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尔夫球袋,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可在球袋外桶内上下移动的球杆保护罩的高尔夫球袋。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27020.6,申请日为2011年10月25日,名称为《高尔夫球袋》)公开了一种在高尔夫球袋的外桶内设置可上下移动的球杆保护罩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中,所有的球杆由该球杆保护罩的上端口插入该外桶内。当打球人需要取球杆时,将设置于该球杆保护罩顶端的袋盖拉开,再用手将该球杆保护罩向下按压收拢在所述外桶内,即可将球杆杆头裸露在外的球杆取出;当需要收杆离开球场时,将球杆放入该外桶内,向上提拉所述的球杆保护罩至将所有球杆杆头遮挡住,再将所述袋盖上的拉链闭合即可将所有球杆封闭在该球袋内,非常方便。
但其仍存在如下不足:
1)向上提拉或向下按压球杆保护罩比较费力。
在球杆保护罩的内壁上设有滑套,在外桶内的底壳之上设有滑杆,球杆保护罩是通过其上的滑套套接在滑杆上来实现上下移动的,其间未设刹车结构,即当球杆保护罩的外壁与外桶的内壁之间为光滑相接时,球杆保护罩是不能拉出稳定停留在悬空位置,它会受重力作用自动下滑。实际产品中,通常,为了美观,在外桶的内壁和球杆保护罩的外壁与内壁上均包裹一层装饰层(帆布、皮料或纤维布等),这样,依靠外桶与球杆保护罩上的装饰层之间存在的较大摩擦力将球杆保护罩提拉并停留在悬空状态。如此,较大的摩擦力,令使用者在提拉或按压时需要费较大的力,若其间的摩擦力过大时,会在向上提拉时将整个球袋提起。
2、滑动机构结构复杂,安装不便且成本较高。
由于在球杆保护罩的内壁与底壳之间安装滑杆与滑套组合的滑动机构,所用部件较多,成本高,装配也较麻烦。
3、外桶内的空间利用率低。
由于上述滑动机构是安装在球杆保护罩的内壁与底壳之间的,多根较长的滑杆会占用外桶内不少的空间,由此,会降低外桶内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外桶与球杆保护罩之间采用摩擦力小的滚动滑移组件且成本和占用空间也小的高尔夫球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高尔夫球袋,包括外桶和置于该外桶内且可上下移动的球杆保护罩,该球杆保护罩通过向上提拉可移动到将放置在该外桶内的高尔夫球杆的杆头遮挡住的高度,向下按压可将该球杆保护罩收拢于该外桶内并使所述的杆头裸露于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桶内壁和/或球杆保护罩的内侧设有竖直延伸的滑轨,在球杆保护罩底部的外壁和/或内壁上设滚珠组件;或者在外桶内壁设滚珠组件,对应的,在球杆保护罩的外壁设所述的滑轨;所述滚珠组件中的滚珠小于半球的球缺部分可嵌入所述滑轨的滑槽中。
所述滑轨与滚珠组件的组合至少为三组,分别间隔设置在外桶和球杆保护罩周壁方向上不同的位置。
所述滑轨的横断面形状呈“凹”形,所述滑槽为“凹”形的凹部。
所述滚珠组件由前端面上开设有珠孔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滚珠,卡置在外壳上且可沿球杆保护罩至外桶的方向上往复滑动的呈半圆球曲面的顶珠板和介于顶珠板与外壳后端面之间的压簧构成,其中,滚珠置于珠孔与顶珠板之间,所述珠孔的孔径小于该滚珠的球径,在所述外壳后端面上设有将该滚珠组件固定在球杆保护罩上的螺钉孔。
在所述滑槽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使所述滚珠卡入的上限位孔和下限位孔。
所述滚珠组件固定安装在设于球杆保护罩上向内凹陷的嵌位部上。
所述滑轨的外形为“I”形,其固定在外桶的内壁上,其上端至外桶的上端口的近旁,其下端向下延伸。
所述滑轨的外形为反向“L”形,该“L”形的横部固定在所述外桶的内壁上,“L”形的竖部位于球杆保护罩的内侧并向上延伸至该球杆保护罩的上端口的近旁。
所述滑轨的外形为“U”形,所述球杆保护罩的罩壁由上向下插置在该滑轨的U槽中,“U”形的外竖部固定在外桶的内壁上,其上端至外桶的上端口的近旁;“U”形的内竖部位于球杆保护罩的内侧并向上延伸至球杆保护罩的上端口的近旁;所述的滚珠组件为球杆保护罩外壁与内壁上均设滚珠的双珠结构。
