量对人体产生浮力,降低人体与滑坡表面的摩擦力,从而解决人体滑动的平顺性问题,增加使用者的体验感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滑道的意义;此外,本产品水池中的水可形成循环,防止浪费。其中高压水泵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只要是能满足将水输送到滑道本体顶部即可,故附图中并未示出。为了保证水干净,可根据需要配备净水设备。

为了增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负载能力,本实用新型的平台充气支撑结构5以及滑道充气支撑结构内还充有水,将水注入到支撑部分,让外部看不到负载物,不仅提高美观度,而且大幅度节约人工成本和时间。

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负载能力以及防风能力,本实用新型的平台充气支撑结构5包括均由柱状充气管围成矩形的平台上层支撑结构51和平台下层支撑结构52,以及至少设置在所述平台上下支撑结构四个角之间与上下支撑结构连通的竖向柱状充气管53。本实施例中平台上层和/或下层支撑结构的任意两个相对边之间连通有至少一根横向柱状充气管,除连接在四角处的柱状充气管外,平台上下支撑结构每侧还至少设有一根竖向柱状充气管53。

本实用新型滑道充气支撑结构的数量可根据滑道的长度进行调整。本实施例的滑道充气支撑结构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支撑结构61、第二支撑结构62以及第三支撑结构63;其中,第一支撑结构61包括由柱状充气管围成的矩形第一上层支撑结构611以及连通设置在第一上层支撑结构两侧下部的U形充气管612;第二支撑结构62均包括均由柱状充气管围成矩形的第二上层支撑结构621和第二下层支撑结构622,以及至少设置在所述上下支撑结构四个角之间与上下支撑结构连通的竖向柱状充气管53,所述第一、第二支撑结构的上层支撑结构呈2°-10°的斜坡;第三支撑结构63包括由充气管围成的矩形结构,该矩形结构呈现2°-10°的斜坡,所述矩形结构至少一对相对的充气管形状为圆锥状。

上述支撑结构可以保证风力的良好通过性,大幅度降低风力对产品的作用力,以在风力不超过8级条件下良好工作,对于雨、雪和冰雹天气也完全适应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滑道本体3包括滑布以及设置在滑布底部的充气垫32,所述滑布两侧设有扶手33;两侧扶手33上设有拱形充气支撑管34,两侧扶手的外侧设有防护网35。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垫使得使用者顺利滑下时对其具有充分的保护,并且使用者可在玩耍时握持扶手以及在滑道两侧分别配备防护网35,保证体验者的安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滑布可以通过热压的方式与充气垫结合在一起,当然也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如在扶手33和充气垫32上设有绑带,使用时进行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楼梯1、充气平台2,充气滑道本体3,充气水池4,平台充气支撑结构5以及滑道充气支撑结构上均设有拉带,其中拉带上设有通孔,通过拉绳穿过需进行连接的部分(即:充气楼梯1和充气平台2,充气平台2和充气滑道本体3,充气滑道本体3和充气水池4,充气平台2和平台支撑结构5,充气滑道本体3和滑道充气支撑结构)拉带上的通孔实现连接,由于各个组成部分均通过在拉带上相互穿绳进行均匀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可以保障不同部位均匀受力的问题。当然可以通过在相连接的两个结构上设置绑带,通过绑带进行连接即可。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拉带也可以为设置在上述各部分上的条状带,通过各部分条状带之间系起来从而实现连接。

此外,充气楼梯、充气平台,充气滑道本体,充气水池,平台充气支撑结构以及滑道充气支撑结构均由单层膜构成,膜上设有进气口,通过进风系统进行充气,所述进风系统内的风扇为静音风扇,工作噪音低,使得工作人员可保持良好的心情。

为了满足实际的使用需要,本实用新型还可配备照明系统,综合使用能耗低,仅仅需要进风系统和照明系统进行供电即可满足充气滑道的基本使用需求。

本产品的工作原理为:将各部分进行相互组合并形成整体滑坡结构,这就是充气滑道的主体构造。通过高压水泵将水池中的水输送到滑道的顶端,将大流量水连续不断的从滑道上滑下,这就形成了水动力。体验者在从滑道顶端滑下的时候,由于连续不断的大水量作用在人的身体下部,大幅度减少人与滑道面的摩擦力,保证滑落的顺畅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