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器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
背景技术: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在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力量素质是人体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素质之一,是获得运动技能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上肢力量训练主要是发展手腕、小臂、大臂和肩部等部位的肌肉力量,传统的臂力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当使用者手臂抽筋时,双手会松开,会出现臂力器伤人的现象;运动中的转体步法,各种扣杀动作以及位移位置等多种动作,需要强有力的躯干肌肉力量。因此设计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就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不仅能够训练上肢力量,弹簧位于背靠板的后方,提高了安全性,而且可以训练腰背力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器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包括床体、绷带、背靠板、活动板、把手、合页、棉垫、底座、支架和弹簧,不仅能够训练上肢力量,弹簧位于背靠板的后方,提高了安全性,而且可以训练腰背力量。
背靠板铰接在床体上,绷带安装在床体上,活动板通过合页连接在背靠板上,把手安装在活动板上,棉垫安装在背靠板的一侧,支架安装在背靠板的另一侧,底座有多个,底座安装在床体的下端,活动板和把手均有两个,活动板通过弹簧相互连接,并且配合件和弹簧均位于背靠板的同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所述背靠板与支架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所述床体上设置有一层棉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所述活动板与弹簧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不仅能够训练上肢力量,弹簧位于背靠板的后方,提高了安全性,而且可以训练腰背力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的左视图。
图3为活动板4与弹簧10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床体1;绷带2;背靠板3;活动板4;把手5;合页6;棉垫7;底座8;支架9;弹簧10。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器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包括床体1、绷带2、背靠板3、活动板4、把手5、合页6、棉垫7、底座8、支架9和弹簧10,不仅能够训练上肢力量,弹簧位于背靠板的后方,提高了安全性,而且可以训练腰背力量。
背靠板3铰接在床体1上,绷带2固定安装在床体1上,活动板4通过合页6连接在背靠板3上,把手5通过螺丝安装在活动板4上,棉垫7固定安装在背靠板3的一侧,支架9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背靠板3的另一侧,底座8有多个,底座8通过螺丝安装在床体1的下端,活动板4和把手5均有两个,活动板4通过弹簧11相互连接,并且配合件10和弹簧11均位于背靠板3的同一侧。在使用时,根据使用者训练强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弹簧11,使用者坐在床体1上,展开双臂用手捂住把手5,手臂向胸前靠拢,不断拉伸弹簧11,训练上肢力量,同时弹簧11位于背靠板3的后方,当使用者突然臂力不够,避免了使用者突然松开双手,使弹簧11误伤使用者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当需要训练腰背力量时,将支架9拆下,将背靠板3放置在水平方向,使用者用绷带2固定双脚,头部枕在棉垫7,双手握住把手5,在做仰卧起坐的同时手臂向胸前靠拢拉伸弹簧11,在训练腰背力量的同时锻炼上肢力量。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背靠板3与支架9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将背靠板3放置在水平方向,训练腰背力量。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床体1上设置有一层棉垫,提高床体1的舒适性。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活动板4与弹簧11为可拆卸连接,使用者根据训练阶段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人体上肢及腰背肌群力量训练器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根据使用者训练强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弹簧11,使用者坐在床体1上,展开双臂用手捂住把手5,手臂向胸前靠拢,不断拉伸弹簧11,训练上肢力量,同时弹簧11位于背靠板3的后方,当使用者突然臂力不够,避免了使用者突然松开双手,使弹簧11误伤使用者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当需要训练腰背力量时,将支架9拆下,将背靠板3放置在水平方向,使用者用绷带2固定双脚,头部枕在棉垫7,双手握住把手5,在做仰卧起坐的同时手臂向胸前靠拢拉伸弹簧11,在训练腰背力量的同时锻炼上肢力量。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