在所述球杆保护罩内悬空设有头框,该头框通过撑杆固接在该球袋的底壳上或者固接在所述外桶的内壁上,或者固接在所述滑轨的顶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高尔夫球袋的外桶和球杆保护罩之间,设置摩擦力较小的滚动滑移组件(即适配连接的滚珠与滑轨组件),在外桶与球杆保护罩之间的装饰层材料、厚度和松紧程度确定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滚动滑移组件周围的外桶装饰层与球杆保护罩装饰层之间的摩擦力因滑轨的设置而降低。而其它区域的摩擦力仍旧,又为球杆保护罩被提拉起来悬空停留提供了支持的条件。总体上,本实用新型的滚动滑移组件可降低所述的摩擦力,令使用者向上提拉球杆保护罩时,会感觉到比较轻松。另外,进一步的改进是,若在滚动滑移组件中的滑轨的上端和下端设置使滚珠卡入的限位孔,则采用本实用新型滚动滑移组件的外桶与球杆保护罩之间可以设置为光滑相接表面,这样,在选取所述装饰层材料时,选择的范围更大,所选的装饰材料成本可以再低、色彩更绚点而且能够防雨防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尔夫球袋外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球杆保护罩收拢在外桶内时的示意图。
图3为外桶与球杆保护罩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后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4a为图4结构球袋中的头框安装实例之一示意图。
图4b为图4结构球袋中的头框安装实例之二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A向剖视后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5a为图5结构球袋中的头框安装实例之一示意图。
图5b为图5结构球袋中的头框安装实例之二示意图。
图5c为图5结构球袋中的头框安装实例之三示意图。
图6为图3中A-A向剖视后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6a为图6结构球袋中的头框安装实例之一示意图。
图6b为图6结构球袋中的头框安装实例之二示意图。
图6c为图6结构球袋中的头框安装实例之三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外桶1、球杆保护罩2、袋盖21、球杆3、杆头31、头框4、底壳5、滑轨6、滚珠组件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尔夫球袋,包括外桶1、球杆保护罩2和悬空设置在球杆保护罩2内的头框4。
如现有技术一样,在外桶1的底部设有底壳5,由此,构成一个插置高尔夫球杆3的内腔。
所述球杆保护罩2设置于该外桶1内,其可通过使用者用手向上提拉上移,或者按压收拢于外桶1内。通常,使用者收杆要离开球场时,将球杆3由球杆保护罩2的上端口插入外桶1内,再将该球杆保护罩2通过向上提拉上升到将放置在该外桶1内的高尔夫球杆3的杆头31遮挡住的高度为止,之后,将袋盖21上的拉链拉上封闭球杆保护罩2即可。若进场打球需要取出球杆3时,拉开袋盖21上的拉链,向下按压球杆保护罩2并将其收拢于外桶1内,此时,球杆3的杆头31裸露于外,方便取用。
如图4、5、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所述外桶1内壁和/或球杆保护罩2的内侧设置竖直延伸的滑轨6,在球杆保护罩2底部的外壁和/或内壁上设滚珠组件7,该滚珠组件7中的滚珠小于半球的球缺部分可嵌入设置在所述滑轨6上的滑槽(图中未示出)中并随所述球杆保护罩2的上下移动沿该滑槽滚动,所述的滑轨6与对应的滚珠组件7构成滚动滑移组件。
当然,也可将滑轨6设置于球杆保护罩2的外壁上,将滚珠组件7设置在外桶1的内壁接近外桶1上端口的位置,以实现球杆保护罩2的上下移动。该结构,滚珠组件7设置位置较高,其可使球杆保护罩2在上移过程中比较平稳,但其存在的缺点是:当球杆保护罩2向上移动并使其大部分露出外桶1的上端口后,其上的滑轨6即裸露在外,影响美观。
为了使球杆保护罩2上移过程中保持平稳,所述滚动滑移组件设置的数量最好多于三组,具体数量根据外桶1与球杆保护罩2的端口形状,正圆形可为三组,四边形可为四组,这些滚动滑移组件环绕外桶1和球杆保护罩2周壁方向间隔设置,最好间隔均匀设置。
所述滑轨6由铝合金或硬质耐磨橡胶所制,其横断面形状优选为“凹”形,周向宽度优选5mm-30mm,具体宽度视滚珠的大小和承载球杆3的球袋的重量而定。所述滑槽为“凹”形的凹部,该凹部的断面形状可为敞口的矩形、梯形或三角形。
所述滚珠组件7,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市场销售的带有压簧的弹珠成品,也可采用微型滚动轴承,如外径小于30mm的滚动轴承,还可采用下面待述的优选结构的滚珠组件7,其中,滚珠最好选用钢珠。所述滚珠与所述凹部的敞口触接并沿该滑槽随球杆保护罩2的上下移动而滚动。
所述滚动滑移组件优选如下三种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4、4a、4b所示,滑轨6的外形为“I”形,其固定在外桶1的内壁上,其上端至外桶1的上端口的近旁,其下端向下延伸,其长短视球杆保护罩2上下移动行程的长短。最好位于球杆保护罩2完全收拢于外桶1内时该球杆保护罩2底端面的下方。
该结构中,也可在滑轨6的下方设置防止球杆保护罩2因按压过猛陷入外桶1内的限位板,也可以在滑轨6的下端连接一横向设置的限位板。
该实施例中的头框4通过撑杆固接在该球袋的底壳5上或者固接在所述外桶1的内壁上。
该结构简单,易于取材并加工,成本低。
实施例2
如图5、5a、5b、5c所示,所述滑轨6的外形为反向“L”形,该“L”形的横部固定在所述外桶1的内壁上,“L”形的竖部位于球杆保护罩2的内侧并向上延伸至该球杆保护罩2的上端口的近旁。
该结构中,球杆保护罩2的罩壁置于滑轨6与外桶1内壁之间。该结构可将介于球杆保护罩2中且悬空设置的头框4直接安装在滑轨6的顶部,从而,有效节省外桶1内的空间(现有技术中的头框4安装一根竖直设置的撑杆上,撑杆的下端固定在底壳5上)。
实施例3
如图6、6a、6b、6c所示,所述滑轨6的外形为“U”形,所述球杆保护罩2的罩壁由上向下插置在该滑轨6的U槽中,“U”形的外竖部(以外桶1的轴线为参照,远离该轴线为外,接近该轴线为近,下同)固定在外桶1的内壁上,其上端至外桶1的上端口的近旁;“U”形的内竖部位于球杆保护罩2的内侧并向上延伸至球杆保护罩2的上端口的近旁。外竖部与内竖部间的连接部位于球杆保护罩2完全收拢于外桶1内时,该球杆保护罩2底端面的下方。
该结构在球杆保护罩2的外侧与内侧均设有滑轨6,与此对应的是在球杆保护罩2外壁与内壁上均设滚珠(图中未示出),两组滚珠组件7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采用设置在同一个外壳体内的双珠结构的滚珠组件7。
该实施例中的所述头框4可通过撑杆固接在该球袋的底壳5上或者固接在所述外桶1的内壁上,或者固接在所述滑轨6的顶端部。
进一步的改进是在所述滑槽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可使所述滚珠卡入的上限位孔(图中未示出)和下限位孔(图中未示出)。该结构在外桶1与球杆保护罩2之间的相接面为光滑表面时,可使球杆保护罩2上移到可将球杆3的杆头31遮挡住时牢靠地稳定在该悬空位置,可使球杆保护罩2下移到完全收拢于外桶1内时不会掉入外桶1内。
当然,也可采用其它的限位方式,如在外桶1的内壁与球杆保护罩2的外壁之间的其它部位(即在上述滚动滑移组件之外的区域),设置限位孔和卡入该限位孔中的弹珠组件。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滚珠组件7是由外壳、滚珠、顶珠板和压簧构成(具体结构图中未示出),外壳可采用前后两半壳的组合结构(面向滑轨6的一面为前,反向则为后),在外壳的前端面上开设有通孔,简称珠孔,在外壳的侧面开有条形滑孔,在外壳的后端面上开有能使螺钉或螺栓旋接的螺钉孔,所述滚珠、顶珠板和压簧由前至后依次内置于该外壳内,顶珠板的前表面为与滚珠球径大致相同的半圆球曲面,其两端的耳部可沿所述的条形滑孔前后移动,所述压簧套接在由螺钉孔旋入的螺钉或螺栓上。
所述珠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滚珠的球径,最好为滚珠球径的1/2-4/5。
工作原理:套接在螺钉或螺栓上的压簧不会跑偏且可压迫顶珠板将滚珠顶入珠孔,此时,滚珠上小于半球的球缺部分即可嵌入所述滑槽中并随所述球杆保护罩2的上下移动沿该滑槽滚动,该滚动是在所述外壳的前端面与顶珠板之间的腔体内转动。
当向上提拉或向下按压时,处于限位孔中的滚珠受到挤压力,则向外壳内缩回,合理设置压簧的弹力,既可使球杆保护罩2有效和牢靠定位在对应限位孔处,又可在提拉或按下时感觉较轻松。
安装时,可通过螺钉或螺栓穿过设置在球杆保护罩2上的固定孔将该滚珠组件7固定在球杆保护罩2上。也可在外壳的两侧面设置带有螺孔的固定板。
前面所述的双珠结构的滚珠组件7,可以在所述的外壳内的前后各设一个滚珠,压簧设于中间,压簧套接在一个定位轴上,在压簧两端与对应的滚珠之间设置如前所述的顶珠板,通过外壳两侧部的固定板固定在球杆保护罩2上。
也可将具有单珠的所述滚珠组件7固定安装在设于球杆保护罩2上向内凹陷的嵌位部上。